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七擁立新君5 文 / 木林森

.    陳俊卿又注視著楊炎。當他聽說楊炎以永安公主的名義招集陳俊卿、梁克家、韓彥直、史浩四人的時候,還以為楊炎是要宣佈自己獨立為王,但卻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種形勢下,楊炎會主動提出由信王趙忱繼任皇位。

    其實此前陳俊卿也不是沒有想過,如果在宗室之中挑選,那麼鄧王趙愷和信王趙忱都是最合適的人選,論條件兩人也是各有千秋。趙愷雖然年紀較長,在仕大夫中也頗有才氣,但陳俊卿對他卻並不以為然,當年徽宗趙吉繼承皇位的時候,又何償沒有才氣,結果反到把大宋搞得一團糟,有才氣的君王未必就是明君。

    這兩年以來,趙愷和宗天玄十分交好,在臨安以經不是密間,但陳俊卿對天機宮並沒有什麼好印像。因為陳俊卿信奉理學,素來主張『子不語怪力亂神』之類,他看來,天機宮其實不過就是所謂佛道一類的宗教組織,辦演代天傳言一類哄人的事情,在大宋開國初期,或許還需要代天傳言來幫助穩定大宋的統制,但現在以經不需了。而且對君王而言,過於信奉一項宗教也未必是好事,梁武帝好佛,徽宗皇帝信道,但都沒有給自己,給朝廷帶來什麼好結果。

    而更重要的是,在趙惇繼位以後,趙愷雖然在名義上也表示聽從天臨府的臨時朝廷,但實際上仍然在建寧府獨佔一方,自行為政。這一做法,以經足以使陳俊卿對趙愷十分反感了。相比之下,趙忱的年紀雖然小些,卻正好可以多加引導,將來未必不能成為一位明君。因此雖然這兩人之中,無論選那一個繼承皇位,陳俊卿都能夠認可,但如果真要陳俊卿自己來選擇,他到是寧願選趙忱。

    只是楊炎是不是也這樣的想法,陳俊卿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楊炎和鄧王趙愷之間互相都不對眼,還發生過幾次衝突,這一點在大臣之中並不是密秘,相反,趙忱是趙倩如的同胞兄弟,也是楊炎的小舅子,有這樣一層緊密的親戚關係在,楊炎如果不自立為帝,而是在宗室之中選擇繼承人,自然是會選趙忱而不是趙愷了。

    同時陳俊卿也馬上想到,這會不會又是楊炎的另一種手段呢?先樹立一個比較有號招力的傀儡皇帝,以穩定人心,而自己卻趁機獨覽大權,等到局勢穩定,自己的羽翼豐滿之後,再逼趙忱讓位。這種做法,在歷史上可也是屢見不鮮的,王莽、曹操、司馬昭、楊堅比比皆是。

    當然陳俊卿也明白,雖然自己四人現在名義上還是宰相、樞密使,但實際上以經毫無實權了。只有楊炎才是大宋現在最有勢力的人,足以決定皇位的歸屬。別看趙愷現在似乎還有點勢力,但陳俊卿很清楚,趙愷那只力量與楊炎相比,跟本不值一提,現在楊炎才是一枚決定皇位的歸屬最重的法碼。

    在這一瞬間,陳俊卿想到了很多,不過無論楊炎心裡是怎麼打算的,但他畢竟是提出了由趙氏的宗氏來繼承皇位,至少比他現在就自立為王要能讓人接受。而且陳俊卿也想不出一個既能讓趙氏宗氏繼承皇帝,又能阻擋楊炎可能會有的野心的辦法來。按照楊炎提出,立趙忱為帝,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了。至於以後會怎樣,現在看來只能聽天由命了,只能把大宋的命運寄托在虛無縹緲的天數上,如果大宋氣數未盡,那麼自然還能沿續下去,如果氣數己盡,那也就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了。因此陳俊卿終於點點頭,道:「老夫認為擁立信王可行。」轉頭看著其他三人,道:「你們三位的意見呢?」

    韓彥直一向是對楊炎印像最好的,如果楊炎要自立為帝,他或許還接受不了,但一聽楊炎要擁立趙忱為帝,心裡就以經贊成了。只是他雖是樞密使,但卻是四人之中最年輕,也是資歷最淺的人,陳俊卿不表態,他也不便搶先發言,現在聽陳俊卿同意,又問起其他人來,便立刻答道:「在下也同意陳相的意見,擁立信王繼承皇位。」

    然後表態的兩人又看著梁克家和史浩,等著他們兩人表態。

    梁克家和史浩兩人也知道目前的局面,自己其實跟本沒有選擇的餘地,而且陳俊卿和韓彥直都以經贊同了,兩人稍微想了一下,也都同意了。

    楊炎見四人全都同意了,也點點頭,道:「既然四位相公都同意了,那麼我們就不要多耽擱時間,信王現在就在隆興府,四位相公請馬上收拾一下,明天我們就出發,先到隆興府去迎請信王,然後一起去天臨府舉行登基大典。」

    陳俊卿點點頭,忽然又道:「各位,如今皇上駕崩,新君繼位,都是機密大事,為了不至於引起動盪不安,在我們未到天臨府之前,皇上駕崩和新君繼位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許洩露。子昊,無論是在這裡,還是到了隆興府,你都要加強戒備,以防不測。」

    楊炎也凜然道:「陳相請放心,我以經下令,贛州城內四門緊閉,任何人都不許出入,明天我們啟程以後,還將閉城兩天,然後再開放,萬無一失。」

    陳俊卿、梁克家、韓彥直、史浩四人走了以後,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才都鬆了一口氣,這四個人都是執政大臣,有他們四人答應了,那麼趙忱繼位的事情至少有了八成把握。

    這時趙月如卻道:「你們看要不要先派人回隆興府去通知十哥一聲,也讓他好有個準備,萬一到時候他不願意繼位怎麼辦?」

    趙倩如搖了搖頭,道:「我看還是不用了,那樣做太容易走漏消息。明天啟程,最多三天我們就可以到達隆興府了,到了之後我們在盡力勸他吧。不過……」她轉頭對楊炎道:「是不是靖外公和三爺爺馬上趕到天臨府去,把這裡發生耐事情告訴爺爺,也讓他好有個準備,必要時也可以幫爺爺一把。」

    楊炎點點頭,道:「你說得對,我馬上就去安排。」

    三人正說著,這時一個從人請來報告,光衍要求見楊炎。

    楊炎微微一怔,還沒有說話,趙倩如卻以經猜道光衍的來意,拉著趙月如道:「我和姐姐迴避一下,你去見光衍大師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