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八節 大城王國 文 / 清宵好夢

    泰國在泰語中為「自由之國」的意思,原名暹羅也算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據稱部份先民原居住在中國雲南一帶,為逃避蒙古入侵而南下遷居中南半島。1238年,素可泰王國建立,這是泰國歷史上有信史可考的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國建立後,不斷向四周擴張,至坤蘭甘亨國王統治時期,其控制範圍不但包括現在泰國中部的大部分,而且西至今日緬甸丹那沙林地區,南抵馬來半島北部。坤蘭國王注重發展生產,使素可泰的農業、漁業和商業都有很大發展,呈現出一片興旺景象。國王還倡導佛教,廣建寺廟。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他還創造了統一的文字,為後來的泰文奠定了基礎。由於坤蘭甘亨國王的豐功偉績,泰國人民尊稱其為「蘭甘亨大帝」有「泰國之父」之稱,不過到了14世紀中葉,湄南河下游的素攀太守烏通在周圍擴張勢力,不久宣佈脫離素可泰,他的女婿拉瑪鐵菩提建立阿瑜陀耶王國,王城位於曼谷市北面一百五十里的阿猶地亞,兩河交匯之地,阿猶地亞意為堅不可摧的城市,華人又稱大城,所以這個時代的暹羅在鄭和嘴裡即為大城王朝。

    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總是雄才大略,阿瑜陀耶王國的崛起後沒多長時間,素可泰王國淪為大城王朝的屬國。王動所處的這個時代,素可泰王國的國王是曇摩羅?三世,1406年,也就是去年剛剛上位,而大城王國內部的人事變動卻是很大。

    開國之君號稱烏通王的拉瑪鐵菩提去世後,他的兒子拉梅萱即位,因不得人心,被迫讓位給波隆摩羅?,他是開國君主拉瑪鐵菩提的妻兄,他做上國王的位置後,繼續他小舅子的事業,去攻打素可泰王國,因為那會國王剛上台而且年齡小,他以為有機可趁,結果戰敗,次年去世,他的兒子東蘭繼位。不過這會,被逼離職的開國皇帝之子拉梅萱殺了東蘭,又復位了。他死後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羅摩羅?,也就是現在的大城國王。羅摩羅?自1395年繼位後,已經過了12年,這十二年裡,他基本上是吃喝玩樂,世家王族不過三代在他身上完完全全的被表露了出來。

    羅摩羅?國王什麼都不幹,但他手下的將軍們個個都是不甘寂寞的。自大城王國立國以來,他們的國土基本是從素可泰王國手上搶來的,也就是說,這些年來,他們一直沒消停過,突然攤上這麼一個國王,底下的武士們有點不爽。

    大城王國前面幾位國王的擴張同樣也帶了些國際影響,因為這個時代,還有個國際警察存在著,那就是大明朝。東南亞的各個王國都知道大明朝,只能交通能夠的上的都去納表進貢,都是明朝的屬國。於是,同是明朝的乾兒子,兄弟之間有點糾紛,自己搞不定,當然要到老子皇帝哪裡去賣個哭,這個時期,東南亞有兩個不大聽話的,一個是安南,另一個就是暹羅的這個大城王國。而且這裡面還出了些很搞笑的事情,比如占城國使臣出使大明朝,回國的時候也不知是坐的自家的專船,還是搭乘的商船,御風南下西歸,居然船飄到暹羅去了,暹羅鄉下人看到大明朝賜了很多東西給占城,加上佔城使者自己帶的私貨,居然起了歹念,但又怕擔著名分上的錯,畢竟明朝太強大了,於是暹羅人扣留了占城的使臣。隨著這個消息傳到永樂耳朵裡的還有,蘇門答剌及滿剌加又訴暹羅恃強發兵奪天朝所賜印誥。永樂生氣了,後果很嚴重,訶責詔書這會就在鄭和的寶船裡放著。

    暹羅國也就是大城王國的使臣,到了占城的時候,並沒有隨鄭和上岸,而是搭著去暹羅的明朝商船先回了。可能是因為泰國古代真是與中國有不清不楚的關係,這個國家一直對漢人還是不錯的。自建國初期起,大城王國就與中國商人保持了良好的關係。一般,外國人被禁止居住在大城王國的城市,但是只有中國商人是例外,不受此限制。他們可以居然在城市裡,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大城王國對明朝的商人實行的是國民待遇,也就是說沒有特別的加收稅賦。但這一點,好像並沒有被貴族或是平民所記恨。所以王動年處的明朝時代,西洋諸國,唯有暹羅國那裡中國人的待遇最好,所以那的漢人也是最多,暹羅是明朝西聯阿拉伯世界的一個中轉站,去那的商船自然也就不少。

    暹羅使臣在南京被永樂鳥了,雖然也賜了不少東西,但還是被永樂鳥了。

    日本國被點名了,沒辦法,因為倭寇的問題,已經被鳥好幾回了,但這次得到了表揚,因為日本國王抓了海盜送了過來。

    安南也被點名了,結果現在成了大明朝交趾布政司。

    爪哇國被點名了,居然殺明朝的士兵,結果被罰金四萬兩。如果說別人不知爪哇國的實力,暹羅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爪哇國這些年一直在打仗,滅三佛齊已經讓他們元氣大傷,後來又是內亂,誤殺明朝人也就是在內亂的時候,這個國家別說是四萬兩,一萬兩黃金都可能王后的金飾都要獻出來。

    暹羅也被點名了,一是禍起蕭牆,明朝屬國之間恃強欺弱,二是妄起貪念,搶奪明朝賜於諸屬國的誥印,三是縱容奸佞,明國罪人何八觀滯暹羅而反明,未見暹羅有何肅法行為。鄭和大人的船隊第二站就是暹羅,而在南中國海,在印度洋,真正見識到天子之怒的是元朝時期,忽必烈動則幾千條戰船,二三十萬的部隊打擊西洋諸國,那場面雖然已經留在了紙上,但在他們祖輩口述的歷史中,絕對是觸目驚心的。而日本國王的表現和安南胡氏的結果,則是最好的註釋。安南國就這樣亡了,一年不到,就沒了,成了大明朝的一個行省了,不管胡氏也好陳氏也好,都廢了。

    暹羅的使臣很擔心,本國國王酒肉漁色,根本就是個廢物,而他底下的那麼將軍,個個都沉醉在對素可泰和對真臘的勝利之中,根本就不知道明朝的威脅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明朝的軍隊有多麼可怕。

    他知道國王心裡是怕的,出發前王就再三交待,要結好於天朝,所以他到明朝的時候,盡可能表現的非常恭順,但還是沒有用,天朝皇帝真的發怒了,攻打估計是不會,但會怎麼樣處罰,那就不得而知了。

    使臣回到阿猶地亞後,他又無語了,他們的王還在酒池肉林中嬉戲,他們的王還沉醉在帝王的性福生活之中。阿猶地亞城目前可能是除了吳哥以外,中南半島上最大的城市,經過幾任國王的發展,這裡已經集中了七八十萬的人口,寺廟幾百座,但這些,在使臣的眼裡,彷彿都成了虛幻。他去過南京城,知道天朝的京城是什麼樣的。在那裡沒有這麼多寺廟,在那裡有很多的製造和工商業,在那裡,有比我王的宮殿更為雄壯的皇宮。皇宮裡的帝王,勵精圖治,每日處理政務超過十四個小時。那裡的帝王擁有四海而不驕不躁,數年勤勉如一日。而暹羅舉國都沉浸在佛國的祥和之中,雖有征戰之心但卻無坐視天下的遠大氣魄。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