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七十九正式開始北伐 文 / 木林森

.    有了錢之後,事情也就好辦多了。其實大宋的糧食物資儲備到都不缺少,而且為了迎戰金軍南侵,也調集準備了大量軍用物資,既使不再徵調,支應到今年結束是完全足夠的。

    只是進入冬季之後,軍中缺少棉衣和毛氈等御寒物品。楊炎也為此多次上書朝廷,要求保障士兵的御寒。可

    不過現在財力較為充足,因此趙忱一聲令下,徵調整個長江沿岸兩湖、兩淮、兩浙地區的棉花布匹,並責令所有製衣作坊全部暫時停止作業,全力加工趕製棉衣毛氈,供應軍用。而且皇后岳瓔也響應趙忱的旨意,在皇宮中組織後宮的嬪妃宮女們一起加工縫製棉衣,支持北伐。而皇后這一帶頭,朝廷的那些高官那能還不知趣,紛紛也讓家裡的女眷們縫製棉衣。像不像,也要做個樣啊!

    結果在十天之後,楊炎和趙月如重新趕赴前線的時候,僅建康府城中,就趕製了棉衣一萬多件,毛氈一萬五千多件。其中有三千多件棉衣都是由皇宮和大臣們家裡趕製出來的,僅皇宮中就製出了四百多件棉衣。全部交給楊炎,帶來前線去。而從全國其他各地趕製的棉衣和毛氈也有隨後的時間裡,按地域就近陸繼運底前線,交付軍中使用。

    楊炎和趙月如到達鄂州之後,首先大賞三軍,獎勵全軍在前一段時間的努力作戰。然後立刻下令到大宋邊境各地,向金軍展開了全面反擊,也宣告了大宋的又一次北伐,正式開始。

    大宋的這一次北伐在各個戰場上全面展開,雖然在名義上,各個戰場都是歸楊炎指軍,但由於交通的原因,楊炎不可能真正掌控所有的戰局,實際指揮的是襄樊到江淮一段的戰場,包括整個長江中下游一線。四川的利州路一線戰事由劉珙和盂宗政指揮,而西北的安西路一線的戰事由辛棄疾和畢再遇指揮。目標就是關中地區。

    由於金軍南侵的戰場主要集中在襄樊和江淮一線,而大宋也要盡全力保障這兩條戰線不失,因此所有的大戰其本都集中在長江中下一帶,在西北地區只發生過幾場小規模的衝突,並未發生較大規模的戰事。而利州路和安西路一帶的宋軍早就憋足了一口氣,盼著能夠和金國開戰,現在大宋展開了全面北伐,因此也都紛紛擦拳磨掌,大顯身手。

    不過由於金國發生叛亂,延安府是叛亂的大將孛撒的駐地,因此楊炎嚴令暫時不許攻擊鄜延路,而是把重點目標對準了慶遠路、鳳翔路和京兆府路。一方面是向完顏宗政示意,大宋並不與他為敵,另一方面也是牽制住駐守京兆府的郭蝦蟆,讓他分不出兵力去進攻叛軍。也讓叛軍能多堅持一些時間。

    同時楊炎還轉告安西路的畢再遇和辛棄疾,密切關注金國的叛亂進程,可以自行做主,與叛軍達戍協議,並且提供給叛軍一定的支援,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兵幫助叛軍。從而保證叛軍能夠堅持得更為長久一些。

    因此在西北戰場上,由畢再遇率領安西路和利州西路的宋軍分別從蘭州、韋州出兵,進攻德順州、鎮戎州、環州、慶陽府等地,而孟宗政率領利州東路的宋軍,分從金州和興州出兵,進攻鳳翔府和商州,對京兆府形成夾攻之勢。兩路宋軍呈三面合圍,攻擊整個關中地區。

    利州路和安西路的軍隊相加,總兵力超過了二十萬,加上民役,足有五十萬之眾,也是自宋金富平之戰以後,大宋在西北一帶集結的最大規模兵力。

    ※※支持原創※《宋翔》於7k※支持正版※※

    而宋軍在西北地區發動進攻的同時,在襄樊和江淮一線也同樣向金軍發動了全面進攻。

    在襄樊一線,宋軍分兵兩路,由時俊領軍進攻鄧州,劉仁先領軍進攻唐州。劉復武率軍進駐蔡州,直逼郾城。而在江淮一線。高震率軍進攻宿州,曹勳率軍進攻邳州,攻勢全面展開,楊炎坐鎮全軍之後,為總接應各路人馬。投入的總兵力超過三十萬,動用民役五十餘萬。

    宋軍在各條戰線上的進攻都十分順利,不到十天的時間,捷報頻頻傳來,鄧州、唐州、宿州、邳州等地都先後被攻下,一時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楊炎當然知道,這並不是金軍就不堪一擊了,而且金國發生叛亂之後,以經沒有足夠的兵力和精來全線佈防,因此只能選擇收縮防守,形成以開封府為核心的防守戰線,只要在西也保證開封府不失,東邊保障徐州固守,那麼黃河以南的中原和山東地區就能保住。並且也能造成宋軍的戰線拉長,增加後勤供應的困難。等平息了叛亂之後,再設法對宋軍展開反擊。

    因此楊炎一面傳令到各軍中,告戒眾將,前一段時間的勝利只不過是金軍故意後撤的原故,金軍的實力仍在,不可輕敵,同時也把自己的帥府移到蔡州,做為前線的指揮中心。

    而就在這時,楊炎收到了完顏宗政派來的使者,表示願意與南宋結盟,共同對付完顏長之。並且允諾,在消滅了完顏長之的勢力之後,將南京路、山東路、京兆府路、慶遠路和鳳翔路割讓給宋朝,並且保證宋金兩國永世友好。

    ※※支持原創※《宋翔》於7k※支持正版※※

    原來完顏長之返回南京之後,立刻密詔完顏陳和尚到南京,將中都發生叛亂的事情告訴給他。完顏陳和尚這才知道朝中發生叛亂,也不禁對完顏宗政、孛撒、白彥敬等人不顧大局的做法大為惱火,但事情以經發生了,發怒也沒有用了,必須盡快拿出應對的方案出來才行。

    經過兩人一夜的商議,最終決定將整個南京的防守任務都交給完顏陳和尚付責,放棄邊境各地,以南京為核心組織防線,並留下僕散忠義、蒲阿統和石定越等大將幫助完顏陳和尚守住南京。而完顏長之帶領著石抹燕山和蒲察定住,率領三萬人馬,趕回去救援中都。

    商議決定之後,兩人立刻分頭行動。完顏陳和尚立刻開始組織人馬,著手守衛南京,而完顏長之率領人馬,趕往中都。

    這時中都以被叛軍圍攻了十餘天。

    這時叛軍是以完顏宗政、孛撒、白彥敬三人為首,兵力約有二萬七八千人,另外還有大同府和延安府兩個基地,提供糧草物資。而中都的守軍有兩萬三千多人,雙方的兵力相差並不多,但也不知道城中還藏有多少叛軍的同黨,因此完顏福壽、張鵠等人商議決定,守在城中,閉門不戰,等待完顏長之的救兵。

    但中都城牆長度多達數十里,共有九門,防守起來也十分吃力。經過翰勒明、烏延托赤等人的商議,決定將九門之中,用砂石泥土填死七門,只留下二個門供應進出。並在每個城門派遣兩千人馬駐守,翰勒明和烏延托赤各帶一千五百人馬,巡視各門,隨時支援有危險的地方。剩餘的五千人馬中,拔出兩千由張鵠帶領,保衛皇宮。朝中的政務由完顏福壽處理。同時又在中都城中徵調數萬名強壯的百姓,協助守城。

    中都城的守軍雖然不多,幸好城牆十分高大,普遍都在五丈以上,而且還有環城的防城河保護。城中的糧食、物資也十分充足,就是支應一年也不成問題。

    想要攻打中都這樣的堅城,叛軍的兵力也遠遠不足,僅僅是填平一方城牆的護城河,就花了四五天的時間,而且還付出了陣亡千佘人的代價。同時叛軍雖然可以集中兵力,但缺少大量塔車這樣的攻城器具,只能依靠普通的雲梯來攻打中都,有些雲梯豎起來,還不足中都的城牆高。

    而且守軍的金兵大多數都是忠於完顏長之的人馬,因此也十分努力,在翰勒明和烏延托赤兩員大將的帶領下,金軍帶著徵調來的百泩在城牆上守著,一見叛軍攻城就弓箭齊射,或是用滾木擂石一起砸下,甚至還把燒開的水向下沷,總之是千方百計守住城牆。

    皇后完顏瑞仙還帶著太子監國完顏承麟親自到城牆上來看望守城的士兵,以鼓舞守兵的士氣。同時還打開內府,拿出銀錢來犒賞士兵。並且許下重賞,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只要斬敵一首者,賞錢十貫。戰死疆場者,恤錢五十貫,同時免除家裡稅役十年。朝廷養其家屬。

    在重賞之下,守軍士氣倍增,連同徵調守城的百姓也被調動起了積集性,反正戰死了也有朝廷養老小,因此只要叛軍攻城,守軍和百姓無不奮勇,守衛著城牆,寸步也不讓。

    叛軍一連攻了五天,一來是因為攻城的器具實在太簡陋,二來也是因為守軍實在太頑強,又有翰勒明和烏延托赤兩員大將親自在城頭坐鎮,因此儘管完顏宗政、孛撒、石彥敬等人全力督戰,而且叛軍雖也數次攻上了城頭,但都被守軍和百姓奮力的打退下來。反而拆兵六千餘人。

    雖然城中的軍民也喪生了近四千人。但中都依然攻不下來。而就在這時,完顏長之的一萬援軍也終於趕了回來。完顏宗政、孛撒、石彥敬等人也不禁大吃一驚,趕忙又派人到大同府,再調一萬人馬,趕來助戰,迎戰完顏長之的援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