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三 再見嚴蕊1 文 / 木林森

.    張栻、張枃兄弟兩人跪在趙慎的面前,泣不成聲。張栻道:「父親是昨夜亥時故去,現在有父親遺書有此,請皇上過目。」

    早有侍從從張栻手中將張浚的遺書接過來,呈給趙慎。趙慎打開觀看,只見寫著:

    臣魏國公,尚書右樸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保信軍節度使張浚言: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吾荷兩朝厚恩,久屍重任,今雖去國,猶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見,安忍弗言。

    吾於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異時朝庭雖償興縞素之師,然旋奉玉帛之盟使,是以講和之念未忘於胸中,此所以事屢敗而功不成乜,今金強則來,弱則止,不在和與不和。而非戰不可以雪恨,非兵不可以恢復。

    人主之義,以心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濟?所謂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業自持,使清明在躬,則賞罰舉措,無有不當,人心自歸,敵仇自服。

    吾嘗相國,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即死,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

    趙慎看罷,也不禁雙目垂淚道:「魏公,乃國之所倚,今一離去,令朕和以堪。」

    張栻亦泣拜道:「願陛下上念宗社之仇恥,下憫中原之塗炭,惕然於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謂此心之發,即天理之所存也。先父縱於九泉之下,也嘗感陛下之明德。」

    趙慎點頭道:「卿之言甚是。」當即下詔,加贈張浚為太師,謚號忠獻,並賜錢十萬貫厚葬。

    張栻、張枃兄弟謝恩而出。

    趙慎又立刻下旨,詔四川宣撫使虞允文回臨安。另任命王炎為四川宣撫使接替虞允文,又任命王剛中為龍圖閣待制,知成都府事,四川制置使。而這時又有興州御前駐軍都統制,武昌軍節度使吳挺上書朝庭,告病請辭。趙慎當即披准,又因吳挺之子吳羲在這次北伐中成功卓著,便讓吳羲接任吳挺為興州御前駐軍都統制,並加封他為保信軍承宣使。

    吳代一門三代均在四川為將,這在宋朝是及為少見的。趙慎本想將吳羲調回臨安任職,但四川宣撫使剛換了人,為了保持四川軍政的穩定,還是決定留下吳家的人在四川駐守為好。

    接著趙慎又下詔,追任成閔慶遠、崇寧軍節度使,曾開府三司儀.成閔戰死的四子都追封節度使.又任命湯思退為御營宿衛使,都督江、淮事,一面總督江淮防守,一面與金國商談議和。又起用楊沂中為副使,協助湯思退管理軍務。

    「奉天呈運,皇帝詔曰:待衛馬軍司,選鋒軍統制楊炎,勇於戰山,馭兵有方,行山東,河北之間,跡掃敵寇,燒燬糧草,摧鋒決勝,身先矢石之危,縱橫河朔,料敵出奇,洞識韜鈴之奧。千里行師,宣力久勞,戰多實著,功加數路。殄寇之功,馭軍之略,表見於時。兒童識其姓字,草木聞其威聲,特以加封楊炎為義寧縣開國子,左武大夫,忠州刺使,提舉醴泉觀,帶御器械,待衛馬軍司都虞候。欽此。」

    好不容易等曹安曹公公讀完了嘉獎的聖旨。楊炎卻是越聽越糊途,自已的官職聽起來一大串,但自己究競是什麼官還是沒弄明白。

    宋朝的官名分官階,官職,差使再加虛街組成,左武大夫就是官階,是正六品武將,待衛馬軍司都虞候是官職從五品,在馬軍司中僅次於都指使和副都指揮使,高於統制。義寧縣開國子是爵名,子爵從五品,忠州刺使也是從五品,但這是虛街不用去忠州上任。不過按大宋的慣例,品級是以官階為準,因此楊炎乃是正六品武將。提舉醴泉觀和帶御器械也是榮謄虛街,但有『帶御器械』就表示楊炎有可能會到皇宮裡去值班。但楊炎想了半天發現自己的官職中並沒有差事。

    不過現在整個馬軍司都不在臨安,一部份在建康由韓彥直統領,他原來任統制的選鋒軍就在建康,另一部份則是由都指揮使陳敏統領,在池州駐守,那麼自己應該到那裡去上任呢?

    這時曹公公又在宣讀對其他人的升職:辛棄疾為朝散大夫,知判建康府,兼建康都督府參議官。曹勳武議大夫,鎮江府御前駐軍統制官;高震武議大夫,池州御前駐軍統制官;張師顏武翼大夫,襄陽府御前駐軍統制官;劉復武武翼大夫,馬軍司選鋒軍統制,魏昌從義郎,兵部軍器監丞。士兵每人晉陞一級。

    戰死的將領中虞公亮追封中待大夫,吉陽軍承宣使,提舉萬壽觀使;補蔭其弟虞杭孫秉節郎;王世隆,張榮,董成,朱震都追封武功大夫,補蔭子為忠訓郎。其他戰死的士兵每人晉陞二級

    隨軍出征的女子韓照靜封為麗水縣主,張文珠封為青田縣主,石鸞英封為盈川縣主,余秀琳封為信安縣主、幕容紅封為桐廬縣主、彭璐封為嘉興縣主。原來是宮女的綿紋封為永城縣主、幽萍封為黃岡縣主。並等她們婚配之後,補蔭丈夫承節郎。戰死的女子中,陳瑛追封為江寧縣主、林雅仙追封為宣城縣主,彭璐追封為南陵縣主,宮女暗香追封為績溪縣主、梅影追封為銅陵縣主。因為她們都未成婚,補蔭兄弟中一人為承信郎。

    等曹公公讀完了聖旨,將聖旨交給楊炎。立刻有從人遞上來茶杯,他接過茶杯喝了幾囗,又將茶杯放回到托盤中,順手將托盤裡放著的一塊玉珮拿起——這是楊沂中特意囑咐楊炎一定要送的。然後笑道:「稍後樞密院的行文就會發下來,各位將軍可都要準備準備,馬上就要去各自上任了。」

    楊炎手聖旨道:「請問公公,我是到建康府去上任還是到池州去上任呢?」

    曹公公和他見過幾次面,也比效熟悉了,笑道:「楊統制,哦,應該是叫楊虞候了,幸好你問了咱家,要不然可要白跑一趟了,你現在就留在臨安的馬軍司衙門,那兒也不用去。」

    楊炎不解道:「那又是為什麼?」

    曹公公呵呵笑道:「楊虞候,你怎麼忘了,你馬上就要和公主完婚了,自然是要留在臨安府了。到時候咱家還要來討碗喜酒喝呢!時候不早了,咱家可要回宮去交旨去了。」說罷,他朝楊炎拱了拱手,告辭走了。

    楊炎怔了一會,這才想到回臨安之後,就一直沒有見過趙倩如了。

    這時高震過來,拍了拍楊炎的肩頭,道:「大哥,看來我們是趕不上喝你和公主的喜酒了。我看我們明天找個地方聚一聚,就箅是提前給你賀喜吧!」

    曹勳也湊過來道:「就是,這回一分開,可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見了。」轉頭又對辛棄疾,劉復武等人道:「你們說呢。」

    其他人也都點頭同意,於是高震道:「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天晚上就在謝家酒樓,大家都是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