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 轉進山東 中 文 / 木林森

.    等宋軍都安頓下來之後,楊安兒又邀請楊炎和宋軍的主要將領去山寨赴宴。楊炎見盛情難卻,也答應下來。但終是不敢全信楊安兒,因此只帶了曹勳,高震,辛棄疾,魏昌和王世隆及五十個士兵一起去了。留下虞公亮和劉復武主持軍隊,並約定一但有變,魏昌更放出飛鷹,虞公亮立刻率軍進攻山寨。至於趙月如和趙倩如的身份,楊炎更沒有告訴楊安兒。

    楊安兒將楊炎一行領到到了山寨,立刻命人大擺下酒宴,並且叫出山寨的各首領與楊炎等人相見。這山寨中一共有五位首領,大當家是楊安兒,二當家是劉慶福,他願是一支紅祆軍的首領,投靠了楊安兒,被楊安兒推為二當家;三當家是楊安兒的妹夫李全,他願在維州起義善使鐵槍,人稱李鐵槍;四當家便是楊安兒的妹妹楊妙真,她號稱四娘子,勇悍,善騎射,有「梨花槍天下無雙」之稱;五當家於洋,也是投靠楊安兒的一支紅祆軍的首領。

    楊炎看這幾位首領,李全二十五六歲年紀,身材高大,氣宇軒昂;楊妙真二十出頭年紀,雖不是十分顏色的美女,但眉宇之間留露出一股英武之氣,顯得英姿楓爽;另外兩位也是一股草莽之氣。楊炎到沒想到這山寨之中也有這麼出色的人物。

    隨後楊炎也介紹隨他而來的將領,辛棄疾和王世隆都是原山東義軍太平軍節度耿京軍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辛棄疾,當年誅義端,抓張安國,名聲赫赫,說起來還算是楊安兒等人的前輩。魏昌是魏勝之子,魏勝在山東一帶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楊安兒等人對他們都十分客氣。

    介紹到曹勳、高震時,楊炎告訴眾人兩人的祖上一個是曹彬,一個是高懷德,都是大宋的開國功臣,楊安兒等人聽了不覺在言語之中,又都客氣了幾分。其實到了曹勳、高震這一代除去一個空名的世襲爵位之外,在朝局之中跟本沒有半點地位,曹高兩人的官職完全都是靠自己建立的功勳。

    這時酒宴已擺下,眾人入座。楊安兒、李全不斷勸酒,氣氛邊頗為熱烈。席間,楊炎也把一路經過:黑陽山燒糧,三渡黃河等講說了一遍,聽得山寨眾人都驚歎不己。一餐酒宴足吃了一個多時辰才盡歡而散。

    酒宴之後,楊炎等人回到宋軍駐紮的峽谷。儘管宋軍人人都已疲憊之及,楊炎仍不敢大意,留下探子放哨,並叫魏昌放出飛鷹,在空中巡視。因為是在別人的山寨附近,楊炎怕宋軍惹事,派人守住谷口,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去。宋軍自遠征以來,在他的指揮下連戰連勝,而且每一戰都是以少勝多,宋軍也逐漸對楊炎產生了一種絕對的信賴,彷彿只要跟著他,就一定會平安的返回大宋去。因此對他的命令也絕對服從,無人反對。

    楊炎一行人走後,二當家劉慶福道:「大當家,我們和宋朝也沒什麼交情,何必要管他們的事呢?這支宋軍人數不多,但馬匹不少,其中還有幾個美女,我看不如把他們全部殺了,奪了馬匹、器械、甲胃充作山寨之用。女人就抓來給弟兄們做壓寨夫人不好嗎?」

    楊安兒搖頭道:「我們當初是答應萬老前輩,接應宋軍,現在怎麼能做背信棄義之事。何況他們也是抗擊金軍,興了他們豈不是在幫金國嗎?絕對不行。」

    李全也道:「大當家說得對,咱們綠林中人義氣為重,既使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何況我們現在舉旗反金,為金國不容。如果再殺了宋軍,必然又被宋國不容。宋金兩國都不容我們,我們一但大事不成還能去那裡。如果我們幫了白袍軍,就是對宋朝有功,一但大事不成,也可以留條後路,到宋朝去。」

    楊安兒點點頭道:「三當家說得對,所以這事就這麼定了。」

    休息了一天之後,全軍的疲勞都緩過乏來。楊炎立刻開始開排宋軍操練。這時李全和楊妙真夫妻帶來幾十個人,帶來一些糧食,還有二十罈酒送給宋軍。楊炎忙把他們接進峽谷,兩人一見宋軍在操練,軍中居然還有女子,都頗有興趣的觀看,李全不時還問楊炎一些操演佈陣之法,楊炎也不隱瞞,居實相告。原來紅襖軍中少有精通兵法的人,因此得楊炎指點,李全也得益非淺。

    隨後幾天,李全和楊妙真天天都來觀看宋軍操練。李全每天都向楊炎請教用兵之法,很快就和辛棄疾、王世隆、曹勳、高震等人談得來了。而楊妙真也和女兵們熟悉起來,女兵們見她性恪豪爽,也都十分高興和她結交,只見隱瞞了趙月如和趙倩如的公主身份。楊安兒因為是山寨主,事務繁忙,到一直沒有來。楊炎發現李全和楊妙真都是慷慨豪爽之人,也就對他放下心來。

    閒談之間,李全也對楊炎表示過有歸順大宋的意思。楊炎立刻保證,一但楊安兒率眾歸宋,自己一定向朝庭保薦。辛棄疾也告訴李全,當今的宋朝皇帝有意恢復,因此對南歸的宋人十分看重,並告訴李全楊炎並非普通宋將,他是楊沂中的孫子,將來的駙馬都尉,說話是有相當份量的。

    李全聽了,才知道楊炎有這樣大的背景。立刻轉告楊安兒,幾位寨主見歸宋有望,也都十分高興。

    就這樣,宋軍在商山伯峽谷之中一連休息了六天。楊炎計箅時間,估計這時李公佐的船隊應該到了登州附近。不過一直不見萬顯聲來,楊炎也不知道山外的椿況如何,心裡十分焦急。

    峽谷之中地方很大,駐住宋軍之外,還有大片空地。這時正是六日盛夏時節,山谷之中卻並不顯嚴熱,山花綠樹正是主機昂然的時候,景色怡人。

    這時趙月如和虞公亮兩人正並肩站在山澗邊的一塊大石上,聽著清脆悅耳的流水聲音,感受著清風弗面的醉人氣息。連日以來的征戰,兩人的關係近密了許多,已完全沒有初見面時的矜持與隔合。

    其實當初趙月如雖然拒絕了和虞公亮的婚事,但事後她心裡也清楚,自己雖然身為公主,但在婚事上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其實虞公亮本身也是十分出色的年輕才俊,確實是很好的駙馬人選。因此在趙慎的安排下兩人見面,趙月如也就答應了這門婚事。不過心裡總是覺得有些不自在。

    但是這段時間,趙月如才箅是和虞公亮正式接觸。她才發現其實無論是人品,才能,虞公亮都不遜色於楊炎。或許他的武功不及楊炎,無法向楊炎那樣身先士卒,打起仗來也不像楊炎那麼足智多謀。但為人沉穩,顧全大局確實在楊炎之上。兩人確實是各有所長,不分上下。只不過趙月如並沒有發現,自已是一直在把楊炎和虞公亮相比。

    這時虞公亮道:「公主,這裡太陽太大了,我們還是到樹陰下去吧。」

    趙月如轉過頭來,一雙秋水妙目凝視虞公亮。虞公亮被她看得有點不大自在。趙月如輕輕道:「以後,如果是我們兩個人的時候,你不要稱我公主了。」她的聲音越來越低「你就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可以了。」說完她己是紅暈滿面,卻有一番銳不出的嫵媚風情。

    虞公亮怔了一怔,不禁看到有些發呆。沒想到平時一直英氣逼人的趙月如居然會有這公嬌柔嫵媚的一面。他出身名門,人品才智都是上上之選。被選為駙馬時雖然沒有見過趙月如,但也早聽過這位公主的大名。一見趙月如時頓時驚為天人。這時終於明白了趙月如的心思,自然是滿心歡喜。不覺也凝視著趙月如,輕輕道:「好得,月如。」

    趙月如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微微低下頭,道:「好吧,我們回去吧。」說著一轉身,跳下石塊,向營地走去。虞公亮忙也跳下石塊,跟在她身後。

    這時在營地前的草地上,趙倩如和余秀琳、陳瑛、幕容紅正在逗弄魏昌都大鷹。深身雪白翎羽,神俊豐儀的小白十分都女孩子們的喜愛。這幾天無事,趙倩如都會叫魏昌教她如何指令大鷹的方法。綿紋、暗香、梅影、幽萍四人則在一邊看著,時不時惹出一片尖叫。

    韓照靜和張文珠這時正手執長槍,和曹勳、高震對戰。她們出身將門,本愛習武。因此十分羨幕趙月如的武功,不過在眾女兵中她們倆刮武技遠遠高出其他人,只好拉曹勳、高震兩人陪她們練武。這兩斤小子也想乘機和女兵套近乎,誰知一動手才發現韓照靜和張文珠的武功都頗有幾分火候,稍不留神,只怕還敗在她們手底,也打起精神,認真對待。一時間,四個人打得十分熱鬧。

    石鸞英、林雅仙、彭璐三人則拉著劉復武教她們槍法。連日激戰,除了趙月如能擔大任,楊炎都十分照顧其他女兵,她們到沒有受傷。但這幾個女兵也明白了戰場的殘酷,唯有使自己變得更強才行。

    而辛棄疾和王世隆兩人在樹蔭下下棋。整個山谷裡一片喧鬧。大家都在享受著這次遠征中難得的空閒時間。

    這時趙月如和虞公亮正並肩走過來。趙倩如朝趙月如揮揮手,道:「姐姐,你看現在小白己經聽我的話了。」說著打了一聲忽哨,空中的白色大鷹立刻盤旋而下,落到趙倩如伸出的玉臂上。

    趙月如道:「小心手被抓傷了。」左右看了看,又道:「楊炎在那裡,他不和你們在一起的嗎?」

    趙倩如聽了,也左右看了看:「奇怪,剛才還看見他的,這會兒怎麼看不著他了。」

    虞公亮道:「你們發現沒有,這些天以來,楊炎的話少多了。其實我們誰也不知道,他心裡的壓力多大。」

    其實自從遠征以來,宋軍一路連戰連勝,成功的燒燬了黑陽山的糧倉,現在又擺脫了金軍的追擊,暫肘獲得了安全。也使全軍上下對楊炎產生了盲目的信賴,彷彿只要跟著他宋軍就不會失敗,就一定能平安的返回大宋去。

    但楊炎自己明白,現在宋軍看似安全了,但實際上仍是危機四伏。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雖然宋軍是擺脫了金軍的追擊,但現在宋軍仍在金國的境內。這裡離登州還在五六百里的路程,在去向登州的途中,金軍隨時都可以重新圍堵宋軍。

    何況楊炎也不知道李公佐的接應船隊到了登州海邊沒有。即使是到了,宋軍又能不能順利的找到接應的船隊呢?一但不能及時的找到接應的船隊,那麼對宋軍來說就十分危險了。宋軍之所以能夠擺脫紇石列志寧的追擊,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楊炎的指揮神出鬼沒,令人難以預料,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黃河兩岸地勢寬廣,有足夠的迴旋空間。但是一但剄了海邊,留給宋軍的騰絡空間可就小得多了,在想像這樣來回穿播可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而且現在打探消息的萬顯聲還沒有露面,這一切怎麼能令楊炎不焦急呢?

    楊炎深知,自已現在是全軍的主心骨,一舉一動對於全軍上下都有莫大的影響,因此即使有焦急之色,他也不能帶在臉上,還必須時時保持正定自如,輕鬆自在的樣子來。因此在這個時候,他只能自已一個人躲開大伙到樹林深處靜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