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二卷 天變 第七章 遼東軍情 文 / 師法自然

    各位,今日真是不好意思,應好友委託,打回廣告:立志為國《大明之再現英宗》,此書也是講述明朝的好書,推薦之。

    至於本人的第一卷,過幾日便開始修改,不過更新繼續不中斷。

    還有就是,本人初次寫書,除了小學時候寫的作文在學校獲過次獎,以後便是慘不忍睹,現在鼓起勇氣寫這個小說,真的很想寫的好一點,不過能力不足,無法盡善盡美,有時候更是出現了許多紕漏,還請各位原諒。本人的原則是,我寫的高興,大家看著也能高興。

    …………………………………………………………………………………

    朱由校嘩的一下躺在乾清宮中的龍床上,身下是軟軟的綢緞,立時感到全身一陣輕鬆,於是長長的吁了口氣,開始回想剛剛全曉芸的一顰一笑,想起全曉芸聽到朱由校說到精彩之處時那個捂著櫻桃小嘴的模樣,不由嘿嘿的『淫』笑起來。

    心想果然是京師第一美女,全身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和自己還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樣看來比那李香香那個高級名妓卻是高出了不少,看來以後目標就是她了,想完,又是『淫』笑起來。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過了片刻便聽到魏朝的聲音。

    「皇上,剛剛遼東傳來了緊急軍情,奴才見事情緊急,便來打擾皇上休息了。」

    朱由校一聽遼東剛剛興奮的勁頭一下就飛到爪窪國去了,馬上一骨碌爬了起來,大聲喊道:「進來,快些進來,以後這般緊急軍情要盡快通知朕。」

    魏朝輕輕推開朱由校寢宮的描金大門,小心的走了進來,走到朱由校前跪下說道:「皇上,奴才見到這奏折便立刻見皇上了。」然後把手中的折子雙手遞給朱由校。

    朱由校當了這皇帝後其實最怕的便是遼東之事,大明去年剛剛是薩爾滸大敗,明軍戰鬥力低下的問題已是暴露無疑,雖然自己對遼東的政策便是先行固守,然後在伺機反擊,不過這番來了緊急軍情看來是後金已是察覺到大明固守的意圖,想乘明軍還沒有建立起穩固防線前搶先攻擊。

    朱由校拿起魏朝手中的奏折,認真的看了起來,越看是臉越難看,最後看完已是把手中奏折往前面一扔,大喝一句:「後金還真是欺辱我大明太甚。」

    魏朝趕緊起身撿起奏折,對著朱由校安慰道:「皇上息怒,這後金現在還是正在戰爭準備,還有些時間。」

    「還有時間,戰爭又不是兒戲,任何疏忽都能導致失敗,去趕緊去把內閣六部的官員給朕找來,朕要緊急軍議」朱由校說完便起身向門外疾步走去。

    朱由校又是坐在龍案前,下面又是站滿了內閣和六部的官員,不過現在人員比以前有了些變化。

    「剛剛遼東緊急送來的軍情奏折各位都看過了吧,各位都有什麼想法,都與朕說說,朕今日連夜招各位進宮來,便是想聽聽各位的意見。」朱由校看著面前的群官都是悶不吭聲,乾脆主動發問。

    「微臣認為,熊廷弼大人雖然向京師發送了緊急軍情,卻是沒有向朝廷要求兵員增援,定是熊大人有固守的把握,皇上不必太是著急。」孫承宗見朱由校很是著急,便先說些寬心的話。

    朱由校這麼一聽才想起這個細節來,看來是自己過於緊張了,不過這遼東卻是馬虎不得,便轉頭向徐光啟望去,問道:「徐愛卿那新軍練的如何了?」

    徐光啟見朱由校問道新軍,便說道:「皇上,微臣前些日子和那些澳門的葡萄牙人商議過一番,聽得那葡萄牙人中有精通練兵之人,便結合葡萄牙之法練那些新軍,現在剛剛是有了些起色,不過要是上去戰場估計還是不行。」

    朱由校也只是問問而已,本就沒有指望才練了二三個月的新軍上戰場,便說道:「徐愛卿現在是內閣大學士,那練新軍之事便放與他人去好了。」

    徐光啟馬上應了一聲,其實自打進了內閣後徐光啟就沒有時間照顧那新軍了,找個替代自己那是當然之事。

    這時朱由校又說道:「既然現在遼東形勢緊急,加強遼東防禦那是必然的,各部對於遼東的軍餉、器具、糧草都需到位,不能寒了前線將士的拳拳愛國之心,還有就是兵部趕緊向遼東調派些部隊,加強防禦。」

    內閣眾人又是一陣應和。朱由校見是安排的差不多了也是稍微放了心下來。

    這時徐光啟又是上前說道:「皇上,前些日子從澳門買來的大炮現在已是到京了,還有就是研究院中也是在那些葡萄牙人幫忙下仿造了幾門,微臣覺得是否先送些到遼東去加強城防。」

    朱由校聽大炮已是到位了,心中更是高興,這遼東有了這大炮就更是穩固了,便高興著說道:「既然現在遼東危急,便快送去遼東,這樣朕的遼東就更是安全了。」

    這時孫承宗又是說道:「這番後金意圖進攻遼東,我明軍著實處於劣勢,不過我軍固守城池,有高牆為依靠,定沒有什麼大礙,而且遼東經略熊廷弼精通遼東之事,更是萬無一失,皇上大可不用擔心。」

    朱由校也是想到,軍事自己著實不懂,還是把心思花在自己明白的方面,突然又是想起了自己那研究院中的炸藥,這個東西可是好東西,前些日子好像已是生產了不少,這次正好拿到遼東去一顯身手。

    既然計策已是定案,屋中眾人又是一陣詳細討論,增遺補漏,終於最後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從國內各地增派兵員進入遼東,優先補給遼東的軍器糧草,運送大炮進入遼東等等。

    但是此時遼東卻是另外一番情況,漠北蒙古年內先是乾旱,後是瘟疫,牛羊牲畜屍橫遍野,牧民沒有了牲畜,連吃食都成了問題,整個蒙古到處都是饑民,那些饑民,成群結隊進入明軍範圍內乞食。熊廷弼見饑民可憐,准許他們在境內乞食。

    不過在准許這些蒙古人在境內乞食的同時,熊廷弼也是認識到了,這也是給了後金混入『奸細』的機會,便收攏這些蒙古人,按照軍屯的做法,將這些蒙古人分為一屯一屯,人員管理清晰,還可以防止後金乘機煽風點火。

    且說後金汗王努爾哈赤,一聽說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後大肆擴建城牆,挖溝建壕,大有嚴防死守之勢,便擔心明軍防線穩固後更是難以入手,想乘明軍防線還未建立前進軍遼東。於是召見後金的各些統兵將領,前往汗帳議事,討論、制定攻打遼東的戰略決策。

    遼東薩爾滸後金汗帳中,努爾哈赤高高的坐在汗帳的最深處,這汗帳很大,後金的八大貝勒和一些謀臣武將總共幾十人站在汗帳中也是絲毫不感覺擁擠。

    努爾哈赤聽著汗帳外偶爾傳來的馬匹的嘶鳴聲,還有後金的勇士操練時震天的吶喊聲,心中是自豪不已,想當年自己二十五歲時為報父、祖之仇,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才成就了後金這蒸蒸日上的基業,不過現今卻是情況不妙,明軍自去年薩爾滸大敗後,便苦心經營遼東防線,如果自己不早些動手,等遼東防線穩固,那時明軍便進可攻、退可守,再逐漸把陣線向前推移,那怕自己的後金鐵騎是如何威猛也是毫無辦法,如今只能先下手為強,破壞明軍的遼東佈局。

    「各位現在遼東局勢複雜,明軍正在大肆擴建城池,整頓軍備,再逐漸向我大金推進,如今我大金不能坐視不理,現在我欲先行攻擊遼東,不知各位有什麼意見麼?」努爾哈赤帶動挑出了今日的議題。

    這時努爾哈赤的頭號謀臣範文程站了出來,說道:「遼東首府為遼陽,而瀋陽又為遼陽屏障,我大金要攻遼東,必需取遼陽,取遼陽必先攻瀋陽,大凡到過遼東的人都知道,瀋陽、奉節堡和虎皮驛三地成為鼎立之勢。若想佔領瀋陽,必須先攻佔奉節堡;若想佔領奉節堡,又必須攻佔虎皮驛。因此三地互為犄角之勢。若把虎皮驛、奉節堡拿下來,瀋陽便成為孤懸之城。」範文程這番話倒是說的條理清晰,一下就把整個戰役的重點道了出來。

    這時三貝勒莽古爾泰大大咧咧的站出來說道:「既然如此,那只要大汗給我兩萬兵馬,我保準把什麼瀋陽、奉節堡、虎皮驛、遼陽都給大汗打下來。」

    這話說完,帳中眾人都是一陣鄙夷,要是論到勇力這三貝勒莽古爾泰倒是軍中出名的,不過卻是真正的有勇無謀,這般軍議他來這真是浪費時間。

    這時大貝勒代善又是上前說道:「既然四地能互相接應,那我軍便四路齊出,三路牽制,一路主攻,這般應該時毫無問題吧。」

    要說後金軍中猛將那是如雲,但是論到智將那便也只有四貝勒皇太極稱得上,所以真正軍議時發表意見的也是皇太極居多,適才皇太極聽完範文程所言心中便有了計較。

    便說道:「適才范先生分析得透徹,至於攻打瀋陽之策,我可以先用兩股兵力,分別攻打奉節堡和虎皮驛,試探虛實同時還能牽制明軍,然後再用兵瀋陽,可以萬無一失。我軍鐵騎勝在野戰,不善攻城,如今便是要千方百計的調動明軍,引明軍出城野戰,削弱明軍的實力,再來攻城損失便要小上許多了。不過兒臣覺得既然是要進攻,便先行把行宮遷到薩爾滸,這薩爾滸離瀋陽不過百餘里,這裡山勢險峻,道路崎嶇,易守難攻。進攻瀋陽時,這裡既有利於指揮,也有利於部隊的調動。同時很能夠給明軍軍事壓力。」

    努爾哈赤聽到這個計策也是覺得甚好,再問帳中眾人,也是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便同意皇太極的方案。

    軍議完畢後,後金便開始做各種進攻遼東的準備,先是命令後金各旗開始加強訓練,又是命令大造攻城用的鐵鉤、雲梯,製造戰車,儲備糧草。又把行宮從界幾遷到薩爾滸,並在那裡大興土木,建城池,營造軍民房舍。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