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五十五節 鴻門宴(2) 文 / 昨日流雲
發過書信之後,劉安留兵在漢中一帶稍作休整,自己則回歸長安--既然邀請劉琮和蔡瑁到雍州來,自己總不能不在長安吧?
劉琮年紀比較小,蔡夫人又不便於直接干涉外官事務,荊州大權自然就全落到蔡瑁的手上。收到劉安發來書信的蔡瑁,對此是束手無策,因此聚集荊州文武將官商議對策。蔡瑁心中是非常明白,對於劉安,現在自己是惹不起,可是,若是協同劉安起兵,自己也惹不起曹操--交戰若是順利,自然萬事大吉,可曹操雄據中原,手下名將如雲,名士謀臣似海,也可能劉安被曹操擊敗,真到了那個地步,劉安一收兵就回了函谷關,曹操就是有通天的能力,只怕要想前進一步也不容易,自己可就不一樣了,上哪裡找函谷關這樣的要隘去?若是不出兵,蔡瑁也知道,自己就在士人矚目的「義」和「忠」兩個字上虧欠太多,讓劉安找到了進兵荊州的借口--劉安若不出兵洛陽,自然就要來荊州,難道他還會在長安閒坐不成?
看看來到堂中議事的眾文武官員,蔡瑁不由歎了口氣。劉安在荊州人氣是相當得旺--劉安不顧自己雍州的安危出兵襄助荊州,奪回了江夏,又毫無怨言得回到了雍州,沒提出多一點的要求,高風亮節令荊州人士難以忘懷,再加上雍州將士紀律嚴明,在荊州的時間竟然未發生一件侵民、擾民的事件,與荊州現在的軍士紀律鬆散相比,更讓地方百姓懷念萬分。若劉安一出兵,荊州能夠為自己真心抵抗的人還真的不多。聽聽廳堂之上眾文武將官的議論,有說一定要去的,也有堅決勸阻的,還有猶豫不決說等一段時間看看的,那是七嘴八舌,什麼樣的意見都有,一時亂成了一鍋粥。雖然還有十萬將士,蔡瑁卻感覺到依然無法同劉安爭鬥一番。
看過了從蔡瑁手上傳過來的這封信,蒯越是心知肚明--劉安奪得了西川,終於要動兵荊州了。他等待這一天也很久了。自從將蒯良之女嫁給劉安,蒯越心中就一直很是擔憂--這種事,如果當時就捅出去,劉表考慮到自己在荊州的勢力,再考慮到劉安的名聲,又拿不住自己通敵的把柄,自然也不會除掉自己,但自己一家人肯定不會留在荊州上層了。也就是為了這,在五年前自己製造的大火中,蒯小雪已經被自己和蒯良宣佈為死亡--當然,更不會有人知道蒯小雪早已離開了荊州。
「若讓越來說這件事,去,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若是不去,是壞事,同時也是好事。」蒯越沉吟了半響,才說出了這句令眾人都驚愕的話來。眾人都明白,在這荊州,若說是有見識的人,即使蒯越稱不上最有見識的人,也是數一數二的了,比他們強得多,再加上蒯家家大業大,蒯越說話那是相當有份量,因此都靜了下來,聽蒯越繼續往下說。
「現今看來,誰可抵禦劉安?眾位都知道,劉安佔據雍州、秦州、涼州、益州四州,兵多將廣,財力充足,又佔據了關內有利的地勢,除曹操、劉備外極難有對手,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荊州也很難與之抗衡。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這個結論。」蒯越輕輕笑了笑,才續了下去,接著道,「如果刺史大人(劉琮,繼任荊州刺史)和將軍(蔡瑁)離開了荊州,雖然很有可能永遠留在雍州,刺史大人也許將被奪去荊州刺史的實權,將軍則極有可能保住名爵,甚至受到劉安重用,但不論是刺史大人還是將軍,都將一世無憂,張魯、劉璋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刺史大人和將軍拒絕了劉安的提議,俗話說,棄之不用就是增強敵人,曹操勢力強大,劉安為了同曹操爭奪中原、恢復漢室,定然要出兵荊州,而曹操、劉備都忙於爭奪壽春,從長期來看,將軍和刺史大人都不足以戰勝劉安,極有可能是馬騰、馬超的下場,而從短期看來,將軍和刺史大人還可以鎮守荊州,所以說既是壞事也是好事。」
對於蒯越的看法,蔡瑁心中也甚是明白這是客觀事實。自從取回了江夏,劉表就一直在病榻之上,雖然本來決定要奪回控制在孫權手中的武昌等地的,卻也就拖了下來。這幾年來,軍士疏於訓練,比起前些年荊州強盛的時候來說,軍力是大為下降,想要抵抗住劉安的入侵,是太難了。可是,在這近兩年裡,自己在荊州可以說是呼風喚雨,要什麼有什麼,就這樣丟棄好不容易才弄到手的權勢,蔡瑁又有些捨不得--到得劉安手下,想也不用想,如何還會有這等權勢?想到這裡,蔡瑁不由問蒯越該如何應對。
「將軍若不想去,又不想虧於大義,倒也有一個辦法。」蒯越又輕笑了笑,道,「將軍與刺史大人可共同修書一封,只言刺史大人年紀尚還幼小,不能夠獨自處理荊州事務,將軍雖然受托輔佐刺史大人處理荊州日常事務,如此大事卻不能夠獨自決斷,事情都需要荊州同僚共同商議才能決定,而勢不能荊州同僚都去,因此請劉安來襄陽共同商議出兵問題。如此一來,事情就又踢回了雍州,劉安來也罷,不來也罷,即使想加兵荊州也沒有借口了。」
眾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蔡瑁看了蒯越半天,卻也沒找出來什麼破綻--自己手下人說蒯越和雍州人士走得過近,現在看來,也並不是真的太近。於是,蔡瑁按照蒯越的提議,修書請劉安到襄陽議事--其實,蔡瑁心中也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如果劉安來到襄陽,真要是談不好,憑著在自己手上控制的荊州軍馬,處理掉劉安也是極有可能,可消除劉安這個禍患。
這信很快就傳到了劉安手上。看罷,劉安不由微微一笑--這劉琮和蔡瑁在荊州是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