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二卷 天變 第三十九章 朝會(上) 文 / 師法自然

    天色還是剛剛濛濛亮,紫禁城外就是聚集起了各色的轎子,參加早朝的文武百官都是早早的便是在宮門外候著,只等時間一到便是進宮參加早朝,負責朝會禮儀的御史此時正是忙碌之時,不停的在人群中統計著到場的官員,同時告知那些頭次參加朝會的官員等等朝會時須注意的事項。

    孫承宗剛剛從轎子中探頭出來,便是一眼看到了正在人群中的徐光啟,徐光啟臉上神采飛揚,身邊的那些官員都是些提倡西學的官員,這時徐光啟也是見到了孫承宗,便是支開身邊的眾人,踱步到孫承宗轎前,拱手行禮對著孫承宗說道:「孫大人,今日來的不如往日早啊,每日孫大人都是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的,今日這是怎麼了?」

    孫承宗走出轎子,一拱手回禮道:「徐大人,你可知道,昨日好像東廠的掌印太監鄒義好像被皇上免職了!今日本官可是一大早就聽到這個消息,真不知道皇上怎麼了,怎麼突然做如此大的動作!」

    徐光啟顯然是聽過此事,聽到孫承宗所說也是沒有什麼反應,看了看身邊的情況,見得身邊沒什麼人,便是湊過頭去,在孫承宗耳邊說道:「孫大人,看來你還是消息落後了,本官昨日晚上便是知道了,好像新任的東廠掌印太監是皇上身邊的那個李進忠來著,皇上這般是任人唯親,那個李進忠本官看來除了溜鬚拍馬,那裡有什麼本事!」

    孫承宗又是說道:「不過怎麼好好的突然是把鄒義換了,怎麼都想不明白!」

    徐光啟又是說道:「本官聽到的消息是那個鄒義的侄子好像是接連兩次碰上了微服私訪的皇上,還是兩次都是把皇上給惹怒了,這般說來被皇上給撤了那是必然的,嗨!得意便猖狂啊,這個鄒義為人謹慎,四面透風,八面玲瓏,不過沒有想到卻是再在他那不成器的侄子身上,天命啊!」

    孫承宗想了想,便是說道:「徐大人,本官也是任過皇上的帝師,和皇上多有閒聊,本官看來,皇上定是嫌這個鄒義太是八面玲瓏了,每每都是把皇上的話敷衍了事,想既不得罪皇上又是不得罪朝中的大臣,這次看來皇上也是借題發揮而已,罷了,先進宮,那邊已是開門了。」

    這時那兩片厚厚的宮門正是徐徐打開,宮外的百官已是按照文武、品級之類站好了隊列,整齊的向宮中走去。

    內閣的幾個大學士都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孫承宗和幾個大學士也是在商討著今日的朝會內容,這時孫如游伸手指著隊伍中間的楊漣指去,嘴中說道:「各位,看見沒有,今日估計有些大臣要遭殃了,這個楊漣最近可是忙碌的很,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已是被這楊漣的反腐局給盯上了。」

    孫承宗也是轉頭看了一眼,只見楊漣現在是眼神一直在百官人群中掃視,彷彿在尋找著獵物般,一臉的興奮,便是回過頭來說道:「各位聽過那個工部侍郎周應秋的事情麼,好像現在不但把家中的財物都是上交了反腐局,而且自己也是被皇上調動到反腐局去當一個小吏了,一下從三品到一個不入品的小吏,也是只有那般厚顏無恥的人才能幹得下去。」孫承宗雖然不算是東林黨的人,不過卻是有著東林黨的那般錚錚傲骨,見到這般沒有骨氣的周應秋,自然是忍不住的譏諷上幾句。

    當然這句話是得到了內閣的這些大人物的贊同,這些大學士每個出身都是學富五車的文人,都有著那種文人的特殊品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便是這個時期文人的職責。

    這時孫如游又是說道:「不過,本官看來,楊給事中倒是非常適合去這反腐局,以前都是口誅筆伐,說的高興而已,卻是沒有什麼殺傷力,現在到了這反腐局可是有了用武之地了。各位最近要是小心一些,免得到時被反腐局盯上,那就慘了!」說完開始笑了起來。眾人聽得都是有些尷尬,也是呵呵陪笑。

    明朝的官員那裡有不收受一點點銀子的,碰到這般情況卻是只能看皇上的意思了,再就是的大學士只要是不做些太是過分之事應該也是沒什麼大事吧!

    這時徐光啟見氣氛有些奇怪,便是在旁說道:「今日是不是要把前些日子遼東之戰的詳細情況佈告朝廷,然後是詔告天下?」

    眾人都是點頭,不過那孫如游又是說道:「遼東之戰雖然是打勝了,不過本官看來卻是留著很大的隱患,那熊廷弼也是清楚的認識到了,想來前幾日熊經略上的奏折各位也是看到了,好像又是要皇上增撥軍餉,說是要築城,練兵,不知道皇上今日會如何決定!」

    眾人都是搖頭,不知道是說不可能還是說不知道,這時隊伍已是到了殿中,眾人都是按照文武兩邊整齊的站好。

    過了片刻,一聲尖銳卻是不甚刺耳的聲音喊道:「皇上駕到!」

    朱由校在一隊宮中的錦衣衛、太監和宮女的環伺下,坐上那象徵皇權的金鸞寶座,這時殿中的文武百官便是下跪高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一揮手,那司禮監負責朝會禮儀的太監便是上前喊道:「平身!」

    這時百官嘩啦啦的都是站立了起來,不過卻是低著頭,都是等著朝會的開始。

    這時那太監又是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作為今日朝會的重點,第一個出場的便是眾官都是早就得知的項目,兵部向皇上稟報遼東之戰的詳情,順便佈告朝廷,兵部尚書崔景榮上前一步,喊道:「臣有本要奏!兵部接到遼東經略熊廷弼的軍情詳折,今日要面稟皇上。」

    「准奏!」

    「啟稟皇上,建州女真自神宗皇帝時便是起兵謀反,幾十年來累次剿滅,累次謀反,特別是自去年薩爾滸大戰敗我大明幾十萬雄師後,更是比之以前囂張了幾分,此次奴酋出動十萬兵士攻打我大明的遼東,不過我大明軍隊浴血奮戰,最終順利大敗那奴酋,斬敵兩萬餘人,此次女真元氣打傷,數年以內定是無法再來攻打我大明,此次遼東經略熊廷弼鎮守遼東有功,依照兵部的條例,獎賞…………」兵部尚書崔景榮這次上奏其實是一份兵部得到的獎賞簿,對這次遼東之戰中立功的官員進行獎賞。

    朱由校聽了一直點頭,這個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罪必罰,這次對遼東的將領的賞罰是要認真對待的,便是說道:「崔愛卿,兵部一定要詳細調查那些將領的功勞,如是敢有冒領戰功的,朕就是一句話,砍頭,玩弄這些數字好陞官發財的官員,還能指望這些人為朕鎮守邊疆麼?」

    崔景榮忙是回道:「皇上,此次兵部已是認真調查了,絕對不會有冒領戰功的事情出現!還請皇上放心!」

    「如此甚好,不過朕還是不放心,朕知道的那些前線的將領最最常見的便是冒領軍功,崔愛卿回去後再給朕詳查一遍。明白了沒有?」朱由校又是說道。

    「微臣明白!微臣回去後一定再是詳查一遍。」崔景榮說完之後便是退回隊列之中。

    這時孫如游出列說道:「皇上,前幾日遼東經略熊廷弼上來奏折,要求在山東登州、萊州增練水軍,這樣一來,我遼東便可沿著海岸線延伸據點,而且練成的水軍還是可以進入遼河協助遼東防禦!」

    朱由校一看便是想起了前幾日的奏折,便是說道:「朕不是答應了麼,不過朕不是說了,登州、萊州不好,朕要把那個水軍建在青島口去麼!」朱由校心中想的是那青島未來的風光,什麼登州、萊州那裡比得上青島好!

    孫如游又是說道:「皇上,登州、萊州本來就有水軍軍營,而那青島口雖是有些設施,不過卻是比不上登州、萊州,而且青島口卻是遠離遼東,距離遠上登州、萊州甚多,為何還要設在青島口呢?」

    朱由校倒是有些難以回答,總不能說這裡是個深水港,未來能停萬噸大油輪,好似是天方夜譚來著,便是不知道怎麼說:「這個……」

    「那便是三地都是練水軍,青島口遠離遼東剛剛好可以用來練新軍,然後在向登州、萊州分派便是了,這個問題就是這麼定了,愛卿就不要再是爭論了!」朱由校見到自己沒有辦法說服眾人,也是不再囉嗦,一把把話說死,自己是皇帝,想怎地就是怎地。

    這次倒是輪到孫如游不知道怎麼說才好,不過孫如游在腦袋發暈了片刻後立刻清醒了過來,說道:「皇上,本來這水軍由登萊巡撫督辦,現今加上了青島口,都是屬於遼東經略熊廷弼所轄,不過皇上票擬奏折,說是要提高這個水師的級別,那這水軍由何人來統領,官職的品級如何!」

    「這個……」朱由校還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便說道:「既然這般,朕倒是有些想法,既然現在這個水軍駐地加上了青島口,那朕便加設個平遼水師經略,下轄登萊和青島兩個巡撫,專門負責選練水軍好了,官職就這般定了,至於人選,各位臣工可有什麼人選麼?」

    這時庭下開始議論起來,這個平遼水師經略自然不是誰都能當的,那兩個巡撫官職看來不大不小,還真是不好把握。更何況那些地方都是荒涼落後之地,那裡比得上京城舒服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