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06章 神鼎立威 文 / 雞肋文人

    鄭旭聞報聞太師、余化歸來,心中大喜,忙親自出迎。剛出得大營,便見聞太師騎墨麒麟飛奔而來,見到鄭旭,翻身便下墨麒麟,一跪到地,道:「大王,老臣來遲也。」余化忙也翻身下得坐騎,跪拜下來。

    鄭旭心中正在思量戰將出何處,聞太師便立即歸來。鄭旭心中大喜過望,激動之下,早忘記聞太師是截教中人!

    聞太師道:「大王,臣和余道友反覆思量後決定:既然忠君忠教不能兩全,老臣乃兩世托孤老臣,唯有先君後教!現在,周武王叛軍已過首陽山,老臣懇求大王務必啟用臣等平叛定國。老臣叛平即去可也。」

    鄭旭匆忙扶起聞太師,動情喊道:「師父……」面對忠臣良將,還能說什麼呢?此時無聲勝有聲!

    鄭旭連忙把聞太師、余化迎進中軍大帳,把帥印令牌重新交給聞太師執掌,仍奉余化為七首將軍。

    余化道:「大王,我回我師蓬萊島處,為師贈我化血神刀以助大王平叛。」

    化血神刀?!好寶物!!《封神榜》上砍殺尚未到達神還虛境界的弟子除楊戩外幾乎無一能倖免!!!

    鄭旭很是羨慕,卻深知作為君王不能貪念臣子的法寶,鄭旭由衷讚道:「好刀,恭喜。」

    余化哈哈笑道:「我師特意為大王煉製出神鼎一座……」

    余化打開自己的乾坤袋,伸手取出一尊神鼎:鼎腹約一尺深淺,鼎圓周約兩尺,兩耳梢大,三足呈圓柱形,兩耳位於三足之間,胎體厚重,凸紋饕餮,粗獷恐怖,神鼎極盡王權風範。(註:饕餮:至今尚未定論。從外形上來看,是一種獸面紋,有點像中國龍、麒麟等一樣,實際是原始祭祀的符號標記。含有神秘、恐怖、威嚇的象徵,突出一種無限深淵的原始力量)

    鄭旭接過神鼎,看了看,道:「余將軍,代我多謝令師就是。」說完就要把神鼎隨手放下。

    余化再取出一玉符,道:「大王,你見寶不識寶。這尊神鼎可是我師耗費整個蓬萊仙島年產出的上等青銅、鉛、汞煉製而成。」

    鄭旭一楞,道:「哦……才鑄得這麼大點?」

    余化道:「大王請看玉符便知,此鼎為大王所鑄,玉符我不便察看。」

    余化突然低聲問道:「大王,現在煉到化神了吧?」原來,道家修煉境界如同女人的年齡一樣是問不得的,這是因為修道士常常會為了掙搶寶貝等殺人,如果知道你的境界很低,恰恰你手上又因為機緣得到好寶,豈不是自己送死!故余元問鄭旭的修煉境界便覺得不自然起來。

    鄭旭點點頭,接過玉符,運起神識,探看玉符。這余化的師父余元應該也考慮到鄭旭功力修為,玉符根本沒刻什麼玄機機關,咒語一讀便知。

    鄭旭細看思量著玉符裡篆刻的神鼎功能:化民神鼎,磅礡宏大,靈性愈深,幻魂化魄。至極,縱是十步嗜殺者,入此鼎化之亦能放下屠刀。得此鼎者,可定天下也。

    鄭旭心道:牛叉哄哄的。神鼎鑄得如此磅礡宏大,縱使沒有法力,一鼎立威,神威凜凜,化民而治完全是子民敬畏之下心理作用而已。

    想來余元能煉製出化血神刀這等神器,為君王所鑄神鼎自然該有些門道。鄭旭按著玉符規定:第一步先和神鼎結緣。鄭旭按化鼎之法將大拇指對著劍鋒拉過,鮮血一滴滴滴入神鼎。神鼎吸血,饕餮凸紋隱約絲絲血紅,愈是顯得野蠻恐怖。

    神念通過絲絲血液反饋到鄭旭的泥丸宮,神識快速地記憶著神鼎的每一處秘密,盞茶時間,鄭旭已經完全摸清楚神鼎的基本屬性。

    鄭旭心默玉符咒語,催動精神力,用神念激活神鼎靈性,神鼎隨之生出感應,感應不斷加強,人鼎之間迅速磨合著:從生疏到熟悉,從冰冷到有靈有性。神念逐步控制起神鼎,彷彿控制著自己身體的某一處部位,漸漸能隨心所欲。

    結緣成功!神鼎被鄭旭收服了!!

    鄭旭心默玉符咒語,道:「大……大……大……」

    神鼎隨著神念的催動,一級級按照神念要求作等比放大,一切都如身體的某部位變化的本能反應。鄭旭正得意之際,神鼎大到高一丈、周徑一丈半卻陡然停止,原來鄭旭的精神力已被耗盡,神鼎失去感應控制隨即停止增大。

    但這高一丈、周徑一丈半的神鼎已經足夠吸引人神智了!鄭旭攀爬進神鼎,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暗暗納罕這神鼎功能還真未被吹噓太過。

    再說蓬萊島余元採用蓬萊仙島年產的青銅、鉛、汞等金屬,再添加蓬萊島藍田靈胎玉,精益求精,步步淬取精華材料。神鼎鑄造之時再經過反覆運功錘打煉製,超濃縮的神鼎已經具備大自然吸引力(註:萬有引力定律,超高密度的物體引力巨大),若以巨大精神力催動神鼎,可以輕鬆將人體吸入其中!余元為何說這神鼎能洗化民之思想的功力?形象點說,神鼎純粹一粗笨法寶,但這對君王來說,正是:大巧似拙,大智若愚,吞吐天地之勢。

    鄭旭按照彩雲仙子的精神修煉功法默默行功吸收天地靈氣,盞茶時間後泥丸宮精神力重新飽滿。鄭旭再次用神念控制神鼎,直把神鼎調節到高一米、寬一米半,托在掌心。

    這時,聞太師和余元湊巧進來,鄭旭默唸咒語,大聲道:「余化還不進鼎更待何時?!」

    余化一楞,旋即身體飛入神鼎之中,哈哈大笑著再跳出來,道:「大王,余化進鼎洗腦後已經忠心耿耿也。」

    鄭旭知道余化故意逗弄自己,責怪道:「余將軍,下次求令師給本王煉製個厲害法寶。這玩意粗大笨重,徒具威勢,再說也沒什麼實用……」

    余化辯解道:「法寶修煉之道講究機緣,非是我師不用心也。大王現在修為尚淺,高級法寶消耗精神力巨大,大王也承受不起。再說,來日方長,我定陪同大王雲遊高山大川,尋找上佳有緣材料,再求我師為大王煉製法寶。」

    說得也是,自己的神念驅使這最粗笨的神鼎都不能厲害的法寶了,鄭旭只得作罷。

    三人正在閒說,彩雲仙子進來,遞給鄭旭一個乾坤香袋,道:「大王,臣妾剛剛給你縫製出乾坤袋,送給大王使用。」

    鄭旭接過,拉過彩雲入懷,道:「還是我的彩雲好……」禁不住探頭準備親吻彩雲,彩雲輕輕躲開。鄭旭催動精神力,用神念將神鼎變化成君王玉璽般大小收入乾坤袋。

    汜水關,兩軍陣前。

    鄭旭、聞太師、韓榮、余化、彩雲仙子等佈陣列兵一萬而出。

    周武王、姜子牙、南宮適、黃天化等亦佈陣一萬而出。

    鄭旭單騎縱馬出陣,請周武王答話。

    周武王亦單身騎逍遙馬出陣。

    周武王雖反,今日面君,尚有愧色,馬上探身道:「大王……武王甲冑在身,不能下馬,請大王恕罪。」周武王神態恭敬,卻不下馬。

    鄭旭朗聲笑道:「武王,你縱兵中原,意欲何為?」

    周武王道:「大王聖明,只是被奸臣蒙蔽,混淆視聽。故武王以仁德之師出中原勤王,以清君側,明正朝綱,匡扶社稷。」

    鄭旭哈哈大笑道:「正該如此。」鄭旭跳下白額虎,用神念祭出神鼎,默暈咒語,把神鼎放大到高兩米、寬三米止住。鄭旭手掌一縮,神鼎「噗……」一聲,落地半尺深,看這聲威,千斤綽綽有餘。

    鄭旭朗聲道:「既然武王欲問鼎中原,想來必有問鼎的真本事。武王,你能把此鼎搬起,本王就把天子九鼎一齊送給你西岐使用。」(註:國禮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一般平民相奴隸則不能用鼎。)

    諒那周武王區區一個凡夫怎麼能搬起千斤神鼎?!商朝崇尚勇力,搬不起神鼎如何敢再問中原九鼎?!

    周武王窘迫起來。

    姜子牙忙騎四不相而前,道:「武王,這有何難?!此乃旁門左道之術,由老臣問鼎就是。」說完,姜子牙便慾念動搬山移海咒搬移神鼎。

    聞太師縱墨麒麟出,大聲質問道:「大膽姜尚,天子神鼎,你區區商朝一下大夫,也敢問禮神鼎?!」

    姜子牙雖是西岐相國,畢竟西岐只是商朝一臣屬國,姜子牙曾在朝歌任下大夫,故對商朝來說姜子牙即使做到西岐相國,仍然只是個下大夫。動了神鼎就是謀反,姜子牙只得作罷。

    鄭旭拍拍手,道:「既然武王無心問鼎,且看本王問鼎!姜尚,你乃旁門左道之士,且作證武王:監督本王有沒真本事問這神鼎。」

    鄭旭不念法咒,輕輕脫去戰袍,裸露上身。但見鄭旭肌肉糾結,身長體闊,赳赳武夫。鄭旭逕自走到神鼎前,沉身下體,力貫雙臂,手掌緊緊環握住神鼎其中兩腳,一聲巨吼,神鼎被舉過頭頂。鄭旭舉起神鼎從北向南走出十步,暗合君臨天下之意。

    紂王曾演過「托梁換柱」,但那畢竟只是宮中傳說,尚不足信。現在兩陣大兵見鄭旭舉著幾千斤神鼎宛如兒戲,兩陣大兵不分西岐還是商紂一時之間驚呼讚美之聲不絕。

    鄭旭暗道如此舉鼎,和西楚霸王蠻力無異,自然難能服眾。鄭旭遂對聞太師打了個手勢聞太師早知含義,將自己的雌雄雙鞭遞上,鄭旭雙手上揚,神鼎已被拋向高空,伸手接過雌雄雙鞭,覷個准,兩手合力將雌雄雙鞭捅向神鼎之底,只聽得「噹啷」一聲巨響,神鼎已被雌雄雙鞭穩穩接住。

    鄭旭待鼎身稍傾,使用頂盤子技能,推轉力道,慢慢將神鼎轉動,再逐步加速導引,神鼎旋即飛快旋轉起來。兩軍陣前見鄭旭神力無窮,卻又至巧,一人一鼎如同山神般神威凜凜,人皆歎服。

    卻聽半空中一聲童音尖叫:「師伯,我來了……」一員小將從半空中落下風火輪,奔之姜子牙身前,倒身下拜,道:「師伯。」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