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雷地火

天雷卷 九十七 緣起太平洋(二) 文 / Erica

    王太守很遲疑,在成為死間以前,他經受過一系列的特殊訓練,在硬氣功上也到了以頭開磚的地步,只是間諜不是特工,數十年來,來來往往的花紅酒綠早以使得他將這個荒廢,如今王太守不免對這個年輕人的用意有了疑問。

    周廣陵沒有再說話,一直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看到周廣陵的表情,王太守忽然怔住:「不一樣了,不一樣了,照他說的,我應該是死後重生,難道?」

    一種可能像靈蛇一樣纏上心頭,越想越是心驚,終於忍不住吐氣開聲,對著身旁半米高的巨石就是一拳。

    『嘩啦啦』一聲,騰起一片粉塵,待到硝煙落定,王太守不敢至信地看著自己的拳頭,他身旁的那塊巨石已經裂成了無數小塊。剛才拳石相交之際,他並不感覺到疼痛,只覺著手臂一熱,拳頭就好像被暖流包裹著一樣,然後一拳就變成了這樣。

    這個變故讓他驚訝:「超人。」看看自己,又看看周廣陵,王太守終於叫了出來。

    看到王太守還是執迷於這個名詞,周廣陵不由啞然:道門數千年傳承,如今在世人眼裡,竟然只知道『超人』!想想近百年來的所見所聞,古老的智慧被一一拋棄,淹於塵土,所謂的現代文明在嘯塵中珊然而上,佔據主宰,也怪不得如今的人們會將這些忘記。

    其實周廣陵錯怪了王太守,在王太守的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念頭翻來覆去,折騰不休,只是他終究還是沒敢問出口。

    聽到王太守又將『超人』兩字叫了出來,周廣陵心中微微不爽,他踏上修行一路雖然不是自願,可千年來也食如甘飴,越發地對道門產生一種由衷的崇敬來,當然不樂意別人將道門的東西灌個虛假的名詞,當下指著王太守手中的玉石說到:「你可知這是何物?玉?」說這搖頭一笑,「和田?南陽?藍田?還是白玉,青玉,黃玉,墨玉?不,什麼都不是。」說完看了王太守一眼,「千多年前,世間有道門,門中子弟煉丹起爐,多以玉石為佐,不想千年以後竟然無人以識。」

    「那這個是?」對於手中的這塊玉,王太守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現在有了這個機會也就聽得更加仔細。

    「這叫『魂玉』,下品者按魂定魄,保命延年;中品者,奪人神智,養護元神;上品者,吸日月光華,妙用無窮;只是若是以現代的方法去分析,此玉無名無姓,不過頑石。但是,若是以玉養人,又或是以人養玉,千年後,燦若光霞。」

    「啊!」聽到手中這玉竟然有如此來頭,好像還和鬼神有關,王太守不免心中一驚,差點就脫手扔出。

    沒理會王太守的驚訝與疑惑,周廣陵繼續說到:「數月前我將你的一縷殘念藏於此玉,以日月精華養護。昨日裡,終於讓我窺得一點生發奧妙,強奪造化,重造人身。雖然略顯倉促,也算是一盡全功,現在你可明白?」

    「明白」其實王太守很想說不明白的,可不知怎的,總覺著自己象低了一等似的,處處被他言語牽制,連心中的話也說不出來。

    王太守的心理,周廣陵並非不知,只是懶得理會,懂也好不懂也罷,一番言語下來,已有了主義,看也不看地繼續說到:「我以精血為引,造你肉身,你這身體,如今卻和別人不同了。」

    「啊,」這一次王太守只是稍微驚呼了一下,看看右手,再看看被他一拳打裂的碎石,心中已有所覺,望向周廣陵的目光已經多了一絲肯定。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德以報天。上古時候有大神造人,中古時候有山海走獸,到了現在,似乎所有的都是神話,真也好假也罷,只是人真無一物以報天嗎?人生天地,陰陽孕化,16歲前先天之氣未漏盡,靈性十足,可謂摯子;然16歲以後,先天之氣漏盡,濁氣橫生,靈識受阻,已難窺天地奧妙,也算是『人無一物以報天』的報應。至於你,陰陽孕育,造化天生,氣機充沛,先天未絕,遠甚常人,打個石頭當然不在話下,只是你若不知收斂煉化,不守性、命,日久天長,你氣脈中的先天之氣必將漸漸散失。」說到這裡,周廣陵已決定傳他以道,上一次在北冰洋上,一番言語演示竟然沒有說服那個天賜!雖說最終還是不傳而傳,打上道門烙印,其真氣性質也漸漸開始走入道門一脈,但是,有人指點與獨自摸索,尤其是在築基的階段,兩者的效用實在是天差地別。千年來,以周廣陵的資質,若是放在巫道興盛的中古時代,早已可以煉神還虛,破開虛空,達無遠弗界,逍遙自在;如今直到一年前才剛剛突破瓶頸,兩者差別,可見一斑。

    這一次,周廣陵算是意識到問題的所在,要一個世俗中人接受仙道的說法,如今畢竟不是古代,現代科技的熏陶雖然讓人懂得更多,但也讓人心胸變小,若不費一番口舌,怕是沒人會接受。只是周廣陵獨來獨往慣了,不善言詞,也不習慣去說服人,心中所想往往就是口中所講,言詞簡約凝煉,直指真如。若是說話的對象換了一個禪宗的和尚,必會聽得心花怒放,可惜聽得是王太守。

    幾句半古半白的話下來,王太守只覺得頭暈,好在他古文底子不薄,慢慢地也聽懂了一個意思,他剛才一拳打碎石頭好像和氣功有關,隱隱約約地更是覺得放在他眼前的也許就是一個大機會,當下心頭一動,強自開口:「大師可否收我?」

    這話一出,王太守就覺得彷彿去了一大心事一般,通體舒暢,卻是忘了他那一句話裡連『弟子』二字都未曾提及。非不願,實不敢奢望,總覺著這兩字出口,褻du了什麼似的,這就好比一個豈丐看到一個天仙般的姑娘,自慚形愧,不敢上前言語,更不敢追求。王太守現在面對周廣陵就好必是這種情況,天人般地差距,冥冥中的威壓,這一點連周廣陵都未曾料到。

    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周廣陵話逢一轉,神情半是思索,半是嚴肅:「道門有十規,修行有九要,十規指:《道教源流》,《道門經錄》,《坐圜守靜》,《齋法行持》,《道法傳緒》,《住持領袖》,《雲水參訪》,《立觀度人》,《金谷田糧》,《宮觀修葺》,為末法時代張宇初所留。」

    說罷吸噓不已,言詞間悠揚遁挫,如虎跳龍吟:「不識陰陽真面目,不知鉛汞交龍虎。繁文縟節,自梏心性,非我輩所取。」

    言罷又道:「修行九要:勘破世事,積德修行,盡心窮理,訪求真師,煉己築基,和合陰陽,審明火候,外藥了命,內藥了性。這九要,是清悟元真人所留。」

    說罷搖搖頭:「修行一途,慘天機命理,識陰陽變化。靜中生動,虛室生光,一念起,即萬念起,如海潮東來,來也快,去也快;又似燎原烈火,往往一念所悟即達大道,神思所至,貫通玄冥。天地至理,玄妙難言,又豈是『八股』文所能概括?難不成修行之人全成了考狀元,一步步走去,待到最後就會成功?若是那樣,哼!又怎麼會落得如今田地!虛詞假言,著實害人不淺,你要切記。」

    「道門典籍可看,卻不可盡信。上古先民無一文一字可憑借,卻可俯仰天地,為何?若是放在千年以前,我必不費此口舌,只是如今,先人所傳,良莠不分,內丹不成都敢著書立說,可笑可歎。」

    「大道至簡」

    「恩」王太守小雞一樣地點頭,周廣陵雖未明說,可話裡的意思已經讓他狂喜,和天賜不同,做為一個死間,在國外獨自壓抑數十年,有時候明明知道了卻不能說,不能和人聯繫,其內心之悲苦,非言語能道,也正是因為這樣,他越能明白周廣陵的強大,明白這其中的機會。現在自己已經重生,過往的一切都如浮雲掠過,不成桎梏,若再得此人傳授,那王太守想到了無數的可能。

    三十年為國賣命,三十年浩首白頭,這一日終於雲開日月。

    周廣陵稱他失神的剎那,單手一掌,拍在王太守的額頭,插入他的靈識深處,自身修行的經驗如泉水般地沽沽流入。

    =======================================

    紀念金無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