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新三國風雲志

大道小說網 關於育水之戰的一點說明 文 / 昨日流雲

    寫完了這一章,流雲也說不出來有什麼感覺了,因為這是流雲在動手寫這篇故事構思的最後一章--當初的時候,是想的劉安取勝,以後再也沒有什麼較大的交戰,再也不需要劉安這樣一個崛起的君主親自動手指揮了。然而,故事的進展不以流雲初始所想而發展下去,當流雲真的動手寫這一次交戰的時候,流雲真的感覺到劉安是一次必敗的交手,不得不重新擬訂以下的故事的發展--真的沒想到的事。

    對於幾位書友(還有流雲的朋友),提出的疑問,流雲作以下答覆。1:位於許昌的來敏會不會大意或者是疏忽從而導致了錯誤的情報來源。答案是不會。古時候處決犯人和現在是不一樣的。從電視上我們可以瞭解到,那個時候,處決犯人是在犯人的背後插上一個標誌,表明了犯人的身份,這是官方最後的確認。普通情況下不會出現被斬殺的犯人與標誌不符合的情形。另外,古時候的人的交往範圍比較小,能夠認識的人也比較少,所以才有了諸多清官暗訪的情形--現在的官員,每一個都要在電視等通訊上露臉,露得惟恐少一點,當然,能夠被人認識的機會極大增加,就是可能有幾個真願意做事的人,而由於通訊工具的發展,被人識別的可能也極大增加。也就是說,其實,在故事中所描述的那一個時節,能夠認識夏侯淵家小的人,也不過是夏侯淵一家上下人、朝廷上的人,以及很少的在周圍的幾個人。當另外一批人被押上斷頭台的時候,上面標明了夏侯家小,遠遠觀去,沒有人會懷疑這不是夏侯家的人。應該是這樣的--縱然是劉安在那裡,只怕他也會認為死的就是夏侯一家人。2:關於來敏會不會跑去驗證的事。答案是不會去的。在這種情況下,夏侯淵是官府的叛徒,不說有人嚴密控制住整個事情的進展,就是任何一個人,都要撇清與夏侯淵的關係,(人走,茶涼),來敏此時出頭,如果他不是夏侯家的至交、親友,那一定有特殊的目的,身份就值得懷疑,來敏能做嗎?3:關於法正的去世。法正這個人是非死不可的,這是由本故事中塑造的法正這個人物決定的--法正的話太多了,縱然不死在別人手下,也要死在劉安手上,為了以後故事的進展,與其讓他死在劉安手裡,還不如讓他死到疆場上。說到這裡,就要提到劉安,這個時期的劉安和原來的劉安已經不一樣了,他不再是那個一窮二白的劉安,而是雍州之主劉安。他看待別人的眼光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轉變--他即將從爭霸天下轉移向治理天下。這就是差別吧。大家如果有疑惑的話,可以比照歷史上的曹操來看,荀?在曹氏集團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曹操未統一天下,荀?便被曹操所殺(也許就如蜀漢等書所書,是真實的,流雲也覺得是極有可能的。但是,真相是不是這樣,不敢保證)。其實,還可以看歷史上劉備集團的另外一個人,那就是法正的朋友彭永言。話太多了,同樣不為人所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安手下的能人已經太多了,而事實上,人才多了,需要找出人才之間的差別就大了,流雲不是專門的政治人才,也不是軍事大家,自然很難描述出其中的差別,他的位置將由蔣琬、馬謖、闞澤來補充,也是這種需要吧。如果從實際來考察的話,法正是比不上這三個人的。大家都知道,闞澤身為東吳參軍,他的能力已經是非常突出了,而蔣琬則是諸葛亮選擇的丞相繼承人,能力在蜀漢中也是數得上的,馬謖則是另外一個傑出的人才(很多人對馬謖則不感冒,認為這是一個很次的人,其實則不然,馬謖眼光長遠,謀略突出,深得將士愛戴,只是他在具體操作上有不可估量的缺點--人誰無缺點,只不過看主將怎麼用罷了,街亭一戰,與其說是馬謖的錯誤,還不如說是諸葛亮的錯誤。換句話來說的話,他的理論是非常高的,但具體施行的時候則不是高手。彷彿這種評價矛盾,可歷史上多有這種突出的人才,他們則沒有走上馬謖等人的路子,這就是主將的作用吧。如果當時是劉備指揮征戰的話,馬謖身為主將出征的可能不會太大。純屬個人觀點)4:再次申明,本故事純屬虛構。既然是假的,人就可以早生,也可以晚死,不是歷史上真實的人或物,只是依照歷史上的人物而已--用一句話來說,是借屍還魂。當然,流雲所塑造出來的人物,遠遠比不上羅貫中等歷史名家,換句話說,這是沒法比的事--人家是羅貫中,而我是流雲,只是流雲個人喜歡罷了。

    到了這裡,我也不得不說關於進度的事。這二十多天來,流雲確實沒有盡力,想來心中也是惶然,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也許就是這樣吧。在這期間,流雲看了三部連續劇《狄人傑》,《大宋提刑官》和《名偵探柯南》,看得時候很高興,過了,心中卻止不住的惶然,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空虛,是辜負了眾位書友所致吧。《新三國風雲志》不會無限長,也不會半途而廢,流雲會把它寫完的--無論讀者有多少,正如我的第一篇故事《艾倫風雲傳》一樣。估計《新三國風雲志》會在三個月以內將它完成。關於每一節字數的問題,流雲實話實說,因為每到1500字左右的時候很自然就要轉向結束,再留下一點轉折的餘地,已經成了習慣,很難改了。還請關心的書友原諒。當然,這一點,會在下一個故事中轉變過來--這個故事也已經開始,估計不久以後也將開始連載,具體情況還無法說明。

    再回首,本故事已經過去了幾十萬字,流雲卻發現其中再也不像當初所想的那樣竭盡全力後毫無瑕疵(只是從流雲本身感覺,而不是讓眾位朋友評述),其實,現在就流雲看來,中間多得是破綻和不可能,與存在於三國時代中的可能真實背景相差已經太遠,劉安和周圍幾個主要人物也出現了各種偏差,或許,這其中也有一點流雲自己的進步吧。

    寫到這裡,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