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節 星洲人事 文 / 清宵好夢

    其實方郎中只是看到了幾株榴蓮樹,而且樹下還有幾粒榴蓮。榴蓮這種水果蠻有意思的,喜歡吃的人,喜歡的要命,不喜歡吃的,討厭的要死,居然還有「果中之王」之稱。榴蓮熟了,就會從樹上落下來了,不用你去採摘,傳說中,好人榴蓮樹下睡覺是不會被砸死的。而馬來泰國一帶人,則習慣清晨去果園撿榴蓮,在馬來,男人的傳統服裝是沙籠,下半身象筒裙那種,榴蓮熟了,當了沙籠去買榴蓮吃都不為過,可見當地這種水果的熱捧程度有多高。

    馬歡不喜歡吃榴蓮,當初方?中把榴蓮弄到船上時,只在艙房裡吃了一回,那味道幾日都散不去,海上風那麼大,都吹不散。

    「我說你這個郎中呀,不就是幾粒榴蓮嘛,看你把大家給嚇的。」王陳笑了。

    「你不懂,這是應該是昨日才掉的。」看方郎中提著那榴蓮,倒像是一手一個大鐵錘,他得了王動的《本草綱目》知道這是個好東西,但性熱,不可多吃。一到占城的時候他就打聽上了,一試之後就喜歡上了,到了暹羅之後,一大早起來便在何九錫果園中的榴蓮樹下打轉,清塵道長保持著道家的本色,凡事不過量,輕嘗則可。方郎中可管不了這麼多,這天他是不打算吃什麼東西了,這幾粒榴蓮夠他吃了。

    進到密林裡,帶隊的漢人指了一個好東西給方郎中『東革阿里』。這個東西,方?中在暹羅也聽說過,暹羅人說了,滿剌加產的更好。東革阿里這東西有點像高麗的人參,但與人參不同的是,它在當地人嘴裡被戲稱為「阿里的行走枴杖」,「枴杖」在滿剌加語中是男根的常用同義詞,由此可見此物功效之特別,且是溫補,據說滿剌加的男人,每日都是光著身子,只在檔處裹一小布,然天天以此物泡水喝,夜夜堅挺不倒,年逾不惑,仍可日夜行房。

    他們這會看到的是好幾株,而不是一棵兩棵,這些小灌木長的不是很高大,也就一丈高,值錢的是它的根。一幫人在方?中的指揮下,開始動手,反正只有根才是寶,也不用太在意。

    從清塵道長的角度來看,他覺得這個島上沒什麼資源,馬歡的看法是,如果象海圖所示,此處地勢排第一,但若是有人住在些地,能否自給是個問題。還有,這裡會不會有什麼災害,旱澇之類,離海這麼近,會不會有什麼颱風海嘯之類。

    一行人回到駐地的時候,已是傍晚,東家在軍營裡又忙上了,指揮著一大幫人在搞燒烤,有海邊抓來的大魚,有的魚馬歡認識,有個俗名叫馬桶蓋,圓圓扁扁的,軟骨,細長的尾巴上有刺,有的刺上還有毒,不過,這麼大的沒見過,足足有八仙桌這麼大。另有一個東西,把馬歡給嚇著了,足足有小狗那麼大的蝙蝠,肉團一般,堆了十幾隻在一起。還有四腳蛇,這種在大明國被認為是地龍之一,在這裡倒是蠻多。水果就不講了,太多了,什麼都有呀,還有馬歡最喜歡吃的山竹,這可是好東西吧,在瓊州時馬歡就喜歡上這種水果。

    酒是這裡居民送來的椰子酒,東家趕走了此處一霸,當地人非常感激,但同樣的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原來的酋長一家被殺了,新的惡霸趕走了,誰做這裡的頭呢,還有,明朝人走了之後呢,那個三佛齊的王子還會不會再回來。結果,同東家一起過來的那個舊港人丘?誠被指定為這裡的頭,反正舊港離這裡也不遠。

    這頓飯吃的時間很長,馬歡蠻喜歡吃東家做的烤肉,不可他自己細想了下,主要是東家用的料足,蜂蜜、孜然、胡椒等,這些哪裡是一般人家用的起的,普通的酒樓也沒這些調料呀。不過話說回來,東家的花樣是多,特別是擺弄那些海鮮,在東家的眼裡是沒有什麼做法講究和限制的,什麼都敢拿來試,想到了就要試一下,看是不是好吃,如果好吃,馬上廚子四爺就會記下。因為跟著東家,阿四都成了四爺,呵呵。

    晚飯後,馬歡又回去記日誌,不過折騰了好一會,還是沒法寫。方?中把撿回來的榴蓮送了給東家,但自己帳裡還留了一個,這會營帳裡滿是榴蓮的味道,若移到外面來寫東西,非常之涼爽,但晚上,只要有火光,蚊蟲特別多,很煩人。

    「宗道,凡事都要嘗試一下,這榴蓮百果之王,想來在餘杭一帶也不多見,西行途中,大家吃的還是新鮮的,方某私下以為,你應該試一下。」方郎中循循善誘,他是要把大家都拉下水,以後一起去吃喝玩樂。

    「郎中,人各有志,君子不強人所難,你就別逼他了!」清塵道長在一邊插話。

    「不吃正好,道長,你我兩人多吃幾粒。」

    「龍牙門番漢雜居,番者數十戶,漢民十餘戶,其時為舊三佛齊國王子所據,爪哇滿者伯夷滅三佛齊,其人逃至此地,殺酋長自以為首,以期復國,後見漢人於舊港當政,遂生恨意,殺龍牙門漢人洩私奮,劫掠海陸,為盜為匪,當地一霸。東家王動及明將周鼎等人至此處補水,受當地番民之托,驅賊過海,立舊港宣慰使婿丘?誠為首領……」

    (呵呵,其實,馬來紀年和新加坡坡歷史都有記載,有個三佛齊的王子被滿者伯夷趕到了新加坡,在這裡殺了當地的首領自立為王,但又不知被誰趕走,逃到滿刺加,先後建立若干小國。)

    鄭大人在龍牙門這的時間安排是兩天,主要補充淡水,但這個島上的只有兩三個小池塘,河水都是鹹的,他們上島之前又下了場雨,池塘裡的水有些渾。馬歡發現東家王動差人往船隊送了很多水果,這島不大,果樹倒是不少。東家做事還是很縝密的,雖說是上岸補水,但水果野味還是弄了不到東西到船上,除了幾位大人以外,將軍們也是有,連紅樓的趙大娘都有份。

    說起趙大娘,馬歡開始的有點不理解,他是穆斯林,他知道,鄭和大人也是,一般的船家,特別是出海的船,對女人是非常忌諱的。正常情況,都不會允許女人上船的。這會居然弄出一條專事色情服務的紅船,不解之餘,又感歎,出國一年多的,沒個女人,上萬個男人一起,也不是個事,說起來大多是軍隊,但畢竟不是去打仗呀。馬歡更吃驚的是,船上居然有穩婆,在暹羅的時候,就有穩婆去幫當地女人接生。中國的穩婆已經不在是一把剪刀一盆熱水了,這會也懂胎位正否,如何用力等等,大大減少了難產死亡率。原來,上回鄭大人到舊港的時候,就碰到了當地番民難產,小孩的頭都看到了,就是弄不出,一屍三命,還是個雙胞胎,結果家裡的男人悲憤之下,投海自盡,一家人就算完了。於是,鄭和就命船上的醫官,回國後尋兩個穩婆帶在船上,這次出使,便用上了,還在當地教人如何接生。

    每日,馬歡都會對著聖城的方向祈禱,這讓方?中很奇怪。佛教與道教總還有個佛聖之類的東西給你去拜,這個回回教,倒是簡單的,什麼都沒有,自己打坐就行了。

    回到船上的時候,馬歡開始補記這些天的發生的事情,正寫在興頭上,東家讓人傳話,讓他過去議事。馬歡過去一看,三湘商行或是說東家身邊的一幫全都在。

    東家發話:「諸位都是上過龍牙門的,今日鄭大人說了,那日在島上興兵一事,周朱兩位將軍擅自用兵,需受責罰,待稟報朝廷後再說。不過丘?誠那個酋長的位置卻是坐不得,此乃咽喉之地,施家在此處勢力已經很大,若哪日有異心,尾大不掉,不好處置。」

    馬歡眼中的丘?誠形象還是蠻高大的,域外棄民,居然一地向著祖國,還能在海外領一地之後,歸化大明朝,不忘祖宗根本,沒想到,在鄭大人或是說在朝庭眼裡,居然還是被時時提防著的。

    「鄭大人的意思是,最好與周邊地方選一有家世的漢人,諸位此次在暹羅,王某看你們也都沒閒著,結識了哪些英雄豪傑,舉薦幾個上來。」

    東家四周看了看,好像下面沒什麼反應,馬歡發現這幫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想到東家說這話。

    「出個人就行了,有意在龍牙門住下就行,但要能將些兵,別的不用他去操心,自有大明朝在後面頂著。」

    「島上不是有十幾戶漢人嗎?」

    「不行,就這十幾人,大多也是從三佛齊跑過來的。」

    「何九錫的管家就不錯,某家覺得此人還是可以一用的。」

    「不可與何九錫扯上關係。」

    「靜之,莫盯著我看,我只認識暹羅女人。」

    「吳誠怎麼樣?」

    「人是不錯,兄弟幾個都喝過他的酒。」

    「浩子,你去把吳朝干喊來,他最清楚吳誠。」

    「吳誠有個表兄,姓叫鄭政,早年也是在三佛齊,後三佛齊滅國後,舉家到了大城,此人在三佛齊時讀的是四書五經,在暹羅時,本想投軍,我問了,明朝水師不可隨意收番邦之人,後我聽鄭政講,想去長樂投軍,或是去考個功名。此人有些才華,可以大用。」吳朝幹這番話說的不像是個江湖客,倒像是個師父。

    馬歡聽了笑了,鄭政他也知道,除了人黑一點,一點都不像是個海外棄民,吳誠何九錫平時穿著多多少少已經受了當地的影響,但鄭政居然是按著大明朝的歷律作裝的,他第一次上門時,大家都以為他是一起過來某條船上沒見過的人,沒想到一問,居然是從小生活在西洋,從沒去過大明朝的。再問他的衣服,他家裡人的衣服全是托人在大明朝採辦的。細想一下也不難,畢竟吳誠家裡就是做絲綢生意的。

    東家人倒是很爽快,「豬難敵,這事交給你了,你到了舊港城後,便隨船去華州,問問鄭政幹不幹,我可以先從鄭和大人那求個百戶的軍職給他,他是想從軍是吧,呵呵,先記個名,到時回大明朝,報到兵部吏部才能作數,當然了,不作數也沒關係,這個百戶我認了,呵呵。糧餉,我出,只要他能替我看住龍牙門就行。」

    東家這話說得大家又是莫名其妙,不過沒關係,大家本來也就不大清楚東家跟鄭和大人出使西洋到底要幹什麼,反正不是簡單的做生意。

    就這樣隨意的一提,王動手下中,第一位水軍的將軍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鄭政這個名字,以後並不再屬於三佛齊和暹羅,也不在屬於西洋的某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世界。

    注所指蝙蝠為果蝠體形大,可食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