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十七擁立新君6 文 / 木林森

.    十七擁立新君

    宋翔

    楊炎道:「不用了,你們也在場吧,今天我們就一起和他把話都說清楚。」然後又對那名從人道:「請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光衍進來,見趙月如和趙倩如站在楊炎兩邊,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還是雙手合什,唸了一聲佛號,恭恭敬敬向三人施了一禮。

    還不等他開口,楊炎己道:「大師,我以經決定了,擁立信王繼承皇位。」

    光衍聽了,不禁大吃一驚,他本來是想來問楊炎,考慮得怎麼樣,如果楊炎還在猶豫之中,自己就在勸一勸他,讓楊炎立刻下決心。沒想到卻會聽到這樣一個答案,確實大出他的意料之外。當下穩定了一下情緒,道:「檀越如果是這樣決定,那就實在是太危險了。」

    楊炎面色不改,道:「願聞大師詳言。」

    光衍看了趙月如和趙倩如一眼,道:「檀越欲立信王為君,這擁立之功,莫如其大焉,檀越固然可以位列人臣之極,楊氏一家勢必也會繁榮昌盛。然物極必反,自古君弱臣強,乃取亂之禍,檀越又豈能倖免,如果檀越尚在時,以檀越的威信,或許還能保全楊家,一但檀越百年之後,檀越的子孫又去依靠何人,為子孫計,貧僧還倩檀越三思。」

    趙倩如是聽楊炎說過,以前光衍曾經勸過楊炎謀反稱帝,因此聽了光衍的話到沒什麼反應,趙月如卻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光衍的話越說越刺耳,忍不往想插話,但被趙倩如攔住,只好又耐著性子繼續聽下去。

    這時楊炎微微笑道:「大師的意思是,只有我當上了皇帝,這樣才能保全我楊家的子孫後代嗎?」

    光衍也微微一笑,道:「不錯,只要檀越稱帝,一統天下之後,檀越的子孫自然世代為帝,如此才能保全楊氏一族,子子孫孫,全部平安。」

    楊炎道:「不過在下還有一件事不明白,想要請教大師?」

    光衍道:「檀越請說。」

    楊炎道:「這一次算來,以經是大師第三次勸我稱帝,卻不知大師為何一在要我稱帝,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聽了楊炎的問話,光衍的臉色也變了一變,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既然檀越問起,貧僧就據實回答,貧僧俗家姓李,家父名諱若虛。」

    楊炎微微一怔,李若虛曾在紹興年間出任過司農少卿,沒想到他竟會是光衍的父親。「司農少卿」到並不是什麼高官,楊炎知道李若虛這個人,是因為他的另一個身份——李若虛曾經擔任過岳飛的首席幕僚,是岳飛最信任的文官之一。

    光衍淡淡一笑,道:「檀越應該明白了吧,岳武穆死後,家父也被朝廷流放,最後鬱鬱而終。這一切都是大宋朝廷造成的。自從家父死後,貧僧就一直痛恨大宋,希望它滅亡,但貧僧自問,想要推翻大宋,另立新朝是力不能及,唯有依靠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行。而檀越正是滅亡大宋最好的人選。」

    楊炎長出了一口氣,這才知道光衍所真實想法,不禁苦笑了一聲,道:「原來如此,承蒙大師這麼看得起我,只是我只能讓大師失望了。」

    光衍搖搖頭,道:「檀越錯了,宋朝以經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王朝了,岳武穆這樣的忠臣被枉殺,卻只會對金國諂媚求和。檀越以後之功,未必輸於岳武穆,只怕也會落得和岳武穆同樣的下場。為了檀越自身和楊家所子孫著想,只有取而代之一條路可行。」

    楊炎道:「那麼在下請問大師,這世上可有永遠存在的王朝?」

    光衍身子微微一震,答不上來。

    楊炎接著道:「就算我能開創新朝,就能夠保正我的子孫之中都是賢明之君,不會出現隋煬帝、秦二世之輩、漢靈帝、晉憨帝之流,到了那一天,這個朝代同樣也會滅亡,同樣也不能保證我的子孫後代平安。所以我的子孫之中,如果有能力自保,則自然會平安無事,如果沒有自保之力,也只能聽天由命,我不會自以為可以把一百年以後的事全都安排好。」然後對光衍施了一禮,道:「言盡於此,所以在下只能令大師失望了。」

    光衍呆了半響,雙手合什,向楊炎施了一禮,一言不發回身離去。楊炎看著他的背影,也不由輕輕歎了一口氣,對趙月如和趙倩如道:「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今天早些休息,明天出發回隆興府吧。」

    第二天,楊炎立刻率領大隊人馬啟程,沿贛江北上,一路倍道急行,兩天之後就到達隆興府。

    一到隆興府,高震和陳亮兩人立刻來見楊炎,他們都從賴文政那裡得知了天臨府發生的事情,不過對贛州的事情一無所知,因此想來問一問楊炎以後的打算。

    楊炎對他們並沒有隱瞞,將贛州發生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說到赳惇死於摩尼教之手的時候,兩人都吃驚不小,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趙惇繼位才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就死於非命。

    高震道:「大哥忠心耿耿,扶保大宋,皇上卻要懷疑你,卻偏偏要信任那些奸邪小人,聽信他們的讒言,否則又那會落到這一步呢?」

    陳亮也點點頭,道:「高都統說的也是。識人不明,是非不分,也當有此結果。」說著,還連連歎息。

    當楊炎告訴他們,自己決定擁立趙忱繼承皇位,這一次回隆興府就是要保護趙忱去天臨府,舉行登基大禮的時候,高震到沒有什麼太大反應,陳亮卻全身一顫,看著楊炎,好久之後,才對楊炎深深一躬,道:「節使忠義,天地可鑒。」

    其實他一聽皇帝架崩,馬上就想到由誰來繼承皇位,而第一反應就是楊炎會不會自立為王。雖然他是楊炎的心腹,而且也敬佩楊炎的才能和為人,但畢竟還是認同大宋的統制,並不希望楊炎趁機自立。因此聽楊炎說決定立趙忱為帝,也不禁從心裡由衷敬佩。

    楊炎微微一笑,道:「陳先生過講了,在下不過是於心無愧而己。」然後又對高震道:「我只能在隆興府停留一天,明天就要保信王去天臨府,這裡還要由你多費心了,最近戰況怎麼樣,金軍有沒有來攻城。」

    高震搖搖頭,道:「金軍只在信州駐紮著,一直都沒有來進攻隆興府,前幾天隆興府附近還出現過金軍的小股人馬,但最近這幾天連小股人馬也沒看到了。不過據我們的探子回報,現在臨安府中,金軍似乎正在集結人馬,我想他們大概是想集中大批兵力之後,才會來大舉進攻隆興府。」

    楊炎點點頭,高震說的有道理,雖然金軍現在沒有進攻,這一定是另有安排,一但攻來,必然會是大軍壓境,以雷霆之勢撲向隆興府。由其是大宋連續發生這些事情,不可能長期保密,一但被金軍知道,完顏長之是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不過現在多想也無益,還是盡早確立新君,安定局面,然後再全力抵抗金軍的進攻。又問了一些隆興府們佈防情況,結果都令楊炎十分滿意,這才讓兩人下去休息。

    然後楊炎和趙月如、趙倩如姐妹一齊來到後室,去見趙忱。

    這時老王妃夫人也到了隆興府住了好幾天了,趙忱回到隆興府之後,也把在天臨府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母親。老王妃聽了,又是吃驚又是慶幸,同時還有些後怕,不知最終會怎樣收場,這幾天來,母子兩人都在為楊炎但心不巳。見楊炎和趙倩如都平安回來,母子兩人都心中大定。但見趙月如也跟著他們一起回來,卻又覺得有些意外,因為他們也知道,楊炎在天臨府被擒,是趙丹如出面設計的。但見三人之間,似乎並無什麼隔合,像是沒發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不過現在當著趙月如的面,也不好多問。以前住在臨安府的時候,趙月如到是經常到信王府來,老王妃對她也十分熟悉,趙忱終是少年,對趙月如的表情有些僵硬,但老王妃依舊十分熱情,招呼侍女端茶倒水,接待趙月如。

    趙倩如道:「母親,小忱,現在不用客套了,這些都免了。我們有大事要說。」然後又讓所有侍女全都退下,叫洪淑兒她們幾人守在門外,以防有人偷聽。

    等到屋裡只剩下他們五人,圍著一張圓桌坐在一起。楊炎這才把皇帝以經死在贛州,而自己力主由趙忱繼承皇位,並且以經爭取到了陳俊卿、梁克家、韓彥直、史浩四人的同意等等經過,都說了一遍。

    楊炎說完之後,趙倩如才道:「所以現在我們就是來接小忱去天臨府,繼承皇位。」說著楊炎、趙月如、趙倩如的目光都集中到趙忱的身上。

    而這時趙忱卻一下子懵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