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十三節 謀畫九州 文 / 清宵好夢

    如果說大明朝還有誰對槍炮最熱心,那一定是王動,他排第一之後,才能輪到槍炮司的那些同人,王動明的暗的在使勁曾經讓很多人很奇怪,出圖紙提技術建議以外,還從各處弄匠師到槍炮司,只要在京城的時候,一定會參加新槍炮的試射研製。正是他的熱心,整個江心洲可以劃入他的一畝三分地裡。而且他懂搞宣傳,只要一點小成績馬上就要匯報表演之類的,弄的江心洲上做事的人收入都不錯,自然大家對王動都是感激的很。

    焦玉是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環,正是由於他,在王動不在的時候,很多秘密的圖紙都被複製了出來。這是當初焦玉與五動商量好的,作為一個槍炮癡,焦玉在王動的鼓動下,堅定一個觀念。人可以不存,槍炮不能不存,槍炮要存,技術不能不存,技術要存,那首推圖紙。

    淡水城沒有城牆,而在淡水河的入海口處,很多炮台已經開始修築了,這些藏匿在叢林中炮台。夷洲的槍炮製造的產量不大,但與一直與大明朝保持同步,那邊有什麼新的成果,這邊馬上就能造出來。岸基炮已經是長三(10米)丈重五千(2.5噸)斤。

    宗貞茂沒有想到王動這麼年青,也沒有想到王動的野心那麼大。

    「若得龍城助力,宗島主幾日可以取下台岐(西海道十一國之

    「一日可得。」

    「幾時可以拿下西海道(九州島)。」

    「呵呵。宗島主對龍城沒有信心。」

    「大人,西海道九國,大友氏,大內氏,菊池氏,少貳氏,澀川氏諸多強人,大人,怕是不好對付。」

    「少貳氏不是投了你了嗎?我不管那麼多,你要船我可以給你。你要兵馬,我也可以給你。三個月,你要拿下西海道!」

    「大人。」宗貞茂說實話對西海道沒多大興趣,他只要做對馬島主就行了,西海道太大,他吃不下。

    「菊池氏,大內氏都不喜將軍,大友氏也是如此,若宗島主起事後,幕府將軍應該不會出兵相助。」

    「大人。大人要西海道何用?」

    「宗島主錯了,我們要的是日本國,不是西海道,西海道只是個跳板。」

    「日本國?」宗貞茂顯然對這個稱呼還不是很習慣。s

    「其實也就是那四個大島了,沒什麼吧!」王動說起來很不在意。

    「大人,至少要三萬兵馬,船四百條。」

    「三萬兵馬太多了吧。五千夠了,船也不用那麼多,一百條船夠了。」

    宗貞茂根本沒有想到對馬島只是個試驗品,而且現在看來西海道也是個試驗品,這個年青的王大人真的對日本國有興趣呀。就憑他這些人這些船行嗎?日本島可是有神風保佑的,當年元朝入侵日本,可是血本無歸。

    「宗島主,不要急在一時,我給你一年的時間,生意。我們會幫你做,大家一起做,至於少貳氏,你幫他一下,要錢要船,我們給,讓他先回西海道去。不要急,對內安撫好家臣,對外結交世家,記住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日本九州的政治經濟局勢。九州共有十一個小國。日本九州的最高長官是澀川滿賴,此人是幕府將軍任命地九州探題,這個職位按理是要掌管整個九州島的軍政,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九州島舊有地世家並不喜歡有人凌駕其上。指手畫腳。沒辦法澀川氏作為國王足利氏的家臣。在主人得了天下這後,近臣自然會有所封賞。而川滿賴就被封到了西海道。

    在公元1389到1399這十年間。西海道的老勢力少貳氏聯合菊池氏等舊勢力與初來乍到的新探題澀川氏干了十年,互有勝負。儘管在九州也有勢力的大內氏多番支援探題方,強龍難壓地頭蛇,也還是不能打破這種對恃局面,大內氏家督大內義弘的親弟更是在1397年(應永四年)年底的一次慘敗中死於築前(西海道十一國之一)八田。而這時足利將軍手下的第一權臣大內義弘開始不爽了,因為這事幕府的態度很曖昧,特別是前將軍義滿地表現,當初大內義弘可是隨著足利義滿下野後一起出有的,可見關係之鐵,而這種情緒最終導致了大內義弘造,想想也是好笑,大內義弘名字裡的義字,還是將軍賜的名。前面說過了,大內義弘造反日本史稱應永之亂,最後義弘戰敗『自殺』。

    大內義弘之死以及幕府抑制大守護政策,使得大內家兄弟禍起蕭牆,少貳氏家主少貳貞賴趁機進逼澀川氏,平庸的澀川滿賴無力對峙,處於守勢。不幸的是,大內家的新任家督大內盛見崛起了,大內盛見聯合澀川滿賴進攻少貳氏,少貳氏不敵敗走,追擊中少貳貞賴戰死,其子滿貞於是繼任家督,一路逃到對馬島宗貞茂那裡。

    其實少貳滿貞這會是跟著宗貞茂一起到夷洲淡水地,船進入到淡水河的時候,他就十分吃驚了,夷洲這個地方他們也是聽說過的,只知道荒涼,而現在這上情形日本國內沒有哪個碼頭有這麼熱鬧的。看來,夷洲人真的不同尋常,這已經變天了。

    少貳滿貞其實並不是隻身一人逃到對馬島的,隨著他來的還有家將,還有本族的幾個重要勢力的代表,這些人都是忠心耿耿。他本人能逃以對馬島,也全靠他們保護,至於對馬島的宗氏,是少貳氏近百年地貿易合作夥伴,關係不般。少貳氏要從在九州島敗了,一定會影響到宗工的利益,這一點,作為大商人的宗貞茂一定會算。

    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化。宗貞茂果然沒有虧待他,生意照做,分紅照給,這下,少貳滿貞總算是經濟實力沒有被摧毀。

    當晚,少貳滿貞被便被引見給了王動,雖然在少貳滿貞眼裡,最大本事的可能只是鄭政,看以王動之後,少貳氏也感歎了,英雄出少年呀。

    「少貳大人手上還有多少人馬?」

    「三千。」

    「人在哪裡?」

    「九州。」

    「隨侍在大人身邊的有多少人武士?」

    「兩百人。」

    「呵呵,那大人只有兩百人,而非三千人。」王動笑了,「若大人在對馬,那永遠只有兩百人,若大人回了九州,那才可能會有三千人。」

    「噢。」少貳滿貞好像沒聽太懂。

    「鄭將軍會助你回九州,他有四十條戰船,吳將軍帶這兩千人送你回九州。多長時間,大人能把三千人的兵馬帶起來?」

    「月餘。」「趕走澀川需要多少兵馬?」

    「一萬。」

    「一萬太多了,五千夠了,大人有三千,吳將軍兩千夠了。」王動幫他算,「肥前、築前(西海道十一國)應該還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對馬宗大人也會支持你。當務之急,大人要把少貳氏攏起來,此事鄭將軍和吳將軍會助你。」

    從明朝招募過來的士兵大多是騎兵,但到了夷洲之後,這裡馬少船多,他們又開始教大家嬉水,有些水性的士兵則開始往水兵的方向上開始訓練。夷洲山林茂密,王動在蘇門達剌島穿行時,想到地叢林部隊,統於這會又可以在這幫人中開始訓練了。

    濟州島的馬送來的真是時候,雖然只有幾百匹,但也夠了,訓練沒有問題了,這幫士兵在沒到夷洲之前,可都是騎軍,對馬,他們一點都不陌生,只要有馬,一支騎兵隊伍馬上就能拉出來。而王動的思想一直是要精兵,不在數量而在質量。

    王陳、劉三都是馬匪出身,這會都已經統兵當百戶了,蜀中無大將,廖華當先鋒。沒關係,王動這會要的是忠誠地人,這會不什麼性命交關地戰事,王動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去培養這些人。

    吳朝干、鄭政都被王動在日本人面將提拔成了將軍,而日本人對將軍這個詞還是很尊敬地。吳朝干手下王陳轄五騎兵;劉三轄一千步兵、師大強轄五百炮兵;算上鄭政手上四十條船,這是王動對付日本國的全部投入。四兩撥千斤,只要四兩力行了,那千斤,到日本國內去找吧。

    宗貞茂和少貳貞滿對王動手下的水師還是很佩服的,但步騎兵怎麼樣,他們心裡就沒底了。而王動這會的兵都是老兵了,隨著李遠上過戰場的,而且五千人裡,真正留下繼續當正規軍工的也就三千人,另兩千都以後都將被培養成炮兵。

    這一個多月來,劉鷹吳朝乾等人一直在折騰那些個正規軍了。

    士兵們分到的武器有四樣,槍、弩、馬刀和匕首,槍可不是紅纓槍,而是火槍。弩是精鋼製的連弩,馬刀不用多說,騎兵必備的武器,而匕首是用於近身格鬥的。

    後三樣都容易使用,關鍵是槍,很多士兵只聽過沒見過槍,這些天主要就是給他們試,讓馬熟悉槍炮的聲音,練手臂的力量,馬上端槍要穩。

    等宗貞茂和少貳貞滿看到吳朝干的士兵在練槍試炮的時候,他們兩人才發現,龍城的士兵、或是說夷洲的士兵,真的和日本國的不一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