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三十六邊境告急 文 / 木林森

.    蘭州,京玉關。在這裡,大宋與西夏的邊境就是以黃河為界。

    這裡是黃河的上游地區,並不像下游那樣常有水災發生,而且兩岸的土地肥沃,加上又有黃河水灌溉,因此雖是兩國的邊境,但依然吸引了許多百姓在這裡開荒耕種。而且紛紛在田邊蓋起了房屋,修築田園,以使就近耕種。而且在這些年裡,大宋與西夏還是相安無事的。因此在黃河岸邊,己有不少百姓都把家安在這裡,形成了不少村落,日漸興盛起來。

    西夏從崇宗李乾順元德六年(24年)向金稱臣之後,也一直和大宋保持著和睦的關係,李乾順架崩之後,其子李仁孝繼位,也依然延續這種和平的國策。即使是在李仁孝天盛十年(8年),大宋的乾道北伐,佔據了臨洮路五郡,使宋與西夏的國土重新接壤,李仁孝也沒有改變這種國策,依然與大宋保持和好。一直到天盛十二年(70年)西夏協助金國,進攻大宋,雙方進行了一場戰爭,這種和平安定的局面才被打破。

    因此黃河兩岸,雖然是兩國邊界,但經過宋與西夏的百姓多年以來的精心耕種,以經形成了沃野千里、良田萬畝的局面。並且也形成了大大小小數十個村落。只是在前年兩國大戰之後,百姓們但心戰爭會繼續進行下去,因此許多百姓都不得不被迫放棄黃河邊的良田,離開村子,搬進京玉關、西關堡、東關堡、蘭州等城市中去投親靠友,另謀生路。但也有一些無處可去,或者又捨不得放棄家園的百姓留了下來,繼續耕種,聽天由命。

    不過上一戰之後過去了近兩年的時間,兩國都相安無事,並沒有再發生戰爭。因此百姓們的膽子也大起來,今年開春之後,又陸續搬了回來,開始重新在田地裡翻土插種。現在正值春耕的緊要時刻,每天黃河兩岸兩國的百姓都在田間辛勒的勞做著。

    就在這時,只見黃河北岸塵土大起,接著就傳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在北岸的黃河大堤上出現了無數的西夏鐵騎。

    對此大宋百姓也司空見慣。因為上一戰之後,兩國雖沒有再重新開戰,但畢竟不敢大意,每天在邊境巡邏的隊伍也明顯增多,不過雙方都能尊守黃河形成的天然界限,從不越界一步,因此都保持相安無事。這時別說在田地間辛勒勞動的百姓無心理睬,就連黃河南岸大堤上,宋軍的哨所裡的士兵們都毫不再意。認為這支西夏鐵騎過不了一會兒,就會自行撤退。

    然而這一次卻不一樣了。蹬上對岸大堤的西夏騎軍稍是停留之後,立刻催動戰馬,衝下了黃河大堤,踏入黃河水中,向南岸衝了過來。緊接著從大堤背後又源源不斷的有西夏的鐵騎殺出,人數足有數千人。

    「不好,西夏人殺過來了。」這時哨所裡的宋兵才發現情況不對,頓時慌亂起來,一面點起了狼煙。一面拿起了武器,作好了戰鬥的準備。而在田中耕作的百姓也發覺不妙,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驚恐的看著對岸逼近的鐵騎。

    黃河的上游河水並不深,加上現在正是剛剛開春,河水也未上漲到最高時期。最深的地方還淹不到馬腹。沒有多大一會的功夫,鐵騎以渡河而過,大堤上宋軍哨所裡的守軍人數實在太少,跟本抵攔不住西夏鐵騎的攻擊。被西夏鐵騎衝過南岸的堤岸,如風暴捲來一般,衝進田地裡。雜沓飛奔的馬蹄踐踏著南岸肥沃的土地,踐踏著剛剛插種下的秧苗。

    這時大宋的百姓也意識到災難降臨,紛紛驚恐地叫喊著四散而逃。但西夏的鐵騎卻不容他們逃生,像狼群追逐著羔羊一般,宋民有的被踏在狂奔的馬蹄之下,有的被馬刀長槍劈刺而死,有的被強弩弓箭射翻。也有不少被西夏軍生擒活捉。

    西夏軍領軍的主將衛慕延平親自揮刀砍翻了兩名宋民之後,將手中的大刀一指田埂邊的一排屋舍,道:「殺,殺進村子裡去。」

    一直寧靜安詳的村子也在這一天裡失去了和平,凶狠的侵略者中進了村子,追殺著四散逃走的村民,虜掠著年輕的女子,搶奪糧食和財物,最後還放火焚燒房屋,倉庫。

    衛慕延平坐在馬上,放聲大笑。他出生於西夏大族,是武將世家,而且自幼習武,成人之後,就開始擔任軍職,以有十二年的時間,平素一直以勇武過人自詡。但這些年以來,西夏一直扼守與外交好的國策,幾乎無仗可打,也使衛慕延平覺得自己這一身本事,卻無用武之地。有時甚至會想,自己如果生在景宗皇帝李元昊的時候,憑著一身的勇武,恐怕早就封候拜相了。

    這一次終於得到皇帝下令,進攻南宋。衛慕延平跟隨主將嵬名繼忠出戰,率領著三千鐵騎,躍過黃河,劫掠南岸的宋境,心裡只覺得暢快之極。

    就在這時,一騎飛馳來來衛慕延平面前,馬上的騎士道:「衛慕將軍,村外有一支宋軍,正向我們殺過來了。」

    「哦?」衛慕延平聽了,不由心中大喜。這一次出戰,除了在河堤上殺了幾個宋兵的哨兵之外,所殺的都是普通百姓,衛慕延平心裡還充滿了遺憾:只殺了幾個宋民,回去也沒有什麼可值得誇耀的,如果能夠遇到宋軍,痛痛快快打一戰,那該多好。而現在,機會就來了。

    衛慕延平立刻下令,命一名副將帶五百騎軍繼續在村子裡搜索抓人、劫掠,自己率領著其餘人馬,出村去迎戰宋軍。

    率軍趕來的宋軍主將是周宏明。大宋復國之後,他也因為立下戰功,由正將升為統制,在蘭州駐守。今天帶著二千人馬巡視邊境,見到烽火報警之後,立刻就率軍趕了過來。見西夏軍正在村子裡燒殺搶掠,不由大怒,立刻率軍殺了上來。

    雙方在村囗相遇,立刻展開了激戰。

    周宏明手握長槍,一馬當先,向西夏軍殺去。迎面就有兩名西復騎兵,各自掄刀舉槍,迎上周宏明。

    兩馬相接,周宏明右馬上微一側身,躲過了沖得略靠前的西夏騎兵砍過來的一刀,兩馬錯身而過的時候。周宏明用槍鑽在那名西夏騎兵背後一捅,西夏騎兵一刀砍空,身體本就失去了平衡,被他槍桿一捅,立刻坐不穩馬背「普通」一聲,摔下戰馬來。

    周宏明一擊得手,長槍不停,順著戰馬的衝力,一槍刺向另一名西夏騎兵。兩馬相碰,兩支長槍一起刺出。西夏騎兵被周宏明一槍挑於馬下。

    緊接著對面衝上來一匹青鬃馬,馬上的騎士高舉長柄大刀,向周宏明當頭砍下。從來勢和刀路,周宏明可以判斷,這名西夏騎士的武功可要比剛才兩人強得多。急忙在馬背上縮勁藏頭,同時手中的長槍也迎勢刺出。

    刀光閃過,兩馬錯開,周宏明的盔纓飄落在地。而長槍的倒鉤上,掛著一片麻布、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而衛幕延平低頭看著自巳右脅下的衣衫被劃開的大囗子,也吃驚不小。兩人都意識到,在這一戰中,遇到了對手。

    這時後面的宋軍也趕了上來,雙方短兵相接,混戰了起來。而周宏明和衛慕延平兩人也圈回戰馬,再度交戰在一起。

    雙方人喊馬嘶激正酣。但宋軍的兩千人馬中,只有三百騎兵,其他都是步兵,而西夏軍全是騎兵,而且人數也比宋軍要多,雖然這時的西夏軍己不復當年李元昊時代之勇,但也大佔優勢。雙方打了二三個回合,宋軍損失了近四百多人,要遠大於西夏軍。

    周宏明一見,知道不能這麼與西夏軍拉開架式硬拚。急忙調整隊列,讓騎兵分居兩側,步軍在中路,長槍兵居前,弓箭手居後,遠近結合,穩守不動,等侍著西夏軍攻上來。

    這一變陣果大有成效,衛慕延平率軍連攻了兩次,都不能撼動宋軍的陣角。反而損失了三百多騎。但他也並不是頭腦簡單的魯莽之輩,只知道一味硬拚,立刻也改變了戰術,中路佯攻,牽制宋軍的兵力,而把攻擊的重點放在兩翼,並且派遣兵力,繞到宋軍的背後攻擊。

    戰場上一時陷入了僵持,打了大半個時辰,依然是西夏軍主攻,宋軍主守,打得難分勝負。

    這時遠方又見塵土飛揚,又有一支宋軍趕來支援。

    衛慕延平一見,也不敢再戀戰下去,趁著現在佔著主動,立刻率領著西夏軍撤守回黃河北岸。

    趕過來支援的蘭州的守將楊昌鵬,楊朝光致仕之後,他依然留在四川,現在以經晉陞為都統制,駐守蘭州,兼管新會州、河州、積石州等處。

    這一次他帶來五千人馬,不過只有一千騎兵。但西夏軍全是騎軍,因此也追擊不及。好在救下了村子裡的其他百姓,沒有被西夏軍掠去。但房屋、農田等,都被西夏軍付之一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