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回永樂時代

大道小說網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六一節 年底朝會 文 / 清宵好夢

.    王動以前與大子的交集並不果有。解緒算心小口從解借與王動交往之後,反慢慢淡出了詹事府,更注重做學問之類的了。今天解大學士居然出馬編了本《孝順事實》,這書不只是頒於文武群臣,還傳到兩京國子監和天下學校。朱棟親自製序冠。序云:聯惟天地經義莫尊乎親,降衷秉彝莫先於孝。因而,孝為百行之本,萬善之原,大足以動天地感鬼神,微足以化強暴格鳥獸享草木,是皆出於自然天理,而非矯揉造作。

    只要朱林不死,臣工們切切不可接近太子,永樂戀棧,捨不得放權。太子也清楚這一點,一直表現的中規中矩,儘管如此還是有人不斷的上眼藥,時不時的起些波折。好在太子有位非常能幹的太子妃。太子妃不只是得到朱林夫婦的寵幸,而且極受太子的尊重。太子雖然不大看得起王靜之這位新晉的理藩院侍郎,可太子妃張妃卻早早就現王動是個人物,出身商賈只是個小小的遺憾,靜之此人有出將入相之棟朝庭裡的文武面官都知道王動參加到下西洋的隊伍裡之後,朝庭有錢了,諸事皆順。可又覺得以官身論商,失了體面。縱然王動為的一幫人陸續出了不少論著,改變了世人對經濟的看法,可在這幫老臣子的眼中,事商仍然不是正道。

    張妃在得知王動請為災民減稅施賑之後,她馬上肯定了太子的做法是對的。

    「殿下不必擔憂此事,據以實告小聖上只會嘉獎。」張妃存他的鸞駕裡進言,「王大人昔日蘇泓水災曾引商賈濟世,得銀數十萬兩,此次山東大災,殿下可效之,只不過不必再行商途。」

    「不尋商途?」太子沒明白過來意思,「行都一事所費巨大,戶部支,內府也是無多餘的銀兩。」

    「太子可捐一年花費。」

    「太子太妃把口糧都省下來了。詹事府的官員也都捐了數月的奉銀,太子也不怕皇上說他收心於民?」王動對解諸說。

    「靜之,太子殿下有言,望靜之以災情為重,或引商賈捐些錢財。」解諸說道。

    「商家的錢也是錢,是他們自己的錢,大明朝南滿北旱,或地震或大風或風沙或瘦病,年年都不太平,商家那不是聚寶盆,時不時的行捐,那叫搶了。」王動說道。

    「我怎麼看著就似個聚寶盆來著,你這大車,冬暖夏涼,外看無他,進的裡面,奢華沒有!卻是舒適的很,比太子車架不差,少說也要個幾百兩銀子,有這幾百兩銀子可活人上千。」

    「解大人,你這話可不能亂講。王某這裡也就是些西洋『淫』巧之物,哪能與太子去攀比。」

    「靜之,你可知是誰人提了你的名號?」「不是你還有何人?」

    「呵呵,如今可是太子妃把你推到了太子跟前的。」

    「太子妃。」王動清楚歷史,太子妃可真是個牛人,他可是輔佐了自己的兒子之後,又輔佐了孫子,在大明朝的后妃排名裡可進前三,這麼一個人物,可是得罪不起。

    「遠水解不了近渴,離的近的也只有兩淮鹽商,看著吧,看看能從他們那些擠出多少銀子來。」

    解借是絕對相信王動在商人中的號召力的,只要王動出面,弄個幾十萬兩銀子還不是小事。王動想的可不是這些,他可不想再要什麼好名聲,該有的他都有了,只是想幫著大明朝把外事這塊給理理,這也是為他自己在海外的地盤打下基礎。至於搞錢,這是名聲在外的事,他只要去搞錢就行,幕後便後,別的不要出頭太多。被太子妃惦記上可不是好事,他目前還不想和東宮走的太近。與東宮近了,必然會受到漢王與趙王的重視,那可不好。

    大明朝在山東和兩淮都有鹽場,可山東自唐賽兒作亂後,鹽場已經廢了,一時半時根本出不了貨。山東的鹽商們已經把大把的銀子投到別處去進鹽了。兩誰的鹽商近些年來也一直心裡不爽,除了大明朝以外,遼東和北蒙一直是個巨大的私鹽市場,可近年來,這個大市場在萎縮,他們只知是朝鮮的鹽滲透了過去,可就在此之前,朝鮮人還跟他們買鹽呢,因為朝鮮出的鹽質地沒有大明朝的好。可現在反過來了,朝鮮出的鹽不只是質量好,花樣也多小品種更是多的怕人,連內府都放出消息,要讓兩誰的鹽商去朝鮮打探一下,有什麼秘法制鹽的。

    朝鮮的鹽在大明朝也有商家在賣著,那就是三湘商行,三湘商行怎麼拿到朝庭的鹽引的,沒人可知。可人家根本不做普通的食鹽的生意。人家賣的是高檔的美容鹽。洗漱鹽。

    「高麗棒子哪裡有弄出那麼好的鹽。」揚州數位鹽商聚在一個高級的會所洗澡,這會所是從南京傳過來的分行,據說在官府有很深的背景,鹽商們感興趣的是這裡的泳澡。別人都是用毛巾在搓背助浴,這裡居然有個花樣是往你身上抹鹽。然後再搓洗。

    「這位小哥,手腳輕起,鹽粒子粗些,你這手法趕上勝肉了。」這話一出,引來大家一陣大笑。

    「陳老闆今具舊八江請到這裡置辦了個小場面小真是讓兄弟們眼界大開呀

    「別,諸位大老闆哪個不是人物,隨便哪個腳跺一下,揚州城池面前會晃上三分。這麼說小小弟,哪裡承受的地。」陳老闆話說的謙虛的很。

    「平日想請陳老闆吃個飯,陳老闆都忙的沒空,今天齊齊的把我們喊過來,有什麼吩咐儘管開口。」

    「先搓澡小一會飯桌上再談

    陳老闆是三湘商行在揚州的負責人,他今天喊這些鹽商們過來是得了商會的吩咐小王動雖然已經不是三湘商會的大掌櫃,可在三湘商會裡的影響舉足輕重。商會近日就是得了王動的吩咐,山東遭災,希望商會能組織一下揚州的鹽商們出點銀子,不過這事商會不要做的太過火。在得了三湘商會答應幫著鹽商們到朝鮮去弄制高檔鹽的方子的承諾後,揚州的鹽商們很痛快的湊了六十萬兩銀子。這些銀兩會在五天內轉化為糧食,盡快運到山東災區。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王動已經到了北京城,理藩院衙門都已經打掃乾淨,大小官員住署辦公。

    揚州的鹽商主動為山東大災捐糧食,引起了永樂的好奇,解諸在一邊奏報:「太子仁心,雖擅斷,足見你愛民之心。」

    「諸伸,這鹽商濟民賑災一事?」

    「商人爭利好名,昔日南京商賈為花泓水災出錢糧,得了朝庭的嘉獎,天下商賈無不躍躍欲試,此次到是讓兩淮的鹽商搶了前手。」

    聽了這話小永樂也不說什麼了,果然數日後,又有奏報說湖廣和南京也有商家捐錢,鹽商捐的銀子去這兩地買糧,當地的商人得了訊息,又捐了些錢兩。永樂聽了也是高興,於是朝會時當庭誇獎太子善行,又嘉獎了詹事府官員,表示要在捐錢的商賈中擇其一二進行表彰。

    永樂十八年底。多國的使臣陸續來到了北京。入住了全新的館舍,另外領取了涉外資格的民辦族捨也接了不少生意。理藩院全力的投入到了正月一日的遷都朝貢大典裡工作中。不只是理藩院。諸部院都在加班加典的幹活小本來的休沐也全都取消。

    王動更忙小今年一年從大明朝遷到夷洲的丁口計有十萬。這些人中有兩萬遷到了夷州。有三萬遷到了北海島,留下在夷洲的只有五萬,這時夷洲的總人口已經有六十多萬,其中唐人店到四十二萬,十萬的夷洲土著,而另外另有二十多萬都是外來的民族。後世的台灣有上千萬的人,如今這才六十多萬就已經讓夷洲的官員們頭疼不已。主要原因就走過去的讀書人不多。若不是夷洲有眾多的軍隊,怕是早就亂了起來。

    夷洲最大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琉球被吞掉之後,提供的也只是勞力,也沒提供什麼管理型的人才,這些年最多的還是從三湘學堂過去的技工,夷州自己培養人才的步伐太慢了。相對於夷洲,龍城方面要好很多,西洋諸世家提供了很多的管理人材,可問題是,王動不想處處都依靠西洋世家,那些世家子弟畢竟都是從言商開始的,施政時功利心太強。

    馬達加斯加島在西洋的全力支持下已經建立了三個鎮,夷洲和龍城共派去了一萬多的軍隊和三萬多的移民,這些移民裡真正的唐人不足一千,大多數都是來自遢羅、日本、爪哇和印度次大陸的勞動辦。加達加斯加島對岸已經通過贖買的方式建立了十來個據點,這些據點裡都有軍隊的商家進駐了進去,已經成了南部非洲東海岸的一粒粒明珠。

    多拉克島的開主要的人力來自伊裡安島上的土著和爪哇人,立足多拉克島而對望的澳洲更是紅紅火火,經過兩年的探索。已經繪製出了島上的礦寶圖小澳洲倒是不缺少勞力,那裡缺少的是大量的技工,好在多拉克島開的相對較早,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力資源,基本比較順利。在那裡大量的將軍被提拔了起來,這兩年澳洲沒少打仗,大大小小小多上百全部落被征服,在澳洲只要你交出土地就能獲得糧食和生存的權利。土著的長弓木槍根本不是盜帥軍隊的對手,意外現的南島(新西蘭)更是讓龍城方面提出要盡快安排女真或是蒙古人南下去放牧。

    最後租借的格什姆島為龍城和夷洲賺到了大量的金幣,這裡的貿易量佔到了龍城對外貿易的一半,阿拉伯人有錢呀,當格什姆島直接把來自東方的商品擺到他們面前時,大量的來自意大利半島的商紛湧而至。過來的商人看到什麼買什麼,根本不談價錢。

    楊才等人在過年前又回到了大明朝,現在他們要趕往北京城去述職了,向老大匯報整個一年各地的情況。

    丘彥誠這次是自回舊港後,第一次親自回大明朝。他的到來,讓永樂開心不已小畢竟他是永樂親封的宣慰司使,舊港實際上主事的人就是丘彥誠的老婆施大娘。這次也跟著一起過來,當然她代表的是她父親,代表的是舊港。禮部倒是對琉球國王沒有親自過來或派王族過來而感到奇悄,來的使臣們大多是新面孔。日本國派出三百多人的強大使

    四心的人會現,泣此日本人討來並沒有住到朝庭的炮口」而是包下了京師的三湘客棧。他們大多是四國九州的強藩,過來的人中還真的就沒有日本幕府和天王的代表,其實日本武家和公家根本就沒有接到大明朝的詔告,派過去的使臣已徑直接被送到了九州探題府,在那裡受到九州諸多大名的熱情友好接待。

    「萬具來朝盛事呀。朝庭裡有人奏請開放海禁。」王動在書房與剛到的陳澤說事。

    「這消息卑裡來的?」

    「錦衣縣那邊傳出來的。」

    「紀綱?小。陳澤倒是不大相信。

    「開不了,內府不會放,戶部那些老爺們也不會放的。如今還是朝貢貿易,主動行商明龍商行一家獨大,內薦可不想明人過來分肉。造北京城內府可走出了不少錢,那些官如今個個都牛氣的很

    「錦衣衛怎麼會把這消息放出來

    「還不是東廠給鬧的。錦衣衛心裡也窩火呀。近來東廠已經有動作了,錦衣衛鎮撫龐英下獄,此人一直是紀綱的心腹。」

    王動突然想起,紀綱這斯不是在永樂十五年就被幹掉了嘛,怎麼現在還沒死呢。紀綱這人的跋扈王動是見識過的,而他與漢王的勾結也是明的。紀綱歷史上是死於他的謀反之心,若現在沒死,那證明他是怕了,怕朱林了。

    細細一想,是的。不只是紀綱比原來老實的多,漢王趙王之類的也老實的多,為什麼呢,因為永樂在近十年來表現出一強勢。安南用兵本來此時應該焦頭爛額了。而事實上呢,張輔和沐王爺都先後搬師了,交趾境內雖有零星的火花。但不成氣候。教櫃和瓦刺已經被永樂打了幾次了,與歷史不同的是,永樂已經從大同開始往北築城,新的水泥築的城要比原來的土城更加牢固。大量的商家支持的後勤線也減少了朝庭在這方面的開支,大明朝已經把多只腳伸到了草原裡。由南京往北京以及各行省省府所在地的馳道開始修建,新的馳道也是以水泥為材料,大大縮減了交通的時候。永樂帝本來就是個閒不住的主子馳道修好之後,他往來兩京跑的更勤。歷史上的一年一次,已經變成了一年兩次到三次。更有密報,東廠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成形,主要監察的對象為錦衣衛和京師百官,因為事實上綿衣衛多年前就已經被永樂放權到地方,那些錦衣衛的番子們更喜歡到地方上去撿財生事。永樂十八年十二月。整個京城都在為即將到來的遷都大典而忙碌著。八月在東華門成立的由太監提督的東廠終於結出乎一個碩果,紀綱事。王動馬上就明白為什麼前些日子紀綱會放消息給他,紀綱也有怕的時候,想結黨找幫手的時候呀。拖了五年,沒了紀綱射柳事件,可東廠還是在他府上搜出了故吳王的冠服,另外,永樂五年時皇上選美的美人中竟多人被紀綱私納。更讓永樂震怒。吳王的冠服還能假稱為戲服,這美人可是實打實的,根本沒法抵賴。都察院那邊的辦案效率也是很高,哪個文臣武將不煩錦衣衛呀,紀綱很快被凌遲處死。全家男女老少配戍邊,並列其罪狀頒示天下。紀綱的伏罪也讓很多本來對永樂遷都有意見的大臣們閉了嘴,而且如今大事在即,個個也都不作聲,埋頭幹活。

    正月初一,王動只睡了三個小時,早早起來,天還沒有亮,吃了些點心喝了小半碗豆漿就上路了。朝會大典,與王動一般這時起來的人,在北京城裡至少有三四千人,還有更多的人可能通宵沒睡。

    家裡的馬車把王動送到了紫禁城外,一路上不是有別人在給他讓路,就是他給別人讓路。北京城裡今晚有大量的巡夜的衙役和官兵,倒不用借光上朝。紫禁城裡多處有高大的路燈,通宵不禁夜把整個皇宮照的透亮。

    紫禁城外多處城門都設下了桌子,在那站班的除了宦官和禁衛為,還有錦衣衛,這些錦衣衛主要是來紀錄官吏們在門口排隊時的表現的,大聲喧嘩,儀容不整的都被人記下來,到時就等著倒霉。

    二品以上的官員安排好了在一邊,文官武將們都分開了,若不是王動制止,禮部還想要在北京的番國使臣一併上朝。王動很難想像那麼番猴子這麼大早起來,在紫禁城門口排隊時會是什麼樣。到時出點什麼差錯,板子打不到禮部頭上。理藩差鴻驢寺等又是辦事不力,沒有上傳下達好。

    晨鐘一響,諸門大開。由官宦引領著,一隊隊文武百官開始進紫禁城,大明朝新的一頁開始了。

    (這是本人的第一部小說,寫到這裡算是告一個大的段落。接下來還有一章,這一章主要寫點海外的東西也算是在收尾,大明朝的時間跨度是永樂之死、仁宗繼位、宣宗上台,然後就是王動離開了大明朝。我本想寫點征服歐洲、美洲和非州的內容,呵呵,全當是自己想寫想看,也不知看官們有沒有興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