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節 遷都北京 文 / 清宵好夢

.    「伏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蓮一堞。俯視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勢。足以控制四夷天下,乃為成地萬世之都。」永樂等這篇奏折很久了。永樂十八(1叨)年,北京的宮殿完工,而就在這時,欽天監奏報明年正月初一大吉,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人在他的暗示之下遞上了這份折子

    早在1奶年,禮部尚書就曾經建議,把北平改為北京,遷都北京。明成祖認為,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輕,可以加強北部邊防,就採納了這個建議。事實上,後來元蒙多次侵擾、丘福的戰敗和他幾次征伐的勝利,更加深了他北遷老城的決心。不過他也知道,遷都是一件關乎國家興亡的頭等大事,必須小心審慎從事。

    最早北平被正名,後改北平為北京,升為陪都,稱作行在,同時,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南京的名字是應天府,從此可窺豹一斑。

    再接下來,永樂帝千方百計地提升北京的經濟地位。多年來一直大規模地移民屯田,5年之內減免賦稅。一些軍士,也被放歸北京鄉里種田。戰亂之後的大量流民也被組織起來,到北京一帶去種田。最牛的是,永樂帝還下令釋放囚徒。安置在北京周邊地區種田。被遷實到北京的農民還得到了諸多優待政策,如向他們免費提供牛具、種子。除了農民外,還有大批工匠也被遷到了北京,給這些民戶以更多的優惠政策更多,如詔免稅糧,賑濟優厚等。

    舊年6月,朱橡開始正式營建北京宮殿。特派大臣到各有關行省採集巨木。又命大臣陳琺,主持北京宮殿及北京城市的整個設計營建工程。此後,正式啟動的營建工程,就一直進行,從未中斷過。1欽o年二月北京的宮殿終於建成了,三月永樂得到了工部的奏報,監核完成,北京宮殿這時正式全部完工。

    趙王雖然在北京,但他清楚的很,他老子修的宮殿不是給他住的。這些年來,即使不討伐元蒙。永樂還是時不時的要北巡一下。皇上的那點心思個個都清楚的很,好在目前永樂的班子裡文官們都小心的很,不小心的大多不是早早被殺,那就是在詔獄裡呆著。

    趙王坐擁北京之利,早早就置下了大量的田產,行在的官員們能收買的也都被收買了不少,可問題是他是老三。嫡長子是太子,老二素有軍功,有一大幫武將與之相善。他這個老三隻能在夾縫裡找食。趙王早早就知道父王要遷都北京。早早就開始在北京籌哉,一直等著遷都的到來。

    三湘商團這個怪物出現之後,給北京城帶來了很多的異數,早早用石頭輔好的路又重新開挖,改之以水泥路,石頭築好的城,外面又抹上了水泥。宮裡很多地方都輔上了瓷磚,來自西洋的地毯,掛毯被大量的裝飾了起來。

    另一件事,王動更是早早的就告訴了在工部任職的工匠,怎麼去避雷,按王動所知,遷都時,很多官員反對,遷都後更是回雷擊而生火災,燒了三大殿,百官以此這借口而反對遷都,以至於朱橡庭杖官員,打死不少人。那些被打死打傷的自以為是得了清名,可王動也不想他們白白犧牲。

    明年正月初一大吉,萬國來朝,甚事今年就已經定下了調子,這萬國來朝的大事自然要早些準備。今年鄭和是不會下西洋的,跟著他回來的使臣大多還在,而附近國家的使臣過完年就回去了,那麼這樣一來,六月就要使人去接或去傳旨,給半年時間,他們就足夠從占城,從朝鮮,大西域來到北京了。

    市舶司已經改為海關。不只是在沿海幾處設點,這次在雲南,在甘陝,在遼東都設了點,海上陸上的貿易全都被統管了。關稅越定越細,三年一核,平時也有五分的浮動。關稅裡的兩成由理藩院支配,目前最大的開支就是修建地的四夷館。也就是在修建涉外賓館或是在原有驛館上重新裝修,達到接待外賓的標準。

    王動已經回到了京師。專心的做他的理藩院尚書,楚王藉機留在了南京,時不時的在永樂面前露露臉,永樂也認為諸王兄中,楚王是個賢王,能替朝庭分憂。楚王更是喜歡在應是裡出風頭,什麼美食比賽,花賁展覽之類的活動也樂的去捧個場,一付與民同樂的樣子,底下更是收了不行儀程。

    鄭和更是忙的不亦樂呼,一方面他在龍江船廠督造新式的飛剪式大船,朝庭要麼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巨艦,大小比照寶船的規模,硬是要造出比夷州龍城的大上三倍的帆船才罷手。他已經知道了西洋能造鐵甲無帆船,也知道技術要求太高。大明朝造不起來,不過這度更快的帆船,大明朝還是有這個實力的。王動送來的小模型已經被打散,一大堆出色的臉匠正在解構,繪出模件,放大,打造更大的構件。另一方面,他提出的建報恩寺琉璃塔的項目已經開始,這也是個大工程,必須有他這種有大項目管理控制經驗的人負責才行。鄭和大人城南城西兩頭跑,比下西洋時還要累。

    難得王動沒到處跑,者米蘭已經回了蘇門達臘,而其他幾房夫人這會都跟在王動邊上,一家人在一起,王動總算是有了親近自己孩子的機會,他這時才感歎,為什麼那些巨富的孩子們缺少親情,真的是因為事務太多,而沒辦法給太多的時間給孩子們。現在可好了,他終於有時間去讓兒子女兒到面前來背背唐詩,九九表,珠算口訣。

    六月,就在王動被永樂召見,入宮裡黃門已經在王動塞了銀子之後告訴他,同時召見的還有禮部,鴻驢寺的官員,以及內府的幾位太監1一看就知是與外事有關。

    「宗咯巴大師逝歸天了。小。這消息是候顯說的。候顯一直是主理著西藩的事務,黃儼、海壽多次出使朝鮮,鄭和、王景弘是下西洋,西域是李達。

    「王大人,此次侯大人出使西藩,理藩院也要有官員隨行,此事要好生安排一下

    「這西天佛子大國師賓天,侯大人親臨已是朝廷恩寵,格魯一派在西藩隱隱做大而忘了根本。全然不恤朝庭的恩賞,昔日兩次召大國師入京而不應,此時除了示恩之外,也應示威。」王動這話讓侯顯有點小不高興,但從朝庭的角度來說。王動的考慮無疑是正確的。

    「臣以為王大人言之有理。」附合王動的居然是黃儼。

    藏傳佛教派別林立,可自從上次宗咯巴大師派了弟子到了京師,永樂封大師為西天…1入國師點後乃黃教格魯派車勢更盛。目前凡經成了西略教派。

    「不知王大人有何良策?」侯顯問道。

    「國師西駕,據教義當有轉世靈童之說,朝庭應下旨冊封。」

    「噢?」永樂聽了王動的建議也是一愣。

    「皇上,若繼位之後,得國師之稱為傳承,在定名之時,朝庭冊封,則是正名。」禮部尚書果然業務精的很,一下子就看出了根本的區別。

    「諸位大人以為如何?」永樂冉道。

    「茲事體大,臣以為王大人言之理,可試行,但需斟酌。」鄭和

    話。

    王動一干人退了之後,解借等大學士又被召來問計,最後永樂決定採用王動的建議。下旨九月侯顯使西藩,行文通告。國師之轉世靈童需朝庭認可,否則不可繼國師之號。這一詔書出之後,在西藩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可以肯定的是,朝庭對宗教不再是簡單的借力,而是慢慢控制了。

    六月一過,朝庭各部開始往北京遷了,遷都的召書還沒有下,但永樂已經加強了行在的六部建設,大量的官員被派往行在,而且明令讓攜家眷同往。皇上本人又開始了北巡,先一步去了北京,留下太子在南京處理事務。

    東宮太子已經得了暗示,要在十二月之前,先行搬去北京,只不過現在他本人還不能動,不過詹事府的那些官員就不同了,很多人已經被太子賜了府宅,開始往北京遷。

    該做的事要做,可遷都的事也在進行著。理藩院成立之時,王動就已經讓人在北京城裡圈了地,衙門設在哪不是他能說了算了,但動點私心為院裡的官吏們多搞點地,修點宿舍之類的,卻是福利。在機關工作過的王動,知道重要性。當領導就是用人和關心人,這些事方面可不能落後。與其他衙門的安家銀子不同,理藩院可是扎扎實實的修了不少院子,分給院裡的官吏,設定了租金,只要是在理藩院當差做事。沒錢買宅子的,都可以租住。

    「不是命官朝庭都有宅第賜下來的嗎?」湘兒問王動。

    「哪有自家的房子住的舒心。二哥已經說房子收拾好了,大的很。」王動說道。

    「北京城現在修的怎麼樣了?」劉繡珠問。「理應比南京強吧,原先的石板路現在全改為水泥的了。城牆上也抹了水泥。」

    「那不是灰灰的一片。」

    「也不走了,很多樓都用了瓷磚。亮的很呢。」

    「東西都不用收拾了,人過去就行了,那裡什麼都有。」王動對著自己的老婆們說,「二哥費了不少心思呢,只不過北京要更幹些。」

    王動只是憑著印象說,其實這時候大明朝的森林綠地面積要比後世好的多,北京沒有那麼幹,也沒有什麼沙塵暴之類。

    七月山東大旱,這幾年來山東一直是大明朝的重災區,唐賽兒的作亂已經讓當地的情況更加的糜爛,大早更是雪上加霜。

    榜葛刺(孟加拉國附近)國王意外的派使臣過來,請大明朝去調解外交糾分,說是西邊的也就是東度的紹那樸兒國入侵。這個榜葛刺國王動去過,可那紹那樸兒國大明朝還真的沒人去過。於是,永樂的意思是想讓侯顯跑一趟,這下好了,侯顯任務還不清。與以往不同,這回有理藩院的加入,又多了些人手和任務。

    另一個重要的消息是王動沒有想到的,還是錦衣衛那邊傳過來的,說是皇上感覺到錦衣衛權力太大,要設新的衙門來節制一下。這個消息讓王動大吃一驚,回去一查,果然,大名鼎鼎的東廠。這個東輯事廠交由哪個。部門去打理正在考慮之中,既然錦衣衛都會要受這個東輯事廠節制,那這個東輯事廠領的位置就很重要了。

    紀綱在爭,不過王動知道沒用,因為最終永樂會把那個領給太監。只是王動不清楚,會給哪一位太監。

    八月,永樂帝正式下詔,定都北京1戶部尚書夏原吉回南京召太子及太孫,限期十二月底到北京。傳詔天下:自明年正月,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設六部,北京去「行在」之稱。並取南京各印信給京師諸衙門,另鑄南京諸衙門印信,全加「南京」二字。明年正月初一正式遷都北京,十一日大祀南效,十五日赦。

    接到詔書,各部開始正式往北京遷。一時間,漕轉物運的生意大好,大運河上船來如織。

    王動的理藩院不是第一批,也不是最後一批到北京的,他有幸和太子一起出。到了山東境內之後,便看到了大量的災民。這些災民或結伴南下,或結伴北上。太子到底是心慈,看到這些災民不忍,便停了

    駕。

    太子看到的是滿目的淒涼,好在是大熱天,災民們身上的的衣服不多。可全都是補丁加補丁,比南京醜的乞丐還要可憐。

    老百姓沒見過太子,一隻說是太子來了,個個都趴跪在地上不敢動。

    王動看了之後也跟著跪了下來:「太子,臣請減山東災租。」

    「災祖,山東如此災情還需交租?」永樂帝北巡,太子監車,這種事太子能作主。

    「太子殿下,確有此事。」底下官員回報。

    「民如枯骨,何加加稅。」說著,肥胖的太子一拐一拐的回到了車上。王動一看太子這樣子就知道了,胖成這樣,一定是一身的病。

    太子才下來走幾步,已經是累的不行,他上車之後,到不是躲開百姓。而是覺得實在是熱的不行。一個太子到處走,他本人累。下面的官員也累,老百姓更累。於是他便回到了車上,車上有冰,夠寬大。

    「減山東災租,酌情賑濟災民。」太子爺回到他的大車上第一句話便是這個。

    「每人三斗?」邊上的執中問。

    「六斗。」太子回。

    「殿下?皇上已經下令遷都。此事還請心。

    「監國一職還在,此事我當自奏。」

    聽了這話,底下也沒什麼話好說了。

    那執中也會辦事,出了太子的車。馬上大聲呼喊。

    「太子仁政,體恤百姓,令減租,並開倉濟民,每人六斗。」

    時間外面亂成一團,百姓跪倒。大喊「萬歲」這把王動也嚇了一跳,沒想到太子爺膽子這麼大。這事傳到永樂耳朵裡可不見得是好事。特別是現在這場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