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 轉進山東 上 文 / 木林森

.    紇石列志寧立刻下令,首先把黃河沿岸的船隻一率停泊在黃河南岸,北岸不許留一艘船。如果有渡河到北岸之後必須返回南岸。這樣一來將徹底斷絕了宋軍的船隻來源,將宋軍死死限制在黃河北岸。

    其次,將追擊宋軍的各路人馬包括蒲盧諢和孫敬的殘部招集起來,重新整編。分為八路,每路有一萬人馬,東起衛州,西到楚丘,連綿六七百里,每路人馬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一百里,並時刻保持聯絡。一但發現宋軍能不交戰,盡量不交戰,只要盯往宋軍就可以,然後立刻通報鄰近的人馬,等各路人馬聚齊之後在進攻宋軍。

    由於擔心宋軍再在治岸伏擊金軍,紇石列志寧強令各軍,在渡河的時候必須分兩批渡河。先過黃河的金兵必須收索沿岸,有無宋軍埋伏,並嚴陣以待,以防宋軍乘半渡而擊。

    這一番安排是紇石列志寧完全吸汲了上一次追擊宋軍肚的教訓:各自為戰,至不通氣,渡河也不加界備等等。這一次可謂安排周密,準備充足了。同時又但心宋軍在渡河南歸無望時,不顧一切北上進攻中都,紇石列志寧又下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逼報河北,中都諸路,各州城府縣加強戒備,以防止宋軍襲擊,同地各地也加強搜索宋軍行蹤,配合大軍一起消滅宋軍。

    雖然全新整編人馬,渡過黃洱之後以經過了三天時間。但紇石列志寧還是對自己的這一番安排還是十分滿意,自覺是天衣無縫了。雖然浪費了三天的時間,但只要宋軍還在黃河南岸,還在大金的土地上,紇石列志寧相信,隨著金軍地毯式的搜索展開,宋軍是一定逃不了的。這時紇石列志寧也頗為後悔,如果一開始追擊宋軍就這樣計劃周密的安排,也許早就消滅了宋軍。

    但追擊的結果還是出紇石列志寧的意外。金軍渡過去黃河以後,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的實行地毯式的搜索了五天時間,整體推進了近七百里,連紇石列志寧也把追擊宋軍的總營搬到黃河北岸,但卻沒有發現宋軍的半點行蹤,宋軍就好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

    然而更令紇石列志寧頭疼的是,雖然他沒有發現宋軍,但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正在河北,中都,山東諸路迅速的傳滅,而且傳得沸沸洋詳,越來越激烈,越來越離奇。

    有消息說白袍軍早就神不知鬼不覺的又渡過了黃河,回到黃河南岸,這時己平安得返回了宋國境內,還有的說白袍軍沒有在河北停留,而是向西轉道陝西,取道四川回到南宋,也有人說白袍軍跟本沒有走旱路,而是乘船沿黃河一路順流而下抵達了海州。總之在傳說中白袍軍把可以走的路都走了個遍。

    還過這些說法還都有些靠譜,另一些說法則就完全不著邊際了,什麼白袍軍使用了五行循法,無影無蹤了。或是什麼五丁開山,六甲移海,太上老君,如來佛祖都下界來幫助白袍軍。紇石列志寧聽到這些被氣得七竅生煙。

    但紇石列志寧這時還不知道,由於白袍軍遠征黑陽山以來,把騎軍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快如閃電,動如雷霆,又神出鬼沒難以欲料,一路上又連戰連勝。更可怕的是對金兵根本不留任向殍虜,完全是一仕斬盡殺絕的勢頭,因此現在在河北、中都諸路一股對白袍軍的恐懼撼正在急速的曼廷。並且越傳越可怕:仟麼白袍軍一個個都是凶神惡煞,刀槍不如,馬頭長角,蹄下生鱗。居說白袍軍的統帥楊炎身高二丈,頭大如斗,青面寮牙,生吃人肉,渴飫人血,所到之處雞犬不留,以經屠城數座等等。一時之間人心惶惶,一提白袍軍三個字,連三歲小兒都不敢啼哭。

    儘管從自袍軍遠征以來從沒有攻扛過一座城池,但河北、中都諸路的州城府縣都如臨大敵,嚴加戒備,唯恐白袍軍殺來。而金國各地的山賊、土匪、綠林強盜則紛紛效仿,一個個都身被白袍做買賣。守衛各地的官軍更是一見白袍就避之不及,曾經出現過三四百馬賊身被白袍一連劫掠巫曇,竟然無人敢擋的事情。一下子,大金國境內竟出現了不下十支白袍軍。

    每天紇石列志寧都能接各地傳來的白袍軍的消息,一會在河北路,一會在中都路,最遠的地方竟然到了會寧府。人數也一路增加,從五六千加到一二萬,再到四五萬,至七八萬。甚至出規一份向紇石列志寧告急的文書稱:x月x日,有宋軍二十萬皆披白袍進攻x地,望速發援軍云云。其實後來察清,那不過是四五千山賊而己。

    只氣得紇石列志寧怏要吐血,但他冷靜之後卻又在想:「白袍軍究竟跑到那裡去了呢?」

    紇石列志寧坐在總營的大帳中,又開始頭痛起來。黃河渡口仍然堅決執行紇石列志寧的命令,所有船隻一率停在黃河南岸「至少到現在沒有宋軍又渡過黃河的消息,這說明自袍軍現灰仍然迮在黃河北岸,那麼宋軍躲在那裡呢?您久就是找不到宋軍呢?是我們搜索得不夠仔細?不可能呀!宋軍不是幾十人、幾百人而是六七千人,一萬多匹馬,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不可能躲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或者宋軍跑到更北的地方去了,我們還沒搜索到?但是中都路仕近的州城也沒有發現白袍軍的蹤跡啊!不過這也說不定,因為州城的搜索範圍不可能離城太遠,白袍軍躲在一個更靠北的地方也說不定的。」

    「或者宋軍從別的道路返回宋國了,哪公是那一條路呢?大金的土地這麼大?好像每一條路都有可能啊!就算是有百萬大軍也不可能把每一條路都堵死。」

    如果紇石列志寧知道白袍軍現在躲在那呈,只怕真要氣得當場吐血了。

    在東明渡口擊敗金軍之後,楊炎立刻率領宋軍渡過黃河,抵達黃河北岸。這時楊炎確信以將金軍弄得暈頭轉向,沒有三四天的時間是調整不過來的。這段時間正是擺脫金軍的大如時機,因此楊炎立刻率軍轉向東北方向日夜兼程,一路急行。一連三天兩夜馬不停蹄,一路跑死戰馬幾十匹,有的傷兵也因堅持不住而喪命,終於走出八百多里路程,按萬顯聲提供的地圖,躍過泰山山脈,到達山東東路臨淄一帶。

    由於走的都是山路密林,而金國的各州城府縣又都在嚴守城池,路上偶爾遇到行人等也都毫不留情的殺死,因此宋軍的行蹤並沒有被人發現。任紇石列志寧把河北、中都路一帶翻了個底朝天,也無法找到宋軍的行蹤。

    整個山東以泰山為界,分為山東西路和山東東路,臨淄一帶山區眾多。宋軍走到商山一帶時早已累得人困馬乏。但出於對楊炎的信任,全軍都咬著牙,堅持著前進。

    人馬正在行進之時,突然「嗖」的一聲從密林深處射出一支響箭,正盯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上。宋軍一陣搔動,雖然都已疲憊不堪,但這時也都本能得打起精神,各自握緊武器,刀出鞘,箭上弦盯著響箭飛來的方向。連楊炎的手也握住了「風林火山」的刀柄。

    這時馬蹄聲響,從密林之中跑出幾十匹馬來,馬上之人都是青帕罩頭,身著紅襖箭袖,各執刀槍。為首的是一個三十歲許的漢子,也是青帕罩頭,但在紅襖之外還罩了一件皮甲,方面虎目,微微有些絡腮鬍子。

    他們在離宋軍還有二十幾步時都停下事馬來,為首那人看了看宋軍,拱手問道:「來的可是白袍軍吆?你們的首領可是叫作楊炎嗎?」

    楊炎催馬出列道:「我是楊炎,你們是什麼人。」

    那人一聽立刻伸出雙手,左手伸開五指,掌心向前,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指天。

    楊炎一見,這手勢正是和萬顯聲約定的暗號,也放下心來。也伸出雙手,左手伸開五指,掌心向後,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指地。

    那人見了立刻下馬,來到楊炎的馬前,雙手抱拳施禮道:「原來真的是白袍軍,在下是山東紅祆軍楊安兒,受萬顯聲萬老前輩之托在此接應楊將軍。」

    楊炎也跳下海東青,笑道:「原來是楊大當家,失敬失敬。」

    楊安兒道:「這些天以來,楊將軍和白袍軍的威名可是如雷慣耳,金人聞風喪膽。我們山寨上下聽說都佩服不己,都說:如果大宋多幾個楊將軍這樣的人何愁打不退金人呢?五天以前萬老前輩來到我們山寨,告訴我們白袍軍將到山東地界來,請我們接應楊將軍。這幾天我派弟兄們四處打探白袍軍的行蹤,不想在這裡被我遇上了。」

    楊炎道:「太好了,可真要多謝大當家了。」

    楊安兒這時仔細看了看宋軍,道:「你們迮麼沒有被白袍呢?」

    楊炎笑道:「我教兄弟們披上白袍其實是希望造成金人對我們一個誤解,認為白袍才是我們的標誌。混淆金人的耳目。這樣一來,我們不被白袍時就容易被金人忽視,被金人發現的機會就小一些。」

    楊安兒恍然大悟,大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楊將軍能以數千人馬縱橫黃河兩岸,視紇石列志寧俳十萬大軍如無物如。好了,還是隨我到山寨中去詳談。」

    楊炎點點頭道:「有勞大當家了。」

    紅襖軍本身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武裝集團,而是由多個獨立作戰且有時配合的民眾武裝。不過紅襖軍不同於其他的綠林好漢,他們本身多是受金國上層壓迫的耕農、佃戶、驅丁、和下層商販。因此從起義一開始就明確反金的旗幟。攻州奪縣,而不是死守一山。

    紅襖軍各部以楊安兒、李全、劉二祖、方郭三、周元兒、李旺、郝定等實力較強。其中楊安兒將其妹楊妙真嫁於李全,兩人結為連襟,合軍一處,聲勢大振,凌駕於其他各部之上,又有劉慶福、國安用、鄭衍德、田四、於洋、於潭等小股陸續加入,成為紅襖軍中實力最強的一部。現在已有人馬一萬五千餘人,盤居商山,正計劃進行臨淄做為跟據地。

    正因為這樣,楊安兒也願意和宋朝接近,受宋朝招安,以防萬一失敗也有一個退路。正好萬顯聲來到山寨一說請他們接應宋軍,楊安兒立刻一口答應下來。

    楊安兒將宋軍帶到後山一處十分隱密的山凹峽谷地帶。離紅襖軍的山寨二十里遠。這裡地勢平坦,還有一條山澗,和十幾間茅屋都是過去往在山中的居民住過,現在都己加入了紅襖軍,住在山寨裡。於是讓給宋軍休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