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科幻小說 > X進化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七章 海華沙.坤沙瑪維諾.迦南 文 / 紅敷

    「她以絕美之姿行來,猶如夜晚那最絕妙的光明與黑暗,均匯聚於她的風姿與眼底,交織成如許溫柔光輝,是濃艷的白晝所無緣得見……」

    「這是首詩嗎,真美,它是誰的詩?」

    「喬治.高登.拜倫爵士。如他所說,白晝過於濃艷俗麗,所以需要黑暗的出現。就好像這座黑暗之城需要它的夜女皇,呵呵,難道不是嗎?」

    「夜女皇,薔薇劊子手,鐵娘子,她為什麼會有這些綽號?」

    「也許當你聽我講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會明白了……」

    讓時光回溯到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幾年,在巴西東南部風景優美的海港城市里約熱內盧,一名小女孩嘴中塞滿了硬麵包拚命地奔跑著。小女孩一邊狼吞虎嚥地吞著麵包,一邊回頭張望似乎害怕發現麵包被偷的店主追來。她微卷髒亂的紫發搖曳在身後,棕色瞳孔中滿是飽受飢餓,疲憊折磨的痛苦神色。女孩跑到一處僻靜的小巷,垃圾桶旁躺著幾個瘦得只剩骨頭的孩子。這些小不點看起來隨時都有可能在飢餓的昏迷中痛苦死去。小女孩將嘴裡塞得滿滿的麵包摳出一點,餵給一個孩子,再摳出一點餵給下一個,就像成年的野狼喂幼崽吃東西時一樣。可是,她也只有七八歲比那些小孩子只大上三四歲。最後她口中還剩一些麵包,這些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吐出來餵給別人的。因為她需要這些保證自己能有足夠的力氣再出去尋找食物。

    在里約熱內盧的這片南美最大最著名的貧民窟『上帝之城』中,這種情況隨處可見。一個偷東西的小賊,幾個隨時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孩子。但是,我相信你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這名小女孩與那位美麗,冷漠的夜女皇聯繫在一起。可這名小女孩正是兒童時代的海華沙.坤沙瑪維諾.迦南……

    海華沙出生在里約熱內盧的一戶普通家庭中,他的祖父是美國到巴西做甘蔗生意的小商人,而父親則是第一代美裔巴西人。至於她的祖籍,不是巴西,也不是美國而是中東,這從迦南這個姓氏上就能看得出來。早期從中東移民到美國的海華沙的祖父,他個人十分喜歡美國英雄文學,所以用《海華沙之歌》這首讚頌印第安民族英雄海華沙的詩,為自己的孫女取名。

    海華沙的父親不是一名合格的小商人,他總是覺得做正經生意賺錢太少太難,這種想法促使他接觸到里約熱內盧的黑幫。在里約熱內盧這座海港城市,它最為稱道的除了美麗的海濱,建有巨大白色耶穌像的耶穌山,足球,桑巴以及那著名的貧民窟上帝之城,剩餘的就是販毒生意了。在販毒糾紛中,海華沙的父親被黑幫射殺,而母親也被追殺上門的黑幫燒死,年僅五歲的海華沙至此成了孤兒。

    在臭氣熏天,並且會隨時發生流血事件的南美最大貧民窟『上帝之城』中,年僅五歲的海華沙為了活下去像野狗一樣在街頭掙扎了兩年。直到她長大一點,能夠在偷到東西後跑得足夠快而不被抓到時,她的日子才好過一點。而這一點,僅僅意味著在運氣好時她每天都能吃到一丁點食物,不至於持續一星期挨餓。但是她一人好過不代表上帝之城所有流浪兒都能好過,每天都有更小的孩子因飢餓死去。而海華沙在看到這些在她面前活活餓死的小孩,心中做了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一生。她決定撫養這些看起來比她小上許多,虛弱得什麼忙都幫不上的小廢物。至此以後,在上帝之城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兒童犯罪團伙。他們為了填飽肚子會做任何事情,雖然很多時候這「任何事」觸碰了道德底線,但有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

    里約熱內盧,著名的海濱遊覽勝地。它的美麗在巴西人心中無與倫比,巴西人總是驕傲地對外國人說,「上帝花了六天時間創造世界,在第七天創造了里約熱內盧。」但是任何美麗的背後都掩藏著一抹不為人知的醜陋,而里約熱內盧的醜陋就是上帝之城。當海華沙十歲的時候,她已經讓十幾名原本應在飢餓,寒冷中死去的小孩在上帝之城活了下來。而她的小團伙也發展到接近四五十人的規模。這很難讓人相信不是嗎,一個十歲的小女孩在極度混亂的貧民窟中,讓另外四五十名孩子成為她忠心的手下。她是怎麼做到的?很簡單,她向他們許下一個簡單的諾言,並努力做到了這點。在上帝之城大批流浪兒眼中,這個有著紫色髒亂卷髮的女孩就是他們的頭兒,只要跟在這女孩的身邊自己就不會餓死。不會餓死,這就是她的諾言。

    隨著時間的推移,海華沙的小犯罪團伙越來越壯大。不過這時,上帝之城的很多目光已經注意到了她們。盜竊集團,皮(和諧)條客還有一些毒販都有意和海華沙接觸。毒販想通過她的小團伙運送毒品。但海華沙對此嗤之以鼻,因為她對毒品恨之入骨,她的家庭之所以遭受不幸就是因為牽扯上了販毒。惱羞成怒的毒品販們決定狠狠教訓這些不配合的小孩。他們誘騙了一名年紀最小的孩子,通過他抓住了其他小團伙成員,並殘忍殺害了其中大部分孩子。這些七八歲大的孩子們嚇壞了,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死亡但這種近乎虐殺似的事發生在自己身旁,還是讓他們害怕得哭起來。不過逃出來的海華沙潛伏起來,一周後她召集了更多的流浪兒,在夜裡趁毒販們入睡將整棟樓封死,然後放火活活燒死了這些毒販。

    而三戰爆發後,戰火迅速波及全球,里約熱內盧人心惶惶,整座城市陷入恐慌之中到處都在暴亂。搶劫,強姦,殺人事件不斷發生,而上帝之城整片的貧民窟比起之前更加混亂,走在街上你隨時都能嗅到空氣中濃濃的血腥。為了在戰爭中生存下去,已經由女孩成長為少女的海華沙,將她的兒童犯罪團伙發展成一支少年軍。海華沙和她的少年軍用偷,搶,騙,換各種途徑方式獲得武器,並用這些武器武裝這些十一二歲甚至六七歲的童子軍。在逐漸失去掌控的戰爭中,無數人受到戰爭的波及,無數家庭支離破碎。流浪兒的數量成幾何式激增著,而少年軍的規模也因流浪兒的增多不斷擴張著。這些為了填飽肚子而拿起衝鋒鎗的孩子,會因為一塊麵包而殺人也同樣會因為相同的理由被其他人殺死。海華沙和她的少年軍在上帝之城中像鼠疫一樣迅速蔓延著,到處都能看到戴著紅色薔薇袖標的兒童,他們拿著比自己身高還長的衝鋒鎗上房,鑽洞在一座座板棚間穿梭著,就像蟑螂一樣出沒於貧民窟中。隨後,在幾次大規模流血衝突中,海華沙指揮著少年軍佔領了上帝之城。但她的目標不僅僅是上帝之城,她要掌控整個里約熱內盧。

    隨後在三戰持續的十年戰爭中,上帝之城走出來的少年軍成為南美最神秘,也是最令人膽寒的一隻游擊隊。這些手持武器的兒童,少年心狠手辣,並且十分機警狡詐,這些在流浪時磨練出的生活本能,讓與他們為敵的成年人吃盡了苦頭。「睡覺時看好你的脖子,因為少年軍會隨時潛入你的帳篷割下你的腦袋」,「永遠不要相信他們,無論他們看起來多麼可憐,可愛,他們會在你靠近的一剎那將匕首扎進你的心臟上。」「他們就像一群神出鬼沒的魔鬼,他們會在河裡下毒,會在叢林中埋設陷阱,你的同伴不斷死去可是你卻連他們一個影子都看不到。」當那些退伍的老兵再談及這支少年軍時,神色間無一不流露出恐懼的樣子。

    而此時掌控隊伍過萬少年軍的海華沙,也成為控制南美東南部大片區域的新興軍閥。但是,在血和鐵的戰爭中海華沙沒有迷失自己,沒有喪失人性。並且難能可貴的是,她時刻都在學習,閱讀,從書籍中學習一切她不瞭解的知識。作為一名在貧民窟長大的少女,是什麼讓她產生學習的興趣?是什麼讓她在殺伐中保存了可貴的人性?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上帝之城的一家小小的門牌上有一支褪色紅薔薇的舊書店。這家舊書店中有一位老抄書員,在五歲的海華沙剛剛成為流浪兒那半年時間裡,海華沙幾乎是靠偷這名老抄書員數量可憐的晚餐生存下來的。健康狀況十分糟糕的老抄書員心地善良,他教會了海華沙識字,閱讀。而每個因飢餓而難以入眠的夜晚,海華沙都會跑到舊書店閱讀那些晦澀難懂的舊書籍,藉以閱讀淡忘飢餓感。

    老抄書員在幾個月後便去世了,而這間堆滿舊書的小小店舖就此關閉,海華沙再也沒有免費的食物,也沒有可以抵消飢餓感的書籍可以閱讀。不過老抄書員和那堆成山的舊書卻對海華沙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閱讀讓她比其他流浪兒更聰明,更有禮貌,更有見識。而有禮貌的小孩總是能比其他小孩,從成人手中獲得更多一些的施捨。更重要的是,那些講訴無數英雄事跡的書籍讓她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使得她從來沒有迷失過自我,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期。

    再說回已經成為南美地方軍閥的海華沙,在三戰末期從小在流浪生活中鍛煉出的敏銳心思拯救了她和她的軍隊。因為社會委員的時代就要來臨了,社會委員會前身那個由幾位超級財閥組成的小集團,對各地在戰中扮演屠夫角色的軍隊首腦實施了斬首行動。而戰爭中以鐵血,冷酷的手段著稱,因惹眼的紅色薔薇旗幟而被人們稱為薔薇劊子手的海華沙也在小集團的斬首黑名單之上。不過這時海華沙已經注意到了戰局的變化,她以雷霆之勢迅速解散了軍隊,身邊只留下當初從上帝之城跟她走出來的少年軍成員在身邊。當初數千人的少年軍此時活下來的只剩下三四百人,海華沙帶著這批心腹悄然轉入地下組建了僱傭軍組織,而這只是為了實現她當初不會讓這些流浪兒餓死的諾言。隨著海華沙的低調消失,社會委員會的前身小集團也將她從黑名單上劃了出去。

    至此海華沙和她的傳奇故事似乎已經告一段落,但事實上她的傳奇還在繼續,只不過地點南從美州換做了黑暗之城九龍……

    「這個故事讓人聽起來真不舒服,我是說那些在貧民窟的生活經歷」

    「好了,現在讓我們再次輕聲誦讀那首拜倫爵士的詩。『她以絕美之姿行來,猶如夜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