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誌之輔佐劉備

第二卷 龍隱新野 第四章 徐庶來投 文 / 葉戀

    第四章徐庶來投

    第二日,襄陽城府中。

    蔡瑁對一中年美婦道:」姐姐,你這麼早將我叫來有何事?」

    那美婦恨聲道:」昨日你姐夫和那劉備相談甚歡,我就讓小介子去送水順便聽聽他們講什麼,結果那劉備對你姐夫說什麼根據祖制,應當立長子為後。」

    蔡瑁一聽大急道:」那姐夫是怎麼說的?」

    那美婦想了想道:」你姐夫倒是沒說什麼,只是看上去有些意動。」

    蔡瑁想了想道:」劉琦小兒與劉備那廝走得頗近,兩人只怕是有了協定,所以劉備才會為他說項。」

    美婦一聽慌張道:」這可如何是好?據說那劉備可是連曹操也害怕的人物,有他支持那小子,我們豈不是要束手待斃。」

    蔡瑁這時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冷冷道:」那就看他有沒有本事活到那一天了。」

    卻說劉備和陸羽從襄陽城馬不停蹄地趕回新野,來到縣衙前,忽見一人,葛巾布袍,皂絛烏履,長歌而來,歌曰: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山谷有賢兮,欲扶名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一聽,大奇道:」先生高姓大名,劉備在此有禮了。」

    那人答道:」某乃穎上人,姓單名福。久聞使君招納賢士,欲來相投,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

    旁邊陸羽大笑道:」徐元直何故欺我主,難道怕仇家上門不成。」

    那單福一聽大驚道:」先生如何認得徐庶?」

    陸羽這時微微一笑道:」先生仁義至孝之名天下誰人不知,我主久欲求訪,奈何元直先生你神龍見首不見尾,所以直到今天先生找上門我們才相見。」

    劉備這時也道:」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日一見,足慰平生。還請先生以後多多賜教。」

    徐庶這時道:」敢不效命,先前非是徐庶有意相瞞,只因是待罪之身,恐使君見怪耳。」

    劉備聽了道:」無妨,先生肯為友受過,足見真情,備欽佩尚且不及,焉敢怪罪。」

    徐庶謝過,看向陸羽道:」這位先生莫非就是徐州城下誅呂布,淮水河邊破千軍的陸羽,陸子誠?」

    陸羽笑道:」不敢當,正是陸羽。」

    徐庶搖搖頭,歎口氣道:」子誠才真是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據說曹操為那次先生被圍而沒有抓住先生還大發了一次雷霆,說要是抓住了子誠哪怕是丟了徐州,豫州,兗州,司州的所有地盤他也有信心重來,所以現在人們都稱子誠為』四州之才』,想不到子誠如此年輕。」

    陸羽呵呵笑道:」曹操竟如此看重我,哪天主公就把我抓住送給曹操,跟他換四州之地。」

    劉備和徐庶一聽都大笑了起來。

    隨後劉備帶徐庶認識手下眾人,任命徐庶為副軍師,僅在陸羽之下。而陸羽也將自己軍事方面的工作交給徐庶負責。

    新野城。

    劉備正與眾人議事,突然下人送來一封請柬,請柬上說自己壽辰想請劉備過府一敘云云,而署名竟然是蔡瑁。

    劉備看了不由道:」我與這蔡瑁並無深交情,他壽誕緣何會請我?」

    陳宮道:」古人云』無事現慇勤非奸即盜』,主公宜小心為上。」

    孫乾這時道:」然那蔡瑁乃劉表手下重臣,也不好得罪。」

    徐庶這時謹慎道:」傳聞劉表膝下有二子,至今未定下誰繼承荊州,劉表手下也因此分成兩派,這蔡瑁乃是劉表小兒子劉琮的舅舅,定是見主公與劉琦公子走得甚近,怕將來主公支持劉琦公子,所以才來拉攏主公,不過也不排除他有除掉主公之心。」

    劉備想了一想道:」想來那蔡瑁也不敢當眾害我,既然他來書請我,此次我還是去的好,否則面子上過不去。」

    徐庶道:」既如此,主公還需帶上子龍將軍方可以策萬全。」

    劉備點點頭,吩咐陸羽主持各項事務,然後帶著趙雲直奔襄陽而去。

    襄陽城,蔡府。

    劉備的到來竟引得蔡氏三兄弟親自出門迎接,須知這三人,在襄陽城裡都是眼睛長在天上的人物,一時間不由引得賓客側目。

    蔡瑁見了劉備,熱情地拉住他的手盡道仰慕之詞。眾人寒暄一番,蔡瑁便將劉備讓入內廳之中,趙雲因為身份關係,不能進入內堂,便持槍立於階下。

    宴席之前先是一段歌舞助興,演出的是從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劍舞,幾個手持長劍的舞姬揮舞著手中的利刃,婀娜中顯出陽剛之氣。不知有意無意,舞姬們似乎向劉備靠來。

    蔡瑁此時似乎萬分緊張的端著手中的酒杯,如果有人注意的話,可以看到他的酒杯是空的,而此時額頭上正滲出豆大的汗珠。蔡瑁眼光觸到立在階下的趙雲,不由雙眉緊皺,原本準備放下的酒杯又舉了起來。向蔡中與蔡和使了個眼色,然後瞟了瞟站在外面的趙雲。

    二人心領神會,繞道來到堂外拉趙雲去喝酒。

    趙雲心中惦記著徐庶的話,仍二人巧舌如簧,依舊傲然而立。還是劉備見趙雲辛苦,又看賓客如此多,料蔡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便吩咐趙雲隨二人去偏廳喝酒。

    這時內堂中歌舞也結束了,蔡瑁有些怏怏地放下酒杯,吩咐舞姬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酒菜都擺了上來,劉備這時端起酒杯不小心灑了一點到手上,只見手指上的銀戒指霎時變黑,劉備心中一凜,但面色不變的看了看周圍。只見眾人正熱鬧的聊天,並沒有注意到他手上微小的變化。

    於是劉備站起身借口要上廁所,急忙溜了出來。

    來到府前,劉備飛身跨上的盧,打馬闖出了蔡府,直奔北門而去。

    一時間人仰馬翻,卻也驚動了蔡瑁,心知劉備定時知道了自己的計謀,想到可能面對的報復,蔡瑁不由心頭大駭,他顧不上點齊人馬,騎上自己的戰馬直追劉備而去。

    到得城關,守城士兵告訴他劉備已出城而去,蔡瑁點了三千騎兵順著劉備逃跑的方向追了下來。

    的盧雖是寶馬,但可惜劉備道路不熟,不多時便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小河雖然不寬,但卻深不見底,真實襄陽有名的檀溪。劉備無奈只好退回來,重新找路。

    卻正碰見蔡瑁領著人馬追他而來,劉備不由仰天長歎:」莫非天亡我也。」

    此時就聽見一聲」主公莫慌,趙雲來也。」

    但只見遠處一騎絕塵而來,銀盔銀甲,手提一口白龍槍,不是趙雲又是何人。

    原來趙雲在偏廳惦記著劉備的安全,不敢多飲,聽得前面罵聲四起,便到內堂來找劉備,待不見了劉備,連忙騎上戰馬追了出來。

    趙雲本在蔡瑁之後,但蔡瑁召集人馬耽誤了些時間,卻被趙雲剛好趕到。

    白龍槍到處,無不有鮮血飛濺。趙雲的槍法勝在一個」幻」字,虛虛實實之間,讓人難辨真假。

    猛然間趙雲不由向前栽倒,原來蔡瑁一直窺伺在一旁,此時一箭射中了趙雲坐下的戰馬。

    趙雲只得步戰,槍到之處,三千鐵甲竟不能擋。

    趙雲殺開一條血路來到劉備身邊,然而三千騎兵將二人圍了個水洩不通,劉備因為參加宴會,出於禮節並沒有帶兵器,為閃避敵人的兵器,此時不由摔下馬來。

    趙雲一見,不敢猶豫,飛身跨上的盧,一把抓住劉備將他覆於背上,直向前衝去。

    白龍槍挑起朵朵槍花,一時間,似乎滿天都是盛開的花朵。槍上透出的絲絲氣勁如同暴雨般打向前面的騎兵,雨到之處滲出朵朵血紅。

    的盧長嘶,前蹄抬起,直撞向眼前的敵人。一時間,荊州軍的隊伍裡人仰馬翻,趙雲如同摧枯拉朽殺開一條血路,向檀溪方向衝去,蔡瑁因為沒料到趙雲還會往檀溪衝去,一時沒防,讓趙雲背著劉備衝出了重圍。

    很快趙雲就看到了檀溪,後面蔡瑁也追了上來。此時真是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窮途末路莫過於此。

    然而此時,趙雲坐下的的盧動了,彷彿騰雲駕霧般躍起,再看時,兩人一馬,已經到了西岸。

    趙雲立於西岸之上,白馬銀槍,戰甲上依然帶著血紅,身後是將要落山的太陽,夕陽的光輝照在那英俊的身影上,仿然若天神。

    追到溪邊的蔡瑁見了這一幕,暗念道:劉備有此神人相助,莫非天不叫我殺之。不由心下凜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