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二賜婚 文 / 木林森

.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一大早楊炎剛剛起床,楊安急急忙忙跑進屋內道:「炎少爺,老王爺叫你去呢。」

    楊炎道:「安叔,爺爺叫我有什麼事嗎?」

    楊安道:「這個老奴也不知道,不過戶部尚書韓大人和一位宮裡的曹公公來了。老王爺正在接待他們。」

    楊炎一怔,難道真的選中了自己,是上門提親來了?

    等楊炎局匆匆忙忙趕到楊沂中的正堂時,果見楊沂中正陪著韓彥直和一個太監說話,那個太監楊炎也認識,就是那天陪趙慎看楊炎練兵的曹公公曹安民。

    一見楊炎來了,楊沂中忙起身招呼:「炎兒,快來見過韓尚書和曹公公。」韓彥直和曹安民也立即站起身來,曹安民滿臉笑容道:「前幾天咱家陪皇上去看楊統制練兵,以經前過楊統制了。皇上可是一直誇讚楊統制練兵有方啊。」

    楊炎忙向兩人施禮道:「兩位大人,新年到此有事嗎?」

    曹安民笑道:「自然是有事,咱家可是要恭喜楊統制了。」

    楊炎這時也只好裝糊塗,道:「公公恭喜我什麼?」

    曹安民呵呵一笑道:「咱家和韓尚書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特來向楊統制提親的。」

    這時韓彥直道:「皇上聽說楊統制尚無妻室,要將永寧公主許配給楊統制為妻,所以讓在下和曹公公前來提親,可是要恭喜楊統制了。」

    關於皇帝欲招駙馬的事楊沂中到是也聽到一些風聲,不過事情沒有確定,他也不便瞎猜,現在見韓彥直和曹安民上門提親,楊沂中也不禁喜形於色,笑道:「原來如此,真是有勞子溫和曹公公了。」他當年與韓世忠同殿稱臣,諸將都曾結為兄弟,因為也算是韓彥直的長輩。因此直呼其字,並無不可。

    楊炎卻怔了怔道:「是永寧公主嗎?」心中想道:「不是說是給趙月如選駙馬嗎?怎麼變成了趙倩如了。」

    韓彥直見楊炎的表情,也猜到他事先大概也聽到一些風聲,便道:「這次皇上是同時給兩為公主選駙馬,將永安公主許給了虞參政的公子虞公亮,而將永寧公主許給了你。楊統制,你可願意,也好讓我和曹公公向皇上回旨啊!」

    這時楊炎心裡亂如麻絲一般。從他聽到這個消息起,他就一直以為是趙月如,因此一直把她當作對像來考慮的。所想的都是趙月如如何如何。突然之間得知變成了趙倩如,今他心中一陣大亂,思緒一片空白。

    曹安呵呵笑道:「同安郡王,當年太上皇就將您比做郭子儀,現在皇上願將公主許給你們家,您可是真像全了郭子儀了。」

    楊沂中也笑道:「那裡,那裡。郭子儀是何許人也,我怎麼敢比。不過皇上龍恩浩蕩,恩寵我們這些老臣罷了。也多蒙公公照顧。」說這只見楊安己端來一個大托盤,盤中放著一疊交子,兩件玉器。

    原來楊安跟隨楊沂中多年,頗為靈通,一聽是招楊炎為駙馬,心知這謝禮是少不了的,立即到後面選了兩件上等玉器,一千貫的交子,拿了出來。

    曹安民眼尖早就看到了,心中大喜。再看楊炎在一邊發呆,也不說話,以為他是少年人面皮簿,便笑道:「楊統制,你也說句話啊!皇上可還等著咱家和韓大人回去復旨呢?」

    楊炎心一橫,牙一咬,衝口道:「楊炎不能從命。」

    曹安民和韓彥直正笑嘻嘻的看著楊炎等他答覆,那知楊炎開口竟是推辭。一下事兩人都不禁干住了。

    楊沂中也大吃一驚,正想說話,曹安民也反應過來,搶先道:「楊統制,你說什麼?」

    楊炎抱拳一躬,道:「請曹公公,韓大人去回復皇上,楊炎以訂婚配,不能迎娶公主,有負皇上厚愛了。」

    楊沂中這才開口道:「炎兒,你……」

    他話未說完,楊炎己打斷道:「爺爺,我娘臨終以前,以為我和流蘇訂下了婚事,這一點您是知道的。」

    楊沂中一怔,沒想到楊炎是因為流蘇而不願娶公主。其時男子未娶正室之前,先收一二個侍妾實屬正常。因此他只把流蘇當作楊炎的一個妾室,並不反對。但從未想過楊炎會把流蘇當作正妻。在他的心中楊炎的正室自然是要豪門大族方才門當戶對。

    韓彥直皺了皺眉,問楊沂中道:「楊郡王,楊統制說的是真的。」

    楊沂中苦笑了一聲,也不知如何回答。楊炎和流蘇的事也不是一句兩句說得清楚的。如果換了是楊昌鵬到好辦,他只要一擺爺爺的駕子,那裡還輪到孫子說什麼。但他卻深知楊炎的脾氣,看似隨和,骨子裡卻倔強的很。這一點和死去的楊韓輝一樣。更要命的是楊炎還繼承了萬顯聲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想硬壓他,說不定他會鬧出什麼事情來的。

    曹安民有些不悅道:「楊統制,如果你以為永寧公主不是皇上親生而是蕃王之後,以為皇上厚此薄彼那可就錯了。永寧公主雖只是皇上的侄女,卻與親生無二,一應事宜,都是按公主的禮數定的。你若娶了她仍是駙馬而不是郡馬,這一點你可弄清楚哦。」

    楊炎道:「楊炎怎敢有此種想法,只是我確實己經定婚,怎能因公主而忘信義,請公公回復皇上,請皇上收回成命。」

    曹安民轉頭問楊沂中:「同安郡王,你說這叫咱家怎麼去回復皇上呢?」

    楊沂中歎了一口氣道:「公公就請按楊炎的原話回復皇上吧。」

    曹安民哼了一聲道:「那好,同安郡王,楊統制,咱家這就告辭了。」說罷對楊沂中拱了拱手,一甩袖子,氣哼哼的走了。

    趙慎氣呼呼的走進寢宮,一**坐到龍椅上,猶自吁個不停。宮女、宦官們從未見皇帝氣成這樣,一個個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夏皇后一見,便問:「官家這是怎麼了,和誰生這麼大的氣?」

    趙慎氣哼哼的道:「還不是為了那兩個丫頭的婚事,真是要把朕氣死。」

    夏皇后親手倒了一林茶,捧給趙慎,道:「氣大傷身,若是氣壞事身體怎麼得了。官家是大宋的皇帝,為祖宗的基業著想,可要保重龍體。那兩個孩子的婚事怎麼了。」

    趙慎接過茶杯,一飲而盡,呼歎稍稍平息了一些,道:「月如,倩如這兩個孩子年紀也不小了,朕本來是打算給她們招駙馬,人選都以選好了,月如的駙馬是虞允文之子虞公亮,倩如的駙馬是楊沂中的孫子楊炎。」

    夏皇后微微點頭道:「臣妾雖在宮中,卻也聽說過這兩個人,說是這次宿州大捷全賴這兩人出力。」

    趙慎也點點頭道:「朕親自招見過這兩個人,難得這兩人都是年紀輕輕,假以時日定是我大宋的棟樑之材,而且無論是年紀,家世,品貌都和她們相當,所以朕才會想到招這兩人為駙馬。」

    夏皇后笑道:「官家親眼所見,定然不錯,就是臣妾聽官家之麼一說,也覺得甚好,可官家又為什麼生這麼大的氣呢?」

    趙慎「哼」了一聲道:「一個不願嫁,一個不願娶。你說朕怎能不生氣呢。」

    夏皇后道:「官家這麼說可把臣妾弄糊圖了,怎樣個『一個不願嫁,一個不願娶呢』?」

    趙慎苦笑了一聲,道:「這是朕沒說清楚。是月如不願嫁給虞公亮,楊炎不願娶倩如。」

    夏皇后聽罷,也笑了一笑,略一思索道:「月如這孩子一向眼高於天,加上聰慧過人,自然心高氣傲,不願所嫁非人,也裡常理。」

    趙慎搖了搖頭道:「皇后,朕何償又不知道呢。月如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可惜是個女子啊!如果她是男子,朕早就立她為太子了。可即是女子總有一天是要嫁人的,何況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她是朕的親生女兒,她的駙馬朕又怎會胡亂挑選,那虞公亮也不是碌碌之輩,朕看他雖然年輕。但在青年的一代之中幾乎無人能比。招他為月如駙馬,怎麼是所嫁非人呢?如果連虞公亮都配不上月如,哪我大宋還有誰能配得上月如。」

    夏皇后點點頭道:「官家說的很是,那麼楊炎不願娶倩如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提到楊炎,趙慎氣就不打一處來:「這楊炎更可氣,說什麼他己定婚,不願娶公主。」

    夏皇后一怔,道:「他真的以經定了婚嗎?」

    趙慎道:「他若是真的訂了婚也就罷了,朕雖是大宋天子,也不會逼他去做不義之事。剛才楊沂中進宮來將一切都告訴朕了,楊炎所謂訂婚其實是他一個貼身的侍女罷了。他現在雖不是大臣,卻也是王孫公子,卻要以一個侍女為妻,成何提統。」

    夏皇后到有些不解,道:「為一個侍女?」

    趙慎歎了一口氣道:「居楊沂中所言,那個侍女本是孤兒,幼時買入楊家,一直看顧楊炎起居,兩人年齡相仿,又是一起長大,也箅是青梅竹馬。楊沂中本打箅給楊炎作妾也就滿可以了,那知……」

    夏皇后點點頭道:「臣妾到是有些明白了,或許是楊炎怕娶了公主以後,公主會容不下那個侍女,也未知可否。」

    趙慎怔了一怔,想了想道:「還是皇后想得細,現在想來,楊沂中在言語之中也曾暗示過朕,只是當時朕正在氣頭上,也沒注意。不過倩如一向為人和善,又大度可親,不是不容人的。」

    夏皇后笑道:「官家說得不錯,可惜倩如為人如何,楊炎又怎麼知道。不過若真是如此,那楊炎肯為一個侍女如此著想,定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倩如真要是嫁給他,臣妾到也放心。不過這件事倩如的意思如何,她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呢?」

    趙慎道:「說來朕也奇怪,倩如到是十分願意,她居然跟朕說此生除了楊炎,絕不嫁其他人。也不知是看上楊炎那一點了,幸好是在皇宮裡,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死啊。」

    夏皇后笑道:「臣妾是看著倩如長大的,這孩子看來柔順,心裡卻剛得很,如果她認準的事只怕比月如還要固執。她既然這麼說了,若是真逼她再嫁他人,只怕很難啊。」

    趙慎點頭道:「皇后說的是,那楊炎還在尚武院上學的時候,朕就注意到他了。不僅勇武過人,而目治軍有法,有名將之風。以後定能為我大宋平金滅夏,開疆擴土。難得倩如又對他中意,如果真的怎成就他們兩人,也是一仵好事,可惜……」

    夏皇后聽了,卻眼睛一亮,道:「楊炎也在尚武院上過學嗎?臣妾記得月如和倩如不是也在尚武院裡上過學嗎?」

    趙慎道:「皇后這麼一說朕到是想起來了,說來楊炎和月如倩如還是同年,虞公亮可要早他們幾年。唉!朝中的老臣多以彫零,難得出了這樣兩個年輕有為,又是名臣之後,忠心可嘉的人。若是能招為駙馬,他們一定會盡心竭力,為大宋盡力。朕現在雖是壯年,但也以是年過四十的人了,百年之後,把他們留給太子,朕也無憂了。可惜呀……」

    夏皇后沉思了一會兒,道:「論理臣妾是一介女流,也沒有高皇太后那般見識,不應干涉朝中大事,不過這招駙馬本是官家的家事,倩如只是官家的侄女,月如雖是官家的親生女兒,卻也非臣妾所出。但臣妾一向視她兩人為己出,與親生無二。何況這也關係到我大宋的江山社社稷,臣妾也不得不插幾句嘴了。」

    趙慎擺了擺手道:「現在只有你我夫妻兩人,皇后有什麼要說的但說無訪。」

    夏皇后微笑道:「臣妾到是有個法子,不知可不可行。」

    趙慎道:「哦!皇后有什ど法子,不訪說來聽聽。」

    夏皇后道:「臣妾的法子也很簡單,可以將那虞公亮進宮,先讓月如見他一面。月如一向心高氣傲,不大看得起人。那虞公亮如果官家所說那般出色,臣妾想月如見他以後,自己也會三思的。」

    趙慎呵呵笑道:「皇后是想演一出『甘露寺相親』麼?」

    夏皇后也笑道:「臣妾又不是吳國太,皇上也不是使美人計,做什麼『甘露寺相親』。不過讓他們兩人見上一面,說不準月如也就願意了。如果還是不中意,那也是緣份所然,強求不來了,也只能作罷。」

    趙慎想了一想,道:「皇后的辦法到是可以一試,哪麼倩如和楊炎的事情又當如何呢?」

    夏皇后道:「那也簡單,就讓倩如自己去找楊炎,對楊炎說清。至於楊炎願意不願意,就看倩如怎麼說了。」

    趙慎聽了,連連搖頭道:「不妥,不妥,倩如雖不是朕親生,但也與朕的女兒無二,如果是公主相看男方到也使得。那有堂堂公主之尊,低聲下氣去求別人娶她,到像是自己嫁不出去一樣。常言道『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嗎?這是萬萬不成。」

    夏皇后笑道:「官家,這又有什麼呢!如果倩如去見楊炎,能使楊炎回心轉意,那婚事成了自然不就麼麼也沒有了嗎?如果還是不成,倩如也不能怪官家,以後官家再為她另選駙馬,她也沒有拒絕的道理了。」

    趙慎想了一想道:「皇后說的道是也不錯,不過一定不城,傳事出去,朕這臉面又何在,皇家的臉面又何在呢?」

    夏皇后道:「官家只需把倩如找來,親自吩咐她即可,又不用下旨,那裡就會傳出去。她和楊炎既是同年學生,見一面也無不可,這一點官家到不用多心。」

    趙慎又想了一想,終於露出了笑臉,道:「那就依皇后所言吧。」

    楊炎來到翠微亭前,以看見亭中趙倩如俏立的背影。

    趙倩如緩緩轉過身來,看著楊炎。她今天穿著一件杏黃色及地長裙,外面披著一件猩猩紅的羊毛大氅。松挽髮髻,淡施鉛華。整個人看起來又美麗,又端裝。和趙月如那種英姿颯爽的美相比,也別有一翻風情。

    事實上楊炎收到趙倩如約他在翠微亭相見的信時己是正月初十。剛剛帶著選鋒軍完成了七天的野外訓練回來。接到信的那一時楊炎也不知如何是好,畢竟是自己拒絕了趙倩如,使他心裡總覺得是自己對不往趙倩如一樣。

    不過思緒再三,楊炎終於決定還是赴約為好。

    看著趙倩如的一雙妙目凝視著自己,楊炎便是覺得渾身不自在。半響之後,見趙倩如還不開口,楊炎只好乾咳了一聲道:「公主,你找我來有什麼事嗎?」

    趙倩如這才把目光從楊炎身上移開,輕輕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楊炎怔了一怔,沒想到趙倩如會問出這一個問題。在他的印像中,他和趙倩如的交往應該是從乾道元年(1165年),在尚武院戰場比試的前一天,他被趙倩如拉著在臨安城裡轉了一圈開始的。但那一次決不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因為在那一天之前,兩人在尚武院裡就時有碰面的機會。那麼兩人第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呢?

    還好趙倩如並沒有讓楊炎想太久,便道:「應該就是你剛來尚武院裡上學的那一天,就是在那一天你和姐姐打了一架。」

    聽她這麼一說,楊炎立即就想了起來。確實就是自己剛進尚武院的第一天,是他第一次和趙月如、趙倩如姐妹第一次相見。

    這時趙倩如又道:「我現在雖然貴為公主,又是當今皇帝的侄女,其實我和皇上之間的血脈相隔很遠,只不過都是太祖皇帝的後嗣罷了。」

    她說的這一點楊炎到是明白。當今的皇帝趙慎並不是太上皇趙構的親生兒子。大宋自太祖皇帝趙匡胤傳位於其弟太宗皇帝趙光義之後,皇位就一直由趙匡義的一脈繼承。但趙光義的皇位來的本有些不明不白。素有「燭光斧影」之說。金國南侵之後,曾有傳言說:趙匡胤的皇位是被趙光義一脈篡奪,轉世托生為大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來報復趙匡義的子孫。還有人說完顏吳乞買長得與趙匡胤一模一樣云云。靖康之難以後,趙光義一脈只剩趙構一人。而趙構本人又無子嗣,遂深信這種說法。因此決定在趙匡胤的後嗣之中選了趙慎為養子,繼承皇位。

    趙慎繼位之後,因為見到宗室單薄,於是又到民間尋找其他趙匡胤的後嗣子孫,趙倩如的父親趙覺就是這樣被找到出來,請到臨安,被趙慎認為皇弟,封信王。趙覺死後,信王被趙倩如的幼弟趙忱繼任,而趙倩如也被封為永寧公主。

    接著又聽趙倩如道:「我們一家是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被接到臨安的。在那之後一直都生活在民間。家境雖然不太貧苦,但也不錯富足,只不過一家人在一齊和和睦睦,到也開心快樂。時到今日我還常常想起那些時日。

    楊炎心中一動,這還是第一次聽到趙倩如的身世,到是和自己有些相似。

    趙倩如又道:「我們來臨安不久,父王就故去,弟弟繼任了王位,我被封為了公主。因為聖人喜歡我,留我住在宮裡和姐姐做伴,所以我和姐姐的感情一直好得像親生姐妹一般。」她緩緩走出亭子,楊炎跟在她身後,聽著她說:「姐姐確實是個奇女子,不僅生得美麗,而且聰惠過人,無論是學文還是練武,甚至比男子都強得多,就連太子都遠不如他。」

    她實然轉過身來,又凝視著楊炎道:「直到那一天,遇到了你。」

    楊炎一怔道:「遇到我怎麼了?」

    趙倩如道:「姐姐最不願的就是輸給別的男子,可是那一天居然就輸給了你。連我都不敢相信,那麼聰明,那麼強的姐姐,居然會輸給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手下。」

    楊炎只好撓著頭苦笑,當年那場看似小孩打架的事情給他帶來的麻煩還不是一般的小。

    看著楊炎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趙倩如也忍不位笑了起來:「從那一天開始,我就開始注意你了。我想知道一個能輕易就打敗姐姐的男孩,到底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不過後來你的表現卻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呀。」

    楊炎想想自己在尚武院裡的表現,又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

    趙倩如道:「但我確不信,姐姐是絕不會被一個平凡的人打敗的。你成績一般,又逃課,又攪亂課堂,這樣做一定是故意的。雖然我不知道你這樣做的目地是什麼,但我發現,你是故意裝出一付很平庸的樣子來的。」

    楊炎呆了一呆,道:「你憑什麼這麼說?」

    趙倩如微笑道:「經過我的統計,格鬥、刀術、槍術這些課程你基本上是一次也沒上,兵法、軍政、陣法這些課程你上得也不多。只有馬術和箭術兩門課,你基術上就沒怎麼缺過。我說得對罷。」

    楊炎嘿嘿笑了,道:「你可此我算得還清楚。」

    趙倩如道:「你的武功本來就很高了,一定是另有高人傳授你的,因此在尚武院那些武功一類的課程你自然不用去學了。至於兵法、軍政這些課程,同安郡王身經百戰,自然要比尚武院裡的教官強得多了,想來有他教給你也就夠了。只有馬術,箭術這樣的課程需要在尚武院學,因為這需要很大的場地才行,只有在尚武院才有這個條件。我說得對嗎?」

    楊炎有些難以相信的看著趙倩如,心裡對這個公主重新估計,她的思緒很細,而且頭腦十分清晰,分析推理的能力到是十分出色。

    趙倩如道:「後來的事情就不用我說了,總之是正明瞭我的猜想是正確的。你確實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或許就從那個時候起,我的心裡就有了你的存在。」她的臉微顯紅暈,卻平添了三分嬌艷「後來官家告訴我,要給我選個駙馬,就是你了。我忽然發現自己的心裡竟是那麼愉快,那個時候我才真的知道,你真的就在我的心裡了。」

    楊炎的心忽地一顫,一股說不出是什麼的滋味從心裡湧了上來。這種感覺是和流蘇一起時不一樣的。他和流蘇最開始是因為憐憫,後來是日久生情,一切發生得十分自然。然而這卻是他生平第一次聽到女子對自已表白心事,而發生得又是那麼突然。

    趙倩如道:「但是你卻拒絕了,因為你看不上我嗎?」

    楊炎一怔,不由自主道:「不是。」

    趙倩如微笑道:「那麼是為什麼呢?我知道你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孩叫流蘇,你是但心我會容不下她才拒絕嗎?還是因為嫁給你的是我而不是姐姐。」

    她的聲音雖輕,在楊炎聽來卻如同一聲巨雷,令他心頭巨震。從他一開始聽到招駙馬的事情時,一直所想的都是趙月如。直到那一天韓彥直和曹安民到楊府來給自己提親的卻是趙倩如,立即就拒絕了。如果那一天真是給趙月如來提親的話,自己還會拒絕嗎?楊炎突然發現自己從一開始只是在但心趙月如是不是容得下流蘇,卻真的竟從未想過拒絕。

    「難道我的心裡真的是在想著趙月如嗎?」楊炎拚命搖了搖頭,發現自己的心裡以經亂得無法思考下去了。

    趙倩如靜靜的在一旁看著楊炎,道:「後來官家告訴我,你拒絕了婚事以後,我就告訴了皇伯父,在我的知裡,只有楊炎一個人存在,這輩子也只會嫁給你一個人。說出來以後,連我自己也嚇了一跳,但突然也鬆了一口氣,因為我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雖然官家很生氣,罵了我幾句。但我卻沒有後悔這樣說。」

    楊炎聽了,忽然覺得一股熱血上湧,向前走了一步,正要說話。卻被趙倩如攔住:「如果你是但心我和流蘇不能相容的話,那麼你就大可放心。如果是因為你的心裡只有姐姐,那麼我也無話可說了。官家讓我來見你,我也很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也有勇氣對你說出了我的心裡話,但我不強求你答應,一切都都你自己決定。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會感到遺憾了。無論你作出怎樣的決定都可以,但請你不要現在告訴我,因為我害怕聽到自己不願聽到的結果。」

    楊炎呆呆的看著她轉過身去,走出了翠微亭。只聽她又道:「我現在就回府去等著結果,因為那樣你看不到我失望的樣子。」

    楊炎滿懷心事回到了楊府東進院,流蘇正在屋中等著他。

    一見楊炎回來了,流蘇來到楊炎的面前,一下跪在地上,把楊炎嚇了一跳,連忙拉住流蘇道:「怎麼了流蘇,出了什麼事,你這是為什麼?」

    蘇流道:「哥哥,你是不是被選中了駙馬?」

    楊炎一怔,這件事他確實一直沒有告訴流蘇,見流蘇問起,只好道:「你怎麼知道的?」

    流蘇道:「是爺爺,他還告訴我,哥哥是因為我不願意做駙馬是嗎?」

    楊炎一聽,苦笑道:「這個你也知道了。」

    流蘇的眼中湧出晶瑩的淚珠:「我沒有想到,願來在哥哥的心裡,是這麼在乎流蘇的。」

    楊炎把她從地上拉起,輕輕摟在懷裡道:「我們是一起長大了,現在除了爺爺、奶奶,只有你才是我最親的人,在我心裡無論是誰都代替不了的,既使是公主也不例外。」他現在雖然不能確定拒婚有多少是因為流蘇的緣故,但流蘇在他心中最親的人卻是一點也不假。

    流蘇從他懷中抬起頭來,看著楊炎:「流蘇不值得哥哥這樣做的。」

    楊炎輕輕給她擦玄臉上的淚珠道:「可不要這麼說,我會永遠保護你,不讓你受到任何的傷害。」

    流蘇輕輕搖頭道:「流蘇只願終生陪在哥哥的身邊就夠了,為奴為婢都無所謂。所以哥哥千萬不要因為流蘇的原故拒絕公主。如果哥哥和公主成了親,流蘇就是做哥哥身邊的一個待女也很滿足了。」

    楊炎立即掩住流蘇的口道:「不許瞎說。」

    流蘇道:「我說的都是心裡話,所以請哥哥不要管流蘇,儘管去做駙馬,否則流蘇也不會心安的。」

    楊炎歎了一口氣,楊沂中果然是老謀深箅,直接把真像告訴流蘇,讓流蘇來勸自己可從什麼都有效。雖然心中有楊沂中有些不滿,但上午和趙倩如見面以後一番交談,知道了趙倩如對自己的一片深情,大為感動,心中也有七八分願意,在加上流蘇的解勸,楊炎心裡也就願意了。而且他也知道趙倩如在尚武院時就和女同學相處不錯,毫無公主的的架子,相信她能和流蘇相處很好的。

    「不過」楊炎忽然想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被我拒絕了以後,皇帝還會把趙倩如嫁給我嗎?」

    「哼」趙慎狠狠瞪著跪在自己面前的楊炎。楊沂中在一邊垂手而立。

    「楊炎,你現在是想通了。」趙慎厲聲道:「永寧公主雖不是朕的親生女兒,但朕一向視為己出,她的容貌,才學,秉性那一點配不上你?」

    楊炎只好趴在地上,以頭杵地一言不發。其實也是無話可說。

    這時一邊的楊沂中開口道:「皇上,都檉老臣平日對楊炎缺少管教,今日特意帶他來向皇土請罪。」說著也在一邊跪倒在地。

    楊沂中是兩朝老臣,又是碩果僅存的紹興時期的名將。趙慎也不能不買他幾分面子,何況剛才趙慎生氣到有五六成是裝出來的。一見楊沂中出頭,也正好借梯子下台,忙道:「楊郡王,這裡又不是在朝堂,不必多禮,曹安民,快去扶楊郡王起來。」

    一邊的曹安民忙走過來,道:「同安郡王,您快起來吧。」

    趙慎又看了楊炎一眼,道:「楊炎,你也起來吧。「

    楊炎聽了,道了一聲「謝皇上。「站了起來。

    趙慎點點頭,其實他對楊炎也頗有好感,尤其是看了楊炎練兵以後,更覺得楊炎確實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材。才一心想招楊炎為駙馬,加以寵絡。而且就在楊炎率軍進行野外訓練的時候,趙慎聽從夏皇后的意見,安排虞公亮和趙月如相見,之後趙月如終於也答應嫁給虞公亮。現在楊炎也答應了與趙倩如的婚事,令趙慎龍心大悅。剛才裝作發脾氣不過是嚇唬楊炎罷了。

    趙慎道:「楊炎,朕聽說你剛領軍進行了野外訓練。」

    楊炎道:「是。」

    趙慎笑道:「這天寒地凍的時候,又是新年之際,你就領軍開始訓練,而且還是野外訓練。你就不怕軍士們有怨言嗎?」

    楊炎道:「回皇上,北方的冬天更冷,我大宋若是想要北伐,收復中原,如果連這一點寒冷也受不了,還怎麼北伐中原。而且一但打起仗來,那還顧得上過不過年。」

    趙慎點點頭道:「說得不錯,如果不是看你一心為國,朕又怎公會把永寧公主嫁給你呢。現在北伐在即,你和公主的婚事先定下來,等北伐之後在舉行婚事,楊郡王,你看如何?」

    楊沂中忙道:「一切皆由萬歲作主。」

    趙慎又道:「楊炎,正月十五,朕要舉行閱軍,你回去好好休息,到時候不要讓朕失望。」

    楊沂中和楊炎又拜謝了趙慎,然後告辭回府去了。

    路上,楊炎一直默默不語。就和來的時候一樣。楊沂中也沒有和他說話,祖孫兩人就這樣一直沉默的行走。

    直到快回到楊府,楊炎終於開口道:「爺爺,你……你不怪我嗎?」

    楊沂中打斷他的說話,道:「怪你什麼,事情不是都解決了嗎?」

    楊炎道:「可是,我……」

    楊沂中笑道:「還可是什麼,這結果不是很好嗎。一切也都是你自願的,也沒有人逼你。」

    楊炎只好苦笑了笑,事實上楊沂中除了利用流蘇來勸他時弄了點小手段外,別的到是真的沒有逼過自己。

    楊沂中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要多想了,爺爺從來都沒有怪過你,你外公這時候應該也到了,回去看看,說不定他就在家裡等你。」

    楊沂中說得不錯。楊炎回到東進院,果然看見裡,由流蘇陪著說話。

    楊炎又驚又喜,跑進屋裡道:「外公,您老人家什麼時候來的。」

    萬顯聲一把拉住楊炎,哈哈大笑道:「炎兒,我才剛到一會兒,你就回來了,來讓外公好好看看你。」

    自萬如菊死後,楊炎從軍去了,兩人以有兩年的時間,這時相見自然是有一番歡喜。萬顯聲見楊炎雙睛神光四射,便知他和兩年前相比武功大進,心中也甚是高興。

    楊炎道:「外公,你即然來了,就多住時候在走。我大約還可以在家裡待上二個多月,才能出征。」

    萬顯聲笑道:「炎兒,那可不行了,外公這次可不是光為看你才進京的,還有別的事情。」

    楊炎道:「外公,您還有什麼事?」

    萬顯聲道:「馬上就要開始北伐中原了,這可是我們漢人的武林豪傑們盼望以久的啊!你爺爺想托我們兄弟三人領頭,連絡江淮、山東、河北的綠林英雄,配合宋軍北伐,撓亂金人的後方。」

    楊炎這才明白,萬顯聲這次進京還是為了這麼一件大事。

    萬顯聲歎了一口氣,道:「當年岳鵬舉進兵朱仙鎮時,也曾連絡過河北義軍,準備北伐,可惜岳鵬舉枉死,只得不了了之。直到現在大宋才又重新北伐,這一等可快等了三十年了。」

    楊炎道:「外公當年可曾見過岳武穆嗎?」

    萬顯聲道:「那是在紹興十年的時候,偃城大戰之前,我們兄弟三人見過岳鵬舉一面,然後他讓部將李寶和我們一道北上,聯絡河北義軍。」

    楊炎一怔道:「李寶,就是現在的靖海軍節度使李寶嗎?」

    萬顯聲點點頭道:「就是他啊,現在都當上節度使了。當年可是都叫他潑李三的。」

    楊炎聽了李寶當年的綽號,心中不禁好笑。

    萬顯聲接著道:「後來我們在轉戰河北、山東等地,也打了不少勝仗,又連續聽到岳家軍偃城大捷,穎昌大捷,駐軍朱仙鎮都十分興奮,以為這次收復中原有望了。誰知岳鵬舉竟被趙構那昏君召回,不得不撒軍。結果被岳家軍收復的土地又都被金人重新佔了去。沒有岳家軍的牽制河北、山東的義軍也都將繼失敗。在後來就聽剄岳鵬舉被那昏君和秦檜害死的消息。想不到那一次相見竟是我們和岳鵬舉的最後一面。」

    楊炎道:「想不到外公還見過岳武穆的,他窮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萬顯聲呵呵笑道:「我只見岳鵬舉一面,那裡說得出來。你要想知道應該去問一問楊沂中,他與岳鵬舉是一殿之臣,建炎四年(1130年)他們還曾一起討伐李成並肩作戰過一段時間呢?」

    楊炎搔了搔頭道:「爺爺好像不大願意跟我說岳武穆的事情,有時我問起總是被他岔開。」

    萬顯聲一轉身,從桌上拿起一個長條布包裹,遞給楊炎。道:「你馬上就要出征了,這東西是外公特意送給你的。」

    楊炎接在手中,只覺沉旬甸的,怕有五六十斤重,道:「這是什麼東西。」

    萬顯聲拈鬚笑道:「你打開看看。」

    楊炎打開布包,裡面竟是一把帶鞘的長刀。這把刀長有五尺左右,幾乎趕得上一把馬刀的長度,但比例卻和一般三尺多長的單刀相同。就像是一把放大了的單刀一樣。由於刀柄長達一尺多,也可以像馬刀一樣雙手握刀。在馬上作戰。

    萬顯聲道:「撥出來看看。」

    楊炎聽了,立即抽出長刀,只抽出一節時以覺寒氣逼人,全部抽出以後只見刀身如一泓秋水一般,忍不住道:「好刀。」隨手舞了幾個刀花,屋中頓時寒光四射,一邊的流蘇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

    楊炎朝流蘇笑了笑,將刀還鞘,仔細一看,刀柄的一側刻著一個「炎」字,另一側刻著「風林火山」四個字。

    萬顯聲道:「這就是刀的名字,怎麼樣,還合你的心意吧。」

    楊炎點了點頭。自從和趙月如,劉復武兩戰以後,他一直都想要有一柄使得稱手的大刀,本打算過完年托軍器司造一把,現在萬顯聲送給他的這柄刀正稱了心意。

    萬顯聲道:「這把刀是我托胡風子親手打造的。他收藏了一塊玄鐵,以有二十多牟了,如果不是過去我救過他一家老小的性命,他才捨不得拿出來呢?」

    楊炎聽了也大吃了一驚,胡風子是當代第一的兵器鑄造大師,每年連禁軍都要從他的胡記鑄鐵鋪訂購大量的武器。不過近十年以來胡風子本人及少親自動手,多半是由他的弟子動手鑄造,本人只是指導。而玄鐵是鑄造兵器的最佳好鋼,是產自西域一個叫「達馬斯谷」的地方,黑衣大食人管它叫「大馬土革鋼」。通常一斤「大馬士革鋼」的價格可以超過一千貫錢。而用「大馬士革鋼」鑄造的武器無一不是上品。這柄刀的重量可達五六十斤,如果全是用「大馬士革鋼」鑄成,哪麼簡直就是無價之寶了。

    萬顯聲微笑道:「這把刀重五十六斤七兩八錢,長四尺九寸五分。就是遇到錘、斧、狼牙棒一類的重武器也不怕相撞。楊沂中教你的刀法其實不錯,如果用這樣的長刀來使便更能發揮威力了。」

    楊炎點頭,楊沂中教他的「血戰刀法」儘管只有十式,但每一式都是勇往直前的攻擊性刀法,如果用這樣一柄長刀來使,再輔以「雷厲風行**」,威力確實是可以及大的增強。

    如果用這把「風林火山」在和劉復武用手就完全不動怕他那些陳家槍法十二式。即使是再對上趙月如的盤龍棒,「風林火山」也足以抵抗了。

    「噹」的一聲高震的長槍脫手,整個人倒退了六七步,收不往式子,一**跌坐到地上。看的一邊的曹勳,張師彥、張榮等人直吐舌頭。

    這時劉復武一抖長槍,泛起重重槍影,向楊炎攻了過來。

    楊炎大吼一聲,搶入槍影之中,一刀擋頭劈下。刀勢凌歷之極,劉復武的槍影頓消,只得老老實實的硬架了一記。

    「噹」的一聲,刀槍相擊,劉復武頓時倒退了兩步,暗暗吃驚。幸好今天是用的自已慣手的渾鋼槍,如果還是用的木桿槍,只怕剛才一下就被劈斷了。

    他長槍一抖,正要反擊,楊炎的刀光以如匹練一般向他攻來。

    劉復武氣勢被奪,在刀勢的逼迫下又連連後退。楊炎展開「血戰刀法」刀光四射,以他為中心的方圓六尺之地儘是刀芒閃閃。劉復武的渾鋼槍雖有一丈多長,卻跟本攻不進刀勢的圈裡去。怎麼精秒的槍法這時也全然無用了。

    每一次刀槍相擊都會發出震耳的撞擊聲。

    兩人繳戰了一百多招,劉復武仍然毫無進攻之力,不知不覺以連退了三丈多遠,若是正試比武早就應算輸了。

    楊炎忽得收刀而立,劉復武仍沒有察覺,還連續舞動了幾下長槍才收住勢子。再看楊炎依舊面不改色,神定氣足。而劉復武卻有些氣喘吁吁了。

    原來一早楊炎便來到軍營,找人試刀。用「風林火山」使出的刀法果然威勢驚人,高震只擋了六刀就被震得長槍脫手,換了劉復武也全然不是對手。

    楊炎微笑道:「小曹,你要不要也來試試。」

    曹勳一縮脖子道:「大哥還是免了吧,我怕我一時手軟沒架住,被你劈成兩半可沒地縫去。」周圍的士兵聽了都一片哄笑。

    曹勳揮了揮手,故意惡狠狠對士兵道:「你們還看什麼,想看我出醜嗎?都快去給我訓練,征日十五皇上要檢閱軍隊,誰要是給咱們選鋒軍丟了臉,就讓他去嘗嘗大哥的刀子。」

    眾士兵又是一陣哄笑,然後各自開始訓練。

    這時曹勳又伸手攬住楊炎的肩頭道:「大哥,你和永寧公主的婚事什公時候辦,賀禮我可都準備好了。」

    高震一聽也道:「就是啊,以經開年了,我馬上就要開始北伐,沒有多少日子了。」

    楊炎道:「皇上說是等這次北伐以來再完婚,而且我現在母孝還沒完,也不能馬上完婚啊。聽說虞公亮和永安公主也一樣要等到北伐之後。」

    高震失聲道:「什麼,如果你們兩人在北伐時萬一有個意外怎麼辦?」

    曹勳伸手在他腦袋上拍了一下,道:「烏鴉嘴。」

    高震道:「這可是真的,打仗的事情誰說得清,我都有兩次以為自己是死定了呢!」

    曹勳搔了搔頭道:「那也簡單,反正又沒完婚,到時候在換人做駙馬不就完了嗎?不過要是你們都沒死,只是缺了條胳膊少了條腿可怎麼辦呢?」

    楊炎沒好氣道:「你們兩個有完沒完,該幹活了。」

    註:宋朝公主的封號是這樣

    皇帝的子女的封號是某國公主。如楚國公主。

    皇帝同輩,即姐妹的封號是某國長公主。如楚國長公主。

    皇帝的長輩,即姑媽的封號是某國大長公主。如楚國大長公主。

    小說中的永安,永寧的封號都是作者自編,並不符合宋朝的習慣。

    歷史上趙慎有兩個女兒,但都在幼年夭折,一個被封為嘉國公主,另一個還沒受封就夭折了。但公主的姓字作者都不知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