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隱新野 第三章 錦帆甘寧 文 / 葉戀
第三章錦帆甘寧
經過一年的全力發展,劉備軍的地盤雖然沒有增加,實力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的劉備軍不僅國庫充盈,而且換裝完畢,戰鬥力已經是今非昔比。
這一天,陸羽正和劉備等人商量組織一支商隊將茶葉,鹽,鐵等貨物販運到塞外以換回馬匹的事情,下人突然報說劉表的大公子劉琦前來拜訪。
不一會,一個風流公子哥樣的白衣少年走了進來,平心而論,劉琦長得還是不錯的,只是臉色有些蒼白,顯然有些酒色過度,不過現在的豪門子弟有幾個不是這樣,陸羽也就見怪不怪了,之前陸羽已經見過劉琦幾次,他雖然有幾分紈褲子弟的作風,但為人率直,懂得識大體,所以陸羽對他的印象還不錯。
劉琦這時先是對著劉備恭敬一禮,叫了聲叔父。然後很快就和周圍的糜芳、劉封等人打成一片,劉琦是這裡的常客,早就和眾人混熟了。
看到陸羽,劉琦連忙上前打了聲招呼,不知為什麼,在他心裡,對於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充滿了敬畏。
陸羽笑著對劉琦道:「大公子無事不登三寶殿,該不會有想吃我家秀兒做的飯了吧。」自從一次陸羽請劉琦到家裡坐,讓他吃到貂蟬做的飯後,劉琦便經常纏著陸羽到陸羽家去蹭飯吃,還好陸羽沒告訴他貂蟬的廚藝是自己教的,不然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麼事。
劉琦這時苦著一張臉道:」我是有求於人啊,江夏郡張武聚眾造反,江夏太守黃祖已經連番告急,父親命我前去平叛,卻只給我五千人馬,這點人馬還不夠張武塞牙縫的。但自從父親娶了二娘後,兵馬都掌握在蔡氏兄弟的手中,他們一向視我為眼中釘,我沒法可想,只好來求叔父了。」
陸羽聽完不由心中暗罵,劉表這個老狐狸,明擺著為保存實力不想出兵,卻利用劉琦與劉備軍關係好的緣故,想借刀殺人。歷史上張武曾三次作亂,最後還是被劉備剿滅的,這時應該是第二次,正好拿張武試驗一下新裝備的戰鬥效果。
於是陸羽對劉備道:「我們承蒙劉使君收留,無有回報,此次當助大公子一臂之力,以報劉使君收留之恩。」
劉備心裡可沒轉那麼多彎,只是覺得陸羽的話很對,便答應下來。劉琦不由高興異常,連連向劉備和陸羽道謝。
第二天,劉備聽從陸羽的建議只點齊了一萬丹陽兵隨劉琦出兵江夏,在陸羽看來,張武還不夠資格需要劉備軍動用大部隊。
江夏太守黃祖聽到大公子劉琦親自率軍前來平叛,連忙帶人出城前來迎接。
黃祖是個胖胖的中年人,多年安逸的生活已經磨平了他身為武將的稜角,腆著的肚皮讓陸羽實在想像不出他如何坐在馬上揮刀殺敵。
在劉琦的介紹下,陸羽認識了黃祖,黃祖半睜著眼看向陸羽,皮笑肉不笑地道了一聲」久仰」。
陸羽假意客套了一番,眼光卻被黃祖身後的一個黃衣大漢所吸引,只見這大漢長相魁梧,爆炸式的肌肉彷彿要把衣服撐裂一般,粗線條的臉上盡顯剛毅,站在黃祖的手下中如同鶴立雞群,甚是雄奇不凡。
陸羽不由指著黃衣大漢問黃祖道:」不知這位將軍是?」
黃祖瞄了那大漢一眼道:「哦,那是我新招安的一股水賊的首領,叫甘寧,我看他還算老實,就讓他做了一名百夫長。」
陸羽不由心中大罵,要不是甘寧自己願意,就憑他想招安甘寧?甘寧可是只用五百騎就大破曹營的絕世猛將,這老眼昏花的傢伙竟然會讓他做一個小小的百夫長。不知多少有用的人才就這樣被他們埋沒了,陸羽不由暗歎,看來要打破這個時代這種低俗的取才觀念,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心中轉著這樣的念頭,陸羽口上道:」此次征討張武說不定要用到熟悉水戰之人,不知黃太守可否割愛,將甘將軍借給我們一用。」
黃祖這時看向劉琦,劉琦雖不明白陸羽的意思,但依舊點點頭。
黃祖本來就看不起甘寧的出身,此時正好做個順水人情,於是對甘寧道:「那你以後就就跟著大公子吧。」
甘寧眼中閃過一絲怒色,硬生生的道了聲「是」。
這時劉備壓著後軍也到了,黃祖將劉琦迎入城中,而陸羽則欣喜萬分地帶著甘寧來見劉備。
當劉備一看到甘寧不由兩眼迸出火花,聽完陸羽的介紹,連聲誇獎陸羽道:」子誠啊,你有我軍添了一員大將。」說著又對甘寧道:」興霸,一時間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職位,不如暫時曲就你當我的近衛士長,不知你意下如何?」
甘寧一聽眼中閃過一絲感動,猶疑地道:」甘寧出身草莽,不是禮數,恐怕」
劉備攔住他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數年之前,備也不過是一織履販席之夫,大丈夫焉敢自棄,興霸怎可如此妄自菲薄。」
甘寧這時虎目含淚拜倒在地,說不出話來。
或許出了甘寧明白沒有人明白他此時為什麼流下淚水,但只知道終此一生,甘寧都忠心耿耿的守衛著劉備打下的江山,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候。
後來的剿滅之戰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張武欺負劉備和陸羽只帶了一萬兵,於是帶著自己手下三萬兵馬興沖沖的擺開了陣勢,想來個以多欺少,結果劉備軍只用了一次衝鋒就徹底擊潰了張武的三萬人馬,張武因為騎著寶馬的盧特別明顯,結果被急於立功的趙雲,張飛,太史慈,甘寧四員大將圍攻,沒一招就被甘寧的橫江鐵鎖砸得吐血而亡。群龍無首的張武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消滅了近兩萬,要不是劉備心中不忍,收束部隊,恐怕一個俘虜也留不下。
其結果就是劉琦一臉敬畏地對手下偏將道:」吾一生絕不與劉備叔父為敵,太恐怖了。」那員偏將也明顯被劉備軍展現出來的戰鬥力驚呆了,一個勁的點著頭。
由於劉琦這一戰勝得過於輕鬆,讓劉表大罵黃祖虛報敵數,剿賊不力,將他調回襄陽候職,任命劉琦代黃祖鎮守江夏。可能在他的思維裡,絕不可能有一萬人正面衝鋒戰勝三萬人的事情發生吧,所以他只能認為是黃祖多報了張武軍的數量。
至於劉琦為感謝劉備出兵相助,將繳獲的張武軍所有財物輜重都送給了劉備,而且劉備還得到了一匹絕世寶馬的盧。
卻說劉備得了大將甘寧,又得了寶馬的盧,歡喜萬分地回到新野。
陸羽見諸事都已穩定下來,想想是應該找那三個人出來了吧,於是向劉備進言道:「主公欲興漢室,此地有三位大才萬萬不可放過,第一位姓徐名庶,字元直,行軍佈陣,天文地理無有不通,更兼為人至孝,心懷大義,其才為一國宰相亦不過分,只應曾為友殺人,亡命至此;第二位名龐統,字士元,長相醜陋,然身懷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機,主公切不可以貌取人,否則必失之交臂;最後一位名諸葛亮,字孔明,年僅弱冠,但其智慧若海,窮極天人,與龐統合稱』臥龍鳳雛』,荊州名士司馬徽曾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此三人皆王佐之才,勝羽百倍,望主公切莫失之。」
劉備一聽,默默點頭道:」此三位大才不知如何可以得見?」」徐庶和龐統居無定所,飄忽不定,主攻只需放在心上即可,而諸葛亮卻就在離此不遠的隆中讀書,主公宜親自前去拜訪。」
或許真是天意如此,劉備兩次去見諸葛亮,得到的答案都是他出外訪友去了,看來歷史一定要成就」三顧茅廬」的佳話。
這一天,劉琦突然來請劉備到襄陽赴宴,原來明日就是劉表的壽辰,劉備便帶著陸羽欣然前往。
第二天的襄陽城果然熱鬧非凡,劉表鎮守荊州多年,雖無多大建樹,但勝在與民休息,使得荊襄魚米之地一派富足。
劉備和陸羽帶著禮物來到州牧府中,這時已經是人滿為患,還好有劉琦引路。
這時迎面走來兩名文士,劉琦看了連忙引見道:」這是蒯良叔叔和蒯越叔叔,兩位叔叔輔佐父親多年,父親常引之為左膀右臂。」
蒯良和蒯越連道」不敢當」。蒯越這時笑著對劉備和陸羽道:」久聞玄德公和子誠軍師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風采過人。聞聽玄德公秣兵櫪馬,今日更是以曲曲一萬之眾盡滅江夏群匪,想必誅滅曹賊、救出陛下指日可待,不知可有定下北伐的日子,到時我兩兄弟也好前來為大軍壯行。」
陸羽聽得心中一凜,心想好個蒯異度。要知當初劉備率全軍來投奔劉表時,劉表手下就曾大吵了一番,即使到如今仍然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劉備是塊抵擋曹操的好盾牌,只要不時供給些糧草兵器,讓劉備守住汝南新野一線,就可保荊州平安;而另一派則認為這純粹是養虎為患,尤其是劉備這一年多來的發展更是讓這一派言辭鑿鑿,蒯氏兄弟顯然是看出劉備危險的人。
劉表鎮守荊州多年,雖為向外擴張,但也沒有丟失過一寸土地。而且還曾經打敗了威震天下的江東猛虎孫堅,令其含恨而終,作為手下僅有的兩個謀士,蒯越和蒯良的能力自不用說。
一邊腦筋轉得飛快,陸羽一邊道:」曹操與我主有三江之仇,北伐之事我主亦夙夜憂歎,然汝南久經黃巾破壞,十室九空,新野城小人少,雖有發展仍不堪戰火。倒是劉使君坐擁荊襄九郡,休養生息多年,兵甲齊備,糧草堆積如山,又同為漢室宗親,今見漢室蒙難,緣何不出兵以救陛下。」
蒯越沒想到被陸羽反將一軍,連忙一陣大笑掩飾過去。接著眾人轉移話題,聊起其他事情。
不多時,宴會開始了,各人落座。這時從外面走進三個人來,三人似乎是兄弟,長相頗為相像。坐在劉備身邊的劉琦這時小聲道:」那就是蔡瑁、蔡中、蔡和三兄弟,在襄陽,除了父親誰都不放在眼裡,飛揚跋扈,最是可恨。」
雖然有個小插曲,但宴會還是順利的進行,一直到半夜。
宴會完,陸羽跟著劉備準備回驛館,沒想到劉表將劉備留了下來,陸羽只好一個人回去。
卻說劉表將劉備讓進內堂,分賓主落座,劉表這時似乎有點喝多了,頗有些感傷的開口道:」賢弟來荊州也一年多了吧,你我兄弟還沒這樣好好談過話。其實我們為人主的真的有很多無可奈何,手下那麼多人都看著你,你能幹什麼,該幹什麼,早就定死了。」
劉備似乎也有些感觸,垂頭無語。
劉表這時道:」賢弟也快有四十了吧?」劉備點點頭,劉表見了歎口氣道:」我老了,荊州遲早是要交割兩個兒子的,琦兒忠孝,為人和善,太平之時或許是一方之守,然如今身逢亂世卻難成大事;琮兒聰慧,但年紀太幼,雖有其幾位舅父輔弼我亦難放心。傳位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大禍,所以我一直未下定論,賢弟,在你看,我傳位與琦兒好呢還是傳位給琮兒更好?」
劉備聽了連忙擺手道:」此乃兄之家事,備一外人,如何好置啄。況兄春秋正盛,何故出此不詳之語。」
劉表道:」賢弟你何必如此,只看你一年多就將新野小縣治理得如此繁榮,為兄就知你身負大才,此事出你口入我嘴,絕無第三人知道,你只管說而已。」
劉備推辭不過,只好道:」根據祖制,皆是立嫡長子,眾人當會心服。」
劉表聽了點點頭,默然無語。
這時下人將茶水送了進來,兩人又聊了兩句,劉表就留劉備在府中休息。