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147.賞賜 文 / 小卓翔

.    由於新年已近,關於抓拿刺客一事,李世民為了不影響百姓的過年心情,也沒有大肆渲染,只是下詔各個地方官員嚴密行事,專門派遣一隊羽林軍負責此事。

    長孫凜也是在與母親拉家常之時偶爾聽到的,事實上之前見到單愛蓮之時,他或多或少已經猜出大概。從父親這裡瞭解到事情的全部經過後,他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相當的棘手,難怪單愛蓮會對他有這一類似於臨終托付的請求。

    若是之前的朔西坡事件,至少還有突厥和高儒風來做擋箭牌。而且戰爭結束後,也不會再有人去追究這件事情,畢竟連頡利都能被赦罪。只是這事並非是兩國交戰勝為王敗為寇之事,刺殺皇帝可是要被砍頭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長孫凜現在要面對的的問題是,他該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在長孫凜的意識裡面,他是完全沒有所謂的忠君思想,也不認為你是皇帝就要被尊為高高在上威嚴不可侵犯。但識時務為俊傑他也是知道的,因此在見到李世民之時他也不免要做出跪拜之勢。

    不過這也都不是真心誠意的,所以即使岳母單愛蓮做出在別人看來是大逆不道之罪,在長孫凜看來也不過是一個執拗於復仇的可憐女子。沒有讚賞但也沒有貶義,他的立場非常中立,甚至對她有幾分同情和敬佩,畢竟這種事情不是任何一個女子能夠有勇氣去做的。

    所以即便是面對這位自己諸多屬下的女子,他也能心平氣和的去與她談話,甚至是答應她的請求。然而現在他能做的也只是靜觀其變,隨機行事。好在之前大多數見過憐卿的士兵都以為高儒風那一刺將她給刺死了,即便是父母也只以為憐卿不過是怡情院的紅牌。若是沒有什麼意外,他也能夠不費力氣去保住憐卿,只是單愛蓮這個問題恐怕就難以解決。

    正當長孫凜胡思亂想之際,馬車已經停在了太極宮城門前。由於進入宮內只得走路進去,長孫凜便跟在父親身後走了進去。這時也有不少官員業已來到。大家都互相施禮賀年。

    自從裴寂和蕭這兩位老臣被李世民打壓後,長孫無忌已升為百官之。因此圍在他身邊的官員則是更多一些,更何況他身後地長孫凜不僅是未來的嫡長公主的駙馬爺,而且這一年來連連立大功。

    年頭還在突厥沙場脅迫頡利,年末就到江南各地解除瘟疫之災,這都是實打實的功勞。因此其他官員們望著長孫凜的時候,也不再是將他視為長孫閣老的三公子,而是把他視為長孫郎將或是將來的長孫閣老。長孫凜哪裡懂得這些禮節,也就學著父親那樣做。一一拱手還禮。

    而皇宮裡也是被太監宮女裝飾一新,大紅燈籠在宮殿各處高高懸掛。彩門棚山上是奼紫嫣紅的五彩絹花,掩飾在青松翠柏之中。臨風搖曳,爭奇鬥艷。

    平日裡莊嚴肅穆的太極殿今日也多了些節慶地歡喜氣氛。李世民身著大裘冕,正襟端坐在龍椅之上,文武百官山呼舞拜,「萬歲」之聲在大殿中久久縈繞。

    李世民高高在上的望著文武百官,他已登基多年,自是不會為這每年都有的儀式而興奮。反倒是去年年末地兩件事情讓他心煩不已,一則就是刺客至今尚未抓拿歸案;另一則就是西域高昌國屢次冒犯大唐。

    原來地處於今新疆哈密的伊吾王國先前臣服西突厥汗國,後來歸附唐朝。高昌國王麴文泰便聯合西突厥攻擊伊吾。李世民行嚴厲責備麴文泰。徵召其大臣阿史那矩來長安協商雙邊關係。麴文泰不讓阿史那矩出使,另請長史麴雍前來謝罪。而高昌王國多次阻截西域各國向唐朝進貢。唐朝另辟一條南絲綢之路,途徑焉耆王國,通向西域各國。麴文泰又跟西突厥聯軍進攻焉耆。東突厥汗國覆滅時,其境內地中原人多投奔高昌,李世民命麴文泰把他們送回來,麴文泰又藏匿不放。李世民既然被尊稱為天可汗。自然對此事十分關注。他特意派遣魏征出使西域調查。瞭解虛實,摸準事情。然後採取對策。

    魏征西域之行,展開穿梭外交,往返各國,勞累奔波,徹底弄明白了事實的真相,也掌握了西域各國的具體情況。這高昌在西域各國中的地理位置最為重要,是通向天山南路、北路的出口,即中西交通孔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道。自西漢以來直至北朝,中原與西北民族都及笄經營這個軍事和交通要地。

    唐朝通過焉耆另闢蹊徑,高昌則損失了過境貿易所帶來的好處。麴文泰自然又急又氣,心焦火燎,於是跟西突厥的乙呲陸可汗結盟,共同阻擋西域跟唐朝往來地商貿和旅行,拘留貢使,搶奪貢品,還侵擾唐地伊州和附屬國焉耆,扣押從西域東逃返唐的漢人,罰做苦工。

    李世民還想麴文泰能夠悔過,徵召他前來朝見。然而麴文泰卻仗著自己山高皇帝遠,以為自己本地險惡的地理環境自是能夠穩守後方,加上西突厥的軍事力量,他也不怕大唐敢派兵來此。因此數次聲稱有病,不肯啟程。李世民再也抑制不住,怒火升上了頂門。再加上有碰上了刺客事件,他這個新年倒是過得挺鬱悶的。

    這時文武百官已經參拜結束,正在等待皇上話,大殿內是一片鴉雀無聲。然而李世民卻是想事情想入迷了,沒有意識到該輪到自己話了。底下的官員剛開始還以為皇上是有何種安排,大家都傻跪在地上不敢動彈。只是左等右等卻也沒見皇帝說個話,便紛紛開始交頭接耳。

    站在皇帝身邊伺候的李公公,這回也在注意到皇帝地注意力根本就不在下面,猜出他可能思緒想到別地地方,便小心翼翼地提醒他道:

    「陛下……陛下……」

    李世民確實是在思考該如何處理西域問題,甚至想到了該派誰去攻打西域。聽到耳邊傳來太監的叫喚,他地心神這才回轉過來。再見到文武百官皆跪在底下,便朗聲令道:「眾位愛卿平身!」

    接下來還是按照往年儀式一樣,命令宮中太監給殿內群臣賞賜各種吉祥之物,就如同一些公司過年老闆給下屬紅包一樣。按理來說接下來該進行盛大御筵,皇帝百官一起觀看管絃歌舞。然而李世民不知是想到了什麼,他突然問了一聲:「長孫凜長孫愛卿何在?」連續叫了兩聲,卻是無人應答。

    參朝百官是按照品階依次而排,長孫凜這個最低的五品官員自是排在最末。他剛剛也是無聊之極,心緒也是飛到了九天雲霄處,連皇帝的傳令也沒聽到。直到旁邊有人捅了他一下,他這才聽到上面的叫喚,便趕緊走出隊伍來,在中間處拱手答道:「臣在。」

    李世民神色古怪的看了未來女婿一眼,然後說道:「長孫愛卿奉命前往江南,一舉消滅肆虐江南的疫情,挽救了無數大唐子民。朕近日以來事務繁多,尚未對卿作出嘉獎,今日恰好百官到朝,朕倒想問問愛卿想要什麼賞賜?」

    長孫凜聽了不禁愣了一下,因為平日裡皇帝對有功勳的臣子都是自行做出賞賜,似乎很少做出此類空頭支票。今日難道是新年喜慶,皇帝心情大好才問出此番話來。

    雖然是空頭支票,長孫凜也不敢在上面多填幾個零,畢竟以他這個年齡得到太多必然會找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這大殿內已經有幾雙不友好的眼睛正在注視著他,其中就有李承乾和李泰。

    「陛下,臣此次奉命出使江南,並非為了自己的功名福利,而是為了使黎民百姓免於瘟疫之苦。更何況這次起到重要作用的並非是微臣,而是臣在之前奏折上寫到的藥王孫思邈和諸位大夫士兵。若是皇上要行賞賜,那麼就將其賞賜給這些主要功臣罷。」長孫凜先是做出一番推辭,在儒家思想統治的封建社會,這種謙虛是很有必要的。賞罰分明乃是為君之道。其他人朕自然會另行賞賜,今日也是新年伊始,朕倒也想給你賞個吉利。說吧,凡是布帛功勳,朕都可以做出嘉獎。」李世民自是以為長孫凜只是客氣而已,接著承諾道。

    「陛下既然執意要賞個吉利,那麼微臣也不推辭。這江南百姓乃是大唐子民,既然此次消滅了疫情,自然也就就下了百姓的性命,臣想陛下能賞賜我百姓的性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