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六十八重開議和上 文 / 木林森

.    一聽金國的援軍終於到了,西夏朝野上下如同盼來了救星一樣,有人甚至都激動的哭了起來。

    李仁孝立刻帶領著文武官員,出城二十里,派出盛大的儀式,迎接完顏陳和尚的人馬一行。就像恭迎天使一樣,把完顏陳和尚迎進了興慶府。然後命令殺牛宰羊,犒賞三軍,當晚李仁孝又在宮中大擺盛宴,招待完顏陳和尚一行的主要將領,態度十分恭敬。

    而楊炎得知完顏陳和尚的人馬到了興慶府,他也不原現在就與金軍接戰,因此立刻撤軍返回應理。

    這一下西夏君臣更是把完顏陳和尚恭敬得好似天神一般,再次擺宴,慶賀宋軍退軍,李仁孝在酒宴上當眾宣佈,西夏所有的人馬全部都聽完顏陳和尚的調遣,然後又賞下二十萬貫錢,犒賞金軍。完顏陳和尚到是實在人,知道無功不受祿,因此極力推辭。但李仁孝說什麼也要賞賜,完顏陳和尚推辭再三,終亍卻之不恭,收下了賞賜,一半留下,一半分散給士兵們。

    於是完顏陳和尚在興慶府休息了幾天之後,立刻分出一半的金兵,由郭蝦蟆率領,駐守順州,自己依舊駐守在興慶府。而宋軍見順州有金軍駐守,也不來攻城了。不過完顏陳和尚見宋軍不來進攻,到也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雙方又陷入了對持之中。

    一晃又過去了近二十天,雙方依然互相按兵不動,。李仁孝又有些著急,也問了完顏陳和尚,什麼時候去進攻宋軍,但都被完顏陳和尚以出兵的時機不足,而推辭掉。問過幾次都是這個結果,李仁孝也怕惹惱了他,也就不敢再問了。

    其實完顏陳和尚心理明白,楊炎撤軍絕不是因為他會怕了金軍,而是暫時不想和金國撕破臉。既然別人退了一步,自己也不能不知好歹,步步緊逼,畢竟現在大金也不願和南宋全面開戰。而且這一次完顏陳和尚只帶來了三萬金軍,雖然李仁孝把西夏所有的軍隊都交給了完顏陳和尚調遣,但完顏陳和尚檢閱了西夏軍隊之後,也不禁大失所望,怪不得這樣一個西垂大國被楊炎區區十餘萬人馬打得這麼慘,這樣的軍隊帶出去也只會成為累贅,必須要經過一番嚴格的訓須之後,才可堪一用。

    在這種情況下,完顏陳和尚自然也沒有必勝宋軍的把握,因此也只能暫時按兵不動,嚴守城池,只是派出小股精銳人馬去襲擊宋軍的運糧隊。按他的想法,現在以進入冬季,糧草物資轉運困難,南宋大軍不可能久在西夏駐守下去,只要能夠堅守三五個月,不斷搔擾宋軍的補濟線,就可以逼使宋軍自動退軍。

    而且他還從西夏軍中挑選出三萬精壯士卒來加以訓練,等待宋軍退軍時,做為隨後追擊宋軍,奪回失地之用,因為這些事情盡可能讓西夏軍去做,自己只是遙調指揮,金軍能不出面,就盡量少出面。這樣宋金兩國畢竟沒有直接對拉,日後雙方也都有再迴旋的餘地。

    但完顏陳和尚可以等,宋軍也能等,但唯獨是李仁孝卻等不起了。

    自從宋軍攻入西夏國土之後,為了不讓宋軍從西夏的土地上得到補濟,西夏釆用堅壁清野之計,將大量的百姓都遷入城中,把城外的村莊田地都夷為平地。因此在順州、靜州、興慶府等大城中都遷進了十餘萬百姓。而在金軍到達興慶府之後,宋軍雖然退了兵,但每天又都有大量的百姓擁入順州、靜州、興慶府等大城中。一問他們,才知道這些都是沙陀、應理、酉壽保泰軍司、靜安軍司等地的百姓,被宋軍驅趕出家園,只能投到興慶府一帶的大城市來。

    這些可都是西夏的百姓,雖然也有一些官員但心百姓中會不會混雜宋軍的奸細,主張拒絕放百姓進城。但現在整個西夏以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口口聲聲都是以仁治國,那能不管呢?於是絕大多會西夏的官員們一面大罵宋軍殘暴不仁,一面上書皇帝,要求由朝廷出面,安撫這些百姓。

    對這樣的要求,李仁孝自然不能拒絕,因此一邊下旨各地,必須放百姓進城,一邊又派出官員到順州、靜州等地,責任百姓進城之後的安置工作。

    但這幾座城除了興慶府之外,本身就不算大,一下子湧入了近一二十萬難民,城中的空餘住所跟本難以完全安置,雖然官府在城中也搭了一些窩棚以供居住,但也遠遠不夠,大多數人只能露宿街頭。而且這時以是十一月底,隆冬以至,滴水成水,隨時都會有大雪降臨,既使是住在窩棚裡,依然也不保曖。而且難民幾乎都沒有糧食,只能完全依靠官府開粥棚度日。

    因此十幾天之後,各城之中屯積的糧食也被難民消耗了不少。雖然還不至於斷糧,但現在必須做好與南宋長期對持的準備,不能這樣無止盡的消耗糧食啊。後來只能降低開粥的次數,一天三次改為一天二次,而且粥也越來越稀,幾乎成了米湯。吃不飽穿不暖的難民沒有辦法,有人就開始小偷小摸,小搶小劫維持生計,城中的治安也開始惡化。這時西夏君臣才發現,宋軍驅逐百姓,並不是一味殘暴,到是有意為之,這一招到是厲害的狠。

    而且讓李仁孝頭疼的還不止是難民問題,還有完顏陳和尚帶來的三萬金軍,也成為一個大包袱。

    其實三萬士軍到是不多,而且完顏陳和尚的軍紀很嚴,到也沒有持勇犯禁,欺壓百姓的顯像。但壞就壞在一開始西夏君臣對金軍如同望穿秋水一般,因此金軍一到,對士軍的招待標準定得太高了,頓頓都有肉食不說,每三天還有一斤酒,而且住的都是好房子,八人一間,還專門有人負責打掃。

    原以為金軍在城中歇幾天之後,就會出城迎戰宋軍,高就高一點,反正也沒幾天。那知金軍在城中一住,就不動窩了,而每天招侍的標準卻不能降低,時間長了,不禁西夏朝廷有些受不了,連西夏軍也頗有微辭,畢竟金軍到了興慶府之後,一戰都沒打,享受的待遇卻比自己高了一大截,任誰也不會服氣。

    李仁孝雖然心裡擔心,只怕是還等不到宋軍守不住,西夏就先撐不下去了,但現在又必須依賴金軍對付宋軍,因此也不敢對金軍有任何微辭。

    就在這時,焦景顏終於從中都趕回來,告訴朝廷,金國以經答應從中周旋,並且派人給南宋朝廷施加壓力,迫使南宋答應與西夏議和退軍。西夏君臣聽了,這才安心了不少。李仁孝立刻又招集大臣,商議準備與宋朝議和的事情。

    西夏群臣又議論紛紛,有人主張應該再與宋朝議和,也有人認為宋朝的條件太苛刻了,再次議和也只是自取其辱,因此堅決反對。李仁孝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正在僵持不下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相國任得敬入朝參駕。

    ※※支持原創※《宋翔》於※※※

    「稟楊帥,這是最後一批,現在城中的居民,除了老邁和幼兒之外,以經全都驅逐出城了。」

    其實這吋楊炎、趙月如等人都在城頭上看著,楊炎對報事的士兵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其實在得知金軍援助西夏之後,楊炎也清楚,目前大宋不宜與金國徹底決裂,而且完顏陳和尚率領的三萬金軍可不是西夏那些將領可比,宋軍雖然有十餘萬,但真正的可戰之兵其實也不足七萬,如果與金軍硬拚,也得不償失。而且目前宋軍雖然深入西夏境內,但畢竟沒有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長期對持下去,對宋軍也十分不利。

    而且黨項人生性悍勇好鬥,西夏雖然推行漢化數十年,但也未能完全消除,在宋軍所佔領的地方,儘管楊炎嚴厲禁止士兵騷擾當地百姓,公平買賣,但在當地的居民看來,宋軍依然是侵略者,因此仍然對宋軍充滿了敵意。雖然在宋軍強大的兵威面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反抗行動,但零星的抵抗依然時有發生,維持地方的制安,也牽扯了宋軍相當的精力。

    因此楊炎決定,將沙陀、應理、西壽保泰軍司、靜安軍司等地的百姓全都驅逐出城去,一方面也更有利於目前宋軍對這些地方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把百姓全都趕到興慶府一帶的地區,從而給西夏朝廷增加壓力,同時賴文政也派出了大量暗哨,混入難民之中,待機騸動難民鬧事,製造不安定的因素,如果能移激起流民暴動,那是在好也不過了。

    因此雖然知道這樣做在道義上說不過去,但為了能夠在年前結束對西夏的戰鬥,也只能如此了,因此在楊炎這一次發動進攻之前,就以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不過楊炎總算還是留有一些佘地,規定五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或者是有病的居民,都可以留在城中,不被驅逐出城。另外被驅逐出城的居民,每人還發給十五天的糧食,一方面是出於道義,而另一方面也是保證這些被驅逐出城的居民,能夠維持走到興慶府一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