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八十七節 起兵(上) 文 / 昨日流雲
(從186節起,第三卷已經完成。此為第四卷三國爭霸)
獻帝二十四年(西元219年),秋獵過後,劉安召集眾群下商議起兵事宜。自從育水一戰失敗,劉安在痛苦之中再次奮起,苦心經營雍州,過去這四五年,雍州終於又展現出一番新的氣象來。看看糧草豐足、將士幹練、四方安定,劉安再也忍耐不住,再次將目光轉向了同樣是安定、繁榮的中原。
「當今不比十年前,那時天下混亂,群雄奮起,爭鬥不休,因此進兵刻不容緩,而現在天下並於三家,曹操、劉備,還有我們雍州,最強橫的是曹操,然後實力實力稍強的是我們雍州,最後才為佔據整個江東的劉備,雖然實力上看來是有差別,一旦動兵,勝,還好說,若再如育水之戰那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屬下認為,不如再靜待三兩年,看中原和江東有什麼變化,乘機而進,是為上策。」治下蔣琬起身道。
「依屬下看來,此正是動兵之時。」待蔣琬說完,馬謖起身道,「昔日大人敗於育水,究其根本原因,是我軍內部不安穩所致,現在大人駕馭屬下郡縣都已數年,民豐國富,將士精練用命,再說,育水之戰後,大人割讓江夏諸地給與劉備,與江東交好,已經使其為我軍外援,陸遜陸將軍經略南蠻數年,讓蠻夷心悅誠服,我雍州已經深深打入諸蠻王的心中。益州再也沒有半絲危險,如此看來,我軍內無憂慮、外無禍患,正可一心圖謀中原。正是天與之時,屬下認為動兵是為上策。」
馬謖提到地割讓江夏、長沙等地,不由使劉安一陣心痛。育水一戰失敗,荊北地區實力空虛。已經不能夠擋住曹操大軍的進攻,自己無奈從江夏、長沙等地抽調出來大批將士。從而使南線空虛,也正因為如此,才採納了諸葛亮、司馬懿等人的建議,割讓江夏等地給予劉備,讓劉備出兵壽春等地,以減輕自己的壓力——自己心裡也是非常的明白,那江夏等地掌握在自己手裡。自己實力若是增強,隨時都可以進兵江東,無疑是在劉備的胸腹之間cha上了一把刀,若不丟棄江夏等地,同劉備交戰已經是不可避免,可自己剛剛戰敗,保有屬地已經成問題,如何能再同劉備交戰?在那個時候。劉備也正想依kao自己在荊州拖住曹操大軍,再考慮到曹操分佈在壽春的兵力並不是太多,因此也沒提出過多地要求,順利達成了協議,他迅速出兵壽春,使自己免了荊州全面淪喪。可也正因為這一紙協議。讓劉備獨自佔有江東,他據有長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永遠成了自己和曹操抹不去的心病。正因為如此,劉備在前年表奏獻帝自立為吳王,可誰又能夠阻止呢?想想當時,劉安心內不由苦笑——自己還派了陳震等人前去祝賀,其實,自己哪裡有一點祝賀地意思?可是,這也換來了豐碩的成果——這數年的雍州的基本穩定——自己佔有雍州。是曹操的心腹之患。可曹操一旦捲起大兵向西來的時候,南線必定處於劉備攻擊的威脅之下。然而,曹操又不能夠全力下江南,因為瘦死地駱駝還是比馬大,自己疆域廣闊,隨便就可以集結起來數十萬兵馬,還可以給空虛的中原致命一擊,兩線作戰,迫使曹操也只能夠靜待時局的變化。
「大人,以屬下愚見,此時不可討伐曹操。」崔琰站了出來,道,「大人受朝廷賜封為刺史,如今卻向朝廷動兵,如此,名不正,言不順,如若動兵,必將大失天下士人之望,況且,曹操這數年來據有中原,治理清明,人心歸附,將士用命,再有中原名將輩出、士卒廣眾,如若動兵,必然是以弱擊強,勝的希望太小,育水之戰的事只怕還會重演。還望大人三思。」
「崔大人所言,亮不敢苟同。」看看周圍眾人無語,諸葛亮輕輕撫了撫羽扇,然後站了出來,道,「昔日項羽雄霸天下,高祖勢力微弱,曾數敗於項羽,然而,數戰過後,項羽自刎於烏江江畔,這與我雍州目前形勢相同。時事不同,育水之戰又如何會重演?大人雄才偉略,不單善於謀劃,更善於決斷,司馬軍師智略廣闊,計謀層出不窮,蔣琬蔣大人見事分明,趙雲趙將軍智勇雙全,甘寧甘將軍才略兼備,龐德龐將軍勇武過人,還有諸位將軍、大人相互輔佐,如此看來,上有大人主事,下有能臣良將,天下當無有不克,何懼曹賊?正因為如此,我雍州育水一戰失利,逆賊劉先、鄧義之流妄圖順風而起,顛覆我雍州政權,才為周瑜周將軍等諸位將軍剿拿。也正如馬謖馬大人所言,如今我雍州內無憂慮,外無禍患,正是動兵之時。」說到這裡,諸葛亮停了一下,笑了笑,又接著道,「崔大人剛才所說出兵名不正、言不順,亮有不同看法。大人只所以受封為刺史,那是朝廷所命,大人自然遵從,可這次大人出兵並非為報私仇而向朝廷動兵,而是向曹賊動兵。這數年來,曹賊窩在許昌,廣植黨羽,處處顯lou出不臣之心,他想討伐誰就討伐誰,說誰無理就誰無理,朝廷已經成為曹賊向外動兵的借口,何來朝廷之說?也正因為如此,曹賊才先向我雍州動了兵,我雍州被迫才在育水奮起反抗。崔大人,你聽說過有什麼樣的事情曹操請示過獻帝嗎?當今獻帝已經成為曹賊的玩偶,士人聞之,莫不憤慨。大人高舉義旗,起於宛、洛,士人無不翹首以待,如今大人再舉義旗,天下士人定然喜出望外,何來大失所望之說?」
「諸葛軍師所言甚合天意。」司馬懿待諸葛亮說完坐回去,理了理鬍鬚,才道,「大人出兵函谷關,直指曹賊心腹,天時、地利、人和,樣樣具全,又如何能夠不勝?因此,以屬下看來,動兵是為上策。」
【……第一百八十七節起兵(上)——《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