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五 進攻海南7 文 / 木林森

.    能看到的儘是高聳的桅桿和巨大的帆蓬,還有三艘如小山一樣龐大的巨船。\\\\即使宋軍幾次都沒能攻下沿岸的陣地,但宋軍龐大的陣式還是令摩尼教軍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因此鍾子昂以經集中了剩餘摩尼教軍的全部力量,在海南北部沿岸駐守。

    好在連續五天,儘管宋軍的進攻十分猛烈,也使用了火器,但也都無法突破海岸線一步,令鍾子昂十分高興,希望宋軍久攻不下之後,會自動退軍。這樣自己就可以固守海南,重新集聚力量,再圖大業。不過鍾子昂也知道,現在離宋軍退軍還為時過早,因此也半點大意不得,因此每天都巡視沿海各地,督促全軍提高警覺。

    ******************************

    楊炎看著陸續回到陣中的戰船,對李公佐道:「李統制,我看今天就到這裡吧,可以收兵了。」

    李公佐點點頭,立刻傳令收兵。旗手將「收兵」的旗語傳給其他船隻,各船收到旗語,依次而退。其實宋軍除了左右兩路的船隻以後,只剩下近百艘戰船,不過三艘大神舟到是都在這裡,所有戰船一字排開,氣勢到也下分嚇人,而在後排的是楊炎從沿海的漁民那裡徵調了一百五十多艘大小漁船,每艘船上都堅起兩根高桅桿,反正只是在宋軍的戰船背後停泊,也不用參戰,但遠遠看去,卻好像有幾百艘戰船一樣。

    不過為了做得更像真的,這五天的時間裡,宋軍也發動了好幾次進攻,也陣亡了近八百多人,損失了七艘船,損失的七艘船有兩艘是觸礁而沉,其他的都是在靠崖時被投石器發出的大石擊中,導至船舷分裂,進水而沉沒。不過為了吸引摩尼教軍的注意力,這些損矢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時楊炎、趙倩如、李公佐、魏昌、凌翔、黃明霞、鐵成林、谷雪萍、岳珂、岳瓔等人都在李公佐的旗船上,他們中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經歷水戰,因此十分新鮮,但別人都還好,只有谷雪萍好奇心甚重,帶著兩隻老虎,把這艘大船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跑了一個遍。好在眾人都知道她是楊駙馬的妹妹,又見她活潑伶俐,十分惹人喜愛,對她也十分寬融。岳瓔與她年紀相仿,但行為舉止卻比她穩定得多,到更向一個大家閨秀。

    楊炎站在船舷邊,看著同行的幾艘船正在修補被砸破的地方,忽然心中一動,問身邊的魏昌道:「魏監丞,如果把戰船上都用鐵甲覆蓋起來,就像鐵浮圖那樣,戰船是不是就會堅固許多。不知道這個可不可行。」

    魏昌一怔,又被楊炎的奇思妙想弄懵了,不過想了好一會,又趴在船舷邊看了看才道:「在船上覆蓋鐵甲到是可行,而且覆蓋了鐵甲的戰船一定會比純木質的堅固得多,不過加了鐵甲之後,戰船就會變得更加沉重,就算還能吃得住水,但速度也會慢許多。如果速度跟不上,就算再堅固也是沒有用得。」

    楊炎道:「你說得到也是,不過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正說著,忽見李公佐正向他們這邊走了過來,楊炎忙叫住李公佐:「李統制,你過來一下。」

    李公佐走過來,道:「楊帥,找末將有事嗎?」

    楊炎把剛才自己和魏昌的商議以及目前的問題都說了一遍,然後道:「你對戰船要比我們熟悉得多,不知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沒有?」

    李公佐眼睛一亮,他是久經海戰的人,聽楊炎一說就立刻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如果真楊炎所說,造出鐵甲船,不僅比木船更堅固,而且什麼弓箭、弩箭甚至是火箭對戰船低危脅都不大,無疑可以極大的加強水軍的戰鬥力。他稍稍想了一想,道:「速度的問題也好解,我可以把鐵甲船上的人員,物品,減少到最低限度,只保留必須的船員水手教武器就行,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覆蓋了鐵甲之後增加的重量。另外還可以增加船槳和水車來加大戰船的速度。」

    頓了一頓,又道:「依我看也不用把所有的船隻都換進鐵甲船,神舟就不用攻造,只把飛虎舟或是海鶻船改成鐵甲船,如果我這隻船隊中有二十艘這樣的鐵甲船,那怕只有十艘也行,在戰鬥中就可以用鐵甲船隻配弩箭和火器去突擊敵人的陣式,可以使現在的戰鬥力又提升一步。」

    楊炎點點頭,他也明白了李公佐的意思,就是把鐵甲船當作俱甲騎軍來用,在海戰中衝擊敵軍的陣勢。道:「李統制,你想過沒來,用鐵甲船去突擊敵人的陣式,但很容易被敵人纏住,施行登船作戰,而鐵甲船上的人員又減少到最低限度,一但被敵人蹬船,該怎麼辦?」

    聽了楊炎的話,李公佐也怔住了,這到是個問題,如果增加士兵,又將增加船隻的重量,影響速度。

    忽然魏昌一拍船舷,道:「有了,我們可以把戰船全部要覆上鐵甲,讓士兵們躲在船艙裡作戰,只要關上艙門,就算敵軍蹬上戰船也不怕了。」

    李公佐點點頭道:「對,這樣似乎到是可行,我看可以造一艘來試一試,楊帥你看呢?」

    楊炎也道:「可以,李統制你來安排,明天算可以開始了。」

    這時天空中傳來一聲清亮鷹啼,一隻大白鷹從空中盤旋而下,落到魏昌伸出的手臂上。魏昌的這兩隻老鷹分給曹勳高震一人一隻,用來傳遞消息,現在以經回來了一隻,說明至少有一路以經有結果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