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翔

大道小說網 一一七最後一戰(下) 文 / 木林森

.    三四十步的距離對於的變成一股旋風。發出「嗚、嗚、嗚」鎮懾全場的破空呼嘯!

    這時楊炎座下的寶馬戈蘭忽然發出一聲咆哮,後肢猛登地面,前蹄抬起,猛的騰空而起,一縱躍出了三丈多遠的距離,前蹄落地的時候,也就正是兩匹戰馬交錯的一剎。

    就在這時,只聽「爭!」的一聲刺庝耳膜的尖銳聲響,楊炎的寶刀終於出鞘。

    只見「風林火山」脫鞘而出,化成一道藍色的閃芒,並且借助戰馬由上撲下的高速,有如閃電般急劇,在空中劃出了一條短暫而近乎於完美的軌跡,激射向以由看不清楚的旋風化回,刺向楊炎的矛鋒。

    只看得眾人心搖神動,難以自已,整個身心也隨看對決雙方的全力一擊而提了起來。

    「鏗!」

    就在兩方十餘萬士兵的屏息注視下,矛刀交擊。火花迸濺。發出震人耳鼓的激響。緊接著雙方立刻錯身而過,各自背向跑開。只到這時,士兵們這才都鬆了一口氣,只覺得心又落了回來。隨後立刻都爆發出一陣山呼海嘯般的熱烈喝釆聲。

    單從這一擊來看,雙方至少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但在雙方回馬發動第二次交手之前,士兵們還是可以稍稍放鬆一下。

    但這時趙月如卻放下了手中的弓箭,一臉輕鬆,道:「好了,結速了。我們嬴了。」

    她的目光遠遠高出其他眾人,而且對楊炎的武功十分熟悉,就在楊炎的戰馬躍起的那一剎,就明白了楊炎的意圖。因為這一戰楊炎不能搶先進攻,必須首先等完顏長之出手,自己才能予以反擊。無形中以經失去了先機。

    但就在雙方將要接觸的那一剎,楊炎控制戰馬突然變速起躍,卻使完顏長之以前的判斷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偏差,也打亂了完顏長之的節奏。使本應是全力刺出的一矛,變成了還差少許才算完全蓄滿勁道的一擊。而楊炎卻借助了戰馬從上撲下的勢道,與拔刀,揮刀、出刀的動勢混然成為一體,此消彼漲之下,自然是大佔上風。

    果然,完顏長之的戰馬跑出了衝前十餘步後。突然一聲不響的向前躍跌。先是前蹄跪倒,然後馬頭著地。但完顏長之的反應也極快,立刻縱身躍離向前撲倒的馬背,落到了地上。而馬體仍然磨擦著地面、向前衝了近丈許的距離,方才止住!顯然是說明完顏長之並未能盡化楊炎這一擊的刀勁,結果禍及座騎。

    而楊炎在縱馬跑出了十數步之後,一圈戰馬,轉回過身來,戰馬四蹄登踏地面,連續發出咆哮的嘶鳴,楊炎穩坐馬背,一手帶著韁繩,一手緊握寶刀,遙遙指向完顏長之。威風凜凜,有如天神下凡一般。到了這時,誰也看得出來,在兩人的這場單獨對中,以完顏長之的完敗而告結束。

    完顏長之的臉上血色盡退,慘笑了一聲,道:「最終還是你贏了。」

    楊炎心裡也生出了一絲同情的感覺,雖然自己和完顏長之敵對了十幾年,並且最終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他對完顏長之並沒有什麼仇視,相反還對他還生出幾分惺惺相惜,而眼看著他現在窮途沒路,英雄氣短也不禁有些不忍來。但這並不表示楊炎就會放他一馬,隨即道:「最後一戰也打完了,現在你打算怎樣作了結呢?」

    完顏長之大笑一聲,道:「打完了?還沒有完。」他一舉長矛,大喝道:「大金的勇士們,殺呀,這才是你們的最後一戰。」

    他身後的金兵一擁而上,向宋軍發動了進攻。

    ※※支持原創※《宋翔7※支持正版※※

    金軍雖然都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但與宋軍相比,力量懸殊實在太大,並不足以改變戰局。因此戰鬥只用了半個時辰就結束了。一萬多金軍絕大多數都戰死在戰場上。不過許多人都是明知不敵,寧可戰死,也不選擇投降。

    而中都城的城門也被宋軍打開,楊炎派張師顏率領三萬宋軍進城,先去接管城中的局面,到了這時,一切大局都在宋軍的掌握之中了。

    在城外,宋軍正在忙著清理戰場。楊炎、趙月如、曹勳、高震等人在城外的戰場上四處巡視。這時有人來向楊炎京報,在城外的戰場上,沒有發現完顏長之的屍體。

    因為完顏長之是金國的皇帝,身份不同,就是他戰死了,屍體也有極大的價值。可以將其首級獻到太廟中去告祭大宋的先君。因此在戰事全部結束之後,找到完顏長之的屍體,也就成為了一件重要善後的工作。

    按說完顏長之一身金甲,是非常明顯的標誌,並不難找,因此如果在戰場上沒有發現他的屍體,只能說明,他並沒有戰死。曹勳一拍大腿,道:「不好,一定是叫這個傢伙跑了,趕快派人四下去找。可別再讓他跑了。」

    楊炎笑道:「急什麼?如果完顏長之要跑,跑路的機會多的是。他早就可以離開了,也不會等到現在,因此他是絕對不會跑的。」

    曹勳還有些不解,道:「要是不跑,那這小子會躲到那裡去?」

    楊炎抬手一指,道:「他一定是進城裡去了,我們這就進城,一定會找到他的下落。」

    而這時張師顏派人稟報,宋軍基本以經控制了中都城中的局面,因此請楊炎等人進城,去主持大局。於是幾個人一起催馬隨著張師顏派來的人,進了中都,在穿過城門的一刻,楊炎心裡也不禁發出感歎,這座失落了近三百餘年的古城,終於被漢族的軍隊收復回來了。

    走了一會兒,高震忽然一抬手,道:「你們看,那邊失火了,看來火勢還不小。」

    眾人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見遠方濃煙滾滾,直衝雲霄。楊炎問身邊的宋兵道:「是什麼地方著火了?」

    士兵道:「回稟楊帥,是金國的皇宮。張都統以經在派人救火,不過火勢太大,一時難以補滅,但火勢以經控住了。」

    楊炎點點頭,和自己猜想的一點也沒有錯。這一定是完顏長之逃回了皇宮裡,引火而亡。而且這也是保全自己屍身的最好辦去。

    經過了宋軍的奮力搶救,金國皇宮裡的大火終於被補滅了。這場火的範圍到並不大,但卻十分猛烈,顯然是事先就準備好了不少乾柴、稻草漁油等物,一點著就立刻全面燒起來,所以想要撲滅十分因難。因此與其說火勢是被撲滅的,還不如說是把能燒的東西都燒光了,宋軍能做的,只是阻止了火勢的蔓延,結果在火滅之後,十餘間著火的宮殿己被燒得只剩一遍瓦礫廢墟。

    而後來經過宋軍對廢墟的仔?搜查,結果在這一片瓦礫中,發現了九具屍體,但全都己被燒著了一堆焦炭一樣的枯骨,根本分辯不出面貌來。但通過詢問皇宮裡的宦官、宮女,得到的結果是,這其中確實是就有完顏長之的屍體。

    原來在完顏長之出戰之前,就早己做好了舉火的準備。在宮中堆積了大量木柴,又沷上漁油,只等點火。兩軍開始混戰的時候,完顏長之就從戰場上抽身而回,退回到皇宮中,立刻就點燃了木柴,然後就在火中而死。其餘八人都是完顏長之的貼身待衛,他們都原意隨完顏長之一起殉葬,因此也一起喪命於火中。不過現在都燒得面目全非,無法分辯誰是誰了。

    楊炎雖然基本能夠猜出這個前因後果,但為了保險起見,又連續盤問了好幾個人,得到的說法也基本都是說法一致,因此就可以確認,裡面確實有完顏長之的屍體。於是楊炎命人將骨殖收好,分別裝成幾個罈子,暫時保存。同時立刻將奪取中都的經過和完顏長之的死亡結果寫成公文,發回建康。

    而就在這時,建康的詔書也下到了中都城中。這是回復上一次楊炎上報關於金軍叛軍和蒙古事情的公文。但等詔書傳到汴梁時,楊炎以經離開,結果傳詔的使臣一路追趕,從汴梁一直趕到了中都,才把詔書送到楊炎手裡。

    在詔書中,趙忱授於楊炎全權負責處理與金國叛軍和蒙古之間的關糸,但一定要確保失地全部收回,其餘的問題都可以協商,自行酌情處置。

    詔書上的話說得雖然婉轉,但其實就是給了楊炎與他們自行決定開戰的權力,畢竟現在大宋的氣也粗了起來,連金國都打殘了,還用得著怕別人嗎?

    楊炎看完詔書之後,也完全放了心。立刻將新的公文又發回建康,然後命人去打探金軍叛軍和蒙古軍的動向,準備收拾這最後的殘局。

    然而就在這時,叛軍分裂的兩方幾乎是同時,都向楊炎派來了使者,原來完顏宗政和孛撒現在互相對持,但都沒有把握擊敗對手,因此也不敢輕易出兵。結果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宋軍,於是派出使者,是請宋軍出兵,幫助自己進攻另一方。

    楊炎和宋軍的眾將也不禁都哭笑不得,但還沒等想好怎樣回復他們,就在同時,蒙古軍也派出了扎八兒火者為使者,向宋軍要求,同時出兵,進攻金國的上京地區……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