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草清

第四卷 第七百二十六章 神展開 文 / 草上匪

.    第七百二十六章神展開

    李方膺追問:「偏差在哪裡?又是因何而偏差?」

    他和宋既、劉興純一直都在龍門,關於江南諸事,平日該已溝通足足,現在還要作此問,顯然是對宋既的江南之策很有意見,包括漕賦,因此要在李肆面前開口辯難。

    三人在江南行事角度不同,層面不一,有分歧是必然的,李肆留在龍門,就是要統合各方意見。

    「這就要從漕賦改糧為銀說起……」

    宋既也不動氣,開始回顧英華插手江南後,漕賦的變遷過程。

    包括安徽、江蘇兩省的江南,漕額為179萬4400石,幾乎占漕糧一半。明時是官辦民運,清時是官辦官運,而且具體經辦的全是旗人,每年八月十二月起解北運。

    明清雖都設有漕運總督,總掌漕事,但跟明時設置糧長,將漕運事務以徭役方式攤派到民間的手段不同,滿清漕運的官辦體系非常完善。從漕運總督到糧道,再到州縣糧廳(即縣丞),再到總書,也稱漕總,構成一整套漕運管理體系。

    州縣漕總負責賦額攤派,進出核查,下面分管都圖的糧差具體執行。糧差為大差頭,徵糧時招收臨時工為小差頭,再跟糧櫃糧倉的書辦倉役三位一體,李肆當年在廣東英德所遭遇的裡排勒索,跟江南糧戶所受的盤剝比起來,還真是小巫見大巫。畢竟他只交銀錢,這裡糧食銀錢都要交。

    州縣糧倉收足了漕糧,就向各漕口匯聚。漕運衙門的糧丁押運,一路北運。而糧丁多是旗丁,收糧時索賄卡拿,形成慣例,這些耗費自然又轉嫁到糧戶身上,成為雜派。

    雍正上台後,大刀闊斧搞「費轉稅」,也就是火耗歸公,這政策也落實到了漕事上。把落到州縣和漕事經辦人身上的雜派陋規收歸中央,再酌情朝下返點。

    當然,雜派被收上去了,新一輪雜派又頂著其他名目出現了,糧戶負擔又重了一層。湖北、江西和北方各省,滿清不是重兵壓境,就是統治穩固,沒起什麼大亂。可在江南,英華自龍門而入,這重壓有了出氣口,開始有掀滿清桌子的跡象。

    《滸墅和約》後,英華糧商進入江南,經過一番較量後,李紱推行的江南管制政策崩潰,糧價由暴漲轉為一路下跌。同時英華糧代異常活躍,侵蝕漕事各個環節。州縣漕總糧倉乃至一省糧道賣掉漕糧,直接在漕口附近的大城市購買糧食充抵漕糧,由此賺取運費差價,此事已成風潮。

    基於此難逆現實,李紱只好上奏朝廷,建議不再征漕糧,而是直接徵收銀,在江南各個漕口買糧北運。當然,英華糧商跟江南糧商合流推動此策的背景就隱在後面,為李紱建言改糧為銀的錢谷幕僚,可是吃足了各家糧商的銀子。

    考慮到丟掉江南已是時間問題,直接征銀還能有所積存,雍正很俐落地點了頭。雍正八年,滿清漕運在江南由徵糧改為征銀。而徵收額度卻並不隨糧價而變,而是以雍正三年,一兩一石梗米為基準線上下浮動。征來的銀子也不是全部買糧,三成直接撥解入京。

    今年,也就是雍正十年的七八月間,南北大勢已經明朗,滿清的漕運體系也轟然崩塌。漕運總督衙門裁撤,漕運旗丁北歸。但崩塌的只是官運體系,江南本地徵收漕銀的官辦體系被英華官府接收下來,實際經辦運輸的漕船人戶被英華資本接收下來。江南行營以發放許可證的方式管理漕事,漕運在表面上並無大變,但內裡的運轉機制卻已完全不同。

    宋既剛說到這,劉興純插嘴道:「這偏差就在,漕銀還是按照舊額征的吧。一石一兩,現在江南市面上一石梗米才六七錢,糧戶賣給糧商怕只有三四錢,三石才能完一石的額銀,糧戶當然要叫苦!」

    李方膺附和道:「江南初定,百廢待新,漕銀不免也在情理之中,可舊額都不改,這就失之僵直了。」

    宋既搖頭:「賬要算全,不能光看著漕銀一項。」

    「江南兩省漕銀正額三百萬兩,對我英華國庫而言不算多,就算減免一半,對江南糧戶而言,也不覺有大寬鬆。」

    「糧戶的負擔不止漕賦,還有攤分到田畝上的丁銀。江南八府在聖道五年時,漕田兩賦總額是七百萬兩

    ,這還是雍正為爭人心,同時在江南辦釐金局,有了新入之後才減下來的。」

    「江南今明兩年仍照舊制徵賦,官家將田賦普免三成,個別地方甚至高達六七成,八府田賦依舊有三百萬兩,而八府漕銀正額不過一百六十萬兩,相較之下,重點自然在田賦而非漕銀上。」

    「江南新得,官府下鄉剛剛推行,重清田畝還未展開,所用胥吏還是當地舊人,偏幫士紳富戶,這減免更實惠了他們,一般民人受益不多。」

    李方膺哼聲道:「這是吏治和惡紳的問題,江南舊制未拆,必然如此,就如明末東林故事……」

    宋既笑道:「所以才要力行官府下鄉,強推族田分戶。」

    李方膺一怔,感情在這等著他呢……

    他還不服,正要深談,李肆道:「這兩樁事是國體相爭,是大事,漕事相對較小,可以先行入手,且聽宋既說完。」

    宋既拱手謝過,再道:「我英華朝廷得江南,免釐金,降田賦,還重整官府,分稅落地,陋規大減,以整體言,江南負擔較之滿清已輕了接近一半!可為什麼江南並非地地稱頌,反多有怨苦之言呢?」

    「原因就是官府未能下鄉,鄉間民情不清,少數得利者分走大利,餘利也還未落到一般農人身上。眼下正是漕賦冬征,農人只對比漕賦,加之對糧價太過揪心,再想到明年田賦,也得賣糧換銀,都有負擔加重的感覺。」

    宋既看向李方膺:「秋池所問,漕賦之策偏差在哪裡,就此來看,就偏差在朝廷對此認識不足,沒料到江南農人之心聚在這上面,而不是田賦上。」

    李肆暗自白眼,自己剛在說這事小,這傢伙就說認識不足。

    「至於為何有此偏差……」

    宋既正談得入神,哪顧得上皇帝的感受。

    劉興純卻不客氣地插嘴:「我看問題都出在糧價上面……」

    宋既點頭,接著又搖頭:「糧價是其一,稍後再談,總括而言,有三點。」

    「其一是南北相離……我英華得江南,三年內都難獲益,反而要補貼大量銀錢。」

    換成是一般人聽到這話,一定會呲目以對,滿清僅僅在江南八府就要收七百萬兩銀子,英華復江南,為何還要賠錢!?

    「就漕事而言,江南漕銀繫於跨幾省的漕事,難以如本土那般,直接劃歸地方賦稅。眼下江南行營還要給各漕運公司補貼,就是要穩住與漕事有關的各業人色。這可不只是漕銀正額,安徽江蘇漕銀之前正額是三百萬,算上加耗和雜派,接近八百萬兩。除去各層盤剝,兩省漕事涉及民人的也該有五百萬兩,江南行營每年至少要補貼兩百萬……」

    「可這兩百萬還不是大頭,依計司核算,江南地方轉制,安徽、江蘇、浙江三省,不算義勇軍所費,至少也要一千萬兩地方稅。循序漸進,這三年裡,缺口每年平均四百萬兩……」

    「田賦是地方稅,朝廷稅在工商,比照南方規模,待諸事理順後,十年後可到五千萬。但江南廢了釐金,工商稅需一步步建起,三年後方可初成,大略達到一千萬規模。一進一出,總括算下來,三年內朝廷要向江南八百萬。」

    聽到這個數字,劉興純都牙痛似的抽了口涼氣。

    誰都知道江南未來一片光明,僅僅安徽、江蘇和浙江三省,人口就已超英華,足有四千多萬,本就富甲天下。改制之後,就算中央所得不如廣東,怎麼也能媲美福建,到時英華國入就是上億兩白銀的規模,上億兩啊……這可是不必養地方官地方軍隊,只插手部分地方事務的收入,能辦多少大事!?

    可惜,這終究是未來之事。

    英華一國現在正飛速發展,政府不僅要大辦基建,還要主導投資,國入雖豐,卻是年年赤字。今年能打這一仗,還是事先在財政上埋了線,並且舉了兩千萬巨債。

    聖道十年還有幾天就要過了,英華國庫今年實入預計超過六千萬,可為免戰事驟消,相關各業蕭條,國家還得另起工程,轉兵為民。此外軍費國債也得攤償,聖道十一年的中央預算收入和支出都是七千萬兩,還不清楚實際會不會入不敷出。

    得了江南,不僅在財稅上暫時得不到好處,還要大量補貼。銀子從哪裡來?舉債?國債在預算裡已快佔了四分之一,不能再舉了,征新稅?海關、殖民等稅還好說,要是工商和金融稅,那就得跟東西院好好戰一番了。

    計司和政事堂制定的策略是分出海關稅收來補貼江南,這是建立在南北形勢緩和,關稅會有大幅增長的預估下。為了不出意外,八月時還是修訂了明年的預算,從各個渠道攢出了三百萬,在工商和金融稅上也有所增加,東西兩院還發了不少牢騷。

    李肆也在微微歎氣,沒錯,這事涉及到的其實還是英華與江南的人心。宋既和李方膺都出身江南,可要英華三年裡為江南作巨額補貼,他們都不是百分之百樂意。此時英華人,視江南人絕非夷狄,卻怎麼也難完全當作自己人。

    也就是這樣的心理,讓他、宋既和翰林院、政事堂一幫人在定下漕賦之策時,並沒有想得太深,更沒料到江南農人的不安、不滿等負面情緒都匯聚到了漕賦這件事情上。

    宋既再解說第二點:「方纔說到官府下鄉必須先行,也已提到,那就是工商資本已及江南髓裡,卻少官府管控,害及漕賦。」

    「藉著南北大勢,英華資本雖佔了江南,取代了滿清皇商官商,有利於江南民人一面,但因無官府這層皮面,害民一面也顯了出來,尤其是在糧業上,漕賦尤重。」

    「我英華資本自龍門入江南,就開始侵蝕滿清漕事,漕運由糧改銀後,糧商更沒了束縛。南洋米商推著糧代深入鄉鎮,把糧價打壓下來。江南糧商借此以低價從糧農手裡收糧,轉運北面獲厚利。每年數百萬石的漕運更是他們眼中的鐵飯碗,糧價每石壓低一分銀,他們就有數萬兩的穩利……」

    「江南米價近於一體,城鎮之民倒是受了益,可糧農卻怨聲載道。江南跟兩廣福建不同,兩廣福建務農者最多佔一半,一半里種糧的也只有一半。而江南人戶裡,務農者十之七八,種糧也十之六七。早前皇商、官商和滿清官府在糧食上得的利,大半都被英華糧商和糧代吃下,我英華糧業正重壓著江南一半多民人的肩膀。」

    劉興純和李方膺都同時點頭,這才認識到官府下鄉的重要性。不是說官府下鄉就能解決這問題,而是要解決這問題,就必須有深入鄉鎮的官府。通過基層官府獲得更迅速更準確的民情,通過基層官府管控糧商以各種不當手段得利,沒有基層官府,朝廷在糧業上的各種調控法令也難以執行。

    但最關鍵的問題就浮出了水面,那就是糧價太低。

    宋既談到這一點時,也覺這個問題很複雜,只簡單談了兩點。

    「一是我英華商貨大通,多了南洋米調劑,北運糧商又為獲利而借勢打壓,米價自然會低,這是常識。」

    「另一面所涉更廣,英華商貨衝擊江南,江南產物又多為絲綿等廉價原料,白銀不斷南流,江南本地漸漸短銀,銀貴物賤。江南米價比廣東還低,這怕還是主因。」

    這個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李肆都沒認真留意過,心中也是一震。當年他曾經以「殖民江南」統稱英華的江南攻略,現在江南得手,英華資本也穩穩扎根江南,卻生出了諸多害處,看來還真是朝前多走了半步,比喻有成描述的跡象,這就是分寸問題。

    由漕賦一事,就牽出了人心之隔、江南改制、資本之害和經濟運轉等一大堆問題,眾人都覺得腦子有些應付不了。

    「那……咱們該怎麼辦?」

    劉興純不太懂經濟,聽得眼暈,趕緊請教。

    沒想到宋既攤手聳肩:「我也就只能選出最容易入手,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剖析來由根底。」

    嘩啦一聲,李肆抽出一把折扇,抬眼望天花板,呼呼扇了起來,三人對視,都道皇帝也在撓頭了,現在可是十二月……

    這扇子大家常見,扇面素白,寫著「萬仞險峰步步攀」七字,是李肆找國中書法新秀,通事館汪由敦題的字,皇帝這是時時提醒自己戒驕戒躁,不要冒進。

    看著這呼呼翻著的扇子,李方膺忽然兩眼一亮。

    他猛然離席,朝李肆鄭重拜下。

    「草民有一策!若行此策,江南亂相,迎刃而消!」

    李肆等人都盯住了他,不知道他要發什麼驚人之語。

    李方膺朗聲道:「陛下可廣詔天下,還都南京!」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