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05章 恥食周粟 文 / 雞肋文人

    鄭旭、彩雲仙子、申公豹、袁洪四人告別朝臣,上馬遠去。

    行得約一個時辰,申公豹作別,道:「大王,我自去了。」

    鄭旭吩咐彩雲和袁洪先走迴避,然後遞給申公豹一包龜甲,道:「這本經書是本王心血所記,實非本王所創,名曰:《道德真經》。內有五千言,包羅萬象。祈道兄之舌辯雄才,持此經若能化胡而歸,乃商朝之福也,他日我國興教,道兄必為教中高位。」

    申公豹收過,放進自己的乾坤如意袋,道:「大王,若胡人問起此經何人所寫,如何回答?」

    鄭旭略微思索了下,道:「神農氏。」

    申公豹騎虎離去。鄭旭用神念喚過自己的白額虎,飛身騎上追趕彩雲和袁洪。鄭旭隱約聽得彩雲在詳細詢問著袁洪的梅山形勢。因彩雲為大王妃子,袁洪自然知無不言,連其餘梅山六怪的根基俱是合盤托出。

    鄭旭匯合兩人,三人搭乘彩雲仙子的七彩迷雲飛向汜水關。

    突然,鄭旭道:「袁洪,初入汜水關,是否該給軍民些見面禮?」

    袁洪不解,納悶道:「什麼是見面禮?」

    鄭旭微微笑道:「想你那梅山,野果仙桃應有盡有。如能摘上幾大乾坤袋來,汜水關軍民吃著拿著,嘴裡還不把你的人品誇上天去?!」

    袁洪笑道:「大王所見極是,那我先令小的人取來犒勞軍民就是。」

    這袁洪雖是妖怪所化,原是白猿成精,白猿類人,非嚴格地算起,袁洪也可歸為人類得道,修煉功力介於煉精化神和煉神還虛之間。鄭旭雖然也邁過化神境界,但修煉功力每一檔初、中、高功力差別都是咫尺天涯之遠,兩人絲毫沒有可比性。

    按說袁洪的神念根本達不到「念動間瞬息萬里」的煉神還虛功力,但動物類依靠著獨特的感應傳送接受技能,袁洪自然能把神念迅速傳遞給梅山老窩裡的三千猢猴。

    二當家猢猴孫接到袁洪神念,大聲叫嚷道:「小的們都聽道:我家大王做到大將軍,陣前需要果子吃,人人都不得偷懶,把梅山上好果子仙桃摘些去。」

    三千猢猴乃是攀山高手,聽得大王軍前使用,更是盡心盡力,紛紛取出自己洞穴中珍藏珍果獻出。二當家猢猴孫再把所得果子仙桃等裝進自己的乾坤袋,飛步向汜水關送去。

    汜水關,中軍帳。

    鄭旭曾下令清除商朝截教中人,連聞太師、余化都在清除行列,兵勢兵威大挫。汜水關總兵韓榮聞報周武王大軍不日就將從西岐殺來,正急得不知所措時,聞報鄭旭已到汜水關。

    總兵韓榮匆忙率文武接駕,鄭旭勉勵了一番,接過帥印令牌,執掌軍機。

    「新官」上任一把火:犒軍親民。

    汜水關為西岐前線,三個月前鄭旭已經佈置過十萬大軍,因軍糧接養難以為繼,鄭旭下令改屯田制,三軍訓練之餘都種莊稼。新開耕的田地莊稼長得還算過得去,但以這個長勢距離「畝產萬斤」的目標不知道還相差多少!這種懷疑因涉及到君王的命令,誰也不敢議論,三軍盡心盡力幹好份內事,以免到時受責。

    汜水關總兵韓榮集合三軍、附近居民、兩萬白頭老者等。

    鄭旭訓話道:「各位,西岐這幫畜生再次謀反,定是看著我朝莊稼即將大收,眼紅著這莊稼即將畝產萬斤!這群強盜……」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周武王是為搶自己的畝產萬斤的莊稼來的……一片操爹罵娘之聲!)

    鄭旭拍拍手,示意安靜,道:「大家都別怕,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西岐有大刀,我軍刀槍不入。」

    鄭旭示意,袁洪出列在前。武士舉起明晃晃的青銅砍刀,迎頭便砍!很多人都嚇得閉上眼睛。

    「光當……」青銅砍刀沒能砍開袁洪頭顱,反倒直震得武士虎口流血。袁洪搶過青銅砍刀,運起神力,把青銅砍刀扭成一根麻花,扔在地上。

    掌聲不絕!

    鄭旭哈哈笑道:「這叫神功護體,刀槍不如。諒那西岐縱是大刀長矛又有何用?!大家不要驚慌,專心種地才是正經。戰端一開,如周武王縱強盜兵踩踏莊稼,朝歌一律撫恤,只要本王還在,斷不會發生餓死人的現象。」

    眾人感動中……

    鄭旭拍拍手,以手指著袁洪,道:「此是神威大將軍。本王還封了一採集大將軍……」

    二當家猢猴孫沐猴而冠,聞傳忙背著乾坤袋走到陣前,拱手施禮,道:「蒙大王抬愛,以後軍前吃的野果仙桃,都由本將軍採集出來。」

    猢猴孫打開乾坤袋--這乾坤袋名曰乾坤,並非真能囊括乾坤,容量僅能裝個三兩卡車貨物。但見乾坤袋裡各種珍稀山果應有盡有。猢猴孫更欲顯露自己本事,不停挨個分發著野果仙桃。

    眾人吃著,拿著,嘴中誇獎著,猢猴孫樂得哈哈大笑。鄭旭為湊興,吩咐韓榮取出百套朝中官服,獎勵猢猴孫回梅山分封自己的屬下入朝為官。

    鄭旭道:「我朝老弱病殘無數。軍中養活著兩萬白頭不堪重負。唯有靠採集將軍多多採集山果,才能保證老者得養,不至於餓壞身體。」

    猢猴孫得到鄭旭賞識,很是開心,道:「大王勿憂。想來老者僅吃山果也難以活命。梅山之上峭壁平處多產野生山麥,待我回去再命令小的們採摘山麥,送往軍前給養就是。」

    鄭旭聞言大喜,猢猴孫把未分完的山果盡數取出堆在中軍大帳,急匆匆地回歸梅山採集野生山麥而去。

    兩萬白頭老者見鄭旭時時掛念著自己的存活,心中感動,眾老者晚上謀劃一策,瞞眾暗行。

    首陽山。

    周武王起五萬大兵,以姜子牙為帥,南宮適、黃飛虎等為上將,離了西岐城,行過燕山,正往首陽山前來。

    大隊人馬正行間,只見伯夷、叔齊兩人帶頭,寬衫,博袖,麻履,絲絛,站立中途,兩人身後則是白刷刷一片白頭老者,約三百餘人,眾老者阻塞官道,阻住大兵不得前進。

    伯夷、叔齊兩人大呼道:「你是哪裡去的人馬?我欲見你主將答話。」

    哨探馬飛報中軍:「啟武王、元帥:前面有三百老者阻塞我大軍前進之路。請令定奪。」姜子牙聞報,忙請周武王並轡上前。

    伯夷、叔齊見主將出,三拜九叩,道:「千歲與子牙公,老臣見禮了。」

    周武王忙飛身下馬,扶起兩人,道:「兩公乃朝歌重臣,如何可對小王跪行大禮?!真真折殺小王陽壽。」

    伯夷正色道:「老臣原不知禮也。武王欲以兵伐紂王,此為臣禮?還是為反乎?若是謀反另立,老臣若不行三拜九叩,不是君臣之禮也。」

    姜子牙辯駁道:「紂王無道,逆命於天,殘虐萬姓,荒『淫』不道。天下三分,周得其二,仍奉商主,此為仁德。天下諸侯皆為西岐仁德所感!得諸侯心者得天下,此乃天數已歸命於我西周,唯有順天伐紂。」

    夷齊道:「臣聞: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只聞以德而感君,未聞以下而伐上者。今紂王,君也,縱有不德,何不傾城盡諫,以盡臣節,亦不失為忠。」

    伯夷也道:「今大王自以仁德服天下,豈有父死不葬,援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伐君,可謂忠乎?臣恐天下後世必有為之口實者。」

    見伯夷、叔齊囉嗦不完,蠱惑軍心,姜子牙不欲再辯,強命將士前進。

    三百白頭老者見三軍前進,知其必往伐商,鼓噪起來,道:「滾回西岐,我們恥食周粟……」

    三軍聞言大怒,欲舉兵殺之。周武王心中慚愧,道:「不可殺。此天下之義士也。」令左右扶老者而去,眾兵方得前進。

    後伯夷、叔齊等入首陽山,恥食周粟,采薇作歌,終至守節餓死。

    義舉傳至汜水關中軍大帳,鄭旭聞報,扼腕歎息,道:「西岐餓虎毒蟲之野心,豈能被善言教化?此乃與虎謀皮。」言畢,令立石碑以彰「恥食周粟」之節。

    突然,一陣腳步聲蹭蹭傳來,探馬飛報:「聞太師、余化率眾歸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