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分兵出擊上 文 / 木林森

.    就在宋軍進駐靈州的第二天,賴文政立刻趕來見楊炎,告訴他蒙古軍以經從北方出兵,並且攻佔了阿剌海城的消息。

    楊炎聽了之後也十分高興,蒙古如約出兵就意味著對西夏的南北夾攻之勢以經形成,西夏必須兩面應付。宋軍將可以從容的進行接下來的進軍安排。同時對賴文政的工作也誇讚了一番,然後又命賴文政一面繼續留意西夏的動靜,同時也立刻和蒙古軍取得聯繫,使雙方都清楚互相的狀況,以便於日後能夠更好的配合進早。

    而賴文政又把趙草和五十名熟悉西夏內情的人員留在楊炎軍中,以便於楊炎能夠更好的掌握西夏的各種情況。

    雖然到現在為此,宋軍的進軍都十分順利,不過楊炎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這並非是因為西夏軍不堪一擊,而是他們在有意識向收縮防線,讓宋軍的戰線拉長,增加後勤運送的困難。熙寧五年,大宋五路伐夏時,西夏就是釆用的這一招,最終打退了宋軍的進攻。因此絕不能大意。

    不過目前的情況依然在楊炎的預料之中,因此接下來,宋軍依久按計劃分兵兩路,高震將繼續率軍東進,進攻鹽州,楊炎的中路軍留在靈州,準備攻擊興慶府。

    為此楊炎找到任得敬,直接了當的向他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調用韋州和靈州的糧草和物資支援宋軍;二、將韋州交給宋軍管理,做為宋軍東路軍進攻鹽州的據點;三、把任得敬部下的人馬全集中到靈州附近來,準備幫助宋軍進攻興慶府,並且全部交由楊炎調遣。

    任得敬和任得聰、任純義等人商議了一天,終於全盤答應了楊炎的條件。對於宋軍來說,如果戰勝不了西夏軍,最多也就是撒軍回大宋了事,但對任得敬來說,一但宋軍敗北撤軍,就意味著自己一族將死無葬身之地了,因此無論楊炎提出什麼條件來,為了勝利他也只能答應。

    而現在的局勢是:西夏退出了進攻靈州和靜塞軍司之後,在黃河沿岸從峽囗到懷州一線,以翔慶軍為核心,組成了一道防線,可以說為了阻擋宋軍的進攻,西夏也是煞費了一番苦心。在只有十百八十餘里的距離裡,聚積了十五萬人馬,以黃河沿岸峽口、吳忠、翔慶軍、靈武、靜州、永州、懷州七座城為據點,互為犄角,層層設防,構成了一條嚴密的防線。

    目前楊炎的中路軍只有八萬五千人馬,而且還要分兵駐守理應、鳴沙等地,因此實際可用的人馬只有七萬多人。任得敬雖然知道楊炎善於用兵,宋軍也驍勇善戰,但畢竟兵力的眾寡懸殊太大,想要攻破這條防線也絕不是易事。而宋軍的東路軍攻擊金軍,也是為了使宋軍避免陷入腹背受亂的困境中,因此在目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要求使用任得敬的人馬,並不過份。而使用人馬,就必須得到人馬的指揮權,這也是合理的,而且宋軍現在的戰線拉長,後勤困難加大,如果不資助宋軍,恐怕也很難展開進攻,任得敬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因此任得敬立刻下令,將西塞軍司所有的軍隊全部調到靈州,並將韋州移交給宋軍的東路軍管轄,只留下五千人,幫助宋軍維持城中的治安。現在任得敬手下還有八萬多人馬,指揮大權也全都交給了楊炎。同時打開府庫,將自己屯積多年的糧草物資都拿出來,供應宋軍的需要。

    其實楊炎對西夏軍構築的防線並不放在心上,他有的是對付這種防線的方法。之所以這樣做的目地,是為了掌控宥州和靈州的實際控制權,進一步架空任氏。大宋這次出兵西夏的目地就是要全面佔領西夏,任得敬雖然是親宋的一方,但畢竟還是西夏的地方勢力,楊炎對他們可不敢完全放心。如果讓任得敬知道了大宋的最終目標,難保他不會生出異心,因此趁現在他不得不依賴宋軍的時,削弱他們的實際勢力,也為日後全面佔領西夏減少許多麻煩。

    不過韋州和靈州都是任得敬經營多年的地方,確實屯集著大量的糧草和物資,現在這個時候任宋軍取用,暫時到不用擔心後勤供應跟不上。也確實減少了許多後顧之憂。因為從一定程面上說,打仗就是打的後勤力量。

    ※※支持原創※《宋翔》於※※※

    高震從任得聰那裡接過了韋州的管理權之後,立刻整頓任氏的軍馬,清察府庫,果然得到了大量糧草、軍用物資和馬匹,足以支應宋軍完成第一階段制定的目標。然後高震將任得聰留下的五千人馬全部分散,在城中只留下一千維持城中的治安工作,其餘全部派駐到韋州周邊的城鎮去守衛。又留下五千宋軍,駐守韋州,然後率領大軍,去進攻鹽州。

    鹽州在韋州以東一百多里的地方,南邊是橫山,北方有長城,是由韋州東進的必經之路。金將納合班目前部下有四萬多人馬,其中有三萬金軍,一萬多西夏軍,現在以經在鹽州一線聚集了近三萬人馬,準備抵擋宋軍的進攻。

    宋軍首先分兵兩路,由殿前司驍捷軍、游奕軍為先鋒、先進攻鹽州西南的橐駝會和蝦蟆寨兩地。

    殿前司驍捷軍首先趕到蝦蟆寨,驍捷軍的統制叫余元化,全軍共有八千人馬,其中還有兩千騎軍。而蝦蟆寨中只有三千守軍。見宋軍殺來,守將不敢出寨應戰,一面向鹽州求救,一面死守。

    余元化一見金軍不敢出戰,立刻下令進城。蝦蟆寨是一個小寨,寨中只有一萬多後人口,而且城牆最高的地方也不到兩丈,有幾段甚致還不足一丈五尺,幾乎只用人扛,就可以攻上城牆去了。因此宋軍也並沒帶塔車、蹬雲梯這類的大型攻城器俱,只是架起木梯,就向城牆邊衝去,同時也出動了一輛撞城車,去撞擊城門。

    守城的金兵立刻開弓放箭,阻擋宋軍前進的步伐。但稀稀疏疏的弓箭並不起多少作用,而且宋軍的弓箭手也向城上放箭,向金軍展開了還擊。

    不一會兒宋軍就衝到城牆邊,架好了木梯向城上攀爬上去。守將也守住城垛口,與宋軍展開了白刃格鬥。而這時撞城車也推進到了城門邊上,宋兵們操縱著沖木,開始撞擊城門。

    這是從建興元年(70年)宋金議和成功之後,第一次出現軍隊的直接對抗,這也意味著宋金之間保持了五年多的和平局面終於結束,雙方再一次走向了兵戎相見的戰爭模式。

    因此雖然這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攻城戰,但依然進行得十分激烈。雙方的士兵都十分勇猛,前赴後繼,絲毫也不退讓。宋軍極力想攻上城牆,而金軍卻拚命抵抗。

    激烈的攻防戰進行了近兩個時辰,宋軍到底人多,輪番進攻,終於衝開了好幾個缺口,攻上了城牆。但金軍仍然沒有放棄抵抗,依舊在城牆上與宋軍死戰不休。

    但這時宋軍的撞城車以經撞開了城門。余元化身先士卒,率領宋軍殺入寨中,金軍抵抗不住,只得棄寨向鹽州方向逃去。在半途中正好遇見了趕來救援蝦蟆寨的五千人馬,見蝦蟆寨以經失守,只好收隴敗軍,退回鹽州去了。

    而另一支進攻橐駝口向宋軍卻遇到一些麻煩。橐駝口比蝦蟆寨要大了許多,而且有守軍五千人,見宋軍殺到,守將並未死守,反而開門出關,迎戰宋軍。

    殿前司游奕軍的統制是郭仕雄,人馬也是八千。見金軍主動出城迎戰,也正中下懷,立刻指揮宋軍向金軍發動了進攻。

    不過金軍的人數雖然不及宋軍多,但背靠城牆,收縮戰線,使宋軍的兵力無發全面展開,也就無從發揮人數多的優勢,只能與金軍作面對面的硬拚。而金軍還有弓箭手在城牆上支持,因此儘管宋軍奮邊死戰,但也只能維持一個勢勻力敵的局面

    雖然經過數年的訓練,宋軍戰鬥力比金軍南侵的時候又提高了不少,但這幾年金軍同樣也在極積認真的備戰,並沒有落下。而且這幾年來,雙方訓練的假想敵都是對方,現在真的在戰場上相遇了,自然是人人奮勇,各不相仩,白刃搏鬥,打得十分激烈。一個戰士倒下,馬上就有同伴補充上來,想前進一步都十分困難。

    郭仕雄見宋軍人數的優勢發揮不出來,立刻改變了戰術,將宋軍分為兩批,輪流向金軍的陣勢發動猛攻,而且攻擊點放棄金軍的兩側,全部都放在正面,層層緊逼,步步推進。

    這一來果然有了作用,二三個輪換下來,金軍就有些體力不支了,被宋軍殺得節節敗退。眼看著宋軍就要取勝了,但這時金軍的援軍也趕到了橐駝口。而經過半天的激戰,宋軍的體力也消耗了大半,因此郭仕雄果然下令,率軍撤離了戰場。而金軍見宋軍陣勢不亂,退兵有度,也不敢輕易追擊,見宋軍退了,也收兵回城,繼續駐守。

    高震接到了兩路宋軍的戰報之後,立刻親自率領大軍,殺到了鹽州城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