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節 暹羅選材 文 / 清宵好夢

    吳朝干到了暹羅之後才發現,男人還可以過那樣的幸福生活。首先是這時裡地上樹上海上有的是吃的,根本不用費力去勞作。第二暹羅男人只要多娶幾個老婆就行了,然後做點小買賣,讓老婆們去打理,男人整天吃吃喝喝就行了。第三如果你是一個大明朝的男人,那就更爽了,不用去泡女人,她們自然會來泡你。心想當初在大明朝那叫一個累呀,練了三十年的武功,還是要夾著尾巴做人,為什麼,還不就是小弟弟惹的禍,沒想到,暹羅這種地方,那真是小弟弟的天堂,雖然這裡的女人黑了點,雖然這裡的女人矮了點,但該大的地方大,該小的地方小,玲瓏有致,別有一番風味。離開暹羅他還真有點戀戀不捨,一聽到要讓他再去暹羅,吳朝干心裡又開始蕩漾了起來。

    船隊離了龍牙門後,一路南下,約九天的行程,到爪哇國,別人岸去了,吳朝幹得了任務從船去暹羅,在爪哇,楊剛一幫人已經從占城過來了,這次過來的人中工匠佔了大多數,鄭和大人手一揮,一支船隊派往暹羅,整整一個營的人馬,共兩哨,雖然只有五百人,但也是派去了一個李大成的千戶,這個千戶說起來吳朝干也很熟悉,他是李真堂兄。錦衣衛百戶李真擔負著指揮使紀綱大人監視王動的重任,哪想到此人監守自盜,早就跟王動打成了一片。他跟王動一條船,李大成這個水師千戶,因為這個關係,常常也湊到王動這條船上,慢慢和大家都熟了。因為這層關係在眾多千戶中,他也算是脫穎而出,時常在鄭和王景弘以及朱真王衡等大人面前走動總是有好處的。這下他便得了這個任務,護送楊剛一干人去暹羅,同時為了加快華州的建設,暹羅國內時局不穩,經過龍牙門的小仗之後,鄭和決定先加強華州明朝部隊的實力,不只是步卒還要有水師才可,所以李大成被派了過去。

    再次上路,有人歡喜有人愁。李大成手下都是水兵,對他們來沒海上陸上沒兩樣,可能聽不到海浪聲晚上還睡不著,可隨著楊剛過來的這幫人就不一樣了。從長樂坐船到瓊州到占城到爪哇,一路沒停,好不容易到爪哇國看了兩天的新鮮事物,又被上船了。好在吐啊吐啊已經吐習慣了,這會已經可以開始享受船上的美食了,船上能有什麼呢,那就是海鮮,楊剛帶過來的這批人大多是從長沙府過來的,在明朝,也只有海邊的人能吃到海鮮,長沙這種地方只能吃干醃魚。

    這幫人年齡都不大,而且在進瀟湘學堂前,大多已經是個工匠了,只不過那會還是小工,進到學堂裡後,更加系統的得到了學習和實習。下西洋的工匠都許以高薪,吃喝全包以外,還有五十兩銀子的年薪,這個年奉太有殺傷力了。雖然傳說中西洋番人個個眼如牛鈴嘴如血盆體毛如草體身如廁,但還是有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青人報名下西洋,再強調一次,那會縣令年薪也就45兩銀子。

    張狗兒和羅小虎也在這群人中,張狗兒已經在三湘商行的香粉店干了半年了,西洋盛產各種香料,同一種香料不同批次的香味也會不一樣,若是前後兩批香粉正好不是同一批的香料制的投到市場上,敏感的婦人們能分別出來,三湘商行這次在西洋要大量收購香料,所以把張狗兒也派了出來,讓他幫忙採購,其實各地的分號都有推薦,但到最後,只張狗兒是個光棍,無所牽掛,這個差事便落到了他的頭上。羅小虎是衝著五十兩銀子來的,他如今已經是瀟湘學堂中最出色的泥水匠了,他的想法是在外苦一年,然後風光的把水芹娶回來家,當然這次南下的這幫人中,可能有很多人都和羅小虎一樣,有著各種各樣的目標,也正是這些夢想,支撐他們在海上顛簸了一個多月,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有一人瀉吐不止沒到占城就斃命了。

    對吳朝干來說,離開了東家的日子是很痛苦的,水師的伙食,實在難以下嚥呀。好在楊剛那還有存貨,臘肉醃肉不少,不然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船隊到了華州的時候,正是二月二。二月二龍抬頭,好日子,積了整個正月的頭髮這會終於可以剪掉了,水師的人很簡單,大多都是光瓢,省的洗頭也省了很多髒病。

    蔣武看到楊剛過來,可算是看到親人了,按他的話講,在這種異國荒蠻之地,看到了故人,真是親切呀,楊剛聽了哈哈大笑,應該從紅船上借幾個姑娘來才對。一提到姑娘,蔣武鬱悶了,原來自華州城開始建設以後,在暹羅徵用了很多民夫,這裡的民夫有個習慣,今天做了一天的工,天黑就要拿工錢,蔣武一問,原來是這裡的習俗,於是也就給了,結果,第二天就不見人影了,又得重新找人,普通的民夫也就算了,有些稍微帶一點點技術性,你今天剛教會他,第二天他不來,你又得要重新教新人,弄的華州工地上的明朝工匠心力憔悴。最後好不容易把通過把民夫的家人也安置到工地上幹活,總算是穩住了百十個人,但這些暹羅女人進來後,問題又來了,暹羅人對明朝人的喜歡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弄的蔣武不得不再三強調,每半月放假一次,輪流去大城放鬆放鬆,工地上的女人,不准亂碰。

    楊剛也很佩服蔣武的辦事能力,以前總以為他是個吃喝公子,但這會華州的規劃圖中幾個大作坊的選址處,已經平整了出來,楊剛的人一到,馬上開始建磚瓦場石灰窯水泥窯,木匠鐵匠作坊已經小有規模,請的大多是暹羅的工匠,這些人還都是何九錫花了大力氣請來的。

    吳朝干,李大成,蔣武,楊剛一行人在華州停留一天,第二日便去了大城。吳誠得了消息,早早的就把他表兄鄭政拉了過來,一幫人在吳誠家裡吃飯,這些天,總算是可以吃頓好的了。

    楊剛轉達了王動的意思之後,還特別交待了,這事朝庭不方便出面,所以還請建德(鄭政表字)先委曲著點,哪知鄭政倒並不在意,他能得到明朝人的認可,這是第一步。第二日,他便去招募人手,結果居然還真讓他招到了三十多人,其中還有幾個是暹羅人,李大成二話不說,全套的裝備,他先借用,然後到華州那軍營先練兵,不過這是後話,吳朝干當務之急是要帶著他回去交差,於是幾日後李大成派了條船送他們回。

    鄭誠見過陳祖義的戰船,也看怕何八觀的戰船,但現在看來,那些戰船都沒有真正明朝水師的福船系戰船大,一問才知,此船三桅2000料。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居高臨下,弓箭火炮向下發,往往能克敵制勝。何八觀的戰船也有桅但大致在1000-1500料,所以噸位上還是要小些。不過最讓鄭政開眼的還是明朝水師的武器裝備。船頭船尾都備有火炮,而且還有拋射火球火磚的拋石器,還有手搶的碗口炮、鳥銃、噴筒等,其他的如投槍弓箭之類的就不必多說。就這些,還不在吳朝干的眼裡,吳朝干對鄭政手摸火炮裡的表情嗤之以鼻,鄭政不解,結果馬上有人告訴他,京城裡的火炮那才叫個炮,這些個只能算是大銃,鄭政半信半疑。

    船上的指揮官叫何玉是個副千戶,他這會正納悶,不知為什麼李大成會把自己的旗艦派回,送這兩人到爪哇。不過那兩人上船沒多長時間,何玉就發現了,這兩人以前都是在船上混過。對船上結構海上操舟知道的清清楚楚,吳朝幹不說了,大紅人王動的親隨,鄭政早期自己家裡有船隊,後來三佛齊滅國的時候,他家的船隊也被陳祖義吞了,這樣全家才開始避居暹羅。

    幾天的交往何玉也發現,鄭政此人居然是個不錯的將才。帆船時期,水戰基本上還是接舷戰,投石器,床弩,火炮出現後,決定戰局的已經是火器了,這時接舷戰已經讓出了決定性地位,但問題是,目前這個階段,這些武器的精確度不高,所以在使用上面還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鄭政與何玉卻有相同的觀點,那就是火炮最終將決定一切,因此水戰應該研究圍繞著火炮的戰術。找到共同觀點之後,接下來的日子就過的快了,何玉也介紹了與陳祖義一戰中,火炮的運用,但鄭政以為,那只是一場擺在砧板上的圍剿與反圍剿的戰鬥,不大具備海戰的典型性。就在他們爭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哨位來報,前方發現海船,福船系的戰船。

    此處離大城六日航程,離龍牙門四日航,離真臘國六日航程,周邊沒有明朝水師游弋的可能,結果吳朝干遞了個好東西給何玉??千里眼,何玉一看,那船居然掛的是黑龍旗,等到鄭政接過千里眼之後,只聽他靜靜的報出一個名字"何八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