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明代商人 文 / 清宵好夢

    在古代,商人雖然很多都是大戶人家,但是他們卻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就比如,在明代初期,統治者對商人地位的壓制就非常的嚴重。《農政全書.卷四》謂洪武十四年:「上加意重本抑末,下令農民之家許穿?紗絹布,商賈之家只許穿布。農民之家但有一人為商賈者,亦不許穿?紗。」也就是說,商人穿絲綢衣服都是犯法的(只能穿布衣)。可見其地位之低下。

    商人地位的低下,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由於人們的經濟思想的長期落後。古人只看到商人在流通領域高賣低買,賺取中間差價,便認為其奸黠狡詐,不事生產而徒分其利!認為商業本身不創造價值,反害農桑,故素有重農抑商一說。這也造成了商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要不然怎麼會有「士農工商」之類的階級分類呢!而在所謂的「三教九流」之中,商人的地位也只是排在了九流的最末一位……

    在明代以前,商人是不准參加科舉的,更不可以為官。直到明朝中期,朝廷設置了「商籍」,商籍之設立,才使得商人子弟不但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更可以保留名額,使他們較一般平民容易取錄。除考試外,商人獲得官位的另一途徑是「捐納」,即商人向政府繳交錢銀,便可以成為監生。明景泰年間,為充實邊防財政需要,開納馬、納粟、納銀入監之例,使商人有機會因監生而得官,因為明代的監生可以補低級官職。明末監生之中,以捐納入監者十有七人,商人入監,已成風氣,至清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