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一零九節 各自肚腸 文 / 清宵好夢

    巴耶濟德讓手下的人在觀察這支東方人隊伍的武裝人員,讓他們意外的是,東方人的士兵也個個都是樂觀的很,問到有沒有領地之類,都沒有,但是也是拿餉的軍士。武器給養等一概不用自理,全部有軍隊負責解決。最讓這些土耳其人意外的是,東方人的主要武器是火槍,威力如何呢,百步(一百五十米)以外可以打死狼,不過準頭不是很好,不如弓箭。這支隊伍也是十分複雜,雖然都是東方人,彼此間也來自不同的地方,這裡可不同於土耳其人來自不同的行省,這些東方人的士兵有的居然是來自不同的國家。這樣的隊伍在土耳其人眼裡又有了一個新的概念,難道是僱傭軍?

    這個時代,在歐洲活躍著很多支僱傭軍,土耳其人見識的最多的就是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僱傭軍,這些僱傭軍大多來自法國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地區)和匈牙利,軍事素質是不錯,問題是忠誠度很差,全部靠首領個人的威望治理部隊。

    東方人的這支軍隊顯然不是這樣,因為他們有明顯的軍階,軍紀嚴明,還有統一的建制,軍容整齊。

    王動與劉鷹更關心的是怎麼破土耳其人的騎軍,王動知道,接下來的百年是土耳其人的時代,劉鷹則是從一個軍人的角度出發去考慮這個問題。王動早早就定下了調子,配備了火槍的騎軍、步兵和炮團是主流,別的不用考慮。

    騎軍對騎軍,馬槍已經有了,但問題是只能打一槍,在馬上裝填彈藥要比地上麻煩的多。還不如弓箭來的快。王動設想中的騎軍是配備馬槍和手弩兩種遠距離打擊武器的,如此裝備在對付擅長騎射的騎軍面前沒有多少優勢,但對付持長刀和長槍的騎軍那優勢就明顯了。

    同樣的,現在地步兵要面對騎兵時,主要的問題還是在火槍的殺傷距離。當前步兵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兩個,一個是重裝步兵。第二個就是通過裝備了長兵器的步兵方陣來對付騎兵,這些都不適合火槍兵的特點,如果說要改進地話也就一點,加長火槍上刺刀的長度。在火槍第一波打擊結束後,可以通過長刺刀的火槍兵方陣搞定騎兵。還有另一個戰術,至少目前歐洲人還沒用上。挖戰壕和傘兵坑。奔跑中揮著刀劍的騎兵,在對付戰壕裡的步兵是很頭疼的。馬通常會躍戰壕,騎兵只能俯下身子砍殺,馬又要躍起,馬上的人又個矮下身子,戰壕裡的士兵還可以蹲躲。要麼還有一個辦法騎兵放慢速度,沒了速度那騎兵的優勢也就去了一大半了。可惜,這會沒辦法搞出機槍出來,要是有這個好東西。步兵就不用怕騎兵了目前龍城造地火炮還是以平射的加農炮為主,榴彈炮和迫擊炮這次王動過來已經得了他的指示,還在試制過程中沒有成軍。夷洲那邊動作已經快了一步。王陳到蝦夷島時會帶些過去試用,不用多說,試炮地對象是日本人。這年月,火炮還沒辦法完成所謂的地毯式打擊,精度不夠,射擊的頻率也跟不上。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王動的炮隊要強過土耳其人很多,別的不說,光他這會車隊拉的那些小型的火炮。他這一路走來,還沒看到有比這炮更強的。如果有這三種炮做組合,大型地加農炮可以攻城也可以對付密集的進攻部隊,榴彈炮配上開花彈是一個利器,可遠距離打擊地面部隊,還可以越過城牆直接打到城市裡面。小型的迫擊炮可配置給步兵團,如此說來,每個營就要除斥侯連、弓箭兵連,又要多一個炮兵連。在大量使用火槍的時候。本來弓箭兵已經退出建制了,但現在的火槍受天氣的影響太大,所以目前的步兵還是配備了弓箭兵連隊。

    還有一樣東西,劉鷹想不到,但王動想到了。裝甲部隊,戰車。如果有能機動的戰車,在戰車裡對外開炮開槍,那對於騎兵來說打擊力度就非常大了。目前蒸汽機要想進化到內燃機的可能性太小了,平時可以用馬來拉。王動考慮地是能不能在車廂裡通過人力來驅動?像騎自行車一樣。弄兩人在裡面踩提供動力。這種動力只是輔助,一旦失去了馬。還可以在戰場上保持一定的機動。那麼最好動力還是馬拉。馬拉的四輪悶罐子,當然這個罐子的四壁可以考慮做成百頁型的通風通氣,留下幾個射擊孔。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馬上就開始了試驗,隨行的人裡有木匠,這會不能用鋼鐵來制,做個木的來試一下還是很容易的。畫完圖,找幾個木匠過來一看,都說不難,目前已經有的馬車稍加改制便可。那個類似於自行車地傳動裝置只是一時之想,真正要做,要好好地研究,這會還是搞不起來。要等他們回到龍城之後,結合那裡的工匠大家一起來試制。

    那邊木匠在宿營時便按著王動地要求搞了一輛車出來,劉鷹把底下幾個校官拉過去看,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還是要有機槍,當前最多也只能做到雙筒兩發。而且這種戰車裡面配置幾人,要在裡面開槍,空間要多大?裡面的空間不只是要考慮站著不動開槍,還要考慮人在裡面的移動。如果是四人,正面兩個,側面各一個,同時,側面的人可以同時考慮移位到後面,在裡面裝彈和換位動作起來會不會相互影響到。正面打擊時,兩人開創,另兩人可以負責填彈,如此說來,裡面要裝備多少槍支和彈藥。光說沒有用,師二馬上找了幾個士兵過來,進到裡面忙活了一陣子,果然不一會,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話多了。

    「崇道,那個大鬍子怎麼說了?」王動問馬歡,巴耶濟德留的是大鬍子。

    「此人不簡單,輔助穆罕默德十多年,穆罕默德能有此事業,此人居功至偉。每日倒也簡單,只是問我等如何從大明朝,從龍城到的阿拉伯。」馬歡一一道來,「對行船和各地的風物十分關心。」

    「口風蠻緊。沒向你打聽點什麼特別地?」王動問。「行船和各地地風物。有點意思。」

    「王大人他倒沒太放在眼裡。問了很多關於材棟和劉帥地事。」

    「呵呵。不錯!能盯上劉大哥。證明他有眼光。」

    「靜之。你可是把我給害苦了。那大鬍子就差給我送胡姬了。」

    「呵呵。陳大人。您還別說。巴耶濟德大人已經說了。他已經在準備了。呵呵。還特別問了陳大人你有沒有妻室。我可是據實以告。一妻一妾。」馬歡突然也想起了這麼一出。

    「靜之。大鬍子以為貼木兒國一直與東方諸國為敵。一路來。他暗示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貼木兒國。」陳澤道。

    「土耳其人是想搞貼木兒,但不是現在,再說了,他們可能更看起大明朝,而不是龍城夷洲這樣的小兄弟,這只是個意思。」

    「那次的投槍他們已經看出好了,現在又在提火槍了,巴耶濟德想買火槍。」陳澤看著王動,「量不多,只一百支。」

    「一百支,呵呵,他們想仿製呀。」

    「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從這點上看,土耳其人倒是個識事務的人,看到好東西還是識貨的。」

    「材棟你回他,不賣,其實上次送了那支手槍後,我都有點後悔,今天他們看到的是煙花,明天他們就可能會造出火炮。那支手槍裡也有不少過門關節在裡面,聰明人也能推出長槍怎麼制。這些番人還在點火開槍,我們已經用燧石了,這東西說穿了很簡單,但他們不知道,這在他們眼裡可是很神奇的東西。」王動說道。

    「靜之,戰馬一事,大鬍子倒是同意賣一萬匹戰馬給我們。」陳澤說的這個可是個絕好的消息。

    「一萬匹,不錯,這可是個絕好的消息,大鬍子有什麼要求?」王動問陳澤,「不只是那火槍那麼簡單吧。你別說,讓我想想!」

    王動呆了一下,「船!」

    「沒錯。」這大鬍子,不問崇道東方諸國國情,單問西行一事,便可知他關心的事在路上。對於土耳其人來說,君士坦丁堡實為囊中之物。貼木兒國國勢漸微,土耳其人自以為在地上在馬上已經無敵手了,從長遠計,往歐洲去首要控制的便是地中海。自古以來空軍強於海軍,海軍強於陸軍。土耳其近衛軍輕海軍,可知其海軍極弱。作為一代雄主的輔臣不可能不知海軍對於土耳其人的重要性。」王動這話剛一頓,馬上有人接話。

    「靜之,這空軍說的是。」這話不止是一人想問。

    「這個,這個,材棟在長沙見過我家院子裡掛的大孔明燈否?若其上掛的吊籃裡裝的是軍士,若那大孔明燈可以掌控升降飛行,那便是飛在空中的部隊,空軍。」王動被陳澤打斷了一下,「剛說到哪?」

    「剛說土耳其人為何要買船?」

    「對,他們要買船,從長遠看,自己造船是最好,現在這個形勢,要從威尼斯人手上奪食,就是近兩在三年的事,要打下君士坦丁堡也需水師助力。讓他們自己學造船,沒個三五年搞不定,那自然是買最好。」

    「靜之想過沒,如果土耳其人買船,咱也賣給他,他們如何把船從阿拉伯弄到土耳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