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四五節 占城謀劃 二 文 / 清宵好夢
「交趾新收,其所畏者,大明之軍隊也,非天朝國威,故此兵將不可暫離,尤其張沐兩候爺。其國小民愚,不知文明為何物,應以文德教化為首選,是故自交趾布政司使至下等小吏人選,尤為重要。」
「安南陳氏一脈雖亡,但忠臣家將仍在,胡黎兩族為我朝所敗,但根基還有。安南一役,前朝世家俱滅,新貴群起,偽陳者必眾。」
「以大明官員出任交趾要員,必然有驕蠻輕侮之心,扶安南貴胄或地方土紳,為上策。
「交趾並占城,其地勢狹長,臨海多林,資源豐富,種類多樣,其中以煤、鐵為最,此兩國雨水豐沛,一年只兩季,或旱或雨,稻米一年可三熟。其國林木甚多,六成國土以上為可用之木材和水田,所出合抱之檀木、鐵木,大明朝鮮有。沿海魚蝦肥美,出所珍珠也是異於我朝。占城在交趾之南,下西洋必經之地。」……
姚廣孝當然知道王動的意思,如今明朝的軍隊還在交趾,王動的意思很明顯,這些軍隊也就別回來了,趁這個時機把占城拿下就算了。
「皇上前些日子正在擬詔,占城為永不征討國家之一。」姚廣孝頭都沒抬,繼續喝他的茶。
「屬國雖有進貢,但所得賞賜之物價值不菲,永不征討,皇上寬厚,日本也是永不征討,但浙閩一帶倭賊不斷。真正聽話的只有自家的奴才,非我族類,其心必誅。」
「事出有因,師出無名!」
王動樂了,姚廣孝看來是被王動說的有點心動了。其實王動心裡非常清楚,永樂自所以要教訓安南,有多層意思在裡面,一是他搶了建文帝的江山,國內要服,番邦也要服,二是他需要通過這種戰事來宣揚大明朝的武力,三是北蒙才是勁敵,因此北征之前一定要南安。王動只是讓姚廣孝明白,交趾占城非南蠻荒蕪之地,若能為明朝所取,不會為大明朝帶來負擔,收效大於付出,此前對於安南的處置,很多大臣的意思就是,南蠻之地,煙瘴荒蕪,愚民刁蠻,必為朝庭所累。其二真正要轉移交趾內部的矛盾,那只有把這矛盾轉移到占城,還有就是,真要想解決交趾的問題,一定要把占城?在一起考慮,把他們全收過來,才能搞得服服帖帖的。
姚廣孝對於交趾和占城國的意見驚動了永樂,朱棣不明白姚廣孝怎麼會突然提到占城。關於交趾安邦的策略,朱棣覺得姚廣孝提的很好,但這些與占城有什麼關係呢。
「鄭大人出使西洋勢在必行,且非一日一時之事,大明朝需要支點。」
「支點?」這個詞是王動說的,姚廣孝也是新鮮,朱棣當然不知。
「鄭大人將兩萬士卒,以亡囚陳祖義之流,爪哇麻喏八歇小國尚有盜搶侵犯之心,若鄭大人西行途中,有我朝要塞城堡支持響應則為最佳。且自元蒙以來,民間私貨屢禁不止,其根本在於番邦有勢力呼應,若要剷除銀銅黑市,自家城郭,駐留兵士才可保證。」
永樂這下子陷入了深思中,如今大明朝需要銀銅,上次他一開口,賜日本國幾十萬錢,讓戶部尚書氣的跳腳,事實證明,日本國得了這些銅錢後,幾年之內沒有鑄錢,而明朝則是捉襟見肘,大明寶鈔若不是強令流通,早就成引火紙了。
「從長計議,此事不急。」永樂定了調子。
永樂雖然定下了調子,但這事,姚廣孝還是悄悄的告訴了鄭和,當然也沒少上王動的眼藥,不過姚廣孝也知道,把王動推上前有好處的,他敢肯定,這次再下西洋,占城離亡國不遠了。姚廣孝要做的只有一件,那就是讓張輔沐晟先別急著回國,在交趾再觀望一段時間,等待王動或是鄭和的招喚。
永樂沒有停下來,內閣幾個都招了去,問起他們交趾和占城的事情。個個也都是意外,交趾這會去的可都是牛人呀。那的老大黃福以尚書銜掌安南布政、按察二司事。此人建文帝舊臣曾經被列入逆臣錄,後去名,派往安南之前可是工部尚書。另一個重要的人物是陳洽吏部左侍郎,安南事發時,先被派到廣西參謀軍務,如今他是持符驗二千道,銓選交趾官吏。這兩人,一個全面主持工作,是個非常老辣的傢伙,你想,建文重用,還上了逆臣錄,居然先除名,還被啟用還被提撥。而負責組織人事工作的陳洽也不是空降的,已經在廣西預備了半年,熟悉了地方事務,特別是積累了少數民族工作經驗,應該能搞得定的。但當永樂問及占城一事,以及即將行定案的永不征討國家的名單的時候,這幫人都清楚永樂的意思了。
不過,自黃淮,楊士榮,解縉起,個個都不吱聲,看來這個師出無名,還是個大帽子,扣在了這幫孺生的頭上。不過更重要的是,這幫人上人,個個都是人精,從交趾占城中得到的啟示很多,他們需要一段時間來揣摩皇上的意思,這會不能亂說。皇上是不是這兩天被異國來朝,拓疆裂土給刺激了,還是皇上真的要先南安再北上,或是皇上是不是要拳打四方,還是交趾那邊張輔送過來的小閹豎很好用,皇上他……這個這個,不能亂想。老僧入定,眼觀鼻。
其實對於永樂來說,他是個粗人,我想要我就要了,不需要理由,我的理由就是我想要。不過他還想要個好名聲,可是這個好名聲有副作用,姚廣孝和王動都把這好名聲,與安穩的南方?在一起。而且他們都抓住了永樂的心病,北蒙,不管是東洋也好西洋也好,其實永樂都不放在眼裡,他真正關心的是北蒙,鄭和使西洋也好,收安南占城也好,還是王動為大明朝賺錢造槍炮也好,都是為了北蒙。
這幫大臣們也沒議出什麼東西,個個環左右而言他,不過說實話,君臣的目的都達到了。永樂讓手下的這幫大臣們知道了種種可能性,這幫大臣自然會就著這個線索去想很多很多,那麼各種相關不相關的政策措施都會有些風向上的變化。這邦大臣也讓永樂知道了,這件事不是那麼輕易能定下的,不像是征安南,義正辭嚴,大家不出頭,也足以證明這事的嚴重,不敢輕易出頭。
事實上,當天晚上,解縉便開始找王動出來說話了。王動自然不會藏私,王動自從發現這個解大人與歷史上有了本質的變化之後,一直是不冷不熱,解縉要拉他去參加什麼活動,他能推則推,推不了了就應酬一下,也是三緘其口,正常,他是個監生,哈哈,基本是個白丁,在一幫大人面前,沒啥啥的,但私底下,他又會向解縉打聽點什麼,更會通過解縉的嘴去說點什麼,放點什麼風聲。
「解大人怎麼看靜之的《商論》《易貨論》」王動已經不止一次的問解縉了,他總以為,像解縉這種人,是不大容易鬆口的,為什麼,他會轉的這麼快,完全擁護王動的觀點。
「靜之,不用說易貨了,你可知占城。」如果說有一個人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神仙鬼怪,內知國之政事,外知兵事戰爭,在解縉頭腦中跳出的名字就是王動,當然人選還有很多,但王動還知道很多人不知道到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連東方朔估計都不知道且想都沒想過。在大明朝,連解縉都不知道的東西,王動居然知道很多,那可是很驚人的,解縉是整個明朝公認的三個讀書最多的人。
王動不知道占城,他只是知道占城的位置在後世的越南中南部,別的他一概不知。結果,本來是解縉來找王動問事的,反而他先給王動上了個掃盲課。
占婆補羅,補羅梵語意為城,簡譯占婆、占波(解大人牛吧,梵語都懂),地處交趾南,王都為因陀羅補羅。中國古籍始稱為象林邑,漢朝日南郡的象林縣,因為離中央太遠了,後來自立為國,有過環王國、占城國、占婆國或是占波國等多個名字,當地居民為也被稱為佔人,佔人是剽悍的航海者。不過還有一說,這個國家最早為漢時象林縣功曹之子殺縣令而建國。占城如今深受印度文化影響,使用南天竺文字,從印度傳入婆羅門教和佛教,也有信回回教的。出產象牙、犀角、烏木等珍奇異物。地處中國連接西洋儲國海路要衝,從事海上中轉貿易,獲利甚大。永樂元年安南奪取占城的占洞、古壘兩州,所以安南與占城之間還真的是有些近仇。
王動聽到這裡,差不多已經知道要怎麼搞定占城了。他一人在那傻樂,解縉則看著他發呆,不知他什麼意思,自己這唾沫四射,而王動在那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