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當個皇帝高興一回

第三卷 烏雲 第三十九章 巨變前奏 文 / 師法自然

    新書改名了,大家不要見怪!!

    「各位大人這邊請!」一個宮中的太監正是忙碌的指引著一眾官員前進。

    這群官員便是內閣的大學士、六部的尚書加上研究院的宋應星和反腐局的楊漣,此時孫承宗卻是發現不對,這個方向並不是去左順門,便是止住腳步,對著那引路的小太監問道:「這位公公,我等可是去見皇上,皇上不是在左順門麼,應該往右拐才對吧!」

    那個太監立刻回道:「各位大人,剛剛王安王公公吩咐奴才帶各位大人去議事堂的,不是去左順門!」

    孫承宗心中一陣疑惑,便是歷喝道:「你個奴才,也是太大膽了吧,本官進出宮城多次,從未聽過有議事堂這個地方,莫非你想謀害我等!」

    眾人聽了嚇了一跳,孫承宗說的無錯,宮中許多地方是不能隨便進去的,特別是有些地方宮外的人進去都是格殺勿論的,歷史上因為內監故意陷害大臣,讓大臣冤死宮中的事情不在少數,難道今日便是……

    那個小太監卻是被孫承宗的歷喝嚇得不輕,想辯解卻是有些結結巴巴的說道:「不是……,真的不是,是王公公吩咐奴才的……奴才真的沒有謀害各位大人的意思……!」

    孫承宗卻是不相信,宮廷之事豈是兒戲,一步走錯不是掉腦袋便是掉帽子,於是又是喝道:「快些帶我等去左順門,我等一定要讓皇上祥查此事!」

    「孫大人!孫大人!」魏朝剛剛好也是準備前去那議事堂,恰好見到這邊真是在吵鬧,便是站出來解圍。

    孫承宗轉眼一看,一個太監手中持著一個長長的畫卷,正是微笑著從遠處走來,這人不就是當今皇上面前的紅人大太監魏朝麼,於是孫承宗帶著些怒氣的說道:「皇上召見我等,可是這個奴才不帶我等去左順門去見皇上,卻是去什麼議事堂,魏公公你說這個事情怎麼處理!」

    那個太監卻是在一旁插嘴道:「魏公公,我也是王安公公吩咐去接引各位大人,如何有欺騙各位大人的事啊!」

    魏朝一聽便是知道此事的緣由,再看眾位大臣臉上都是有些怒氣,顯然也是被孫承宗給誤導,魏朝便是對著那個太監說道:「這裡沒有你什麼事了,我帶各位大人去見皇上好了!」那個太監聽了如釋重負,答應一聲後便是飛快的離去。

    這時魏朝又是對著眾人說道:「各位大人,你們可是誤會剛剛那個引路的太監了,皇上是讓各位去議事堂的,這個議事堂是皇上昨日剛剛改名的,各位當然沒有聽過了,其實就在前面,現在各位還是跟著我走吧!」

    眾人都是一陣鬱悶,特別是孫承宗,可是丟了個大臉,這個議事堂不遠,走上片刻便是到了這個議事堂,魏朝領著眾人進去,議事堂中裝飾甚是簡單,最最醒目的是屋中的那張遠遠的大圓桌,周圍整齊的擺放著座椅,眾人眼睛齊刷刷的看向魏朝,魏朝這時說道:「各位大人,隨便坐!」

    徐光啟這時偷偷的溜到魏朝的身邊,輕聲的問道:「這個便是圓桌會議吧,皇上曾經給我說過!」

    魏朝這時對著眾人說道:「這個是皇上的意思,以後這般的圓桌會議經常要開的,各位還是自己找個位子坐好了,總共有十五個位子,皇上坐的是正中的那個金龍椅,剩下內閣五個位子,六部六個,研究院和反腐局各一個,還有王公公一個,加起來是十五人,除了皇上的位置固定之外,其他的位子各位先來先坐。」

    「皇上駕到!」這時屋外傳來一聲喊聲。

    各人都是走到門口跪著迎接朱由校,朱由校在王安的陪同下進來,見到各人都是跪在地上,便是回道:「起來吧!」說著徑直走到自己的金龍座椅上坐下。

    「怎麼都是站著,趕緊入席啊,就當是吃酒入筵好了!」朱由校見到眾人都是站著不動,便是無力的說道,這幫大臣還真是麻煩,來點新東西便是接受不了。

    王安最最明白朱由校的名堂,就近找了個位子坐下,而其他的大臣卻是互相謙讓,一時間倒是有些熱鬧,朱由校臉皮一拉,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朕讓你們坐便坐好了,什麼都要朕說兩遍,沒事上奏的坐的離朕遠些,有事的坐的離朕近些,明白了麼!」朱由校說完,眾人的位置已是決定,當然,嚴格按照官職的大小或者權利的大小排列,孫承宗和徐光啟分別坐在朱由校左右。

    朱由校心中一陣苦笑,自己搞這個圓桌會議便是要排除掉這個等級制度,沒有想到還是這個樣子,便是說道:「朕這些日子出宮到上林苑去休養了些日子,放鬆放鬆了自己,這些日子已是積壓了些事情,今日把各位找來便是想聽聽各位的意見!」說完便是對著魏朝一揮手,魏朝這時從屋角的桌上拿起一幅字畫,將其打開,「言而無罪」四個大字躍然紙上,眾人一看都是想要噴血,字寫的還是有模有樣,可是屋中的這些大臣都是些什麼人物,個個都是飽讀詩書的文士,這種字也敢裱糊出來,可是眾人都是經常接觸朱由校之人,對於朱由校的字當然認識,而且那字的左下腳還是有朱由校的印章,便是都板著臉。

    朱由校卻是不在意,自己的那手爛字是出名了的,便是笑著說道:「字是寫的差了些,不過其中的意思卻是到了,朕將這個字掛在這議事堂中,以後各位有什麼想要說都不要怕朕責怪,朕要中興大明,自然需要敢言善柬的臣子,好了,各位有事便上奏吧!」

    等了片刻,各位顯然是有些緊張,這圓桌會議和朝會不同,朝會時皇上高高在上,倒是還能應付,可是現在朱由校就在眼前,就是放個屁朱由校估計也能聽到。

    朱由校見到沒人開說,知道這個需要有人帶頭,便是指著宋應星說道:「宋愛卿先說好了!」

    宋應星見到朱由校點名,便是連忙起身,正要下跪,這時朱由校又是說道:「一些繁縟的禮節便是免了,節省些時間議事,各位以後有事奏報,直接起身說便是了!」

    宋應星當官不久,上朝也是上的不多,像這般的會議更是頭會參加,有些緊張,此時聽了朱由校的話,便是站著說道:「皇上,微臣想要奏報的都寫成了奏折遞給皇上了,現在等的便是皇上的回復呢!」

    朱由校心中暗罵,難怪能搞出那麼多發明來,原來是個書獃子的類型,實在不適合在官場上混,自己本來給他些機會表現一下,沒有想到這下可好,一下便是把擔子全部卸給自己了,朱由校腦筋一轉,心中卻是有了些定計,笑著說道:「宋愛卿的那些奏折朕正在批閱呢,既然如此,不如宋愛卿將研究院的情況給各位介紹一下,朕對研究院的事情公開的不多,想畢各位愛卿也是想知道研究院的情況吧!」

    宋應星說這個可是高手,不就是和做報告一樣麼,自己到京師大學給那些人上課時做的報告可是不少,便是說道:「啟稟皇上,大明研究院去年在皇上的親自監督下建立起來,如今已是天啟元年三月四日,研究院已是有快半年的時間了,在這半年的時間裡,研究院已經由幾百人、幾間房,發展兩千多人,房屋連天,現在研究院中分為物理、化學等幾個分支機構,此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研究院已經實現自負盈虧,現在微臣說說研究院的收支情況,半年內,研究院的研究費用,俸銀,還有各色雜項支出,共耗銀二百一十七萬兩白銀!」

    說到這裡廠中的眾人都是一陣冷氣倒吸!大明歲入也不過四百萬兩,這樣研究院一年豈非把戶部太倉庫的存銀全部報銷了,而且估計還是不夠。

    朱由校卻是一陣好笑,這些大臣說到鉤心鬥角,爭權奪勢那是行家裡手,可是真正說到搞經濟,有幾個合格的,就算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也是號稱沒有經濟學家,何況這商人地位奇低的明朝,朱由校一時興起,便是打斷宋應星的話說道:「各位愛卿,現在終於知道大明的那些歲入沒什麼用處了吧!就算是給百姓加徵稅又如何,靠那些田賦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各位愛卿可知道研究院是如何進帳這兩百多萬兩銀子的麼?宋愛卿,你接著說!」

    宋應星一陣鬱悶,剛剛說到精彩的地方便被打斷,不過也是無法,只好接著說道:「除了皇上先期投入研究院五十萬兩白銀,其他研究院的收入主要來自,研究成果的拍賣,其次來自研究成果的專利費用,其中拍賣研究成果大約一百件左右,最高拍賣價為九萬一千兩,為幾個江南的富商合夥拍得的新式玻璃技術,最低拍賣價也為白銀三千多兩,平均每項研究成果拍賣價為白銀兩萬六千兩左右,也就是說此項得總收入為白銀兩百六十萬兩左右,此外按照出賣的研究成果中,研究院獲得研究成果的專利權,也就是說研究院擁有該項成果,而且研究院負責對該項成果進行升級,這樣研究院能夠獲得其產品的專利費,價格不定,現在各色產品都是剛剛開始上市,銷量還不是特別高,不過總計收取專利費大約白銀二十萬兩,因此總計收入白銀三百三十萬兩,出去用去的兩百二十萬兩,還有盈餘一百一十萬兩!」

    屋中的眾人都是目瞪口呆,眾人都是知道研究院拍賣研究成果賺取不少銀子,沒有想到這項收入竟然這麼高,盈餘一百一十萬兩,天啊,現在戶部庫房的銀子也不過只有六十幾萬兩。

    朱由校卻是一陣得意,在自己的一番指點下,研究院的研究經費是充足的過分,以至於宋應星現在實在不知道怎麼花這筆錢,當然朱由校知道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現在研究院能有這麼高的收入不過是因為研究院積攥了不少技術,過些時候,東西賣的差不多了,錢就沒有這麼快來了,現在未雨綢繆,應該將這些錢重新投入研究院中,保證新的東西能夠源源不斷的出來。

    「皇上!現在戶部的銀子快要用完了,而各地的歲入還沒有送進京來,皇上,你看看怎麼辦才好!」戶部尚書李汝華是六部裡最最難當的官,不是權利小,而是手中的銀子少,每年的戶部的那四百萬兩歲入,半年不到就花的乾淨,其他的時候都是各部挪借,好在朱由校的內孥有不少銀子,朱由校也是慷慨一些,經常支援一些銀子給李汝華,猜免得李汝華當上這光桿尚書。

    朱由校也是對大明的財務政策太不滿意了,按照朱由校瞭解,大明的戶部也就是在張居正在世的那段時間裡好些,不過那時伴隨張居正的死去,一切都被神宗皇帝恢復原狀,如果沒有神宗的三大征,沒有後金的叛亂,那明朝的財政也還能支撐,可是偏偏內憂外患,使得戶部的銀子跟流水一般嘩嘩的往外流,因此入不敷出的朝廷自然得加派賦稅,想方設法撈銀子,要是朱由校不去扶持工商業這個納稅的大戶,就算自己不想向農民加派稅收,也有大臣要求,因此,明朝的稅收制度朱由校時非常不滿意,整個大明的稅收制度只能用亂字來表示。

    「李愛卿不要急,此事稍候再議,先把些簡單的事情商議好了再說!各位不是關心各地撤廢親王的事情麼,今日朕就與你們說說!」朱由校先拖再說,銀子問題可是大問題,摀住錢袋子可是關鍵之事。

    「發生的事情就不多說了,便說以後如何處理吧,各位愛卿有何見解!」

    眾人大眼瞪小眼,說句實在話,這次事情眾人中倒是沒有人參與,不過說到如何處理卻是非常麻煩的事情,眾人沉默一番後,徐光啟說道:「皇上,微臣研習過西方夷人的貴族制度,想來對皇上有些啟發!」

    朱由校心想西方的那些騎士制度麼,怎麼也是想不出什麼好的地方來,不過也不好反駁徐光啟,便是說道:「既然徐愛卿有些看法,不如說來讓朕聽聽,大家再商議商議!」

    |com|bsp;點擊察看圖片鏈接:慾望之瞳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