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 返回臨安3 文 / 木林森

.    楊炎點點頭,道:「有勞你們了。大家兒和家裡人團聚不容易,今天就讓他們回家去住吧!你們把沒有家人的弟兄們先帶回軍營去休息,明天早上卯時我到軍營來大家集合,去見皇上。」

    於是楊炎和他們告辭,跟楊沂中一行回楊家去了。

    流蘇、楊婉、楊昌業都在門口等他,見到楊炎回來,楊府閤家上下一片歡騰,比去年宿州大捷回來還要熱烈得多。不但呂大煥、楊朝瑛夫婦也帶著呂秀雅也來了,還來了許多叔伯兄弟,姑姨表親,遠房親戚,甚至是同族。絕大多人楊炎壓根都沒見過。

    其實楊炎隨萬如菊回到楊家之後,因為父親已經亡敵,別人只當他們孤兒寡母,除了楊沂中夫婦和楊朝光、楊朝亮、楊朝瑛等幾家外,其他的親戚對他們母子並不重視。每逢年節也無人來問候。好在萬如菊喜歡清淨,並不再意。後來萬如菊去世以後,楊炎又出征在外,只有流蘇一人在家,更是沒有和別人來往。即使是和楊家來往較多的親戚也只是僅僅知道楊家有這麼一個人。而大多數人以前跟本不知道,楊家第三代中還有楊炎這個人。

    但現在可大不相同了,楊炎己是臨安府家隅戶曉的人了。誰都知道這一次楊炎所立的功勞極大,陞官加爵是免不了了的。便何況還既將成為駙馬,聲望之高名氣之大,在年輕的一代中幾乎無人可比。於是知道楊炎回來,幾乎楊家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聚齊到楊家,等候楊炎回來。其實大數人對楊炎跟本沒有印像,也十分好奇這個好像是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楊家二少爺究競是個什麼樣子。

    等到楊炎回來,楊府裡早己擺下酒宴,竟足足擺下了二三十桌。楊家的正堂雖大,但也擺不下這許多桌,一些關係較遠的人只好被安排在偏廳裡去了。

    眾人入席,楊炎破例隨楊沂中坐在主桌上,開席之後,眾人都輪流過來給楊炎敬酒祝賀。縱然有楊沂中在一邊指點「這是你三叔公。」「這是你七姨公。」「這是你十二叔。」等等七大姑,八大姨,還是攪得楊炎頭昏腦漲,也不知道是那裡冒出來的這麼多親戚。只能來者不拒,逢酒必干。好在他內功純正,一面喝著酒,一面運功將酒蒸發,也不用但心喝醉。

    好不容易把一干人打發走了,只見楊老夫人帶著兩個老婆子過來,這兩人都是六十多歲,穿作打扮倒也頗為氣派,像是大戶人家的老太太。楊沂中忙給楊炎介紹,一個張嬤嬤,一個劉嬤嬤,原來都是當初楊朝輝的奶娘,現在替楊家看守農莊,都以安家立業子孫一大幫人。楊炎好懸把剛喝下去的酒都吐出來,怎麼什麼鳥都來了。不過也只好奈著性子給這老個老太婆見禮問好。

    說了幾句客氣話,張嬤嬤便搶著道:「炎哥兒也如今也是做大官的人了,身邊那能沒幾個親信的人跟著呢。我家的小三子到是很伶俐,叫炎哥兒帶著,今後也好有些出息。」

    楊炎聽得眼睛發直,腦袋都懵了。只聽楊沂中道:「好得很啊,如果沒有您家,那有他父親,那會有他。您家的小三兒也算是他的兄弟,那有不拉扯拉扯的道理。」

    張嬤嬤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一邊的劉嬤嬤卻一臉不樂,可惜插不上嘴。

    楊沂中又對張嬤嬤道:「什麼時候叫你家小三兒過來,我叫人給他量量身材,好制一套盔甲,在選幾件稱手的武器,以後就跟著炎兒吧!」

    張嬤嬤一怔,道:「要什麼盔甲、兵器?」

    楊沂中笑道:「炎兒是做武官的,跟著他自然是要上戰場打仗,怎麼能沒有盔甲武器呢?上一次我給他選的幾個親隨這次都戰死了,也正要再找幾個了。您家的小三兒又不是外人,正好,正好。」

    張嬤嬤的臉色立刻變色,強笑支捂道:「那好,過幾天我就叫小三子過來,炎哥兒剛回去,我就不打擾了。」說著趕緊走了。

    一邊的劉嬤嬤一臉幸災樂禍的過來,湊過來道:「她們家小三子傻頭傻腦的,那能給炎哥兒當親隨。我看倒是炎哥兒回來,屋裡一定要個得力的丫環服侍,我家的大姐兒能幹得很,小模樣也過得去,我叫來給老王爺和炎哥兒看看……」

    她的話還沒說完,楊炎腳一軟,就是一個趔趄,差點坐到地上。楊沂中一把扶住他,笑道:「炎兒,你是不是酒過量了。」回頭對一桌女眷高聲道:「流蘇。」

    流蘇正和楊婉,還有楊昌鵬的妻子張文敏等人座在一席,聽見楊沂中叫她,忙答應一聲,起身過來。

    楊沂中道:「炎兒今天喝得有些過量,你扶他去歇會兒,再餵他喝碗鮮魚湯醒醒酒,好好伺候,一會兒再過來陪客人。」

    流蘇還以為楊炎真得喝醉,心疼掏出手帕,先給楊炎擦了擦汗,忙扶著楊炎走了。劉嬤嬤張著嘴看著楊炎被這個溫和柔美的少女扶走,一時也忘說話。

    這時楊沂中才笑道:「少年人不慣喝酒,到教劉嬤嬤見笑了,您家的大姐兒今天帶來了嗎,叫過來讓我看看。」

    劉嬤嬤頓時結結巴巴道:「大姐兒,沒有,改天改天我一定帶來。」

    楊沂中到是一臉遺憾的表情。楊炎心裡己佩服得五體投頭,薑是老的辣,這話果然一點也不錯啊。

    結果這一頓酒宴一直吃到快打更才收席,客人們紛紛告退,楊炎和流蘇也向楊沂中夫婦告辭,回自己的東進院去了。

    崇政殿,趙慎看著這個正在向自已行跪拜大禮的年輕人。心裡十分感概。上一次召見他的時候僅僅只是在半年前,那個時候更多的還是對年輕人的鼓勵以及對楊沂中這樣的重臣的恩蔭。然而這一次卻實實在在是因為是這個年輕人的功績。這在半年以前,趙慎是絕不會想到的。

    趙慎點點頭,道:「楊炎,平身。」

    楊炎道:「謝皇上。」然後站起身來。一早他就領著辛棄疾、曹勳、高震、張師顏、劉復武、魏昌一共七人進宮。勤見趙慎,現在另六人都在殿外等著,趙慎是先召見他一個人。

    趙慎微笑道:「楊炎,這次你們遠征的經過昨天永安公主和永寧公主都對朕說了,你果然是足智多謀,沒有辜付朕的其望啊。」

    楊炎道:「這次遠征黑陽山,焚燒金軍的糧草成功,多是將士們忠心報國,出力死戰的緣故。如虞公亮、王世隆、張榮、董成、朱震各位將軍都為國盡忠,臣不敢自居功勞,只願皇上能厚恤他們。」

    趙慎道:「功賞過罰是朕的職責,你也不必過份謙遜了。這次遠征的將士自然是都有功勞,朕定會論功行賞。為國捐軀的將士也會厚恤。」

    楊炎道:「皇上聖明。」

    然後趙慎又問了一些這次遠征的事情,不過趙慎一直把話題限在這次遠征以內,到並沒有提整個北伐的事。楊炎都一一回答。

    趙慎忽然問道:「楊炎,你也年滿二十了,可有表字嗎?」

    楊炎呆了一呆,沒想到趙慎會問自己的表字,不禁有些發窘,道:「臣還沒有。」宋時男子二十**,可以自起表字。不過楊炎剛過二十,但一直忙於征戰,到是無瑕顧及。

    趙慎笑道:「二十成丁,怎能沒有表字,你的堂兄楊昌鵬字子翼,那麼朕就賜你字『子昊』。」

    皇帝賜名字,對於大臣來說是極大的榮謄。李顯忠歸宋時原名李世輔,是由趙構賜名顯忠。楊沂中也曾由趙構賜名楊存中。楊炎又謝恩。

    趙慎道:「現在兩淮軍情頗緊,等局面稍有緩和就立即給你和永寧公主完婚。」

    楊炎道:「一切如皇上所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