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一章 智降南詔上 文 / 為的是
馬鳴嘶嘶,和風熏熏。快速行軍之下,這日來到了戍州邊界,由於山地眾多的地理原因,才四月的天氣,但在這裡卻有些熱悶,而封常清苦訓十年的邊兵,卻依然士氣高漲,軍威昂昂,無半分疲怠之色,不由我不佩服封常清的治軍手段。
「報--」旗牌官羅伯馳領著兩騎縱馬來到近前,一身的風塵,滿臉的憂急:「啟稟殿下,雲南都督孫成義,貪功冒進,不遵殿下令諭,果如殿下所言,中敵狡計,已兵敗身亡,而且南詔國主閣羅鳳已兵占姚州!另據州都兵馬使朱信東偵騎飛報,吐蕃神川都督府已在邊界集結十餘萬兵馬,並尚在集結中!」
聞訊,我心中並不惶恐,在姚州事變之初,我就有了這方面的心理準備,這種不常有的混亂時機,正可混水摸魚,無論是換作誰,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我略一思索,便道:「傳令行軍司馬李白,盡快進入預定方位!另撥五千馬軍隨本王直挺姚州,餘部由原刀衛左副將陳步通統領,兼程行軍。務必於黎明之前兵臨姚州城!」
羅伯馳稍一猶豫,囁嚅地說:「南詔新占姚州,兵鋒正盛,殿下區區五千人馬,臣下心中惴惴,萬望殿下三思!」我一揮手道:「無妨,任他千般凶險,本王自有應對之道,速傳軍令去吧!」羅伯馳惶然退下,這並不是我專橫獨為,而是眼下情形微妙,我只有盡快遂服南詔歸唐,為我所用,才能完全地實施我籌謀已久的計劃,才能真正擁有逐鹿天下的資本,所以我只有快刀斬亂麻地命令他。
夜幕漸漸垂下,兩山夾疊中的姚州城,在模糊的視線中。仿是沉睡著的卷毛雄獅一般,顯得有些猙獰。一陣急促的、有如轟雷般的馬奔聲,驚得雄獅醒來--城上燈火通亮起來。我望著姚州城門愈來愈近,心中不禁想起了美如皎月、嬌若玉花的皎玉兒--就是在這姚州城東門外,我們一見情鐘。
「什麼人,再向前衝,就弓箭相待了!」一聲大喝,讓我收回了遐思,在我的示意下,五千人馬勒住了韁繩,原刀衛右副將陳仲奇,在我的授意下大聲回道:「劍南節度使福王殿下駕到,請雲南王答話。」
城上一陣騷動,接著響起了義兄鳳伽異粗豪的聲音:「當真是福王親來嗎?」我心中大喜,這個親親大舅子也在姚州,事情就更好辦了!
我潛運內勁,凝聲說道:「大哥,正是小弟李棠!請大哥讓小弟進城,小弟要拜見雲南王爺。」我單提閣羅鳳的大唐爵位,擺明了主和的立場。
城上一陣沉默,我並不焦躁,因為從南詔諸多的跡象來看,它並不真正想背叛大唐,拋開斬張殺孫的原因,無論從國民利益,還是從政治需要來看,南詔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來叛唐附蕃,何況我與南詔的關係,不可不謂不深,豈有不見之理!
良久,城門洞開,一隊人馬奔馳而來,及近才知,為首者正是南詔國主閣羅鳳和王儲鳳伽異。「對於福王殿下的到來,元非常驚異,不知殿下有何指教?」閣羅鳳面色平靜,略一頜首,沉聲說道。
我本欲下馬以子侄之禮相見,聞及其言,我坐穩身形,躬身一禮,不亢不卑地說道:「鳳伽異乃李棠結義大哥,而今大哥危在旦夕,李棠不得不前來搭救!」「元」是南詔國主的自稱,相當於大唐皇帝的「朕」。要知道,做為大唐的附屬國,見到大唐的皇族貴胄,竟擺出分庭抗禮的架子,不知他是真沒有看清所處的境況,還是故意掂量我的斤兩。但是,不論他出於哪點考慮,我都必須施以顏色,讓他不敢輕視於我,否則,南詔今後豈能認真遵從我的令諭!
「我南詔有雄兵三十餘萬,部卒勇悍,才剛擊潰唐朝數萬精兵,其統帥亦未得倖免,請問,我南詔信苴穩若磐石,又豈用福王殿下相救?」一環目大耳,皮膚黝黑的中年騎士,嗔目喝道。信苴在南詔就是王子的意思。
「這位是?」我神色自若地問道。
「南詔大軍將,兵曹長蒙哲昆」閣羅鳳在一邊一聲不吭,那中年騎士自己接口回道。嘿,這是考較我了,思忖間我開口道:「料想眾位皆一時豪傑,當知世之雄霸國家為誰?」我岔開話頭,朗聲向南詔眾人問道。諸人一片茫然無措。
稍待,一位長相英挺的騎士回道:「拋開大唐不論,聽聞西北有國,喚作黑衣大食,以教馭國,每臨戰,人人勇猛異常,兵鋒所指,無可抵敵;還有此間的近鄰--吐蕃,國勢雄厚,民風剽悍,以戰立國,兵力強大,鄰國莫敢違其意、鏑其鋒。此二國皆可稱是雄霸之國!」
當下我哈哈大笑,南詔眾人不知所以,隻鳳伽異關切地看著我,我心下暖,侃侃而言道:「開元三年,吐蕃與大食共同立了阿了達為王,聯軍攻打我大唐的屬國--拔汗那國。監察御史張孝嵩與安西都護呂休?只率萬餘兵,就擊敗了吐蕃大食聯軍;開元五年,突騎施聯合吐蕃和大食攻打我大唐安西四鎮,三打一被我大唐再次擊敗;開元十年,吐蕃大軍攻打我大唐屬國小勃律,升為北庭節度使的張孝嵩以步騎四千救援,大敗吐蕃軍;開元十二年,黑衣大食再次遣兵攻東拔汗那,圍其都渴塞城,我大唐軍隊往援,爆發渴水日之戰,大食軍大敗,後衛主將戰死,康、石諸國復歸於唐;天寶六載,也就是去年,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七千進行長途遠征,戰於吐蕃連雲堡,其時有萬餘吐蕃兵防守,我唐軍斬其五千人,活捉千餘人。其後又以千餘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拂?、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此件件戰事我大唐無不以少擊多、以強敵強,最懸殊的兵員對比是以一當十!而結果卻又無不凱歌高奏、捷報頻傳!況乎南詔,一池之地,若我集軍而來,兵鋒之下,豈有完卵?!因此,本王特來相救義兄!」我言之鑿鑿,詞鋒犀利,南詔眾人氣為之奪,一陣默然。良久,適才那位長相英挺的騎士沉聲道:「如今吐蕃大兵壓境,可為南詔援軍,鹿死誰人,尚且在未定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