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二十密謀 文 / 木林森

.    午夜,在中都城西的一間不大起眼的宅子,這時聚集著二十多人,擠在一間並不大的小房間裡,圍著幾盞豆大的油燈團坐,坐了個滿滿當當,而房間的窗戶都用黑布蒙住,從外面看,是露不出一絲光芒來。

    「怎麼辦?這可怎麼辦呀?看來完顏長之這可是把我們往死路上逼啊!稅制變了之後,我家的田產連同徭役,每年可要交三萬多貫啊。」一個身形肥胖,方臉大耳的人把兩手一攤,一付愁眉苦臉的表情道。

    他這句牢騷話一說,立刻引起了好幾個人的響應:

    「是啊!是啊!以後大家的曰子可都不好過了。」

    「就你交得多嗎?算下來我一年快交到五萬貫了,這還不算徭役。你要過不下去,我就更不用活了。」

    「還能怎麼辦?我們能坐著等死嗎?就和他拼了。依我看,咱們把各人家裡的家丁全都集中起來,約定個時間,一起殺進皇宮裡去,把完顏長之亂刀分屍,然後另立新君。你們看怎麼樣?」一個三十出頭歲的人站了起來,氣呼呼的說道。

    但其人聽他這麼一說,都把腦袋低下,不敢去接他的話。那人卻有些急了,又道:「你們覺得怎麼樣,幹不幹到是說句話啊?」

    這次他說話的聲音稍大了一點,邊上有兩個官員忙道:「天錫兄,你說話小聲一點,小聲一點。」

    其實那人說話的聲音並不算大,而且這間屋子封閉得極好,聲音便本就傳不出去,只是他們做賊心虛,才都急忙勸阻。

    那叫天錫的人卻道:「有什麼可怕的,我可早就受夠了,與其天天這樣委曲求全,到不如豁出去大幹一場。」他又轉頭對著上坐的一人道:「丞相大人,到底怎麼樣,你可到是說句話啊!」

    眾人的目光立刻都集中到那人身上,赫然竟是當朝的尚書右丞相完顏宗政。

    原來完顏長之登基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歸服,只是迫於完顏長之的兵勢,不得不曲從。但在完顏長之繼位時起,在中都內部就有不少官員,主要是宗室大臣,都在暗中聯合,準備顛覆完顏長之的朝廷。而這批人的首領就是右丞相完顏宗政。因為不僅他的官職最高,而且又是金國的宗室,自然就是當仁不二的人選了。

    而剛才說話大聲的那個人可以不簡直,他是金世宗唐國公主的駙馬烏林答天錫,現在擔任滄州防禦使,手裡有點兵權,因此也成了這個反完顏長之聯盟的得力干將。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完顏宗政道:「烏林答駙馬,你剛才說的,實在是太冒險了,你手下才多少人馬,我們每人家裡的家丁加起來才有多少人。中都城中有十口萬禁衛軍,加上完顏長之本人精通兵法,身經百戰,這樣冒然舉事,不是自取滅亡嗎?」

    這一席話說得在座眾人頻頻點頭,還有人道:「到底還是丞相老誠持重,駙馬太冒失了。」

    烏林答天錫見眾人幾乎都贊同完顏宗政,臉上也有些掛不住了,揮了揮手,道:「你們貪生怕死,我可不怕。要是你們不敢幹,那麼我就一個人干了。」

    完顏宗政把臉色一沉,道:「駙馬,現在可不是意氣用事,只呈匹夫之勇的時候,你這樣魯惹行事,只會正中了完顏長之的圈套。白白送命。知道嗎?」

    其他人也忙勸阻烏林答天錫,顧全大局。而烏林答天錫在其他人的勸阻下,也只好暫時又坐下,不過還是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完顏完政道:「各位切記,小不忍則亂大謀。完顏長之的根本目地,就利用改變稅制來激怒我們,讓我們主動跳出來反對他。然後就可以借這個機會把我們一網打盡,先前殺的三名官員就是前車之鑒,各位千萬不能上這個當。烏林答駙馬,你現在明白了嗎?」

    其實別人都不同意,烏林答天錫也不敢一個人單干,剛才是實在被擠得下不來台了,才衝動了一回,現在聽完顏宗政這麼一說,也就徹底洩了氣,低頭不語。

    先前發牢騷的那個胖子叫江洪濤,官職是侍御使,雖然是漢人,但以經五代都在燕雲地區,以經認同了女真人的統治,這時他道:「那麼丞相,現在到外都在清查土地,我們該怎麼辦?」

    完顏宗政「哼」了一聲,道:「那就都老老實實的配合朝廷,把自己的土地都如實上報出來。你們各人的家底有多少,各人自己都清楚,每年多交幾萬貫錢的稅根本算不了什麼?所以都別在我面前叫窮了。如果誰捨不得錢,被查出來,可別怪我們不想辦法營救。」

    眾人聽了,有不少人又把頭低了下去。而烏林答天錫又忍不住了,道:「丞相,我到不是心庝那幾個錢,只是我們就這麼老老實實好忍下去,要忍到什麼時候?」

    完顏宗政微微一笑,道:「你們放心吧,我以經想好了一個辦法,這一回要讓完顏長之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支持原創※《宋翔》於※支持正版※※

    第二天,御使使江洪濤上書彈亥張鵠,理由是張鵠主持清查土地,改革稅制的大計,本當自己以身為則,但張鵠卻自身不振,營私舞弊,渤海張家就有十佘萬畝土地,大半都為隱田,不僅隱瞞不報,而且還阻撓朝廷官員清查,因此要求朝廷立刻處置張鵠。

    有他一開頭,隨後立刻又有十幾名官員跟著紛紛上書,全都是一至指責張鵠,而內容也是大同小異,全部把矛頭都對準了渤海張家的隱田問題。

    這一次守舊官員的反擊到不可謂不高明,把矛頭直接對準完顏長之集團中的人物,以彼之矛,對彼之盾。不是要查土地嗎?那就先查你們自己人吧。

    完顏長之下旨進行稅制改革之後,完顏宗政立刻敏稅的感覺到其中有機可趁,於是立刻派人去細仔的調查過現在屬於完顏長之集團中的人物的田產情況。他雖然不受完顏長之重看,但畢竟是當朝的右丞相,現在又在全國清查土地,因此取得這些資料並不難。

    完顏長之的岳父完顏福壽久居執政大臣的位置,多年下來,收購的田產確實不少。但在一開始清查的時候,完顏福壽就將田產如數報出,沒有一點隱瞞。而納闌明安以前一直都不得志,在地方上盤桓了十餘年,也沒贊下多少田產,而且聽了完顏福壽的勸告,也全都申報了。完顏陳和尚也沒有多少田產,在他們幾人身上,到是找不到缺口。

    而現在張鵠的身份以經揭曉,人人都知道他是張浩的孫子,張浩可是五朝老臣,三朝宰相,因此渤海張家可是大族。而大族也就意味著擁有大量田產,那麼按照慣例,隱田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果然完顏宗政派人一查,就立刻查出來,張家在渤海確實佔據著大量田產,其中大約有四成都是隱田。而誰都知道張鵠是皇帝的信臣,也是主持稅制改革的大臣,在上京路付責清查土地的官員們也因為這是張鵠的老家,可不比別處,如果真查,張大人會高興嗎?但如果不真查,萬一讓朝廷知道了,自己的小命還保得住嗎?而張家也仗著有張鵠的勢力,有恃無恐,雖然還不敢名目張膽的和清查土地的官員對抗,但也處處設肘,令清查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掌握了這些資料以後,完顏宗政立刻意識到找到了突破口,於是張鵠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推到了風囗浪尖上。

    如果完顏長之查辦張鵠,必然就會使完顏長之的集團內部產生分裂,而張鵠又是這次稅制變革的提議者和執行者,他被查辦,那麼這次稅制變革就有可能不了了之。相反如果完顏長之不追究張鵠的責任,那麼就無異於自毀形像,必然會連帶完顏長之的政權聲望大跌,自已就有機可趁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連完顏長之也覺得十分棘手,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處理。

    而就在這時,張鵠挺身而出,上書朝廷,進行自我分辯,首先說明,自己早己脫離了張家,獨立門戶,因此張家的田產情況與自己無關,只是地方官員沒有匯報,自己並不知情,但絕對沒有包庇營私。同時也承認在這件事上,自己確實犯有失察之過,為了彌補過失,張鵠主動向朝廷請旨,要求去渤海監都那裡的土地清查工作。

    可以說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堵住眾官員的口,而且完顏長之也是最清楚張鵠身世的人,知道張家的事情絕對和張鵠無關,同時他相信張鵠的道德操守,認為他一定可以處理好這件事情,因此立刻同意了張鵠的請求,任命張鵠也上京路宣撫使,責任監督上京路的土地清查事宜,朝中的事務暫時交由納蘭明安來處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