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百七舊的結局和新的開始(下) 文 / 木林森

.    博爾術道:「我看這支宋軍的戰鬥力雖然很強,但一定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精銳,並不代表了全部宋軍的戰鬥力。而且他們主要還是依靠盔甲和武器比我們好,他們的箭射得比我們遠,發射的速度比我們快,而盔甲又比我們的堅固,連戰馬都披上了盔甲,這樣交戰,我們打不過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木華黎道:「大汗,博爾術說的有道理,而且據我觀察,如果宋軍一對一和我們蒙古兵比較起來,也未必比我們強,只能算是各有所長,論騎術,我們遠在宋軍之上,但在步下作戰,我們蒙古軍卻要遜色於宋軍不少。但宋軍除了盔甲和武器優於我們之外,在戰術上十分獨特,是我們蒙古軍從沒見過的,在班尼朱河邊那一戰中,完全是步騎射一起配合,各自取長補短,結果產生了強大的戰鬥力。而我們蒙古,包括整個草原,都是以騎軍為主,少有步軍,這一點到是要好好向宋軍學習。」

    者勒滅道:「這沒什麼?盔甲和武器我們雖然沒有,但也可以學著製造。宋軍的戰術,我們也能學習,只要是別人能夠做到的,我們蒙古人也能夠做到。」

    鐵木真道:「不錯,我們真正的對手不是克烈人,也不是乃蠻人,而是金國。金國和宋國打了幾十年的仗,宋軍有這樣的武器和盔甲,金國一定也不會差到那裡去。宋軍的戰術,金國一定有對付的辦法。如果我們以後想要和金國作戰,也同樣會面對這樣的武器和盔甲,同樣的戰術。因此我們不能讓蒙古的戰士去白白拚命,一定要製造出更好的武器和盔甲,同時也要認真研究宋軍的戰術。」

    停了一停,鐵木真又道:「不過照我來看,我們蒙古和金國和宋國最大的差距並不在於武器和盔甲不如他們,也不是戰術,而是在於,金國和宋國都有他們的文字,而我們蒙古沒有。」

    「文字?」大多數蒙古將領都有些不明白,文字有什麼用,在他們看來武器、盔甲,戰術的作用要比文字大得多。但只在見多識廣的札八兒火者眼裡露出了敬佩的目光,他當然知道,文字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鐵木真接著道:「只有有了屬於我們蒙古人自己的文字。我們蒙古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用文字維繫起來的蒙古,才會真正成為一個民族。那樣,即使在我們死後,蒙古人也不會再出現象以前那樣分裂。一個團結的蒙古,任何時候都不必畏懼任何的敵人。因此我們蒙古必須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字。」

    ※※支持原創※《宋翔》於※※※

    就在鐵木真決定蒙古軍新的目標的時候,楊炎也和趙月如在一起商議,大宋使團下一步的安排。

    因為這時鐵木真也以經通過札八兒火者向大宋的使團表達了自巳的態度,希望楊炎和趙月如能夠留下來,幫助自己,打敗乃蠻。而在出使蒙古之前,楊炎以經得到了趙忱的授權,在蒙古的一應事務,楊炎都可以根據當時實際情況,自己做主,便宜行事。因此大宋使團下步,是留在蒙古,繼續幫助鐵木真打敗乃蠻,還是就此返回大宋去,也都需要好好商議下。

    楊炎首先道:「我想,我們還是應該留下來,幫助鐵木真打敗了乃蠻之後,然後再離開蒙古,回大宋去。」

    趙月如聽了,有些不解,道:「為什麼?我們是從六月初離開臨安,現在以經是十月底了,與蒙古結盟的目地也以經達到了,並且又幫助蒙古打敗了克烈部,可以說這一趟出使蒙古的歷程非常圓滿,而且對蒙古的幫助不小了,完全盡到了盟友的義務。在這個時候返程回大宋,也完全可以。沒有必要在幫著蒙古繼續攻打什麼乃蠻了。」

    楊炎搖搖頭,道:「雖然現在蒙古以經戰勝了克烈部,但如果不打敗乃蠻,蒙古的後方依然不穩,也不可能馬上從北方出兵。反正現在完顏雍病重,金國在短期內不會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如索性幫助蒙古打敗了乃蠻在回去,我想打敗乃蠻,不會花費太多時間。」

    大宋在金國的情報糸統以經完全建立起來,因此像完顏雍久病不治,以經任命太子監國這樣的大事,宋朝早就知道了。

    趙月如怔了一怔,道:「怎麼,你這麼急著出兵,是打算趁完顏雍病重的時候,就開始進攻金國嗎?」

    楊炎道:「那到不是,我的想法是和蒙古聯軍,先滅掉西夏,然後再等待機會,進攻金國。」

    雖然楊炎此前曾經說過幾次,要先滅西夏,然後再進攻金國,但趙月如還是有些不能理解,道:「我們大宋的首要仇敵是金國啊!和西夏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啊!而且現在不是以經和西夏議和了嗎?每年可以從西夏得到八千匹馬,這以經很好了,為什麼一定非要滅掉西夏呢?」

    楊炎道:「與西夏議和,本來就是權宜之計,我想西夏也不會甘心現在達成的和約,一但有機會,他們一定會撕毀和約,何況現在金國仍然臣服於金國,而我們大宋能夠牽制西夏,全靠有任得敬,但任得敬都七十多歲了,還能有幾年活命,一但任得敬死了,西夏必會又全面倒向金國,到了那時,西夏又成為我們的心腹大串。」

    趙月如想了一想,道:「你說的到是不錯,只是一但我們攻打西夏,國內的防備必然空虛,如果這個時候金國出兵進攻江淮,我們又怎麼應付呢?」

    楊炎道:「這一點我也想過,根據我們在金國的細作打探,完顏雍久病不治,現在以經命太子監國,恐怕命不長久,據說金國的太子完顏允恭仍是平庸之輩,不足為慮。而且一但完顏雍歸天,新君登基,政權交替之時必然不穩,金國未必能出兵進攻我們。在江淮有畢再遇坐鎮,又有長江天險,金軍也未必能攻得進來。而且經過上一戰之後,西夏以經元氣大傷了,我們現在又攻佔了卓囉和南軍司,又有任得敬做內應,如果和蒙古南北夾攻西夏,滅掉西夏並不是難事。」

    趙月如又道:「如果完顏雍命不久矣,我們為什麼不趁金國新君登基,政權不穩的時機,直接去進攻金國,反到去進攻西夏呢?」

    楊炎苦笑了一聲,道:「你以為我不想嗎?一但我們進攻金國,反而會激起金國上下的同仇敵愾之心,而且以我們大宋目前的力量,趁亂出兵,最多能夠奪取一些江淮前沿的地方,還不足以復整個中原。現在金國有完顏長之坐鎮開封,完顏陳和尚鎮守山東,你以為我們能在他們那裡討得多少便宜。等到和金軍僵持不下的時候,很難說西夏不會趁機有所動作,到頭來只有兩頭俱失,因此到不如先滅西夏,佔領了西夏之後,我們不僅擁有了自己的產馬之地,而且可以和蒙古直接接壤,同時還削弱了金國的勢力,減除金國的羽翼。然後只等時機成熟,再與蒙古聯合,進攻金國。」

    趙月如又想了想,也認為楊炎的這個構想最為合理,但她心裡還有些不安,道:「是不是我有些多心了,上一次我們談了蒙古和鐵木真之後,我總但心,我們會不會又為大宋扶植起了一個新的敵人,一但我們聯合打敗了金國,失去了共同的目標之後,蒙古會不會變成我們的敵人,就像當年我們聯金滅遼之後,反而引來了金國南侵那樣。」

    楊炎點點頭,道:「你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但這世上並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三國時,吳蜀雖然員聯合拒魏,但也有荊州之戰。但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找一個盟友來對付金國,致於滅了金國以後,我們和蒙古之間會變成什麼樣子,就不會我們所能掌控了。自古以來,中原的王朝都會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危脅,秦漢時有匈奴,隨唐時有突厥,到了宋時是契丹、女真。就算蒙古不與我們為敵,也會有其他民族,但只要我們大宋自身保持強大,也就不會害怕任何敵人了。」

    趙月如也點點頭,若有所思道:「其實當年聯金滅遼的戰略本身並沒有錯,只是後來金軍南侵,說到底還是因為當時徽宗皇帝所用非人,任用蔡京、童貫這類奸妄之輩昏庸誤國所致。只要大宋再不犯這些錯誤,就不會再有第二個靖康之難了。」

    楊炎道:「所以我決定繼續留在蒙古,就是想盡量多瞭解他們一些,日後萬一真到了有和蒙古兵刀相見的那一天,也好做到有的放矢,容易應對。」

    趙月如又點了點頭,道:「你的心意我明白了,那麼我們就在蒙古再多留一些時曰吧。」

    於是第二天楊炎便來見鐵木真,表示願意留下來繼續幫助蒙古。鐵木真自然十分高興,為了表示對宋軍的感謝,又贈送給楊炎大量的禮物、牲畜和奴隸,同時也邀請楊炎參加此後的軍事會議,商議對乃蠻的用兵大計。

    而楊炎也打發賴文政帶著趙草和朱雀先行離開蒙古,並向建康發回了這段時間自己在蒙古的全部情況,以及與蒙古結盟成功的事情。然後留在蒙古,準備隨蒙古軍一到征討乃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