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節 船隊靠岸 文 / 清宵好夢

    占城的酒有很多種,不過有兩種是讓明朝過來的軍人最奇怪的。一種是檳榔酒,算是果酒吧。關於檳?,開始張輔的軍隊看到安南人吃檳榔的時候就奇怪,青青的果子,浸在黑黑的汁水中,然後放到嘴裡咀嚼,咬來咬去,磨出一嘴的暗紅的汁水,嚼的人生汗頭暈,有的人甚至如喝多酒一般的醉去,真是不懂是什麼東西,嚼到最後,還能吐出毛扎扎的一團麻線,但又好像是待客的佳品,當地人看到明朝士兵時,居然面帶笑容的敬呈上來,讓明朝士兵品嚐,唬的那些北方人搖頭不已。不過這種現象等到沐國公的軍隊過來之後,大家就懂了,沐公爺的士兵大多在廣西雲南時間久了,對這種東西習以為常了,特別是看到檳榔酒,個個趨之若鶩。另一種酒是用大名鼎鼎的占城稻釀製的米酒,「造酒以米和藥丸干持入甕中,封固如法收藏,曰久其糟生蛆為佳醞。」這夠嚇人了吧,居然要等到酒裡生蛆才是佳釀,這裡又有段說詞了。

    軍隊裡的士兵大多是粗人,帶兵的將軍有文化的也不多,若是讓解縉這種角色,當然不一定要勞動他這麼份量重的,普通的舉人也就可以了。這些文化人就十分清楚,這所謂的蛆酒是怎麼回事。原來酒本身有很多名字,蛆酒,蚊酒在酒史上早有記載,這裡的蛆蟻並不是真正指酒裡有蛆有蟻,而是指那酒糟未盡,一粒粒的白米,似蛆蟲似蟻蛋,於是文人就以蟻酒蛆酒代稱,指的是漕未去盡的新酒。

    但聽這名字,蛆酒,這些親衛已經有點怪了,再看那壇裡,真是有一粒一粒白白胖胖的東西在飄著,心裡更是發毛,而開壇之後,沒有酒杯酒盅酒碗倒酒出來讓你看個明白,而是團團圍坐在酒罈邊上,人手一根三四尺長的細竹竿或是蘆葦棒,直接把那竿棒插入酒罈裡,大家一起吸。這種喝法是要有點內力的,這吸管長了點,你要是內力不夠吸的就少就慢,要是幾粒「死蛆」一起堵在了管中,更是會讓人發毛,這種酒吸了上來,真要感覺到嘴裡有一粒粒的東西,個個都是只吞下去,沒一個敢去用牙齒磨動幾下,不過只要這些親衛鼓起勇氣吸到酒水之後,個個神色大異,「這蛆酒味道非常不錯」。

    不過還有一個讓這些親衛們感到搞笑的是,剛開了壇的酒很濃,占城人居然視圍坐在酒罈邊的人數決定兌水的量,然後大家一起喝,喝一段時間,再兌水,等到沒酒味了,就算是結束了,如果還有酒味,且喝夠了,那就再用泥封住,留到下回有什麼喜事大事再喝。

    新港這幫明朝和占城的士兵正在舉行著酒會,大家吸的不亦樂乎,明朝的這些士兵到了占城在這裡都是上賓,也沒啥娛樂,也就大家一起喝喝酒,吃吃水果,吃吃海鮮,這些玩亦算起來都不大值錢,但卻對軍人的胃口,當然吃多了拉肚子的也是有,那要另說了。護衛頭目張衛,是張輔的家將,現已經軍功累升為偏將軍,這時間他已經和占城國王的侄子稱兄道弟了,那個時代,東南亞很多小國有語言但沒文字,真正有點身家背景的人,都以懂漢文為榮,國王本身也懂,他的侄子還到過中國也是懂漢文,交流倒不是問題。大家正喝在熱頭上,有士兵飛快的過來報信,「外海正東方五十里,已經看到天朝使船前哨船隊」,如果算來,再過兩三個時辰,可能鄭和大人就要到了。

    鄭和船隊前哨斥候也發現了在占城的船隻,已經接上頭,新港方面會有領航船過來,同時安排好船隊的泊位。而王動這會正帶著馬歡和他請的醫生道士在船隊的另一條特殊的船上,醫船,這是條大的馬船改制的,這條船上存放了很多的草藥,住著船隊十多個?中,這些隨行的郎中以蘇州人為主,王動過來,是想和他們多親近親近,以便上岸後,能哄著他們去占城考察這裡的中草藥,然後借這個名義,在當地收集動植物及礦物資料。

    王動這個建議得到了所有醫官醫士的一致贊同,當然這會這幫人在王動的《本草綱目》的誘惑下,個個都已經熱血沸騰,只等著上岸後,能有新的發現,能與當地的土醫巫醫多交流,能提高自己的醫術,增加經驗。在王動所處的明朝,各行各業同行之間的交流非常少,家傳的也好自己摸索出來的也好,都是安身活命的根基,絕對不能外傳的。王動的《本草綱目》不旦是打破了這一界限,更重要的是,這個傢伙居然動不動就送人一本,這可是上百兩銀子一本的寶書,很多地方都是有價無市,一共就印了這麼多本,分到各個行省的都不多,州府這一級能攤到個一兩本就很不錯了。

    占城有什麼動植物資源,王動心裡有底,要在這弄稻和甘蔗的良種,然後送去台灣,這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東西,別人不知,可能交趾和占城人都不知,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塊寶地有什麼資源,但這會王動知道的清清楚楚。

    後世的越南被形象的比喻成「一根扁擔挑著兩筐稻穀」和「金山銀海」。「一根扁擔」是指越南中部的狹長地帶,它挑起的「兩筐稻穀」是指紅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這兩個著名的「糧倉」。越南西部和北部山區,覆蓋著大面積的森林,盛產貴重木材和其他林產品,活動著多種珍禽異獸,地下則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煤礦和鐵礦,因而被冠以「金山」;而越南江湖河海又因有著各種各樣的水產資源獲得了「銀海」的美譽。

    當然這些東西,這會只能王動一人yy,不過他相信,這些會變成他的錢,會變成他的實力,會支持起他心裡的夢想,而所有的這些,是第一步。如果說瀟湘記是王動在長沙發跡的第一步,那麼三湘商行則是王動在明朝崛起的第一步,那麼占城的開發,將是王動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對於新洲港的居民來說,鄭和船隊的到來絕對是這裡的一大盛事。本來六七百人的地方一下子有上萬人湧了進來,那場面是很驚人的,不過鄭和的船隊和隨行人員,帶來的不只是驚人更多的是震撼。

    船有多麼大多麼精美就不用說了,而鄭和本人在當地人眼中也是個謎,就像後世外國領導造訪一個國家,車隊路線,路先是被有意的封鎖了,街邊高樓上的窗戶都清查過,居民只是知道某時會有大人物經過,大人物真的來,車隊過了,他在哪輛車上,他長什麼樣,不知。鄭和對當地居民來說,是威嚴是神人是天朝上使,在普通的番民眼中,他是能騰雲駕霧不食人間煙火的。因為他們能接觸到的普通的鄭和隨行人員,已經帶給了他們太多太多的驚奇。

    毫無疑問,這次鄭和的到來,新洲港的這些人基本上也沒見到鄭和,只是看到長長的馬隊車隊帶著幾千人上岸後,便往占城去了。居民們離鄭和太遠了,但對鄭和船隊帶來的生意和生活上的實惠卻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前些天存下的野味有地方賣了,家裡存的稻米也有人有興趣,埋在地底下的酒可以挖出來了,還有就是馬上發動所有可以發動的人,到林子裡去採摘各種各樣的水果,這些鄭和大人的隨從們都要,而且他們是用大明朝的銅錢來換的。占城國沒有貨幣,在這裡,你可以見到中國各朝各代曾經發行的銅錢,這些加上金銀,算是硬通貨,但這些只有王族和部落酋長才有,而普通人之間的交易計貨值的東西是米。

    占城國只有新洲港的普通居民手中都有錢幣和金銀,這些是與大明朝的人換來的,所以當得知鄭和的船隊又要到新洲港時,此前十多天,就不時的有周圍數十里的占城人過來打聽大明朝的船隊什麼時候到,新洲港前兩次與鄭和船隊交易還來的財富落在了所有占城人的眼裡,官員們且不提了,小老百姓對於這種事傳的比什麼都快,鄭和的船隊在他們眼中就意味著財富。

    第三次船隊抵達新洲港時,新洲港的幾百號當地居民發現很多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們全都不請自到,周圍州的占城人也擁了過來,不過他們也發現,大明朝上岸的人更多了,而這些人對於在新洲港能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有極大的興趣。自前兩次打破了初次接觸的生硬和羞澀之後,第三回,大家彷彿都知道要怎麼交往,也都知道了,對方需要什麼。

    設比奈的酋長與國王的侄子一起陪著鄭和去占城了,但臨走之時,已經劃出了塊地方,讓鄭和的人臨時上岸紮寨,這塊地方,他們以為已經很大了,結果沒想到的是,鄭和手下的人只用了一天,就把那兩三千畝地諾大的一個山谷搞的比設比奈還熱鬧,當然這是後話,是幾天後回到設比奈才發現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