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五代竊國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零九章 國殤 文 / 一字營

    六月最後一天,蜀北的天空依舊陽光燦爛!然而,張左耀的內心卻久久無法平復,猜測到是一回事,真正知曉又是另一回事。就在今天,朝廷以密令的方式通知各鎮節度使、州刺史級別的官員,蜀王甍逝,監國皇子昶即將承繼大統。當然,說是密詔,其實,這個消息已經從許多渠道流入了民間,如同一朵烏雲飄入蜀國。

    蜀王一死,諸位皇子兵鋒犀利,滿朝朝臣爾虞我詐自然不可避免,再往下呢,各方中間勢力需要擦亮眼睛觀望,選擇隊伍!最後,蜀中百姓的心咯登咯登直跳,一朝天子一朝臣,孟知祥廉政親民,安撫了蜀中數十年,他這一去,天知道下一位帝王會是什麼表現。一切的一切,將空氣壓縮的極其稀薄,讓人呼吸不暢。

    「嗚!!!」

    蕭殺的軍營,傳出低低的哭泣聲顯得格外唐突,這是張左耀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派人詳細探查,得知,有人感傷於一國之主的離去,從而心有慼慼然,而更多的人,張左耀在他們臉上看到了迷茫,看到了他們對未來蜀國命運的擔憂,而張作耀自己,則是又一次的搖頭歎息,自己始終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似乎,他還是不能完全理解皇權與天命的倫理觀。

    七月初四,早已奉命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的蜀北大軍,總算接到了朝廷的訃告,孟知祥謚號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葬和陵!後來,張左耀才想起一件極為有意思的事,自己的穿越改變了很多事,卻沒影響到孟知祥的身體,生老病死的輪迴似乎早已注定。

    「寫好了?」處理完日常軍務,張左耀伸伸胳膊詢問起來。

    而在他的下首,是一個年約四十的文官,雄武軍軍前掌書記劉函,說起來官不小,不過,說是武夫當道並不為過,軍中這些文人的地位並不高,哪怕是張左耀的軍中也是如此,聽了張左耀的問話,劉函快步呈遞上一封信函:「寫好了,請都使過目!」

    「算了,我就不看了,劉司馬直接派人表送張部署的陳倉大營吧!」張左耀搖搖頭,似乎對信函並沒有什麼興趣。

    「是!」劉函埋著頭,聲音有些低沉,十分失望,立了一下,他收起信函轉身準備離去,背影有些落寞。

    這一切自然逃不過張左耀的眼,他也知道為什麼,難得有機會在自己上司面前表現一番,劉函顯然幹得十分賣力,結果,自己連看的興趣都沒有,其實劉函又那裡知道,張左耀本就是很欣賞他這樣默默實幹型人才,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重用,想了想,張左耀張口叫住了劉函:「等等!」

    「都使還有何吩咐?」劉函轉身抱拳有些疑惑的詢問。

    「老劉啊,你來雄武軍任書記官時日也不短了吧?」十分無聊的提問,顯然,張左耀不知道和這個准心腹說點什麼。

    「嗯?」劉函一愣,不知張左耀何意,但他還是習慣性的回答起來:「劉大是都使入成州時入軍做主簿,算下來,一年有餘。」

    「呵呵,那也是老部下了!」鬆鬆眉毛,張左耀其實自己都忘記了:「來,坐吧,咱們聊聊!」

    「是!」劉函很恭敬。

    輕笑了一聲,張左耀決定還是從工作談起:「軍中掌書記,掌起草朝覲、聘問、慰薦、祭(示巳)、祈祝等等事宜的文告,兼傳達升絀之文令。原本你該是軍中一個定職,我卻將你劃入了後勤部王福手下!對此,你一定很難過、也很不解吧!」

    劉函話聽了一半,舉目望向張左耀,顯得格外激動,而聽張左耀問到最後一句,他更是淚眼婆娑,這讓張左耀有些不自在,還好,即便是文官,畢竟跟軍中老爺們打諢了這麼久,很快,劉函恢復過來起身,十分慎重的對張左耀拜了一禮:「回都使。哎,不滿都使,剛開始,劉大卻是很疑慮,軍中各職,乃是經歷先賢考究驗證而來,而都使之令,卻幾乎等同棄了這些!不曾想,後勤諸事,王福將軍處理得井井有條,又因各部錢糧調度簡便了,我這個文書總管事情不耽誤,執筆卻比以前簡化許多,自然事半功倍,不得不佩服都使之治軍韜略可比漢之韓信、衛青……!」

    「停!簡單說,你對現在很滿意?」咧咧嘴,張左耀無奈,文官就是有這個通病,一扯就能扯到古今中外去,深怕人不知道他博古通今,自己跟韓信衛青比?那不是拿自己當笑話嘛!

    「額!!!」摸摸額頭,劉函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在雄武軍軍中呆了這麼久,他本來早就看懂了這裡一切講求實際,歌功頌德,拍馬溜須是這裡最招人排斥的,顯然,這樣風氣根源始於張左耀,而自己此刻,一時興奮卻給忘了:「下官失言,嗯,對於現下,嗯,都使,屬下只是覺得有一點不太好!」

    「哦?」難得劉函腦子快,不想軍中其他書生,屢教不改,也難怪,若不是如此實幹且機智,他也不會這麼快從一個小吏爬升到掌書記一職,滿意的點點頭,張左耀這才問起:「哪一點?」

    「都使和宮中聯絡太少,除了偶與毋昭裔中丞來往,其他卻再無一人可以通達,就拿眼下大位更迭,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朝堂有人想藉機霸雄武軍之權……!」劉函說得委婉,不過卻很犀利,顯然,好容易得到在張左耀面前納言的機會,他也豁出去了!

    「好了!」擺手示意,張左耀不希望劉函再說下去:「這你不明白的!有時候,多未必是好事,少也不見得難辦事,記住我給大家強調的一個詞:效率!無論軍務也好,處理朝事也罷!不該參合的,就不要去找麻煩!」

    「是!」劉函以為自己言錯了,有些不安,有些失望的坐回了位子上。

    「不過,你肯想這些,說明,你是在真的為雄武軍操勞,這很好!」知道劉函誤會了,張左耀也不願意在這方面解釋,若是告訴劉函,他知道後主繼位是不會動邊鎮武將的,相反還會多多依仗,裡面的道道太多,解釋很麻煩,於是,他選擇寬慰一下而言其他:「眼下,是這樣,有個事情我想交給你做,不過,這需要你離開掌書記一職,做回一名小吏,你可捨得?」

    張左耀有命,劉函不可能不答應,不過,張左耀不說什麼事,卻先問人肯不肯丟官,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考驗一個人心智的,想也不想就答應,說明此人巴結上司的意圖太明顯,小人之心過重;猶豫不決之人,顯然沒有太大心智,辦事慎重卻往往拖沓。若不肯棄官,則更簡單,此人對官位過於看重,只求穩,卻沒了進取心!

    劉函呢,低頭一陣沉思,片刻,他便有抉擇,而張左耀看到這一切,非常滿意!不等劉函說話,他便搶先開口:「本官現在任命你為雄武節度府府幕參事,主掌節度府府庫納出之權,你即刻啟程回秦州。「

    「是!」劉函皺起了眉頭,難道真虧了?被打發出去了?

    張左耀卻相當慎重的交代起來:「你回去,第一要務就是屯糧,我要你盡可能多的囤積糧草以備,記住,是盡可能多,即便用盡節度府眼下的沒一分錢,動用你可以動用的一切力量,需要什麼支持直接找大震關的王福,我會告訴他你在辦的事很重要!」

    「第二,你需要組織人物色好地盤,或許,不久的將來,我會建立一個新的秦州府城!」

    「啊?」劉函這下有些錯愕了,建城?在這亂糟糟的局勢下?在這人人都將眼睛盯準成都皇城的時刻?為什麼?

    「呵呵,當然,你只是做準備嘛,若是無用,到時候我再調你回來做你的書記官便是了!」張左耀抬頭望著老宅房簷的精緻木雕,眼神有些期許,有些難過!這讓劉函更加疑惑了,不過,他此刻只需要領命行事倒是簡單許多,他那裡知道,張左耀眼裡看見的可不光是木雕,還有戰亂,中原的戰亂,百姓流離失所,處處火光沖天,屍浮遍野,而這一切的導火索,就是蜀王辭世,失王常亂,這是慣例。

    孟知祥的離去,也提醒了張左耀,在蜀中明德二年這個當口,早於蜀國,南方諸國有很多處於政權更迭時期,內部極為不穩,蜀國再一亂,扯動北唐的最後一根繩索也消失了,於是乎,河東府,洛陽府紛紛決議大展拳腳了,醞釀了許久的後晉滅唐之戰也就從此真正臨近開戰之期了……殊不知,蜀國國殤之日,也是漢家國殤之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