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八一節 漕幫物流 文 / 清宵好夢

    王動一直在想,要不要去結交一下這個遼王,心裡是很想,但谷王和遼王的結局都不怎麼樣相反那個王動不是很喜歡的楚王,倒是後來旺的很。唉,世事如棋。

    這些天,王動總是在想這些事,怎麼能搭上鄭和這條船,怎麼能說服鄭和或是皇上,自己自然要是去爭取,但關鍵是怎麼能鄭和發生關係。

    想到下西洋,王動又想開了,三湘商行能準備多少商品,現有的,還是要開發些新的。要從南洋搞什麼回來,比如菲律賓,這個國家出名的是銅礦,金礦也富礦,別的礦產這會沒本事去開發利用,另外還有磷酸鹽礦、海鳥糞,別小看那些鳥屎,那可真是好東西,還有什麼呢,木料。印尼就別說了,出煤,出木料,還有燕窩。馬來西亞也是有鐵礦,另外這些國家產胡椒,還出產各種各樣的水果,比如榴蓮,芒果等,不過這會橡膠不知有沒有大規模種植,王動印象中,橡膠和油棕大量種植是殖民地以後的事,南亞這些國家還有一樣好東西,石油,大多在海底,這會沒這個本事去開。其實王動真正有興趣的是非洲,那可是塊富饒的大陸,自然資源太豐富了,想到這裡王動笑了。初中他學世界地理參加過市級競賽,那會地理是他最喜歡的科目,填圖冊新學期剛拿到就會急著填完,哪個國家,首都叫什麼,有什麼河,有什麼大山,有什麼礦產,瞭如指掌,那會就幻想著要是回到殖民時代多好,全世界去插旗,這會真的穿越了,機會來了,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搞笑的事,這些東西,這會只能他一個人意『淫』,他還找不到一個人與他分享,再說了,說了別人也不懂,棉蘭老島這會叫什麼名字,新加坡叫什麼,呵呵。

    想到這裡,王動給張浩傳了封信,在商行內外兩邊採購囤積商品,一是瓷器,二是棉布和絲綢,還是從傳統的東西做起,這兩樣東西,要分開檔次,好,中,差,質量好的工藝好的佔二成,中等的四成,較差些的四成,最好的東西,還是放在明朝內部用。學後世的小日本,一流好車自己用,二流去歐美,三流才在亞洲。

    算了,生意事業為重,遼王就算了吧。王動在江陵兩天,然後坐船南下,這次他也不玩什麼花樣了,直接把漕幫的牌子亮了出來,表明身份,荊州還是洞庭湖分舵的管轄範圍,特別是他一差人去漕幫聯繫船,楊剛就跟著過來了,本來楊剛是跟著王動到了黃州的,但從黃州往北棄船騎馬,他不會騎馬,王動自從知道鄭和已經下西洋了,時間緊了,把行程減了,於是便吩咐楊剛到荊州等他,到時一起從荊州到常德,先沿江而下,然後在洞庭湖裡行船,王動的想法再摸摸漕幫的底。

    後世王動曾經到三峽旅遊過,呵呵,想想也是好笑,明朝沒有旅遊這一說,書生遊歷天下是有的,但多大是為了爭廣見聞,有錢人是美俾書僮車騾馬隊,沒錢的,一包一傘足亦。不過這會順水而下,更是有「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那種感歎。不過王動只是說說,感歎一下,動力船和風帆船是不能比的。

    楊剛是個很能幹的人,董標的洞庭湖分舵能做大,他的功勞不小。但這兩年,董標私下對他說過,幫主是湖南人,自然偏著洞庭湖這邊,但太湖這些年發展很快,京城和浙江富庶,這已經讓董標感到壓力了,特別是永樂帝這些年,大力疏通運河,可以肯定的是,運河一通,太湖那邊的實力大增,幫主沒多說過什麼,只是說了句,「董標,太湖那邊很熱鬧」。僅此,漕幫的勢力一直是在長江流域,運河一通,一定會北上,這種擴大地盤,建功立業的事,太湖那邊是佔著地利,你沒法和他們爭,所以董標一直想,怎麼樣才能把洞庭湖這邊壯大起來,一是錢,二是船和人。私鹽雖然做的不錯,但比鄱陽湖那邊還是差些,那邊已經熟門熟路販私鹽干了很多年了。起步晚——低,沒辦法。董標的心事也就是楊剛的心事,不過楊剛這會心裡有點底了,這點底是王動給他的。

    自從王動橫空出世後,幫主第一次去瀟湘記吃飯,就對這個王動稱讚不已,在岳州一會,楊剛就服了他了,那做生意和弄錢的本事,歎為觀止,還好王動雖稱來自淮左,但沒被太湖那邊網去,湖廣這邊能傍上瀟湘記,靠上三湘商行,真是太有福氣了。

    漕轉托運的事,兩人談的很順利,所以說,和有文化的人說事,就是容易。王動先和他談管理原則,成本問題,服務項目,市場問題,也就是怎麼控制成本,船人能最大利用起來,服務項目那就是開發多種項目,除了運貨服務於商人以外,也要報務於民眾,明朝初年,朝庭為了遞送使客、飛報軍務、轉運軍需的需要,在全國各處因地理條件,量宜設置水馬站及遞運所、急遞鋪,這些只服務於官府,不對民眾,也就是說,以後漕轉物運,不只是送貨,什麼都要送,王動一提朝庭的站所輔,楊剛的思路馬上就開了,最後就是市場問題,這裡涉及到宣傳和定價,好在漕幫的分佈很廣,且目前嚴幫主還是能令行禁止,所以問題不會很大,不過王動提出的一個定價方案,倒是讓楊剛耳目一新。

    「依尺寸和輕重來計,體大質輕,按體量,小且重的則按份量。確定首重,首重十斤一個定價,每斤加價,貨越多,價最低,尺寸也是,定下最小的尺碼,不足者以定額計,超出者另計,體量越大,計費越是便宜。」

    「大的商行,不要按貨來計,估算他們整年的生意,定個全年的契約,要讓他們覺得整年全包的便宜些,這樣就能綁死這些個客人。」

    「試試接兵部的生意,那個量大,若是銀子好收,這是新的門路。」……

    楊剛這人有個特點,就上記憶力很好,前面幾次與王動的接觸,他已經寫下了厚厚一大本了,這兩天又是一大本了,他的做法是先記下所有的,還有自己想到的,然後再分類,然後把王動的幾條原則寫上,最後參照漕幫的幫規,制定出一個漕轉物運的規章法度出來。

    船到巴陵的時候,停了一下,這裡董標已經在候著了。再次到巴陵城,到了樓前街,這已經是個大工地了。張浩居然一直在巴陵沒走人,他是整個項目的負責人,王動看到他的時候,發現他一點都沒覺得累或是煩,沒有一句牢騷話,而是處在一種興奮狀態。知府大人沒在,不知去哪了,知縣大人倒是在,於是又拉來作陪,這會的岳陽樓已經成了一個酒店了,不過只有涼菜和酒水,倒還真合了文人的口胃。

    這會,王動的對聯已經靜靜的掛在那裡了。特別刺眼,王動那會是用毛筆竿沾了墨寫的,算是硬筆吧,反正大家都覺得字奇醜,但出自王動之手,也沒什麼話好講,不過細看,還是有點味道的,掛出來幾天後已經有一幫王動迷開始欣賞起王動的字了。

    呂道人真無聊,八百里洞庭,飛過來,飛過去,一個神仙誰在眼?

    范秀才更多事,五千年古國,什麼先,什麼後,萬古憂樂太關心

    不過接下來,知縣大人的一句話卻把王動給問的呆住了。

    註:洪武元年(1368)明朝在全國各地設置水馬站及遞運所、急遞鋪,用以傳遞公務,器物,以及迎送官員和外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