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一一零節 土國都城 文 / 清宵好夢

    「呵呵,問題就在這裡,土耳其人怎麼把船弄過來。」王動自然是知道,可以繞過非洲從地中海進去,可這會這條航線還沒人走過。那麼,最近也只能送到波斯灣或是紅海,走貼木兒的領地是不可能的,走埃及人的地盤也許可以。問題是,這會沒有蘇伊士運河,其中肯定有幾段要把船弄上岸。船上了岸他們怎麼搞。

    「這不是我等要謀定的事,船可以賣,最高可限在1500料以內(排水1000噸左右)。不過現在不能答應他們,到了君士坦丁堡後,看看威尼斯人的船再說。」

    接下來的日子裡,由於王動定下了調子,土耳其人是朋友而不是敵人,大家相處的十分愉快。隨著離他們將要去的第一個目的地——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越來越近。王動對這個城市的概念也越來越清晰了,當然這主要都是巴耶濟德的功勞。下面就來談談當時中西亞和歐洲的第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

    士坦丁一世建立東羅馬帝國的時候,為了保衛受到哥特人和波斯人威脅的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邊界,決定在帝國的東部建造一座新都城。據說當時他親自到特洛伊、耶路撒冷、薩爾底卡(索非亞)、帖撒羅尼迦(塞薩洛尼基)和尼科米底亞進行考察,但是最終選擇了當時不甚有名的拜占廷作為新都的城址,於是東羅馬帝國更多的被人稱為,拜占庭帝國。

    拜占廷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這條狹窄的海峽將東南歐洲與亞洲分隔開來。城市本身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邊是馬爾馬拉海,北邊是金角海灣,東邊扼守赫勒斯滂海峽(達達尼爾海峽)的入口,西邊居高臨下俯瞰色雷斯平原。整個城區宛如一座天造地設的要塞,易守難攻。不僅如此,拜占廷還是羅馬帝國是通往亞洲的必經之地,也是從黑海前往愛琴海的唯一通路。此外。城北的金角灣是一處條件極佳的自然港灣,全長約10公里,主航道寬約460米,並有多處分支水道,可供船隻停泊。自古以來就是世界各地商船彙集的地方,給當地居民帶來財富。因此被稱為「金角」(希臘神話中,羊角是豐收和財富地象徵)。未來的新都可以憑借一面臨山兩面靠水的地勢防禦來自各方面的進攻,又可以利用便利的水陸交通發展商業。

    經過五年的精心施工,拜占廷古城蕩然無存,一座規模宏大、豪華壯麗地新都城出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上。當時君士坦丁大帝宣告正式定都於新首都,並賜予其「新羅馬」的正式名稱。這個新羅馬或是第二羅馬的名字大家用的不多,後來為人所知的名字還是君士坦丁堡。

    士坦丁堡顯赫的歷史,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它地處歐亞兩洲之間的險要位置。這座城市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從海峽地歐洲一面向對面的亞洲沿岸伸出。彷彿要擋住從黑海流入馬爾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馬爾馬拉海,北有博斯普魯斯海灣。從而形成了重要地港口,即所謂的金角灣。誠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顯著特徵是,南北兩面都有一條狹長且能航行的海峽。所以,這座城市由兩扇海上大門保護著,可以禁止無論從愛琴海,還是從黑海來的敵船的通行。整個城市呈三角型,兩面是水還不夠。拜占庭的帝王們又修築了城牆。

    最早地城牆以皇宮為——,是君士坦丁一世修築的,這城牆往西共分成兩路。由於君士坦丁堡的南北兩邊都瀕臨大海,因此這兩段城牆的高度只有12到1米,整個城市坐落在城牆後面的山丘之上,遠來的商船從海上就可以望見聖宮建築群、賽車競技場、聖索非亞大教堂(該教堂的巨大穹頂可以當作燈塔使用),以及城內林立的各種宏偉建築。在城市的西端坐落著第三段城牆,即長達4.3公里地君士坦丁城牆。這樣整個城市就被這個三角型城牆圍了起來。在拜占庭帝國的發展過程中,這個城市一度人口達到100萬。城市又一次被擴大。

    士坦丁城牆的西邊約三十公里外,另一個皇帝修築了提奧多西城牆,由於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這段城防系統被設計得複雜無比。提奧多西城牆從外向內依次為外護牆、護城河、護城河內牆、陡坡護壁、外城台、外城牆、內城台、內城牆。外城牆高約8米,內城牆高約12至20米。城牆外側陡立,用花崗岩巨石砌成,牆頂為人行道和作戰平台,並有雉堞掩護士兵。城牆內側為斜坡,有岩石護牆、藏兵洞和倉庫。外城牆和內城牆上聳立著96座塔樓、三百多座角樓和碉堡。塔樓凸出城牆約5米。平均間距60多米,形成強大的火力支援系統。城牆外為寬約18米的護城河。君士坦丁堡的城牆在歷史上幫助這個城市也是幫助拜占庭帝一擋住了多次攻擊。如來自東方的波斯人。波斯人數次圍攻過城市,但被堅厚的城牆和強大的拜占庭海軍所挫敗;其後在阿拉伯半島興起地阿拉伯人進攻拜占庭帝國,以二千艘戰船圍攻,阿拉伯艦隊又遭到拜占庭海軍用希臘火全殲,二千餘艘戰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輔人圍攻城市,又被希臘火燒燬海軍,遭到嚴重挫敗。

    從歷史上看,拜占庭地確是一個十分強大的王朝,它具備完善地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優秀的科學技術。它長時期統治著整個地中海地區,並擁有強悍的軍團。拜占庭王朝不僅保持了原本屬於古羅馬帝國的領土,而且還進一步囊括了中東和希臘地區。當歐洲的其它國家還在慢慢地從黑暗時代復甦之時,拜占庭王朝保持著由羅馬帝國延續下來的、非常先進的文明程度。同樣重要的是,拜占庭還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幾個世紀以來,拜占庭一直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經濟動力,它的貨幣則是國際標準交換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對於使西歐擺脫其封建地自給自足的經濟,對於使意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業的道路,起到了極大的作用。文化領域中。拜占庭挽救了古代文化藝術珍品,並將它們同她自身的遺產一起傳給了子孫後代。拜占庭傳下了由查士丁尼編纂的羅馬法,傳下了只是近來才得到正確理解和評價地一門宗教藝術以及由認真的學者們加以彙集、註釋和保存的古典和希臘文化時期的文學、學術名著。這所有的一切,全都集中表現在君士坦丁堡。

    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被佔領並遭到洗劫,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對君士坦丁堡的洗劫對這個城市和對整個歐洲的影響都很深遠。

    第一。在十字軍打進君士坦丁堡之前。1204年初。雙方正在繼續談判時。當時地國王為了讓十字軍退兵。在城裡搜刮了不少財寶送給十字軍。這一行反引起了城裡各階層地極大反感。十字軍是國王招來地。自己沒錢又去刮地皮。於是。城裡面陷入了內亂。不斷發生希臘人襲擊「拉丁人」僑民地事件。有一次嚴重地衝突竟然導致城東地區失火。這是5世紀以來君士坦丁堡最大地一次火災。大火整整燒了兩天兩夜。從奧古斯都廣場到提奧多西廣場地精華區全部化為灰燼。公共建築、住宅和古典藝術遺產遭到巨大地損失。

    第二。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基督教世界中。對從古希臘時代以來古代高度文化和物質文明一脈相承地唯一城市。這裡聚集了來自拜占廷帝國地無數珍貴藝術品和古代圖書手卷。以及來自世界各國地奇珍異寶、金銀錦緞。這些都是對財寶如饑似渴地十字軍洗劫地對象。皇宮、教堂、府邸、浴場、墓地、修道院、國家圖書館、公眾會議廳、大賽車競技場都成了劫掠地對象。許多參加十字軍地領主把戰利品運回本國。整個西歐被這些從君士坦丁堡搶來地珍寶和藝術品裝飾一新。大部分西歐教堂都得到了搶來地拜占廷宗教聖物。其中法國教會收穫最大。威尼斯也因為分得地拜占廷文物而變得雍容華貴起來。君士坦丁堡大賽車競技場上地裝飾物——鎦金地銅駟馬被運回威尼斯。成為聖馬可教堂正門地裝飾物。

    第三。本來衰敗不堪地拜占庭帝國從此之後四分五裂。再也沒有翻身地機會了。只到126年由邁克爾八世帕拉奧洛古斯率領尼西亞帝國軍隊收復。成為重建地東羅馬帝國首都。他也只是建立了所謂地帝國。真正地帝國已經成為了歷史。更讓人擔心地是。奧斯曼土耳其國出現了。這些突厥人曾經是尼西亞人地盟友。也是他們對付歐洲人地重要力量。養虎為患。當土耳其人一強大之後。馬上就開始蠶食拜占庭帝國。直到目前。1413年。可憐地拜占庭帝國只剩下在巴爾幹半島上地一小塊地盤。

    當前住在君士坦丁堡裡地國王名為曼努埃爾。在瞭解了這個國家和這個國王地歷史之後。王動私底下非常同情他。這個國王還是王子地時候。因為土耳其人進攻拜占庭帝國和攻擊君士坦丁堡。他先後兩次去西方尋求對拜占庭地支持。與虎謀皮。好在羅馬地教庭也知道。兩羅馬之爭還能兄弟之爭。蕭牆之內。土耳其人那可真就是異教徒了。真要讓土耳其人把拜占庭帝國給滅了。對於整個西方世界都是災難。歐洲人經過科索沃和尼科什堡之戰之後也是被土耳其人打怕了。土耳其人這會已經把拜占庭人打地命懸一線地余一線。土耳其地地盤已經橫跨亞洲了。在這種情況下。最後一支十字軍地被動員了起來被派往拜占庭援手。可是也被打地慘敗。1373年曼努埃爾獲立為儲君及共同統治者。後來曾經被送往奧斯曼帝國作為人質。

    1391年當時地拜占庭國王去世。曼努埃爾居然逃離了奧斯曼。回到本國繼承帝位。成為當前地曼努埃爾二世。這招真是太牛b了。王動有充分地理由相信土耳其人故意放了他一馬。有一個質子回去繼承王位。好過一個完全對土耳其人不瞭解。土耳其人也不瞭解地王子繼位要好地多。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自1394年開始圍困君士坦丁堡。五年後曼努埃爾二世再次出發前往西方。尋求援助以對抗奧斯曼帝國。當奧斯曼人在140年被帖木爾擊敗後。拜占庭地處境稍有改善。曼努埃爾二世在次年回國。他在這時期加強了摩裡亞地防務。

    種種跡象表明。這位曼努埃爾二世對周圍國家地情形非常瞭解。可算得上是最瞭解土耳其人地拜占庭人。也是最瞭解歐洲諸國。特別是羅馬地拜占庭人。1413年曼努埃爾二世已經63歲了。伴著他一生地是幾乎都是屈辱地外交史。不是賠款就是割地。土耳其人最擔心是東正教與基督教地合併。也就是兩個教庭合一。如果這成了事實。那麼歐洲人會不遺餘力地支持君士坦丁堡對抗土耳其人。可惜地是。在1413年。宗教地力量在歐洲已經大不如從前。王權開始興起。離地近地巴爾幹半島、希臘半島和意大利半島更多地是看在錢地份上。而不是以宗教地名義行事。君士坦丁堡城裡這會最多地是僱傭軍。

    繼承了拜占庭帝國遺產的巴列奧略王朝地分封習俗加劇了帝國的分裂。分散在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的幾個殘餘省份幾乎都成了獨立國家,除了承認拜占廷地宗主地位外,不對中央政府承擔任何義務。既不納稅也不提供士兵,朝廷的政令幾乎不出君士坦丁堡。殘存的幾個富庶的農業地區全部被奧斯曼人佔領,國家幾乎沒有收入,依靠變賣皇室財產土地和借高利貸度日。這個國家也失去了所有兵員來源,陸軍只得聘請加泰羅尼亞人、法國人、威尼斯人、塞爾維亞人、瓦拉幾亞人、保加利亞人、甚至是土耳其人充當僱傭兵。這些人名為士兵,實為匪徒,稍有不滿即大動干戈,洗劫當地居民。拜占廷海軍也同時衰落,只能依靠威尼斯和熱那亞的艦隊保衛海上通道。為了換取和平。或者籌措現金,拜占廷帝國向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威尼斯人、熱那亞人和土耳其人屢次割讓土地,甚至連色雷斯和加拉塔等對首都和國家生死攸關的重要地區也被割讓,使帝國喪失了最後的自救資源。

    王動原先以為要坐船到君士坦丁堡城,結果有巴耶濟德同行,他們並沒有坐船進城,渡過馬爾馬他海,龐大的車隊馬隊在永樂十一(1413)年五月中旬的某天正午時分到達下君士坦丁堡城下。

    阿爾伯特早就傳了話進城,拜占庭王宮裡一派喜慶。比任何重大節日地氣氛都好。阿爾伯特帶來了國王和王后委託他售賣的王室用品所得,而且還帶來了一支龐大的東方人的商隊。阿爾伯特帶了錢過來,東方人在君士坦丁堡做買賣總是要交稅的,而且東方人一到城下就交了三百金幣,說是允許他們在城外砍樹扎個營寨。沒問題,砍吧,三百金幣可賣個山包給你們都沒問題。拜占庭人就是缺錢,王宮裡能賣的都快要賣的差不多了。國王已經決定與俄羅斯大公聯姻,聘禮卻是一個大問題。拜占庭帝國多少也是一個有歷史聲譽的大帝國。怎麼樣也不能太寒酸。可這聘禮還真是個頭疼的問題。阿爾伯特來地真是時候,東方人來的真是時候。

    一千多軍士去砍樹。一千五百多輛大車圍了個半圈,一個臨時的營寨開始搭建。按王動的想法,就拜占庭帝國目前的形勢,自然是希望能從東方人身上弄到越多的錢越好,當然也有可能會有死要面子,打腫臉沖胖子的可能,不管怎麼樣,這個營寨一定要建的有氣勢。在安哥拉是誤打誤撞遇到了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就不一樣了,一定要好好的嚇嚇這些歐洲人。一時半會不會和你們打仗,沒辦法讓他們見識到東方人地軍事實力,從商品上展示富庶已經沒什麼新鮮了,王動要在這個營寨上展示一下東方人地實力。

    傍晚,篝火燃起,把君士坦丁堡城西面照的通紅,這紅亮地半邊天不只是在外城牆能看到,連內城牆也能看到,連王宮裡也發現了西邊天空紅光滿天。當初十字軍和土耳其人攻打君士坦丁堡時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景象。當晚城牆上的士兵看到了驚人的一幕,第二天,一座城池出現在了君士坦丁堡城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