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二分兵出擊下 文 / 木林森

.    這一戰大勝西夏軍,當場斬首六千眾余,俘虜近四千人。並且奪得戰馬一千多匹,其他刀槍器械,鑼鼓旗幟無數。而靈州軍也戰死近三千人,宋軍戰死的人數還不足三百。

    等衛慕延平繞了個圈,總算是平妥逃回了大寨,生怕宋軍會趁勢來攻打大寨,立刻下令緊閉寨門,準備強弓硬弩,嚴加防守,以防宋軍來攻。然後查點人馬,除了原有留守大寨的人馬,再加上在他之前逃回寨中的敗軍,一共也只有七八千人,如果宋軍這時真來攻打大寨,只怕是半天也守不住。因此衛慕延平連忙又命人向與自己左右相鄰的懷州和靜州去求救,同時又派人飛馬急報翔慶軍,請求增援,同時在他心裡一直默念,希望宋軍來慢一點,救兵來快一點。

    不過也許是衛慕延平的誠心祈禱真的感動了上天,一直到了晚上,宋軍也沒有來進攻他的大寨。而懷州和靜州到是各發來五千人馬,就連翔慶軍也派來人告訴衛慕延平,讓他一定要守住永州大寨,翔慶軍會馬上發軍來支援。而這時又有不少敗兵都逃回了大寨,陸陸續續又聚集了好幾千人。

    有了援軍,衛慕延平也安心了不少,不過又有些奇怪,宋軍為什麼還不攻過來,立刻命人去打探。結果才知道,原來宋軍打了勝仗之後,早就撤軍回靈州去了。

    衛慕延平才完全放心。這才開始檢查這一戰的損失情況。這一戰西夏軍敗得很慘,損失過萬,逃回大寨中的只有九千多人,還有大半身上帶傷。其中至少有二千人在短期內是無法恢復,再參加戰鬥了。

    宋軍撤軍了,懷州和靜州援軍也不能老留在永州大寨,還是要各自回各自的防區駐守。但援軍一但都走了,憑衛慕延平現在的兵力,也很難守住永州大寨,因此衛慕延平又趕忙給翔慶軍的高山都寫信,報告了自己的損失情況,請求給自己增加兵力。

    ※※支持原創※《宋翔》於※※※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西夏軍防守的其他幾個據點也都遇到了與永州大寨類似的情況,都是靈州的人馬先去挑戰,而西夏軍一見是靈州軍來,都主動出戰。

    但等西夏軍出戰之後,靈州軍或是稍做抵擋,然後故意敗退,在西夏軍追擊的時候,宋軍伏埋的人馬突然殺出,將西夏人馬殺得大敗。或者是在西夏軍與靈州軍激戰正酣的時候,宋軍突然從靈州軍陣中殺出,打西夏軍一個措手不及,衝破西夏軍的陣勢,使西夏軍陣角大亂,只得敗退。不過宋軍獲勝之後,都是主動撤軍,並未去進攻各個據點。

    雖然西夏軍防線的七個據點還沒有被宋軍攻破,但這幾天以來,以經連吃數場敗仗,各地的人馬損失加起來也超過了三萬。而且各個據點的損失都要填補,這一來幾乎把高山都手裡的機動兵力全都耗光了。因此令高山都也大為光火,只好下令各個據點,以後無論是靈州軍還宋軍來挑戰,都一率在據點裡堅守,絕對不許出戰。

    楊炎得知之後,也不禁覺得好笑。其實西夏軍的黃河防線看似堅固,但在楊炎眼裡根本不堪一擊,因為把十幾萬大軍分佈近兩百里距離上,只會使兵力分散,讓宋軍有機會逐個突破。還不如將黃河東岸的土地全部放棄,堅壁清野,把全軍都退到黃河西岸去守衛興慶府一帶,這使既收縮了防線,又使宋軍佔領的地方擴大,分兵分散。

    而現在宋軍只需要突破防線的一個點,全局就會崩潰。雖然防線的各個距點可以互相支援,但卻正好能讓宋軍施展聲東擊西、圍點打援等戰術,因此只憑楊炎這七八萬宋軍,也隨時可以突破這條防線了。

    但楊炎暫時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一方面現在宋軍畢竟兵力不足,雖然可以輕易的突破這條防線,但直能逼得西夏軍退守到興慶府中。但卻會使自己的戰線拉長,反而造成宋軍的被動。因此至少要等到高震的東路軍完成了目標,宋軍有了足夠的兵力之後,才會對西夏軍的防線發動進攻。而在另一方面,也是等待蒙古軍的進展,因為進攻興慶府需要雙方的配合,單靠宋軍的力量,也難以取勝。

    而楊炎做出讓靈州軍誘敵,然後讓宋軍突襲,但又不去進攻據點的戰術,只是為了先盡量殲滅西夏軍的有生力量,減少曰後進攻興慶府的困難。同時也是震攝西夏軍,讓他們只敢躲在據點裡,不敢輕易出擊,從而也可以減輕宋軍後勒運需的壓力。

    ※※支持原創※《宋翔》於※※※

    「嗚——嗚——嗚——嗚——」宋軍陣中的號角如同潮水一般的吹響。

    正在向城牆邊前進的宋軍和各種車輛都停下了腳步,開始向後退去。但有數排盾牌手依照高舉著盾牌,原地不動,顯然是準備接應正在攻城的宋軍。

    而這時在城牆邊,爬上雲梯和塔車的宋兵都迅速的下到地上來,而以經攻上城頭的宋兵都盡量擺脫金軍的糾纏,退到塔車上,然後再從塔車下到地面來。眼看著城牆上的宋軍越來越少了,雖然有一些宋兵在撤退的過程中喪命,但大部份宋軍還是逐漸全部安全的撤回到了城牆下。

    納合班也鬆了一口氣,無論怎麼說,這一次又守住了鹽州城。

    宋軍的東路軍在主將高震的率領下,到達了鹽州城下,立刻就向鹽州發動了猛攻。金軍在納合班的率領下,嚴守城池,終於頂往了宋軍的攻勢。高震見鹽州城難以攻下,也下令停止攻城。轉而趁勢掃蕩鹽州城周邊的縣鎮。連續攻下了橐駝口、青崗峽、定邊、鹽池等地。不過納合班這時也不敢輕易派軍出擊,只好牢牢守住城中。

    等鹽州城的外圍全都清理乾淨了之後,宋軍再次集中了六萬人馬的兵力,又向鹽州城發動了進攻。這時鹽州城中還有近兩萬守軍,在納合班的率領下,也做好了不少準備,死守城池。

    納合班為了守城,準備了大量弓箭手,本想依靠城牆的掩護,用密集的箭矢給宋軍重創,但宋軍的攻城戰極有層次,絕不是不顧一切的架起蹬雲梯或者是塔車,一味向城上狂攻不止。而是先在城外堆壘土山,在土山上架起床弩,然後又推出百餘輛吊斗車,升的吊斗甚致還高過了城措,床弩和吊斗裡的弓箭手一齊向城中發射弩箭,立刻壓制住了城中的弓箭手,使金軍弓箭的作用也大大降低了。

    壓制住城中的弓箭之後,宋軍才開始大舉攻城。在攻城的時候,由塔車開道,蹬雲梯左右緊隨,一下子就攻上了城牆上。而在城下還有撞城車去撞擊城門,三管齊下,令金軍手忙腳亂,防不勝防。

    納合班這才見識到宋軍的攻城戰術,無論是攻城的器俱,運用和戰術安排,果然都遠在金軍之上。好在納合班指揮得也頗為得法,見宋軍這樣的攻城陣式,也當機立斷,放棄了想依靠城牆,用弓箭拒守的戰術。立刻命令弓箭手都退守到後排,讓刀斧手,長槍手這些善於近身格鬥的士兵都上城來防守,就在城上與宋軍作白刃戰。

    同時又從城中收集數十輛大車,裝滿泥砂袋,停放在城門口,一但宋軍撞開城門,就立刻填堵。最後又準備了三千騎兵在城中待命,隨時準備出擊去襲擊宋軍的攻城隊伍。

    納合班這一番安排果然有用,雖然宋軍能夠攻上城牆,但在城牆畢竟還是守軍的人數多,而且也佔盡了有利的地形,而且雙方混戰起來之後,宋軍的弓弩和床弩也都不敢隨意向城上放箭,因此宋軍雖然能夠攻上城牆,但立刻就陷入了苦戰中,無法在更進一步了。

    而在城下,宋軍雖然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撞開了城門,但還沒等宋軍的歡呼聲結束,只見一輛一輛滿載著泥土砂袋的車輛從城中一輛一輛推出,停在城門洞中,轉眼間又把撞開的城門洞堵了個嚴嚴實實,令宋軍一點可趁之機都沒有。

    納合班見狀,立刻又派出騎軍,從城中殺出,想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宋軍對這一手也早有準備,在攻城的時候隨時都預留了一支人馬警戒,一見金軍殺出,立刻迎戰上去,敵住金軍,絲毫也沒有影響到宋軍攻城。納合班連續兩次派軍出擊,都被宋軍擋住,反而損失了數百人馬,因此也就不敢再派人馬出城去偷襲宋軍了。

    宋軍連攻了兩天,雖然數次蹬上了城牆,又撞開了城門,但卻依然被金軍擋住,無法攻下鹽州,損失了近五千人馬。不過金軍雖然能夠守住鹽州,但這種守城的方式也使金軍的優勢所剩無幾,只能與宋軍硬拚,因此也使金軍的損失也不少,共計陣亡人數也超過了三千。

    不過總算是又耗到了宋軍退了軍,納合班也大大鬆了一口氣,至少今天是守住了鹽州。

    這時宋軍以經全部都撤下了城牆,塔車、蹬雲梯也一架一架拉走,向宋軍的大陣中退回去。納合班正要下令弓箭算使用宋軍退軍的時候佔點便宜,但這時宋軍的床弩,吊斗車上的連射弩手也開始對城上放箭,掩護宋軍的平安撤離。

    而宋軍退出一段距離之後,盾牌手又立刻擁上前來,保護退下來的宋軍,緩緩退出金軍的弓箭射程。整個撤退過程井然有秩,絲毫不亂,令金軍一點可趁之機都沒有。合納班也不禁讚歎,宋軍果然是訓練有素,主將指揮有方。

    又過了好一陣子,宋軍才重整隊伍,緩緩收兵。剛才還殺聲驚天動地的戰場這時卻是一片寂靜,鴉雀無聲。只有雙方清理戰場的士兵在來回奔走著。

    金軍也征戰了一天,都十分疲憊了。合納班見宋軍全都退了,也只留下少數金軍看守城牆,命令其他士兵都回去休息去了。

    其實合納班也累了一天,精神和體力也都差不多到了極限,因此分派完了各項事物之後,也下城回到自己的住處,吩付下人準備飯菜,而自己連衣甲也顧不得脫,先倒在床上睡著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等合納班醒來的時候,只覺得肚腹餓得一陣陣收縮。其實從人早己將飯萊準備好了,只是見他睡著了,不敢驚醒他。這時見他醒來,忙給他端了上來。合納班正餓著,見飯菜端上,立刻拿起碗筷,大吃起來。

    但還沒等他吃幾口,從堂外慌慌張張跑進來一人,道:「稟報將軍,大事不好了,夏州失守了。」

    「什麼?」合納班聽了,如遭雷擊一般,手裡的筷子也掉到了地上。

    原來在高震出兵進攻鹽州的時候,就以經派吳錫率領殿前司催鋒軍,先向北到靈州,然後躍過長城轉向東方面行,繞過了白池城,鐵門關,直接去取夏州。

    而這時金軍的精銳人馬都以經集中在鹽州一線,夏州一帶的防守十分空虛,因此吳錫的人馬殺到,毫不費就取下了夏州。

    夏州是金軍的駐地,一但失守,金軍的整個物資供應都被中斷,鹽州自然是無法守住了。合納班得知之後,知道大勢以去,只能放棄鹽州,而且也不敢繼續留在西夏境內,而是連夜向南撤軍,希望能夠躍過橫山,撤回金軍境內去。

    但金軍從鹽州撤出之後,剛走到賀蘭原,就遭到了宋軍的伏擊。原來高震也算到夏州一失,金軍必然不敢在西夏境內停留,而回到金國最近的路線就走賀蘭原,躍過橫山,因此在這裡設下伏兵,果然將金軍殺得大敗,人馬幾乎全軍覆沒,連合納班也死在亂軍之中。

    殲滅了金軍之後,高震立刻繼續揮兵東進,一路上勢如破竹一般,連續攻取了洪州、龍州、石州、銀州等地,佔領了整個西夏東部的土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