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晚宋

卷五 山東(下) 第二十四章 織布工場(中) 文 / 高月

    第二十四章織布工場(中)

    李思業微微一笑,轉過幾道門,便進了工場間,一推門,就聞機杼聲『劈啪!劈啪!』傳來,如炒豆一般密集,只見數百張織布機整齊地擺成十列,每張織布機前坐有一名女子,全神貫注地盯著織機,又有一百多人來回奔跑,遞物拿料,負責打下手,所有的人都穿著白色緊身短衣,頭髮紮起,動作清爽敏捷。

    劉亞伯大聲介紹道:「這裡是織機工場,有織機五百張,旁邊有還三間工場,都是紡紗,織機倒是很先進,就是紡紗速度跟不上,三四個人紡出的紗還不夠一台織機用,有時還要到外面去收購棉紗。」

    李思業突然覺得心裡有一件極重要的事,似乎和這紡紗技術有關,可偏偏又想不起是何事,他站在那裡思索半天,卻不得要領,只得搖搖頭,又問道:「她們每月能掙多少錢?」

    「最多的能掙到十貫魯交,少的也有五貫,這是官府定的,這在山東可是相當高的工錢,和礦上的大工差不多了。」劉亞伯語氣中甚是無奈,似乎工場不賺錢就是因為工錢太高的緣故,恨恨道:「我知道宋國平江府有一家同樣規模的工場,所用的都是男人,工錢最高的才每月八貫,那可是會子,市價只相當四貫魯交,而且已經不錯了。」

    「那你從前的作坊給多少工錢?」

    劉亞伯老臉一紅,訕訕說不出話來,他以前的作坊剝削工人極為殘酷,最多時每月也不過二貫金國交子,還要扣伙食費。

    李思業冷笑道:「為了多賺錢,只會壓搾工人,卻不想辦法提高技術,提高產量,這樣的工場在宋國或許行,在我的山東卻休想!」

    「那也要多勞多得才行」一陣爽朗的笑聲從李思業身後傳來。

    驀然回身,卻見身後站著一人,正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卻是百工堂的學正李治,不遠處站了十幾個學生,身著百工堂的黑色校服,臉上稚氣未消,目光清澈,正擠在一起,偷眼打量這個山東之主。

    李思業啞然笑道:「李學正怎麼親自帶隊見習?」

    李治不答,先躬身施禮道:「屬下冒昧,請總管大人見諒!」又回頭招呼學生:「你們不是早就想見李總管的嗎?現在怎麼都變成雞膽子了,還不快過來見禮。」十幾個學生推推拉拉好一陣,才一個個滿面通紅上來依次行禮,卻都吶吶說不出一句話。

    李思業見他們害羞,便對李治笑道:「別嚇著孩子們了,且讓他們去吧!」

    「你們先去把壞的織布機修好,再按課上佈置的功課見習!」

    待學生都跑遠後,李治方回頭笑道:「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我雖不用樣樣精通,可身為百工堂學正,卻都得略知一、二吧!所以我就借他們外出見習的機會跟著看看,上月我跟學造船的學生去了萊州,這個月正好輪到紡織,可巧就碰到了總管大人。」

    「李學正覺得那造船的林平怎樣?」李思業聽他提起此事,才突然驚覺,距上次去萊州,轉眼就已經半年了,這半年中發生了多少事,竟讓他忘記林平許下的日期就要到了,算算交船的日子,也該是這幾天了。

    「不錯!不錯!」李治對林平的運籌計劃表印象非常深刻,每一道工序的先後、每一個工匠的職責,每一個項目的成本都在表裡分解得清清楚楚,一絲不亂。他本是金末著名的數學家,更能理解這張表的價值,不由感慨道:「不知總管是從哪裡找來的這個人,真是個奇才,我已聘他為百工堂的客座教授。」

    又歎口氣道:「李總管若不大用他,真真是可惜了!」

    李思業卻淡淡一笑道:「他是有點本事,不過也相當驕狂,德不服眾,憑這一點我就不想大用他。」李思業又一指幾個技術熟練的女工道:「叫他來織布,他就未必比得上她們,適才李學正也說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其實那一行都有能人巧匠,那林平不過是找到了適合他的位子。」

    又回頭看著李治笑道:「不過讓他做百工堂的客座教授,倒也不錯。」

    邊說邊走,一群人又到另一間工坊,這裡是紡紗工坊,整個工坊裡發出蜂群般『嗡嗡』地聲音,

    人卻比前面的織布工坊多幾倍,環境也不好,空氣中飄滿了細小的絮狀物,在工坊一角,只見一個黑衣婦人在嚴厲地訓斥幾名女工,估計她是工頭之類,李思業不喜這裡的環境,回頭又轉腳去了倉庫,幾圈轉下來,李思業只覺得鼻子癢癢的,不知吸進了多少異物,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突然想到了口罩,急問道:「你們是怎樣防止棉塵吸入口鼻的?」

    劉亞伯詫異,搖搖頭道:「我打小見到的織布場所就是這樣,何須掩什麼口鼻。」

    李治也打個噴嚏,揉揉鼻子笑道:「那是因為從前都是獨戶紡織或者是小作坊,空氣中的異物不多,像這種大規模的紡織,我只呆一個時辰,業已受不了,她們天天在裡面做,久了豈不會生病?」

    李思業不語,前後找了一圈,見窗下有一堆棉布,便揀起一塊,疊成幾層,摀住口鼻道:「兩面再各系一根繩掛在耳朵上,這樣不就可以防止異物被口鼻吸入了嗎?」

    劉亞伯驚訝,也揀起一塊棉布照李思業的樣子摀住口鼻,大喜道:「這倒是個好法子,簡單易做,我馬上就做一批,還可以賣到礦上去,那裡也是需要的,正好可以補補我的虧損。」

    這口罩其實在宋朝的宮廷裡就已經有了,皇帝的賓妃用來避那污穢之味,到元朝時才流傳到民間,這口罩的技術含量不高,至今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想到這後世的法子,李思業猛地記起了剛才那件想不起來,卻又覺得極重要的事,松江人黃道婆不就是在宋末元初時,跑到海南島學了紡紗技術後促成了紡織業的革命嗎?從此松澤一帶就成為中國的紡織中心,現在黃道婆或許還未出生,但他李思業為何不能先走一步。

    想到這,他心中有些激動,急對李治道:「我聽說崖州紡織技術先進,我們為何不派人去學習,提高我們山東紡織品質量?」

    李治想想,大悟道:「是了,那崖州便是棉花的最早種植地,仁宗開始,因其棉布上乘,一直便是宋國宮廷的貢品,紡織技術確實領先,李總管眼光獨到,提議真是精闢之極。」

    他又一拍自己的腦門,懊惱道:「我怎麼就早沒想到,事不宜遲,我明天就挑幾個能幹的學生去崖州學藝。」

    李思業點點頭道:「挑好人後,先來見我一面,我有一些要緊的話,還要囑咐他們。」

    突然覺得身後有異動,回頭卻見那個娃娃臉親兵正在劉整耳邊低語什麼,眼光焦急,而劉整表情為難,直一個勁搖頭。

    「什麼事?」

    「大將軍,他妹子沒來上工,聽說是病了,躺在宿舍裡,他想去看看,可又聽說那兒不准男人進去,便來求我。」

    李思業剛想說既然有規矩,不讓去就算了,可他一轉眼卻發現劉亞伯眼光閃爍,嘴唇在微微發抖,心中有些詫異,便指著親兵對劉亞伯笑道:「我這親兵的妹子也在這裡做工,聽說病了,想去看看,我想這是人之常情,工場長可否通融一下?」

    不等劉亞伯回答,李治便厲聲道:「這工場之規,並非律法,總管想去視察,你不得阻攔!」

    李治也看出他的異樣,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他和劉亞伯有些交情,惟恐他不識相,便將李思業的潛台詞搶先說了出來。

    李思業瞥了李治一眼,兩人目光相碰,卻見他老臉微微泛紅,李思業淡淡笑道:「人為本,也好,我是該關心關心工人的生活,工場長前面帶路。」

    不待劉亞伯回答,轉身便走。

    劉亞伯急召過一名健婦,低聲囑咐幾句,那健婦看了一眼李思業,轉身便往生活區方向跑去,劉亞伯急走兩步陪笑道:「那邊都是女人,醃臭骯髒,恐污了大將軍的眼,我命她們先收拾一下。」

    李思業心中冷笑,暗向劉整遞了個眼色,劉整會意,悄悄率幾名親兵去攔截那婦人,劉亞伯看在眼裡,臉色愈加蒼白,見李思業在不遠處停下來笑吟吟等他,但目光卻閃過一絲冷色,他心中一陣發寒,腿竟軟得似一步也走不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