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請辭 文 / 木林森

.    「什麼?好好的楊老郡王想要隱退了?還有姐夫的兩個伯父也要請求閒置,這是為什麼呢?」趙忱非常驚訖的問道。他剛剛看完楊炎送上來初步擬定好的軍制改革方案,卻沒想到接著就聽到了這個消息,一時今他頗為震驚。

    楊炎笑道:「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官家也是知道,我爺爺都以經是七十五歲的老人了,精神、精力也比不上以前了,所以還是隱退在家頤養天年才好。而我和大哥都還年輕,自然要為朝廷出力,也不能再他老人家身也盡孝,只好由大伯和二伯來代勞了。」

    趙忱想了一想,才點點頭,道:「姐夫說得也是。姐夫一家對大宋忠心耿耿,楊老郡王己是四朝老臣,為了大宋盡忠數十年,立功無數,如今以是花甲之年,也該好好休息了,好吧,朕一定會讓他們有個安穩的退居所在。不過總也要等朕和皇后完婚以後再上辭呈吧。」

    楊炎也笑了,道:「那是自然,再急也不在這幾天。我今天來只是先來問官家說一聲。以免到時讓官家沒有準備。」

    這事其實要從陳俊卿到楊炎的府上,請楊炎和趙倩如出面,勸趙忱完婚的那一天說起。第二天楊炎就去見楊沂中,將事情的前後經過都告訴了楊沂中,並且也告訴他,自己和趙倩如以經做主,將呂秀雅的名字從皇后備選的名單上劃去了。

    楊沂中聽完之後,微微點點,道:「你們做得很對,應該這樣。」

    楊炎道:「也不知這件事情姑姑和姑父知不知道,我們總是沒有事先說一聲,就把表妹的名字劃去了,如果他們知道,會不會怪暃我們?」

    楊沂中搖搖頭,道:「不,這一次你們做的很好,這事宜早不宜遲,至於你姑父、姑媽那裡,自然有我來說明,你就不用但心了。」

    楊炎點點頭,道:「那就好了。」想想這樣瑣碎的事情,也確實今人頭疼,而且由這件事情,楊炎也想到,自己雖然能夠約束好自己的府裡的家人,但對自己的長輩,卻有些無能為力。現在想起來,自己的妻妾雖然不少,但除了趙倩如之外,其他人好像都沒有了娘家人,反到是可以為自已省了不少麻煩。

    楊沂中又道:「等過了年之後,我就會上表辭呈,而且你和永安公主完婚的時候,我就和你的大伯、二伯一起商量好了,我辭呈之後,他們也會上表外任,請求閒置。」

    楊炎大吃一驚,道:「為什麼,連大伯和二伯也要嗎?」楊沂中請求辭職楊炎到不意外,因為楊沂中的年紀確實不小了,而且也說過多次,但現在楊朝光還擔任興州御前駐軍都統制,楊朝亮任簽書樞密院事,都是很重要的官職,兄弟才都五十出頭的年紀,都並不算大,怎麼也要請求閒置呢?

    楊沂中微微一笑,道:「我們一家如果全都在朝中但任要職,恐怕太惹人注目,而且你大伯二伯的年紀,官職到了這一步,也差不多到頭。而你們兄弟都還年輕,前途無限,所以他們與其繼續硬挺下去,到不如現在都一起退隱下去為好,你和子翼將來的仕途也會少些曲折。」

    楊炎默然,在前年抵抗金軍入侵時,楊昌鵬先在四川,後來隨軍出川迎戰金軍,也立下不少戰功,己是正五品拱衛大夫的官階,興州御前駐軍的統制官兼抒寫機予文字,雖然比楊炎還有相當的差距,但以經是非常難得了。

    可以說現在楊氏一家三代,都在朝中身居要職,固然是門庭顯赫,盛及一時,到是大宋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說是目前大宋最顯赫的家族,也不為過。不過雖然現在有皇帝的信任,但畢竟是樹大招風,太過惹人注目確實不是什麼好事。

    因此楊沂中考慮再三,認為僅僅是自己退下來也未必有用,所以和兩個兒子商議之後決定,楊沂中請辭,楊朝光和楊朝亮請求閒置,父子三人一起退下來。這樣楊家的聲勢至少會減少一半,能夠避開不少風頭,也為楊炎和楊昌鵬兄弟兩人日後的發展,也少了不少麻煩。

    楊沂中接著道:「好在家裡還有你和子翼兩人,子翼雖然還比不上你,但也算是年輕有為,日後還大有前途,楊家以後有你們兩人在,一定會繼續光大門庭。我和你的大伯、二伯也可以安心的休息了。」

    楊炎心中一陣感激,道:「爺爺,你們……」

    楊沂中擺了擺手,道:「客氣話都不必再說了,可況都是一家人,也不是幫著外人。你爹的過世,我一直難以忘懷,好在你現在這麼有出息,我也感到很欣慰。就算為你付出這麼多,也都是值得的。」說到這裡,楊沂中也不禁用衣袖擦了擦眼角,又道:「你爹如果在天有靈,知道你這麼有出息,他也一定會很高興的。」

    聽到楊沂中提到自己從未謀面的父親,楊炎心裡也不禁心酸。雖然早年楊沂中對自己的父母有虧欠,但這十多年的時間以來,對自己可以算是盡心竭力,花廢的心血比楊家的任何一個孫子都大。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雖然是靠自己的能力爭取來的,但也和楊沂中為自己精心鋪設,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

    楊沂中搖搖頭,笑道:「人老了就喜歡囉嗦了,不說這個了。你大伯、二伯好辦,但你姑父那邊我也不好管的太多。不過你姑父到也不是名利心重的人,剄也不用太但心。到是你的表妺也到了該成婚的年紀,再這孩子出嫁之前,總是個麻煩事情。」

    楊炎也苦笑。他也明白,這一次備選皇后只是一個開始。只是表妹一天沒有出嫁,對那些想方設把想和楊家牽扯上關的人來說,都是奇貨可居,大有價值。

    楊沂中又笑道:「所以說還是盡早給你表妹早個人家得好,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呢?」

    楊炎怔了一怔,道:「爺爺自己做決定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問我?」

    楊沂中笑道:「以後你就是家長了,家裡的事情,也該學著拿主意了。何況是為你的表妺選夫婿,你這做哥哥的操一操心也不為過吧?」

    楊炎只好苦笑了一聲,這才意識到,從這時開始,自己要擔負起整個家族的責任了。又想了一想才道:「虞相公還有一個幼子,叫做虞杭孫,因受虞相公蔭恩,受承議郎、現在是辛幼安仉兩淮制置使判官。我見過他幾面,到是忠勤謙躬的人,而且年歲也和表妺相當,聽說他還沒有婚配,我看他們到是不錯。」

    楊沂中也點了點頭,道:「很好,過幾天我派人去你姑父家去探探囗風,看看他們的意思,再做決定吧。」

    ※※支持原創※《宋翔》於7k※支持正版※※

    趙忱畢竟還是年少,這裡面的利害關係還不是太清楚。而且他對楊沂中雖然尊重,一半是出於楊炎的原因,更是沒有倚賴之心,楊朝光和楊朝亮雖是要職,也不是無人代替,只是因為是楊炎的家人,才引得趙忱發問。見楊炎解釋的合情合理,因此也並沒有太在意。

    不過想了一想,趙忱又問道:「楊老郡王現任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置關重要。一但退隱之後,何人可以接任呢。」

    殿前司是三衙禁軍中兵力最雄厚的一支,在孝宗當朝時核准兵力是七萬三千人,超過步軍司和馬軍司之和。一向都是付責保衛京都和皇宮的重要力量。因此位置遠在步軍司和馬軍司之上,一般都是由忠誠可信,而且資歷深厚的宿將才能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

    楊沂中從紹興九年(39年)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歷經四朝,至今以有三十餘年,只是在中途有兩次短暫的離職。現在一但退隱,接任這個位置的人選到是需好好選擇。當然楊炎是可以但任這個職位,但是趙忱知道,楊炎以後會經常領軍出征,老是把他留在建康,也太可惜了。

    楊炎道:「這一點爺爺到是說過,李招撫到是可以接任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

    趙忱點點頭,李顯忠雖是外將,但從西夏歸宋以經有三十多年了,對大宋一直忠心耿耿,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論軍中資歷,也僅次於楊沂中,而且李顯忠也是六十歲的老將,繼續戎衛邊彊,顯然也以經有些力不從心了,但由他來接替楊沂中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職,到是正合適。

    但趙忱馬上又問道:「但李顯忠現在正是守衛兩淮,一但調他回來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那麼兩淮重地,又如何措施呢?姐夫考慮過沒有。」

    楊炎道:「官家請放心,這些事情我都以經考慮清楚了,不僅是兩淮,而且連整個大宋的邊境戎衛,分兵分佈安非,我都有一個重新的佈置,等官家看完我初似定的軍制改制之後,就都明白了。」

    趙忱聽了,也十分滿意,道:「姐夫想的果然是十分周到,這樣朕就放心了。好吧,朕會細細審閱姐夫似定的軍制改制,看完之後再和姐夫商議細節吧。」

    楊炎也點點頭,道:「那麼官家,臣先告退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