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十五節 九州商團 文 / 清宵好夢

    饑寒起盜心,特別是在真倭的年代,當倭寇,也就是日本破產的武士和農民,有可以追隨的主人,有田可以去耕種,有可以預期的美好的未來,他們自然也就老實了。

    對馬島經歷了大悲,很多青壯男子被龍城人帶走了,不過島上的大人們又說了,就當是出海干營生去了,只是這次時間長點。而且大人們還說,接下來的年景會很好,女人們種地操持家生孩子,男人們要重新登記,把留在島上的和能出海的分開,會有更多的活吩咐下來。這話交待的又好像是真會有什麼好日子了一樣。

    對馬島上的居民一直感歎有個好家主,日本島戰火不斷,但基本上沒怎麼影響到島上,魚照抓,田照種,生意照做,海盜照當。

    宗氏玩的是等距離外交,哪一方都不要得罪,但也不要太過親密,現在與王動的關係卻有了點變化,胡蘿蔔大棒,大棒已經見識過了,美好前景還在憧憬,不知王動說的是真是假,有沒有那個實力。

    不過有一點,島上沒有船了,怎麼辦,王動有安排。

    王動已經和宗貞茂商量過了,以後對馬島只要修小船,造小船就行了,主要的船將由國際貿易行會租給對馬島,船上主要的崗位會由行會派人過來,其他所需要的人員,由對馬島補足。王動對自己的造船能力很有信心,船場一開,又有本錢,又有材料,又有人手,船造出來的速度是驚人的。送到日本的最大號的是清一色兩千料福船,這是日本人最眼紅的船,鄭和大人的坐船他們是不敢眼饞的,那個……那個船也太大了。

    龍城、華州已經能造兩千料地福船了。高雄和淡水能造一千料福的船,第一批送到對馬島的船有三十條,其中兩千料的五條,一千料的五條,餘下的六百料的十條,還有十條是六櫓船。

    對馬一號船,一條,兩千料,需水手六十人。最大的可載四百人,海上航行兩個月可自給,人貨統裝。可載人兩百,貨以胡椒計算兩千筐,運貨,可載五千筐。

    輔船五條:

    一號甲。一條。一千料,需要水手四十人,最大可載人兩百,人貨統裝,可載人八十人,胡椒八百筐,運貨,兩千筐。

    一號乙,兩條。六百料,需要水手三十人,最大可載人一百,人貨統裝,可載人五十。胡椒三百筐。運貨八百筐。

    一號丁,兩條。六櫓船,需要水手十五人,最大可載人三十,人貨統裝,可載二十人,胡椒五十筐,運貨八十筐。

    宗貞茂和少貳滿貞,這下有點相信王動的話了。光是船已經讓他們很是驚訝了,王動那邊不只是有船過來,還配好了主要人員。

    第一是火長,前面有過介紹了,這可是把握方向地,是專門在放置指南浮針的針房裡工作,負責使用羅盤,按針路薄指引航向的導航技術人員。

    第二是舵工,相當於舵手,負責根據火長地舵令操舵,舵工還有個助手是班啶手,負責拋錨起錨。

    水手、民稍負責落篷升帆、搖櫓划槳以及甲板上各類設備的日常清潔保養工作。s

    鐵錨、木捻、搭材等負責打造修理船上的鐵木設備,以保證船舶的正常技術狀態。

    辦事、買辦負責採購供應物品。

    而目前,水手、民稍、鐵錨、木捻、搭材、辦事、買辦地崗位對日本人開放,僅這些已經夠對馬島上地居民去消化了。

    早期宗氏手下也有兩千料的福船,是從明朝那搶或是買來的,船到手之後,連仿的念頭都沒了,很多關鍵的技術和材料都沒有。

    羅盤會用,但針路圖這種東西卻不會,所以他們不會走遠,最多也就是把船開到琉球、中國和朝鮮去,不可能跑到海南安南,更別說去西洋了。

    宗貞茂有點窩火,但又能怎麼樣,人家技術水平還就是比你高一點。島上原來的水手們又被安置到新的船上,老的船長們礙著面子,不願意上船,表示可以在新的船廠做事,負責造船,王動這邊會派人過來指導他們造一千料地船。這才是第一批過來的船,兩個月後,還有船過來。

    宗貞茂即是李芳遠的對馬島主,也是足利義持的對馬守護大名,他騎牆的能力很厲害,雖然他庇護著少貳氏,但他與大內氏,與幕府地關係還是在穩健地發展著,這會看到王動的船和船上地人時,宗島主宗守護宗管事痛並快樂著,看到了吃不到嘴裡的好東西,心裡在癢癢的。

    他手下一位重臣左衛門大郎,興奮且又鬱悶著,這個大所處的位置非常關鍵,宗貞滿是通過他來搖控倭寇的。鄭政打擊倭寇時,他的損失最大,受到的振動也是最大,而這會,王動的商船送到時,他興奮了,一下子自己可以管理這麼多船。同時他又鬱悶了,干倭寇出身,專門打劫商船,這會居然輪到自己去行商做商人了。

    左衛門大將全權負責配合王動那邊派過來的人實施新船隊的管理,王動派了什麼人過來呢,回國忠,這個東南亞最大的地方艦隊的管理者,暹羅灣南中國海一帶,跑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這些地方已經駕輕就熟,可以轉手了,王動抓他過來跑日本、台灣、朝鮮和中國,他在海外飄蕩了兩年多了,調他回,離中國近點。

    不過這些天,最睡不著覺的不是對馬島上的居民,不是島主,也不是那位大,而是少貳滿貞。

    如果說中國的歷史是皇帝的家史,那麼日本的歷史可以看作是眾多的世家史。在少貳滿貞身上可是背負著少貳氏幾百年的家族責任,而這會,他卻在流浪,在逃難。

    往前看兩百年,九州是三個世家的天下。號稱九州三人眾,也就是說整個九州及周邊的大島,由三家人控制,少貳家控制了三前兩島(築前、豐前、肥前、對馬、台岐),大友家管理三後(豐後、築後、肥後),島津家取得了三奧(大隅、日向、摩薩),看看數字就知道,少貳氏勢力最強。

    八十年前,元朝入侵日本九州。到了鐮倉幕府時候,九州出現了一個新的軍政官探題,這個官職是對九州三人眾地極大的挑戰。但至少少貳家還保住了太宰府的職位。

    進入到室町幕府的南北朝時代,九州一直是主戰場之一,九州三人眾支持足利義滿,與支持南朝的菊池氏展開了鬥爭。但在統一戰爭中。足利義滿任命的九州探題卻因為糾分殺了少貳家守護少貳冬資。而這個事件,又把島津家給牽聯了進來,這下使得九州三人眾與探題今川氏的矛盾激化了。大內義弘,足利義滿時期的第一大諸侯,適時把腳伸到了九州,但可惜的是,他還沒做正九州探題地位置就造反被殺,九州這個是非之地迎來了新的探題,足利的家臣澀川滿賴。於是九州島地水更渾了,南朝舊臣九州的新貴菊池氏與三人眾一起對抗澀川氏以及剛被幕府將軍認可的大內盛見。於是就有了少貳貞賴戰死,少貳滿貞遠逃對馬。

    國仇家恨,少貳滿貞不得不考慮王動的建議,先安內。然後借助外力。奪回少貳氏在九州地勢力範圍。這一切怎麼開始,那就要從錢開始、從幫著對馬島、幫著王動一起做生意開始。他需要錢。

    王動不會給他錢,但王動會帶他一起做生意,少貳氏有什麼呢,他有在九州地影響,有家臣,有藩國,這些是是市場,是渠道。還有就是少貳氏在九州和日本的人脈。

    十天之後,以三條巨大的商船領航的三十多條船駛入了瀨戶內海,讓人奇怪的是,這些船明明是大明朝的船,日本絕對沒有實力能造出這樣的船,也沒有人能搶到買到這樣的船,但船上主桅掛的旗從上到下,從大到小共有七面。

    高高在上地自然是黃龍旗,這個旗幟日本人已經知道了,這是統管一切中日貿易的明龍商行,還有漢字「湘」的那是最大的中國貨代理商,中國的三湘商行,接下來地五個旗卻是日本人都很熟悉地日本世家族徽,日本大的家族都有族徽,這些族徽會出現他們家人衣服上,出征時地旗幟上,商隊的車馬上。這三條船代表的是五個世家,對馬島宗家、九州少貳家、大友家、島津家和菊池家,什麼時候,九州的守護們和中國商家聯合了起來?

    貨是王動出的,要求很簡單,給你三船貨,用這三船貨去做餌聯絡九州島的勢力,一個月為限,貨款王動收的不高,餘下的宗貞茂和少貳滿貞你拿用。

    這些船隻是在劉家港準備好下西洋的船,現在形勢出了點變化,不用跑那麼遠去賣了,如果能在日本賣了,不是更好,哪的錢都是錢。銷售週期短,回款快,生意能做的更多更大。

    日本上層社會是以天皇為首的官家和以幕府為首的武家,十五世紀初的日本和朝鮮,小老百姓的日子比明朝還要淒慘,但他們過習慣了,他們日子過的不好不代表貴族和官員的生活也差,相反,日本和朝鮮的貴族他們的生活用品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從日常生活用品,剪刀、毛筆、筷子,到高檔的奢侈品絲綢、香粉、玉器全部來自中國。

    這次這些貨用了一種新的買賣方式,列清單,送樣品送到了京都,列清單,選樣品送到日本諸島列國,約定時間在京都舉辦臘月拍賣會。拍賣收入的六分上交給幕府,三分上交給天皇。

    日本國內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例是1:1,所以這些貨,列出了兩種價格,果要用黃金交換,價錢會比白銀便宜一成,因為前面我們已經介紹過了,大明朝的黃金與白銀兌換比是1:4,當然這個宗氏和少貳氏不是很清楚。而且買家可以以貨易貨,當場會有人核算交換的貨值,用作交換的貨物指定為日本刀、馬、硫磺等十一種。

    雖然是九州的聯合商號,但到幕府和皇庭做說客的人有四國大名也有北海道的大名。而且官家與武家都不吃虧損,足利義持更是會得到一分的收入。從上交的稅款方面來說,已經遠遠超出了日本的稅賦,而且你真的挑不出什麼毛病,不是中國人在做生意,而是日本本國人在做生意。而且站在九州守護身後的中國人份量也不輕,官方和武方都要好好掂量掂量,有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撕破臉。

    王動幫宗氏和少貳氏算過一筆帳,這批貨在日本至少可以賣三百萬兩黃金,而王動只會拿兩百二十萬兩,另八十萬兩由宗氏和少貳氏去分,除去上交的一成以外,他們還有五十萬兩,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呢,在日本按那時的物價水平,五十萬兩黃金可以武裝三十萬人的部隊,而日本世家手上的部隊有多少呢,最多的,大內義弘當年造反,所有加在一起的部隊也就一萬人,直接投入到與幕府軍隊作戰的僅五千人。也就是說,這些銀全用來招兵買馬,從數字上講,可以把日本所有的部隊都買了去。

    當然這五十萬兩這兩家不可能全都放在自己口袋裡,兩人細細算過一筆,交際費就要花去二十萬兩之多,餘下的三十萬,除了要付王動船和水手的費用以外,還要向王動買一批兵器,落下的錢也有十五萬兩之多。有這十五萬兩做軍費,把大內氏和澀川氏趕出九州是沒有問題了。

    九州商團在日本引起了一個轟動,錢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清楚,在亂事,錢可以買命,可以買武器,可以買到戰爭的勝利,那就可以買到地盤。大內盛見兩個月前,還在擔心對馬島宗氏給中國和那個不知道在哪裡的龍城造成的惡劣印象,會影響到大內氏的利益,可才一個月過去,戲劇性的變化出現了。宗氏居然把大明朝的人拉到一起做生意了,而且居然這麼明目張膽的和九州的守護們走到一起了。

    瀨戶內海,北風吹的緊,碼頭上卻是熱鬧非凡,不過這次的熱鬧是大明朝的人帶來的。太監周滿是這支船隊的最高指揮官,隱在他身後的是王動,碼頭上充斥的是大明朝的士兵、錦衣衛。大明朝人走了又來,三個月前氣勢洶洶,而這次卻是帶著笑臉,帶著商品。

    陪著周滿和王動的是九州的世家家督和他們的家臣,把酒言歡,這些家督們大多能聽懂中國話,還能說一些,很多家臣並不懂中國話,不過沒問題,這會只要有酒和女人就行了,別的都不需要。大友氏、菊池氏和島津氏這會也都是昨日黃花,只是比少貳氏好些,不過他們也很奇怪,對馬島不久前也是傳言被龍城人攻擊了,而且明擺著是中國人支持的,怎麼這會少貳氏與中國人搭上了關係,而且是這麼直接的關係,中日貿易,中朝貿易那是多麼肥的肉呀,想想都會流口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