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紈褲公子

大道小說網 148.金書鐵券 文 / 小卓翔

.    長孫無忌聽到兒子之言頗為無奈,他就不明白這三兒子難道就不能稍微低調一些,說話正常一點,每次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好在這大唐的皇上是他的姑父,不然這孩子就算有九條命也不夠。

    李世民卻覺得這個特立獨行的外侄倒沒有令他失望,每次當他厭煩了陳詞濫調之時,總能從長孫凜這裡找到一些新鮮感。只是這次長孫凜的要求卻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便不解地問道:「愛卿,你這話的意思是?」

    「陛下,我帶去的三千名士兵中,在此次行動中因公殉職的是兩百名,相對於縣七成的死亡率來說,這是一個很低的比例。這是因為我們做足了一切的防範措施,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防範措施管用。所以當我們去到每一個疫情氾濫的州府,士兵們面對的也同樣是死亡的威脅。

    很顯然我的士兵們沒有退卻,即使他們當中有人出勤不出力,肯定他們當中大多數都是心中都曾有過怯懦,但是事實證明,我們成功地阻止了疫情的生。不可否認孫道長的醫術和藥物是醫療鼠疫的藥方,然而真正阻止疫情傳播的是士兵們。

    這是一場比戰爭還恐怖的戰役,因為我們要面對的不是知己知彼的敵人,而是不曾瞭解過的瘟神。而那裡雖然不是僅僅斷胳膊折腿死人的戰場,而是充滿恐怖和噁心的地獄。注意,我剛剛所說的僅僅,沒錯,戰場已經是夠血腥的地方,然而上戰場的士兵即便是死亡,也只是瞬間的功夫,沒有太多的痛苦。

    而我的士兵們見到的病人,從頭部開始地,眼睛充血、面部腫脹。繼而是咽喉不適,再然後,這些人就永遠地從人群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內臟流了出來;有些人身患腹股溝腺炎,膿水四溢,並且高燒,這些人會在兩三天內死去。有的瘟疫感染尚能苟延殘喘幾天,而有的病人則在病後幾分鐘內死去。

    我們所處理的屍體,並非是戰場上那些只是血流遍地、缺胳膊少腿、但是體內還有餘溫的屍體,我們處理的每一具。都是開裂噁心、腐爛不堪,甚至會給自己帶來死亡的屍體。」

    長孫凜環顧了四周,現有些文臣已經眉頭已經皺了起來。而上面坐著的皇帝倒還是不動聲色,認真聽下去。他不禁洒然一笑。繼續說道:

    「絕大多數士兵們都沒有退縮,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處理了這些屍體,才能換來更多人活下來,即使他們明明知道他們有可能變成下一個類似地例子。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都會衡量自己這樣做值不值得。

    然而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是值得的,即使是縣只剩下幾百個人,這樣做也是值得的。要知道在戰場上不救助自己受傷地戰友的隊伍必將招到失敗,大家都缺乏一種信任和凝聚力。同樣一個國家若是不救助自己受難地百姓。那麼這個國家也必然招到禍難。

    所以。看在士兵們現在依然在江南各府救助每一個大唐子民的份上,臣希望皇上以後若是要降罪一個人之時,想想每一條人命活下來之不易。」

    長孫凜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段話,其實有三個目的:第一,告訴李世民江南所生的狀況以及每個參與抗疫士兵的功勞;第二,提醒這些在長安高枕無憂的官員,在江南還有一群士兵們因此沒法回家過年;第三。給皇帝打下一注心理針。告訴他每一條命來得都不容易,不要隨便濫殺人。

    李世民聽了長孫凜一番言論之後。也是沉思了一段時間。他或許想到了曾經被太祖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的劉文靜,又或許想到了自己龍顏大怒之下殺害地幾個官員,但是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即將會殺害地人。

    諸位大臣面面相覷,他們雖然覺得長孫凜說的有道理,但大過年的怎能說這等話題呢?老夫子孔穎達走出來開始為皇上歌功頌德:「陛下自然是愛惜百姓,自古難得的明君。若非犯有大罪,陛下怎會草菅人命?」

    「古人曾云:勿以一眚掩大德。望陛下三思,勿以一怒傷人命。」長孫凜沒有回答他的設問,而是做了一番總結。

    「勿以一怒傷人命!」李世民沉吟半響之後,便對著身邊的李公公低語了幾句之後,李公公答應了後便轉身走入內殿。李世民便朗聲說道:「愛卿借賞以進諫,朕就賞你一塊金書鐵券,以嘉獎愛卿這次救助我大唐百姓性命。」

    長孫凜這時則是好奇所謂的金書鐵券是什麼東西,而其他在朝地大臣都在紛紛議論,如此看來是一件好東西,不然大家也不會有那麼多想法。

    而後百官和皇帝也都開始討論一些吉利之言,時近中午,太監也拉長這聲音宣佈元旦朝會結束,除了長孫凜留下來以外,其他人等可到凌煙閣等候新年筵席。

    百官們紛紛施以大禮後退出大殿,半響過後,這大殿上就剩下李世民和長孫凜這一對丈婿。長孫凜還在納悶著自己怎麼會被留下來,這時李公公則捧著一個東西匆匆走入。

    「長孫郎將,請跪下接旨。」李公公正兒八經地說道,在長孫凜跪下來後,李公公又說了一串生澀難懂地歌頌皇帝的陳詞濫調後,便將手中之物頒予長孫凜。

    長孫凜懵懵懂懂地接過了這個形狀宛如瓦,高尺餘,闊三尺許,上面有卷詞黃金鑲嵌地東西。只見上面寫著:

    「欽賜諫議大夫暨歸德郎將長孫凜金書鐵券,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他看到這裡也就明白了,原來這個金書鐵券就是民間俗稱的「免死金牌」,是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這可是個好東西啊,長孫凜心裡不由得興奮起來,對於他而言這便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李世民看到這個未來女婿的笑容,也不由露出了一絲微笑。他之所以能夠容許長孫凜的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最主要是有一種愛屋及烏的心理。不僅僅是因為他最疼愛長樂這個女兒,而且更是因為亡妻的臨終托付。

    「這份賞賜滿意否?」

    長孫凜正在仔細觀賞著這個傳說中的玩意,聽到上面皇帝的問話,這才反應過來,他便作了一個叩謝禮說道:「多謝陛下!」

    在長安的一百零八個裡坊中,四列坊可以說是最短的一個民坊。大約只有五六家人居住在此,而且皆是不錯的小康家庭,而一座民宅裡此時也是洋溢著節日裡濃濃的喜慶氣氛。

    李世民在新年伊始之時赦免了數百名宮女出宮,並且允許一些有親人在京師的妃嬪才人回家省親,因此武家今年也有了一個一家團圓的新年。

    「大姐,你在宮中好不好啊?!」三娘睜著漂亮的大眼睛,好奇地問著。雖然又長大一歲了,可是還是像個孩子似的,手裡正抓著一串糖葫蘆,嘴裡還在咯登咯登地嚼著。

    武順看到她這般模樣,不由咯咯地笑了笑,然後伸手用手絹為三娘擦拭她嘴角邊上的黏黏稠稠的漿液,拍了拍她的小臉蛋說道:「過了一年了,三娘可要變成大丫頭了,怎麼還是這般孩子氣?」

    「哼,凜哥哥說過他最喜歡三娘像個孩子似的,三娘不要變成大丫頭,不然凜哥哥以後就不認識我了。」三娘偏著小腦袋,扁著嘴唇兒倔強地說道。

    武順驚訝地看了三娘一眼,便疑惑地問著在一旁的二娘道:「三娘自小可沒這般纏過一個人,這長孫凜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讓這小傢伙這般記掛他?」

    二娘的表情似乎有些古怪,她只是淺淺地笑了笑,說道:「大姐,你在宮中總是會有機會看到他的,最近這街坊鄰里不都在傳他的事情,你不也曾聽說過嗎?」

    「我說,我說,凜哥哥最會講故事給三娘聽,有灰姑娘,有海的女兒,還有白雪公主,三娘最喜歡聽了。而且他比其他哥哥長得都好看,三娘最喜歡凜哥哥抱了。」三娘倒是把長孫凜的優點記得清清楚楚,她說完後還嘟著嘴對二姐說道:「二姐,你說要帶三娘去見凜哥哥的,怎麼都過年了三娘也沒見著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