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六十九重開議和下 文 / 木林森

.    令兵下去之後,楊炎又轉頭向頭下看去,只見城下已有數千百姓啼哭不止,背著包裹,扶老攜幼,挑筐擔擔,有的還推著小車,散散揚揚,漸漸向北行去。在北風之中,顯得十分淒涼。

    趙月如看著遠去的百姓,心中也不禁大為不忍,輕輕道:「我們這樣做好嗎?」

    楊炎苦笑了一聲,道:「我也不知道,但想要達到我們的目地,我也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夠這麼做了。如果他們要恨我,那也沒有別的辦法。戰爭本來就是一件殘酷的事情,而在戰爭中受害最多的,也就是這些平民百姓了。」

    就連曹勳也難得的正經起來,道:「大哥,你也不要太自責了,其實為了打敗西夏,你以經夠盡力了,就像你說的,在戰爭中受害最多的,就是平民百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寧可讓別國的平民百姓受苦,總也好過讓我們大宋的百姓受苦吧。所以大嫂也不要太責怪大哥了。」

    趙月如也苦笑了一下,看著楊炎,道:「我並沒有怪他,只是看著這些百姓,心裡總是有些不大舒服,剛才也是由感而言而己。」

    這時賴文政道:「公主、曹指揮,以在下看來,楊帥的做並沒有錯,這也是目前最好的辦法。就如剛才曹指揮所說,寧可讓別國的平民百姓受苦,總也好過讓我們大宋的百姓受苦。而且事情以經做了,再說什麼都晚了,所以不要但糾纏了,而且從興慶府那邊傳來的消息看,以經起了作用,西夏朝廷看來也快抗不住了。」

    楊炎點點頭,道:「不錯啊!事情以經做了,再說什麼都晚了,好吧,我們現在就等著吧。」

    ※※支持原創※《宋翔》於※※※

    「臣任得敬參見陛下。」任得敬走進大殿,先向皇帝李仁孝行君臣之禮。

    李仁孝點點頭,道:「任卿,平身。」

    宋軍進攻西夏之後,李仁孝就曾數次下詔任得敬,請他來興慶府商議同共對抗宋軍的入侵,並且一再承諾,保證任得敬的安全。但都被任得敬找各種借口推辭,就是不去興慶府,而李仁孝和西夏群臣拿他也沒有辦法。

    得知任得敬到達興慶府之後,就有人曾勸李仁孝,索性借這個機會,殺了任得敬,剷除掉這個心腹大患,但也有人告諫皇帝,現在靈州等地還在任氏一族手中,一但殺了任得敬,任氏一族將城池土地都獻給宋軍,那該怎麼辦,而且現任得敬手下還有十餘萬大軍,這可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能夠爭取一至對付宋軍,豈不是大有勝機嗎?

    雖然現在李仁孝與任得敬之間勢同水火,他也不是沒有動過心,但在宋軍大舉進犯的情況下,李仁孝反覆思考,還是覺目前應該一致對外才對,因此派人迎請任得敬進城,並立刻就在皇宮中詔見任得敬。

    見駕以畢之後,李仁孝立刻問道:「任卿,不知現在靈州一線的戰事如果了。」

    任得敬苦笑了一聲,道:「回稟陛下,自從宋軍攻克靜塞軍司之後,臣在靈州發大軍八萬,與宋軍激戰,無奈宋軍勢大而且狡詐多端,臣實在難敵,三戰三敗,拆兵大半,萌井、溥樂城、耀德城等地盡失。臣無奈之下,只得退守靈州,現在愧見陛下。」

    其實靈州方面的情況李仁孝大體也清楚,因此到並不算太吃驚。而且現在他也知道了宋軍的厲害,也對任得敬連吃敗仗,也不感到意外。又問道:「那麼任卿,不知靈州可否能夠守住?」

    任得敬道:「靈州城池高大,也有六七萬守軍,臣也在城中做好守城的準備,糧草物資都十分齊全,按說守個一年半載,都不成問題。只是宋軍十分狡猾,將靜塞軍司、萌井、溥樂城、耀德城等地的百姓盡數逐趕到靈州來,他們都是我大白高國百姓,臣不敢不接納,因此城中一下子增加了三十餘萬百姓,又都無衣無食,只能依靠官府救濟,但城中的糧草消耗巨大,現在最多只能維持一二個月了。」

    李仁孝聽了,也不禁大吃一驚,想不到宋軍對靈州也使用同樣的辦法,而且現在靈州面臨的困竟比興慶府還要大,一但靈州有失,興慶府以東豈不就門戶大開了。不禁道:「這可如果是好呢?」

    任得敬道:「臣在靈州,曾聽說朝廷與南宋議和,如能議和成功,到是可以暫解這燃眉之急,卻不知現在朝廷與南宋談得怎麼樣了?」

    李仁孝苦笑了一聲,把浪訛進忠上一次議和的過程原原本本告訴給任得敬。最後李仁孝道:「任卿你看,南宋是不是欺人太堪了,不僅有辱我國,而且貪得無厭,這樣的要求,我大白高國又怎能答應呢!」

    任得敬也點點頭,立刻道:「陛下,原來是如此,南宋實在是欺人太堪,我大白高國寧可與南宋決一死戰,也絕不與南宋議和。老臣不材,也願以親自領軍出戰宋軍,以此身殉國,那怕是我大白高國戰到最後一人,也絕不向南宋妥協。」

    任得敬在朝中本來還有些黨羽,而且還有一些主戰的人,聽他這麼一說,也都紛紛附合任得敬,要與宋軍決一死戰。

    李仁孝卻嚇了一跳,他剛才那麼說,只不過是想在任得敬面前表現得強硬一點,以免讓任得敬小看了自己,畢竟在日後兩人之間恐怕還會有一番爭鬥。卻沒想到任得敬比自己還要激憤,竟說什麼要戰到最後一人,豈不是說李仁孝自己也要以身殉國嗎?如果眾臣真的都要堅持與宋軍決戰,那可就不好辦了,忙又道:「不過焦景顏從金國回來,說金國答應從中周旋,給南宋施加壓力,迫使南宋放低條件,與我們議和。朕現在也在猶豫,該不該再次與南宋議和?」

    任得敬心裡好笑,其實在興慶府中他有眾多耳目,這些情況都知道十分清楚,他當然明白,皇帝決不敢與宋軍決戰。果然,聽李仁孝這麼一說,也立刻借梯下牆,道:「金國曾數次幫助我大白高國,即然願意從中周旋,無論成與不成,那麼我們也不好拒絕別人的一番好意,臣以為還是應該派人,與南宋重新議和,先且看南宋又有那些條件再說。」

    焦景顏聽了,連忙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相國說得有理,無論成與不成,總不能拒絕了金國的一番好意,也該派人先去和南宋談一談。」

    一些主和的大臣,也紛紛附和,而任氏的黨羽也知道自己剛才會錯了點,連忙見風轉舵,都道:「是啊,是啊,相國說得有理。」

    而那些主戰的官員聽了,一個個都氣得吹鬍子瞪眼睛,但心裡都清楚,皇帝其實是想要議和的,因此也沒有辦法。

    李仁孝聽了,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也不理那些主戰的官員道:「那麼諸卿,有何人願意為使,去興州與南宋議和呢?」

    群臣都面面相覷,人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言語。上一次浪訛進忠為使出和南宋議和回來,被氣出了一場大病,致今都還沒能上朝來,雖說這一回有金國從中周旋,畢竟這可不是一趟好差事,而且看一看金軍到了興慶府之後的表現,也不能對它的周旋抱以多大的指望。因此大殿上一下子靜了有一柱香的時間,無人敢來接這個任務。

    見無人敢答言,李仁孝的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正要發作,這時任得敬道:「陛下,若是朝中無人敢去,那麼老臣不材,願意去一趟興州,與南宋議和。」

    ※※支持原創※《宋翔》於※※※

    就在任得敬到達興慶府三天以後,金國周旋的結果也以經出來了,從宋朝那邊傳來消息,表示願意與西夏繼續議和。而金國又怕雙方在議和談判中再次因為談不隴條件而談塴了,因此又提出,有金國的人員參與這一次議和的過程,以便從中為雙方調解。這一條也被宋朝接受,於是金國派出參知政事石琚為使,趕到興州,參與雙方的議和。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李仁孝也十分高興,看來金國確實是在盡力周旋,那麼這一次議和也大有成功的希望。於是立刻下旨,以國相任得敬為正使、又以皇弟越王李仁友為副使,一起前往興州,與南宋議和。

    為了能夠促成這一次議和成功,西夏朝廷又連夜抓緊時間,討論一下西夏目前能夠接受的議和代價。因為在此其間西夏又輸了一仗,也使西夏朝廷清醒的認識到,以西夏目前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單獨與南宋對抗,雖然有金國從中周旋,但如果西夏不想付出一些大的代價,恐怕也是難以議和成功。

    因此這一次西夏討論得出的議和代價雖然還不能和上一次南宋提出的要求相比,但也比上一次西夏自己開出的條件又要優越一些。這以經差不多是西夏所能接受的底線了。

    雖然任得敬在出發之前,到是信誓旦旦,一定要據理力爭,使西夏少受損失,但李仁孝依久是忐忑不安,西夏能不能保全,可就看這一次了,如果南宋還不是答應這些條件,那麼真的就只能夠和南宋決一死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