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三十九湖南民變 文 / 木林森

.    「皇上要派御使到各地去調查新法實行的情況嗎?」史彌遠放下手裡的卷宗,拈著鬍鬚,緩緩問道。

    錢象祖道:「不錯,衛涇在來信中說得請楚,洪適在早朝上當殿指責新法不便,誤國擾民,引起一番爭論,因此皇上才派出御使官員,去各地察訪,看新法實施有那些不便之處。」

    史彌遠點點頭,衛涇的來信他也都看了,在信裡將這次朝廷反對新法的浪潮經過說明得十分詳細。這時也陷入了沉思中。

    王居安道:「大人,御使馬上就要到我們江西路來了,我們也該早做準備才是啊。」

    史彌遠又點了點頭,道:「明天告訴下面的人,讓他們不要在鬧騰了,朝廷的御使來了之後,誰也不許說新法不好。」

    王居安怔了一怔,道:「大人,現在滿朝都在質疑新法,看這勢頭,說不定朝廷會停止新法,我們現在這樣明確支持新法,是不是不好。」

    史彌遠搖了搖頭,道:「停止新法?我看這一次洪適這些人是作繭自縛啊。」

    王居安大惑不解,道:「大人為何要這麼說,朝廷不是以經派人四處查巡新法外壞了嗎?我看是皇上現在內憂外患,只怕會真得曲從洪適、梁克家這些人的壓力,暫時停止新法,也說不定啊?」

    錢象祖笑道:「居安兄,此言差矣,如果要停止新法,只要中書一道令即可,又何必要派御使下到各地去查巡。其實從新法實施一開始皇帝的態度就十分明確,對於直言新法缺點的人並不加以指責,反而十分讚賞,以爭取更多的人支持新法。這一點比當年的熙寧變法以經強得許多了。我看這一次皇上的目地是借這次反對新法的風潮,一方面找出新法自身的不足,加以修補,另一方面是查一查那些人借施行新法之機,營私舞弊。再有就是看看到底是有那些人是明確反對新法,並非是要廢除新污。可笑洪適還以為自己得逞了。」

    史彌遠道:「其實借邊境告急之機,煽動地方反對新法,然後在朝廷裡向皇上施壓,以取消新法。這辦法本身也並不錯。只可惜洪適這些人一開始的方法就錯了,想著一桿子把新法全部打死,把支持新法的官員全都打倒,連楊炎、岳霖這些人都彈亥,那還不犯了皇上的大忌。也不想想,皇上能登上皇位是誰的功勞,皇上憑什麼要信相你們。而且皇后都是皇上親自選的,完婚才幾天,就敢彈亥國丈了。如果他們真犯了什麼錯事到也罷了,現在分明是什麼事都沒有,這不是明擺著就是找皇上的彆扭嗎?真是愚不可耐。」

    錢祖象也點點頭,道:「若是洪適、梁克家等人一開始不把矛頭對準楊炎、岳霖,而且針村辛棄疾、趙汝愚這些人下手,抓他們一朝之錯,說不定還可以得手,然後再慢慢徐圖,到也不是全沒有希望,只可惜這一局好棋,卻讓他們下砸了。」

    王居安笑道:「梁克家、洪適本來就沒有什麼大本事,如果是在太平時節,或許還可以無為而治,但在現在這個時候,卻是無力支持。」

    史彌遠道:「只怕他們不會這麼想,以為皇上還年輕,好糊弄。恐怕也不會就此甘心,荊湖南路制置使魏杞不是梁克家推薦的嗎?這一次去視察荊湖南路的御使章得臣也是他們一黨的人,這不是明擺著還要想辦法再鬧出一些事情來。」

    王居安有些不解,道:「即然都是他們的人,那麼查出來的結果自然還是新法不好嗎?這不正應了梁克家、洪適這些人的道理了嗎?」

    錢象袓笑道:「居安兄也太誠實了,你難道以為皇上會看不出這些來嗎?就算皇上年輕,沒有這麼深的心機,那麼楊炎這些人也一定會看出來的,他們一定是故意如此,好趁機抓住梁克家、洪適等人的把柄,一舉把他們斗倒。」

    史彌遠冷笑道:「所以說他們蠢,做大臣的,沒有治國安邦的本事到還不要緊,但必須要會揣摩上意,投其所好,當今皇上想要有所做為,一心力主恢復,就該立刻改弦易轍,見風轉舵。卻還死死抱著講和不放。如果放在孝宗皇帝一朝,或許還可以,因為在孝宗皇帝上面,還有個太上皇可以給他們撐腰。現在可就不是那時了,如果還不知變通,那可就沒辦法了。身為臣子,莫非還想和皇上對著幹不成嗎?這一次就等著丟官吧。」

    錢祖象道:「所以只要大人在御使面前一定要做出維護新法的樣子來,保證地方上的穩定,並使朝廷看到江西路施行新法的成效,必然會被朝廷委以重任。」

    史彌遠滿意的點點頭,道:「正是如此,所以告訴下面那些還在鬧騰的鄉紳,到此為止吧,我在清丈土地的時候以經給他們手下留情了,如果誰還不知好歹,敢在御使面前鬧事,壞了我的事,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一定給他們好看。」

    王居安忙道:「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去辦,諒他們也不敢不知實務。」

    原來史彌遠到了江西之後,雖然在全力推行新法,但也很注意和地方豪強鄉紳拉好關係,清丈土地時往往也手下留情,留下十之一二,因此豪強鄉紳見了,自然也會報之以李,比較配合他施行其他新法,因此江南西路雖然是清查出土地略少於其他的地方,但新法的推行,卻十分順利。

    史彌遠又道:「還有王時雍和徐秉哲這兩個人,你派人去警告他們,別以為他們暗地裡做的事情我不知道。在御使巡視之前給我立刻解決掉,如果在御使面前露出馬腳來,這個知縣就別做了。

    王時雍和徐秉哲在金軍南侵時,投降了金國。後來受完顏長之派遣,投到鄧王趙愷麾下臥底。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在趙忱復國之後,才逃過了一難,不僅留了一條命,而且還掛了個閒職官階。不過兩人都不甘寂寞,還想一朝東山再起,因為他們與史浩有幾分交情,因此才投到史彌遠的門下來。

    而史彌遠也正想扶植自己的力量,因此欣然接受他們。並保舉王時雍為南昌知縣,徐秉哲為新建知縣,這兩個地方都隸屬於隆興府管轄,都是重要的縣所。史彌遠也一在提醒兩人,這時一定要收斂,管好地方,好為長久之計。那知這兩個人剛當上知縣還能奉公清廉,但過了不到一年,又開始不老實,借行新法之機,中飽私囊。氣得史彌遠大罵兩人是爛泥不上牆。

    就在這時,衛涇勿匆跑進大堂,大聲道:「史大人,大事不好了,湖南路發生了民變。」

    ※※支持原創※《宋翔》於7k※支持正版※※

    就在建康朝廷下旨,派遣御使去各地巡查新法的施行情況的時候,荊湖南路潭州治下的寧鄉縣和湘鄉縣相繼發生了鄉民抗交春稅,甚至是圍攻縣衙的事情。

    居荊湖南路制置使魏杞在公文中說,事情的起因是下鄉催交春稅,有農戶便向官著述苦,說新法施行,將會使自己付擔加強,接著下鄉清丈土地的官員遭到村民的圍攻,後來發展到有數千百姓,圍住縣衙門囗,強烈要求費除新法的地步,局勢一度十分混亂。幸好潭州知州孫濤親自奔赴兩地,好言安慰,才暫時平息了百姓的憤怒,撤了縣衙之圍。不過仍然拒交春稅。要求朝廷不要在潭州施行新法。

    公文傳到建康之後,朝野上下再一次被震驚。民變是歷朝歷代都非常忌諱的事情,弄不好就會造成朝廷動盪,天下大亂的局面,是任何統治者也不能輕視。

    就是當年熙寧變法,雖然也弄得天怨人怒,兩黨相爭,但也沒有發生過百姓暴動,抗拒新法的事情。因此在建康朝野上下又一次軒起了反對新法的,無數的官員、學子紛紛上書朝廷,要求廢除所有新法,並罷黜所有參與新法的官員。

    連鍾山書院裡的學生們也都對新法實施議論紛紛,當然是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展開了多次爭辯,一時之澗甚致蓋過了學術之爭。幸好呂祖謙、朱熹、陸九齡、陸九淵等幾人都老於事故,在這個時候都還沉得住氣,並沒有參與其中,同時也嚴厲約來自己的弟子,千萬不要做得太出格。因為這幾個人心裡都明白,雖然朝廷申明,不會干涉書院內部的教學事務,但並不等於在書院裡就能無所顧忌。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時候說,心裡都要明白。

    而在朝中就管不了那麼許多了,梁克家和洪適抓住這個時機,不遺餘力的拚命攻擊新法,洪適甚至向朝廷上了一份奏拆,洋洋萬言,列舉了新法的十八條罪名,將新法全部貶為是橫徵暴斂,誤國害民之策,強烈要求朝廷廢除所有新法。而趙汝愚則與之針鋒相對,逐條反駁,寸步不讓,認為目前出現的問題只能說明新法本身還有漏洞,或者是地方官員執行不利,還有朝中的大臣監督不利,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逐步完善的,逐步解決的事情,而不能完部怪罪於新法。

    而在兩淮視巡了一圈之後,韓彥直和劉珙在親眼前到了新法的初步效果之後,也逐漸接受了新法。因此回到朝中之後,也幫著趙汝愚說話。認為這時不宜魯莽停止新法,而是應該查明原因之後,再作決定。雙方都一幫人幫著搖旗吶喊,都各自尋經具典,各抒己見,爭執不下。而保持中立的陳俊卿這時也不知該如何才好,只能一籌莫展。

    而奇怪的是一向最堅定支持新法的皇帝趙忱這時卻一反常態,任由雙方爭吵不休,並不作任何意見。朝中連續爭吵了幾天之後,雙方也都自覺無趣了,這才想起來,如果皇帝不表態,自己這些人吵得再凶也沒有用。因此雙方都一致轉向,請皇帝來拿個主意。

    見眾臣都不再爭吵了,趙忱這才下旨,任命楊炎為荊湖南路安撫使,統領兩萬禁軍,駐紮荊湖南路,平息民變,並且查明民變的原因。

    這一下眾臣又一次炸了鍋,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發生了民變,朝廷派軍隊平息也是正常的事情,不過大宋一向重文輕武,一般都是由文官出任地方,極少派武將。

    因此梁克家急忙出列,道:「陛下,巡撫地方,歷來都是文官的事情,怎能啟用武將,荊湖南路制置使魏杞尚在,豈能輕率罷免,還請陛下三思。」

    趙忱皺了皺眉,道:「荊湖南路發生民法,豈不是制置使的責任嗎?何況平息地方暴亂,正要用兵,文官恐怕也難以勝任,當年楊駙馬曾在廣南平定摩尼教作亂,正是合適的人選。」

    洪適忙也出列,道:「湖南路之事與廣南不同,只是民變,並未發生暴亂,更勿論是亂臣賊子藉機作亂。豈能一概而論,何況現在湖南民變的原由也尚無定論,怎能以此來定是魏杞之過,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另選他人前往湖南調查。」

    眾人又是好一番爭論,最後連陳俊卿也出面制止,最終還是趙忱做出讓步,改任楊炎荊湖南路兵馬都總管,率軍進駐湖,平息地方動亂,但同樣俱有調查民變的權力。洪適一見,忙又推薦王淮為荊湖南路提刑點獄使,與楊炎一起赴荊湖南路調查民變原因。

    提刑點獄使主管一路刑罰政務,這個推薦任命也無可厚非,趙忱也只能同意,但同意又任命入內內都知承旨紀維忠為監軍。啟用內侍做監軍,也是大宋的慣例,這一點大臣們也沒有任何異議。於是調查民變原因的人選就這樣定了下來。

    梁克家和洪適暗暗鬆了一口氣,總算沒有讓楊炎獨自來處理這件事情。這就還有回轉的餘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